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將燃燈佛祖的事兒交代清楚了,南極仙翁再肅容進入內殿,端坐“長生大帝”御座之上,接受了客人們的叩拜,又賜座讓他們坐在殿下玉蒲團上,才神色不悅道:“你們莫不是夾腦風了?
堂堂大德金仙,竟然學人間的刺客,搞下三流的暗殺招數。
針對的還是享譽三界的大秦三公。
國尉寮乃兵圣,說是‘人間圣賢’也不為過。
李斯是道祖也夸贊過的‘皇朝第一相’。
若非德行操守有瑕疵,也當得起‘圣賢’之稱。
馮去疾心胸開闊,有大智慧、大氣量,德行無缺,足以封神。
此三人,即便是來到我的長生殿,我也得笑臉出門相迎,請他們上座喝一杯仙茶。
你們卻膽大妄為到了極點,直接下場用見不得光的手段謀害他們。
你們有沒有弄清楚自己的身份?
你們是要證道的金仙,不是反抗暴秦的‘義士’。”
其實南極仙翁平日里脾氣很溫和。
面對玄門弟子,哪怕不是闡教親傳,態度也很親善。
今次見到這群家伙,不等他們訴苦哀求,他先一頓輸出,純粹是憋壞了。
在老君的兜率宮,被老君好生數落了一頓;之前在彌羅宮,他老師元始天尊,又當著一眾大仙的面.沒直接說他,卻罵了他的徒孫隱陰子。
先前在兜率宮,老君說他堂堂大羅仙,該懂什么,不該說什么.南極仙翁的確很懂,奈何身份影響立場,立場決定該說什么話。
“師祖,弟子也曉得大秦三公身份特殊,用暗殺之法,過于齷齪。
可弟子所作所為,并非出于私怨,完全是為了順天應命。”隱陰子坐在蒲團上叫道。
他這會兒已經恢復“人形”。
以凡人的眼光看,幾乎與正常的活人沒任何區別。
南極仙翁很想大罵:你個蠢貨,大秦三公殺便殺了,大劫之中,如比干那樣的圣賢,該死也會死,可你為什么要自己干?
為何不讓你邊上的矮子(鹿鼎仙)去干?
你殺了李斯、國尉寮他們,當然有利后續天命的展開。可最終得便宜的卻是別人,你懂不懂?
若非現場有好些個別派弟子,他真的會吼出來。
“大秦雖失去了天命,氣數卻沒斷絕。這種時候你去咸陽,不是找死嗎?
即便要順天應命,方法也錯了啊!
天命是什么?人心所向,即為天命。
難道此時李斯、國尉寮他們在民間的名聲猶如商紂夏桀。
大秦百姓如《湯誓》所言‘時日曷喪,予偕汝皆亡’,只恨不能與他們一起滅亡?”
南極仙翁恨鐵不成鋼道:“你們是以‘有道’伐‘無道’,怎么弄得自己成了‘無道匪類’?
反而是羽鳳仙,手持大義,高舉道理旗幟,把你們襯托得像一群無法無天的魔道邪修。
過去幾萬年的修行,都修行到哪里去了?
道行又不是只有法力。
引導大劫,得動腦子!
今日之李斯國尉寮,不就是當年封神時期的比干、商容、黃飛虎等國之柱石?
西岐可有派人刺殺他們?
你們一群讀過《封神舊事》的現代人,怎么連古人都不如?”
隱陰子等人一臉羞愧,訥訥不敢言。
可浮丘公他們可以低頭裝死人,隱陰子還等著師祖救命呢,他必須為自己辯解。
“弟子并沒親自動手,是一群‘俠義之士’自告奮勇,向弟子請命,要效仿當年的荊軻,刺殺暴秦頂梁柱。
奈何擁有‘荊軻之志’的人不少,具備荊軻之節氣的英雄卻很少。
青蓮孫身陷囹圄,弟子為了義氣,也為了名聲,才冒險前往咸陽。
目的也不是與當今朝堂硬碰硬,只是撈出青蓮孫。
卻不想羽鳳仙狡詐,故意設局等我們上套。弟子一時不察,陷入了仙陣中。
本來九曲黃河陣也攔不住弟子,可三霄娘娘疑似秘傳奇術,弟子被害慘了。”
南極仙翁冷笑道:“羽鳳仙說是三霄娘娘秘傳奇術,你們便信了?
她說她有道義、天命在她,你們咋就不信了呢?
到現在還不識好歹,敢埋怨三霄娘娘。
沒有三霄娘娘幫助,我看你們如何破羽鳳仙的九元九曲黃河陣。
破不了仙陣,你們還想滅秦?”
