榮念晴聽到呂堯也那么說后,眼神玩味兒的在自己的座位上微微轉著:“扶持?”
“你怎么想到要讓我扶持一家自己的面板制造商的?我們都不做高端產品的,國內的屏幕其實也是夠用了。”
呂堯當然也知道這點,榮念晴投資實體產業都是因為他們家里有部分人太飄了,所以她才會在實體產業布局,希望用百萬漕工為自己做一份護身符。
所以榮念晴本身是沒有進軍高端產業的想法的。
對此呂堯也早就準備好了相應的說辭:“有這個想法,主要還是因為這兩天小米那邊的尚總不是來了嗎?尚總跟我聊了今年小米手機可能都沒有上新計劃了,原因在于高通的芯片開發的遲了。”
“后來我一了解啊,才發現咱們國內的高精端科技產業嚴重依賴進口,這在我看來是非常要命的一件事。所以就想著,如果咱們自己手里有高精尖的產品線,不僅能在未來賺大錢,手里的底牌也更多了幾分啊的。”
榮念晴聽得頻頻點頭,等呂堯說完她認同道:“你說的這個情況我也了解,別說手機電腦這些高科技產品了,就是汽車家電等產品,高端的產品基本都是進口。”
“如果咱們能搞出自己的高端產業,那肯定是能賺大錢的,但這些東西不是那么容易搞出來的。”
然后榮念晴就開始給呂堯進行說明。
這里面既有歷史的因素,也有科技水平差距的因素。
最重要的是,國產產品質量差,使用壽命一般,長久以來已經在人們的觀念里形成了一種近乎刻板的固有印象。
國產的就是垃圾,進口的就是高端。
這是大部分富人群體的認知,而國產產品的很多質量也確實對得起這樣的刻板印象。
榮念晴說著就感慨道:“當然,我也知道咱們國產的不少東西都已經追趕上了國際先進水平,但這個固有的印象卻是不好扭轉的。有這種固有印象在,大家就不愿意為國產的產品買單,大家不買單,相關的公司和機構就沒有錢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和迭代。”
榮念晴說的這些情況呂堯當然也明白,國內其實早就意識到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所以對高科技項目的經費撥款一向是廣開大門的。
而那次事件的背后,就有非常明顯的做局痕跡。
從那之后,國內的很多高精尖產品零部件就只能依靠進口。
呂堯聽完榮念晴說的笑呵呵說道:“我知道你說的那些事情,但咱們的情況不一樣啊,從去年到今年,咱們海外的手機出貨量已經有一千萬了,接下來只要繼續擴大規模,那國內產品線的產品就能賣出去。”
“咱們再把賺來的錢投入到國內廠商的自研中,這個資金正循環不就建立起來了嗎?而且咱們自研的技術迭代升級后,也能幫助咱們在非陸市場建立競爭優勢。”
現在西方世界的高精端產品走的都是高端路線,賺的是高額利潤。而發展迅猛的東大也因為長久以來的思維鋼印,更喜歡進口貨。
所以國產的東西在國內反而賣不出去。
但呂堯的思路是靠著不發達世界作為基本盤,用他們的錢來養活國內的廠商。
非陸那邊雖然也知道歐美貨更好,但歐美貨對他們來說屬于奢侈品,是大部分人把牙咬碎了都買不起的東西,但國產貨就不一樣了。
榮念晴銷往非陸的手機里有不少都是399的老年機,這些東西在國內屬于老人見了都要搖頭的程度,但在非陸,這是高端貨。
至于三星,蘋果等智能手機,在非陸更是賣不出去的程度。
呂堯繼續畫大餅:“國內廠商的一個特性就是,一旦某個技術難關被攻克,那曾經很貴的這件東西就會迅速白菜價,到時候咱們還能用量大價美的產品撬開隔壁阿三哥家市場。”
數年后,阿三家將會超越東大,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但因為阿三的種姓制度泛濫,大部分的底層人過的還是很貧窮的,這部分群體的消費力比非陸強,但他們仍舊買不起高端的歐美貨,所以物美價廉的國產貨就成了大部分阿三低種姓的選擇。
呂堯想了想說道:“實際上咱們的盟友小米去年的時候就已經宣布進軍隔壁阿三了。”
2015年上半年雷總還特地去了趟印度,還因此奉獻上了直到十年后都經久不衰,化身經典的“.ok”神曲。
等到2017年的時候,小米就成為阿三智能手機出貨量第一,把阿三本土智能手機廠商打得“滿地找牙”,這足見隔壁市場有多廣博,國產廠商進去基本亂殺。
當然。
跟阿三做生意永遠要多長點心眼。
因為雷總很快就在又三年后,被阿三坑了一把,被阿三以莫名其妙的理由沒收了近十億美金的資產,相當于這么多年小米在隔壁白干。
榮念晴聽到呂堯談到隔壁,不由得眉頭緊鎖說道:“你認真的?隔壁有多坑你知道嗎?就連福特,沃爾沃,亞馬遜等歐美巨頭企業都被隔壁坑的不輕,你想進軍那邊?”
