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262章 生產技術改革

  嬴子嬰繼續道:“第二件大事,還是與陳勝有關。

  陳勝冊封國師后,并沒集中力量穩住新生的‘張楚’,而是把幾乎所有兵力、所有仙師、所有能征善戰的大將都派了出去。

  比如,吳廣以‘假王’的身份,帶領八萬大軍,正在進攻潁川,要北伐滎陽。”

  小羽道:“戰事交給烈陽王,交給列位軍侯。

  只要他們不偷奸耍滑,無論輸贏,我們都可以接受。”

  嬴子嬰道:“我也明白太師的主要工作,是幫大秦續接天命,我們則推行十年仁政,扭轉民心。

  只是陳勝此次來勢洶洶,我自己很擔心,我感覺烈陽王也心里沒底。

  不如太師疏通地脈前,先去中原戰場瞧一瞧,看看大勢是否還在您的掌握中。

  我們全都信任您,也仰仗著您。您的判斷,能讓所有人吃下定心丸。”

  小羽嘆道:“其實完全沒必要,我能感知到陳勝龍脈的狀況。

  老實說,他的龍脈正處于烈火烹油、燃燒氣運的狀態。

  真實處境,比秦嶺下死掉的祖龍還要糟糕。

  秦嶺祖龍目前狀態穩定,堅持的時間一定比陳勝的龍脈久。”

  猶豫了一下,她還是承諾道:“再次疏通地脈前,我會去望一望陳勝與陳縣的氣。”

  嬴子嬰長舒一口氣,最后道:“第三件大事與二世皇帝有關。

  胡亥他像是夾腦風了,最近盡干些莫名其妙之事。”

  “只要不干壞事兒、惡事,別去管他。”羽太師忍住笑道。

  嬴子嬰嘆道:“二世皇帝是一丁點壞事也沒干。

  他最近甚至戒掉了女色,后宮妃嬪都頗有怨氣呢!”

  陽禮之前都在關心衡山之變,今天第一次聽說二世皇帝之事。

  他奇道:“二世皇帝連女色都不親近,他還在干什么?

  政事歸兩位丞相,軍事歸烈陽王,他應該很閑吧?”

  嬴子嬰道:“他最近干了很多事兒,忙得腳不沾地,一天只睡兩個時辰呢!

  比如,三天前,他親自接見了西河學派十八位老儒,認真聆聽他們講解‘儒家圣君之道’,態度十分謙恭,當場跪地請十八老儒留在滎陽。

  他要開辦‘滎陽學宮’,要大力推廣儒學。”

  陽禮道:“這倒是不奇怪。羽太師制定的政策,羽太師挽回大秦天命的計劃,大家都知道。

  二世陛下學習儒家之仁愛,有利于推廣十年仁政,讓天下人相信大秦真的變了。”

  說到這兒,他面露驚疑之色,贊嘆道:“咱們的陛下終于成長了,如今已經心機深沉,知道通過收編大儒,來替自己、替朝廷揚名了。”

  嬴子嬰表情別扭,道:“皇帝不像是心機深沉,他更像是夾腦風了。

  聽儒生講學,推廣儒學,已經是最正常的行為。

  之前農忙時,他如同一條小黑牛,天天拉著犁幫滎陽孤寡老弱耕田。

  農忙過后,又開始打鐵,為農戶鑄造鐵犁,還發大宏愿‘要讓大秦每戶人家都有一把鐵犁’。

  只可惜精鐵數量有限,他打鐵技術也不高。

  聯合軍中與城里的鐵匠,折騰了七八天,鍛造了五千把鐵犁,將鐵錠用完了。

  然后他開始給老百姓當青天大老爺,直接敞開宮門,讓百姓進來告狀。

  但他腦子不夠好,審案能力不行,效率很低。

  閑暇了,他甚至親自走上黃河堤岸,領著役夫挖土修建堤壩,防止明年水災。”

  羽太師的十年仁政,的確廢掉了苦役,但并非勞役完全停止。

  她廢掉的只是中央朝廷的徭役。地方上修建堤壩、修道路,都是為了自己。

  不過,如今干勞役,可以領到工錢了。

  陽禮驚疑道:“這不是二世皇帝,不是胡亥!他莫不是被妖邪奪舍了?”

  小羽搖頭道:“沒有妖邪能奪舍神州皇帝。”

  接著她轉向嬴子嬰,道:“皇帝的想法非常好。尤其是送鐵犁這件事兒。

  我們當大力支持。

  你將阿房宮內擁有‘通天柱’的百丈大廈全部拆了。

  木頭都是好東西,可以送給百姓當壽材.唔,能承受百丈、千丈高空之罡風的靈材,打造壽材太浪費。”

  羽太師想了想,從袖子里摸出國尉寮送自己的《百將譜》,翻到“兵技巧”那一篇。

  兵技巧的代表人物攏共五人。其中四人為墨家弟子,專門打造戰爭神兵的。

  “這幾個人,你們認識不?”