鹿鼎仙立即道:“弟子也覺得羽鳳仙在胡扯!
三霄娘娘沒理由傳她秘法。
娘娘的黃河陣,也不是‘九元九曲黃河陣’那種風格。
她們的九曲黃河陣,本質上與‘黃河’、‘黃河之力’沒太大關系。
而是從九曲十八彎的黃河中,感悟九宮八卦之理。
俗話說,河出圖,洛出書。河圖洛書也不是在講解黃河與洛水之道呀!
倒是羽鳳仙,極為擅長五岳四瀆之道,也能借調五岳四瀆的力量。
所以,她鐵定是自創的新陣法。”
南極仙翁點頭道:“你們要雪前恥,要入劫守護天命,找我不如找云霄娘娘。
無論破仙陣,還是對付仿制的混元金斗,都得依靠她,我卻不擅長此道。”
眾仙明白,仙翁這是要趕他們滾蛋。
鹿鼎仙、浮丘公幾人識情識趣,主動向仙翁告辭。
內殿只剩下隱陰子,以及他的老師綠面仙翁。
“師祖,弟子被羽鳳仙磨滅了胸中五氣,削掉了精氣兩花,連‘陰影大道’也搖搖欲墜,該怎么辦?請師祖搭救。”
沒了外人,隱陰子沒了顧慮,放聲大嚎,十分可憐。
南極仙翁嘆道:“風過留聲,雁過留痕。你雖未能真正證道,你的道終究在天心留下痕跡,將來.”
忍了幾忍,他還是不忍心欺騙他,“將來無論誰繼承了這一條道路,都欠你一個因果。”
隱陰子慌了,也急了,叫道:“師祖,我不要別人欠我因果,我只要保住我的道。
我雖滅了五氣,三花受損,但我陽神還在。
求師祖幫幫弟子。
弟子的金丹磨破了七八個窟窿,還能縫縫補補,繼續使用呢!”
南極仙翁嘆息道:“就說九曲黃河陣的主人三霄娘娘。
三霄仙子當年也是跟你的一樣的情況。
尤其是云霄仙子。
她的九曲黃河之道,以‘九宮奧義’演繹八卦,最終逆反太極。
‘九宮大道’不比你的陰影之道、比我的長生小道,強大十倍百倍?
可一旦應劫失敗,她還是失去了自己的道。
不到一千年,九宮真人與八極老人便瓜分了她的道。
單單她一人之道,已在千年內成就了兩位大羅,現在還有幾位金仙在嘗試新道路。
眼見自己的道,造福一個又一個大羅仙,她心中該有多不甘心?
如果三十萬年前她沒死,現在她能成為一教之主,地位還要超過斗姆與如來。”
隱陰子嚎哭道:“師祖,弟子沒死呀!三霄娘娘入了封神榜,徹底斷了仙道之路。”
南極仙翁道:“你沒死透而已。按理說,羽鳳仙用混元金斗損害你仙體時,你已經死了,失去了在此次大劫中證道的機會。
那時你若老實服軟,求羽鳳仙放過你,或許還能等下次大劫。
可現在你把道果都弄丟了,還壞了人族氣運圣物,沾染一身因果業力。
我肯定想幫到你,實在是無能為力啊!
大道唯艱,大羅之路步步驚險,‘道友’只能錦上添花,所有難關必須靠你自己去闖。
你沒闖過,如之奈何?”
隱陰子絕望悲號,不停叩頭哀求,“師祖大發慈悲,救一救弟子,弟子知道錯了,救一救弟子,嗚嗚嗚”
南極仙翁道:“九轉金丹,蟠桃,仙法,我這兒有的都可以給你,可它們能幫你嗎?唉,我是真的沒能力。”
隱陰子更絕望了,哭得撕心裂肺。
綠面仙翁心中不忍,道:“老師,能否請師祖幫忙?”
南極仙翁嘆道:“你們來長生殿之前,我已經‘看到’隱陰子的情況,也算到你們會來找我。
不用你們求,我先在彌羅宮,試探性跟你師祖提了一嘴。
然后祂老人家怒氣上涌,罵隱陰子不爭氣。
我又主動攬下去兜率宮傳訊的任務。
在你師伯祖面前為隱陰子辯解,又被你師伯祖意味深長、別有所指地教訓了一通。
無論你師祖,還是師伯祖,都罵隱陰子,而不指責羽鳳仙一句。
因為羽鳳仙狡猾啊,她身為當朝太師,不僅有大義,還有道義。
隱陰子卻把自己弄成了齷齪小賊。”
說到這兒,他不由怒氣上涌,道:“你究竟是咋想的?那么多金仙以身入劫,為何你要沖鋒在前,還一副‘絕命先登’的討死鬼模樣?