虧點錢倒是小意思。
可真要被惡心到的話,那比在隔壁來一杯“干凈又衛生”的蘆薈飲料都要人命。
呂堯摸著下巴,琢磨道:“我相信這里面應該是有辦法可以規避的,就看咱們能不能找到了。比如跟本地人合作,然后把他們家里本地人接來國內。又或者多在人際關系上下點功夫,然后把回款過程搞快點。”
“實在不行,那就搞大飛過去嘛。”
從技術上來說,只要是手機制式能識別相應sim卡就可以正常使用,水貨機入網對國內來說幾乎沒有難度。
呂堯說到偏門的時候那是賊拉來勁:“你要是怕擔法律干系,那直接在海外注冊個國外的公司,然后把半成品的手機賣過去,再讓他們在國外簡單組裝一下就能直接出貨了。”
這最后組裝的手續甚至比阿斯塔特最后一道黑色盔甲手術程序都簡單。
反正東西賣到國外,國外怎么搞跟咱們就沒關系了,至于阿三那邊被荼毒怎么辦…拜托!這種事就算被曝光了網友們也只會拍手叫好好嗎!
說不定到時候還能拍一部《我不是賽博手機神》的電影出來。
看到呂堯興致這么高昂,榮念晴不由得捏了捏眉心,心累道:“再說吧再說吧,先把非陸市場拿穩吧。我們現在做的老人機也就非陸還能賣得動。”
“至于你說的投資面板廠商這個事兒,我調研完會跟你說的。”
這個還是比較有搞頭的。
榮念晴之前過去尋求合作的時候,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微電子等廠商為了展示實力跟她聊過他們的重要技術,他們的技術目前雖然跟三星,lg還有差距,但他們近些年也在不斷的進行技術突破。
這方面如果加把勁是能追一追的。
榮念晴想了想又說道:“至于你說的芯片自研自產…不用調研我都覺得不太現實。只靠我們自己的話難度太大了。我最近倒是有聽說過,上面有向阿斯麥爾購買光刻機的計劃。如果真能把光刻機買回來,那咱們自主自研自產的芯片就不遠了。”
這個呂堯是知道的,這個購買計劃拉扯了很多年,后來合同都敲定了,錢也給了。
但那邊因為國際局勢,或者說這本來就是個局,反正阿斯麥爾那邊一下就不賣了,甚至連錢都不退。
說那是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交易失敗,跟他們公司無關。
所以呂堯聽完樂道:“你覺得那玩意兒真能賣過來?”
榮念晴挑了挑眉,然后苦笑著搖了搖頭。
這種東西是真正的國之重器,怎么可能這么輕易的賣過來,別說現在只是個想法,就算進入到落實環節,不確定因素還是太多了。
呂堯撓著下巴故意說道:“買是不太現實了,那你說咱們直接偷咋樣啊?”
榮念晴是萬萬沒想到“偷”這個字眼兒竟然能從呂堯嘴里蹦出來,這…這也太胡來了吧?
她沒好氣說道:“你以為光刻機是什么很輕巧能偷過來的玩意兒嗎?那東西又大又精密,拆給你偷,你都偷不明白好嗎。”
呂堯不理:“東西是不好偷,那如果咱們把設計圖紙,然后把關鍵零部件也都偷過來呢?”
榮念晴扶額,愣是給呂堯搞得無語笑了:“你是真不懂技術啊,太異想天開了。”
呂堯也笑道:“害,我是覺得咱們這邊能人這么多,真要下套把這套東西偷過來然后逆向研發未必不行。”
或許現在國內的生產力跟不上,但幾年后國內的產能會迎來一次極大的爆發,倒那時候有圈套制備工藝在手的東大沒準真能搓出來點什么東西。
畢竟,當初阿斯麥爾的總裁一開始還敢吹牛逼說,就算把設計圖紙給東大這邊,東大十年內都搞不出來光刻機;但沒過幾年,阿斯麥爾總裁就不敢再吹這個牛逼了,甚至還開始尋求合作了。
實際上國內的芯片制造會在2015年突破28納米的芯片量產制造工藝,然后在2019年突破14納米的芯片制程工藝,2020年n1工藝試產,采用duv多重曝光技術后國產芯片性能接近7nm,只不過受限于沒有euv光刻機,量產受限。
如果真能把euv光刻機設計資料偷過來,以東大的破解能力其實還有說法。
至于偷這玩意兒犯不犯法的…你洋大人的法還想管我東大人?更何況這玩意兒是后面真的有人在偷,2024年的時候就曝出來過。
所以,呂堯雖然是在用玩笑的口吻說這個事兒,但他心底已經在盤算著怎么偷了。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他還就不信了,他提前三年布局還能偷不出來?
榮念晴不了解呂堯在想什么,反而是跟呂堯聊了會兒后,她忽然反應過來:“等等!你去年讓我搞實體,還是搞手機和的汽車,不會就在這兒等著我呢吧?”
“手機你想讓我搞面板甚至芯片,那汽車你想讓我搞什么?是不是智能家居后面也跟著什么呢?”
呂堯立即打哈哈笑道:“怎么會!榮總你把我想成什么人了!我信息面都不如你來的廣,怎么可能想到這么多呢。”
榮念晴狐疑的斜視著呂堯,然后很快不再糾結這個問題,問道:“你那邊最近怎么樣?我看你那邊追著企鵝一直打,打得很兇嘛。尤其是那篇《把工作交給微信,把快樂交給米聊》,確實太狠了。”
雖然華盛生活有內部的郵件,論壇和交流軟件,但微信因為極高的普及率,以及生活工作混合的特殊性,很多時候公司內部找人的時候都下意識的會使用微信。
只有需要留痕的工作才會使用公司的郵箱和工作對接軟件。
很多員工私底下也會有微信小群用來相互交流。
所以漸漸的微信在人們手機上的定位就發生了偏差,變得不再有驚喜。
所以哪怕是她,也認為那位文章非常的切中要害。
呂堯笑道:“文章確實很好,不過那可不是我炮制出來的。是一位網友發出來的。”
榮念晴笑道:“那這大概就是得道多助吧。”
呂堯卻沉沉的嘆了一聲氣,說道:“多助又怎么樣?這種民間消息面的沖擊壓根不能影響企鵝分毫,那篇文章出現到現在,熱度已經高的嚇人了。米聊用戶增長快兩千萬了。但企鵝那邊一點反應都沒有。”
沉默是最大的輕蔑。
從呂堯向企鵝發難以來,除了《計算機世界》這樣有官媒背景的媒體炮轟外,企鵝始終沒有從正面回應過上南光岸的挑釁。
這其實是很明智的。
以企鵝的位格不管是捧還是踩,對上南光岸來說都是一種殊榮。
所以企鵝一直不回應呂堯這邊的挑釁。
這就讓呂堯很難受了,雖然現階段“讓企鵝為自己代言”的策略一定程度上也算是達成了,但這種硬蹭的“代言”方式效果差很多的。
呂堯抱著頭有點氣餒道:“不能狠狠坑一把企鵝,我心里賊拉難受啊!”
榮念晴看著呂堯吃癟的模樣,不知道為什么心底竟然有點小快意,她憋笑道:“好啦,企鵝被你坑的還不夠慘嗎,我要是企鵝那邊的人看到你都能頭疼死了。”
“至于沒能達成預期目標,這個也很正常的。就算諸葛亮也有算錯的時候呢,更何況是你呢。”
呂堯撇了撇嘴。
可惜他不是真正的諸葛亮,不然他將解鎖諸葛亮的最強形態——“事后諸葛亮”!
“那行了,我就不打擾您了。”
榮念晴笑道:“怎么會是打擾呢,晚點一起吃飯吧,正好小雩今晚也會過來。”
呂堯頓時怔了下,然后才笑道:“晚點我還有事啊,下次,下次一定。”
說完他轉身就溜了。
榮念晴望著呂堯逃也似的背影,不由得啞然失笑。
過了會兒,榮念晴才拿起手機給胡小雩發信息:“我幫你約呂堯一起吃飯了,但他說晚點有事,下次一定。”
已經在機場的胡小雩看到信息咧了咧嘴角,下次是哪次?