你就不能聰明點,讓其他人去沖,你安安分分躲在后面撿便宜?
《封神舊事》你又不是沒看過,咋就不能以史為鏡呢”
隱陰子也委屈,道:“師祖,非是弟子想當個‘絕命先登’,弟子修煉的《陰影之書》有點像魔功,心性不太‘正’,弟子必須通過殺戮來引導大劫。”
“胡說八道!”南極仙翁喝道:“雖說記載《陰影之書》的人皮卷紙,是我從域外‘撿來’的,有些邪門。
可《陰影之書》的內容,完全是道祖所創。
是正兒八經的玄門正法。
難怪你會犯了殺劫,你路子走歪了。”
綠面仙翁也道:“即便你要以殺戮引導大劫,也不用急吼吼去沖擊咸陽啊!
此次秦末大劫,重點甚至不是大秦。
大秦只是配角,等到大秦滅了,真正的天命主角才會登場。
那時才是你大展身手的最佳時機。
你莫不是被誰糊弄了?”
隱陰子此時心中凄凄惶惶,還一片亂麻,幾乎失去思考能力。
想來想去,也沒覺得有人糊弄自己。
鹿鼎仙還一直勸他來著,他沒聽。
“師父,師祖,縱然弟子犯了殺劫,遭受殺身之禍,弟子還有來世。
來世弟子繼續修煉《陰影之書》,繼續證陰影大道,這應該沒問題吧?”
南極仙翁伸出右手,快速掐算片刻,道:“此時此刻,有三位金仙已經踏入陰影之道,有大概十二位天仙、玄仙,在大門口摸索,尋找道路。
僅僅百年內,起碼有五十位‘天仙道’的仙人,爭奪本屬于你的陰影之道。
更別說在你之后,還有兩位玄門弟子,也修煉了《陰影之書》。
《陰影之書》的下一代傳人,要等幾千年后。
唉,你證道失敗,立即有無數人搶著走上你的道路。
時代不同了,如今人道昌盛,仙道也跟著享受到了巨大的人口紅利。
你在‘道’上走,你后面一群人排著隊,眼巴巴看著你;你走不下去了,有的是人搶著走。”
隱陰子絕望了,表情扭曲,眼中滿是狂亂與殺意,“誰搶我的道,我殺了誰!”
綠面仙翁面色微變,喝道:“別胡說八道!你能修陰影之道,別人為何不能?
在你開始修煉《陰影之書》前,你前面也有好幾位前輩。
他們當年怎么沒殺了你?
況且有道祖制定的‘閉天道泄天道規則’,你們所修煉的根本法都不一樣。
頂多方向相似,并非一條道路。
沒有不可調和的大道之爭。
畢竟,別人既沒偷你,也沒搶你的。
頂多,你點燃自己,照亮了前方道路,卻沒能走下去,讓他們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
是你自己掉隊了,把道路讓了出來,他們才能頂上去。
你若認賭服輸,他們證道后,還會記得你的好,償還你因果。
現在你喊打喊殺,別人不怵你,還與他們結下惡緣。若他們中有誰證道大羅,不僅不記你的好,還會成為你獲得仙緣的阻力,讓你連仙人都當不成。”
南極仙翁嘆息道:“實在想不開,就多想一想三霄娘娘,想一想趙公明。
趙家兄妹四個,全都找到了道途,也全倒在證道之前。
可他們現在不也活得好好的?”
——好個屁!他們心里不曉得怎么凄苦呢!
今日之前,隱陰子一定不會對“趙家四兄妹”的遭遇有太深的感觸。
現在他與他們成了同類人,感覺立即不一樣了。
實話實說,一旦對比冚家鏟的趙家四兄妹,他心里的確好受了一些。
至少回歸理性了。
略一思索,隱陰子果決道:“弟子可以不去輪回,直接轉修鬼道。
鬼仙也能合道,說不定更適合陰影大道。”
“鬼帝”肯定不如大羅金仙,但總比被人吃絕戶,自己道果成全了別人要好。
南極仙翁道:“以你此時的情況,轉修鬼道怕是有點困難。
化解因果與業力最好的方法,其實是輪回。
把孽業留在下一世,苦肯定苦了些,卻比直接用天劫消孽業要穩妥許多。
你若修鬼仙,怕是立即激活‘成仙劫’。你壞了人道圣物,還能安然渡劫?”
輪回消業,是把因果罪業攤開在漫長的人生中,一世不夠還債,就三世、十世,甚至百世。
若渡劫消業,則是一次性還債,壓力山大,能要人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