不過…
胡小雩忽然笑起來。
他會躲著自己,就說明他其實心里i也是有自己吧。如果哪天呂堯忽然可以嬉皮笑臉的跟她隨意相處了,那反而說明她在他心里,已經不那么重要了。
所以胡小雩拿起手機回復道:“沒關系啊,那就下次。”
會有下次的。
一定會的。
五月底,尚總回去后就兩天,他就忽然打電話過來,說雷總那邊想要約個時間,跟呂堯好好聊聊。
呂堯就等著呢,所以欣然答應了,然后掛斷電話沒多會兒,雷總的電話就直接打了過來,那帶有仙桃口音的普通話呂堯留學未來的時候可沒少聽。
尤其是小米酥妻面世后,各路社交媒體上幾乎都是小米粉絲的自發宣傳,那個時間段,還有網友調侃說——建議雷總把小米營銷部的人全都裁了,留兩個投抖加就可以了。
雷總在電話里用那濃重的仙桃口音說道:“哎呀呂總你好啊!其實你上次邀請我參加發布會的時候,我就特別特別想去跟你見一面,但一方面我去不太好,另一方面也是我這邊實在脫不開身。”
呂堯笑哈哈說道:“理解理解。”
小米去年的小米4和小米3加起來的銷量是很多的,小米的估值也跟著水漲船高,并且融到了非常多的錢。
但隨之而來的大公司病也開始在小米內部滋生,尤其是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二三月份,小米的供應鏈多方都出現了問題,小米的合伙人制度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加上轉型的旗艦機型遲遲找不到突破點,內部也缺乏信心。
所以這個時間段的雷總其實是焦頭爛額的,但雷總更焦頭爛額的時間還在后面呢。
不過呂堯這次讓尚總帶給雷總的那份禮物,卻能很大程度上緩解小米手機在高端機型上轉型的焦慮。
雷總那邊立即跟著說道:“那呂總您什么時候有空?您看方便的時候我過去找您詳細聊聊。”
呂堯笑道:“雷總要來我肯定什么時候都有空啊,您來的時候直接跟我說一聲就行了。”
可不料雷總竟然直接說道:“我已經在上南了呀。”
呂堯確實是沒料到,沒想到雷總打電話的時候竟然已經在上南了。
雷總不愧是是情緒預期管理的高手啊,總是能在讓你在意想不到的時候給你來一記“情緒殺”,不管是未來的“最后一次3499”,還是小米酥妻ultra忽然的五十二萬九,都能給人意料之外的情緒價值。
這次也一樣。
哪怕是呂堯這種老渣男這會兒都有點被雷總意外驚喜到的感覺:“您怎么就到上南了?我過去接您啊!”
雷總在電話里連忙笑道:“不用不用,我已經快到您公司那邊了。”
看得出來雷總真的很急切。
于是呂堯跟著又閑聊兩句后就掛斷電話,把今天的行程全部更改了,然后下樓去等待迎接雷總的過來。
呂堯沒帶什么人下來,就叫上了朱俊彥和林永珍,三人在公司大樓下面等著。
不過十幾分鐘,雷總乘坐的商務車就來到公司大樓停車場這邊,呂堯他們立即走過去迎接,雷總拉開車門下來后立即表現出熱切謙卑的態度過來,和呂堯握手的時候他是弓著腰看,雙手握住了呂堯的手。
雷總本人身高比呂堯矮一些,他弓腰過來握手的時候,呂堯也把腰弓下去,就顯得兩人特別客氣。
簡單寒暄后,呂堯就哈哈笑道:“咱們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但我對您可太熟悉了啊。”
雷總也笑道:“我對呂總您也非常熟悉啊,本來我們的米聊都是內部快邊緣化的產品了,但呂總您一番炒作直接盤活,我一直都非常關注您的,也一直想跟您好好聊聊的啊。”
呂堯側身伸手道:“那咱們上去聊吧。”
等到了樓上的會議室,雷總等林永珍把茶水端上來后,就拿出隨身的電腦把呂堯讓尚總帶給他的u盤插進電腦,點出里面的新款手機概念圖,說道:“呂總,這個概念手機真的給我震撼非常大!”
呂堯也看向雷總帶來的電腦屏幕。
電腦屏幕上的概念手機,其實就是后來蘋果12pm的的設計圖。
2015年的手機大部分都還有home鍵和上下大邊框,但呂堯給出那款手機是有著劉海屏和超窄下巴邊框,手機背后那三顆超大攝像頭,以及方正簡約的手機邊框,都凸顯著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科技感。
其實全面屏都還好說。
實際上首款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屏手機就是小米搞出來的小米mix,但小米的設計美學…
只能說一言難盡。
尤其是小米2016年發布的小米mix,在外形上,雖然全面屏很經驗,但手機整體的質感卻只能說相當一般。
但呂堯給出的設計概念圖卻截然不同。
那滿滿的科技感即便隔著設計圖稿都快沖出屏幕了。
設計這個東西是有著時代影響的,尤其是手機這種產品,它的設計美學更是不斷迭代而來的。
早年間的蘋果5系列,就是方正的邊框,但后來開始流行扁平化,超薄化,所以蘋果手機開始采用圓潤邊框設計,從蘋果6一直到蘋果11,采用的設計語言都是相似的。
但這個設計語言在2020年的蘋果12上又回到了之前的方正設計語言。
更大的屏幕,更大的機體,更大的攝像頭,讓方正設計語言的蘋果手機能呈現出更多的科技感。
這種變化,從蘋果x到11的過渡可能還不明顯,但蘋果14和蘋果11的差異就會非常大 所以,采用了蘋果12系列設計語言的手機概念設計稿,放到這個時間段,絕對非常能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