  幾位天師與嬴子嬰探頭看了一眼,有人點頭,有人搖頭。

  “這位‘公輸過’,曾經是‘咸陽八君子’之一。

  不說人盡皆知,至少小有名氣。

  后來好像跟墨門鉅子‘耕柱子’一起,被發配到了外海。”子嬰道。

  小羽道:“小林子,去把葉九天喊來。”

  片刻后,葉九天被小林子帶到天皇殿主殿。

  “拜見太師,西牛賀洲、北俱蘆洲,至少有八百妖王,接到了咸陽公審案的告示。

  他們都對玄門天師背誓一案十分感興趣,一定會大肆傳播。”葉九天道。

  “嗯,很好。現在我再安排一件差事給你。”小羽指著百將譜上四個墨家弟子,道:“十年前,墨門弟子被孟真君發配到了外海,你去找一找。

  至少將這四個人找回來。

  如果見到墨門鉅子,你跟他說,時代變了,如今大秦再次需要他們,請他一定回來看一看。”

  葉九天遲疑道:“墨門弟子被流放一事,我也聽說過。”

  他瞥了眼周圍的天師,“當時墨門之人都異常憤慨,對嬴氏過河拆橋、忘恩負義的行為,有很深的怨氣。

  此為其一,其次,他們被發配,其實不是孟真君個人的想法。

  有多位玄門大能厭惡他們。

  好像道祖都說過不喜歡他們的話。

  放逐墨門,可以說是玄門整體意志。”

  陽禮皺眉道:“孟太師沒跟我們說過這事兒。”

  小羽笑道:“時代變了,不僅當朝太師換了人,朝廷對墨門的定位,也變了。

  剛才,我正在跟咸陽宰商量拆阿房宮大廈的事兒。

  修建大廈的靈材,我要墨門弟子幫忙打造成風車、風箱、谷殼粉碎機等民用器物。

  那么好的靈材,一定能用很多年。

  從今往后,墨門弟子只會將自己的才能造福于民,不會再用于戰爭神兵。”

  她又環顧四周,“皇帝要鍛造鐵犁,因為鐵犁耕田更加便利。

  這一想法很好,值得夸贊,卻不夠完美。

  我們神州有最強的仙道文明,為何不能將玄門道術用于民生?

  鐵犁比木犁鋒利,可鐵器價格貴,卻很容易朽壞。

  如果用鍛造法寶的方法,將支撐千丈大廈的銅精柱子融掉,鍛造成法寶級別的鐵鍬、鐵犁,豈不是能使用幾千、幾萬年?

  如果墨家弟子對鐵鍬、鐵犁進行符文處理,不用竊取天地靈機,只要接收農夫的內力,耕田挖地的效率提升十倍,大秦還不得真正成為天朝上邦、人間神朝?”

  羽太師說這話時,情緒頗為激動,眼里有光,對自己描繪的場景很是期待。

  可陽禮、關真人等人,神情略顯平靜,看她的眼神還有些奇怪。

  “太師,您的這種想法,先皇也曾短暫擁有過。

  都沒有開始實踐,只是在紙上推演了幾天,先皇便徹底終止了這一念頭。”關真人道。

  “喔,難道有我尚未發現的難點?”羽太師好奇道。

  關真人道:“技術上的難點,一點也沒有。主要是代價太大,收益卻極低。

  比如,正常情況下,一位真元境的武者,只能照顧一百畝地。

  如果給他法器鋤頭與鐵犁,讓他能照顧一千畝地,中原卻沒那么多地給他們,他們會干什么?”

  小羽奇道:“還能干啥?當然是繼續耕那一百畝地。

難不成他還會為了耕更多地,去殺人放火,搶占同鄉的土地  他只是個真元境,法器鐵犁也只是讓他耕田更快,不是讓他武力暴漲。

  過去沒能力反抗衙門差役,現在也一樣。”

  關真人道:“他的確只能耕一百畝地,可過去他一年到頭、一天到晚,都在照顧一百畝地。

  現在他可能空出大半時間。”

  小羽越發不明白了,“這不就是我的目的?空出時間來干別的事兒,或者讀書,或者練武,或者提上寶劍、背上行囊,游俠千里,閱覽神州名山大川。”

  關真人驚道:“這正是先皇與眾臣忌憚的呀!

  《商君書》明確說了,萬萬不能讓百姓有多余的錢糧,有空閑的時間。

  一旦百姓蓋了三間大瓦房,有了滿倉糧食,還空閑下來.幾百、幾千個武夫聚在村頭閑扯,該多恐怖啊!

  一旦鬧出事兒,衙門完全壓不住。

  如果再允許他們到處跑,全天下億萬萬人,如何管理得過來?”

  羽太師皺眉道:“先皇就是被這種未來,嚇退縮了?太可笑了。”

  “先皇倒不是被嚇退縮了。太師也曉得,大秦律明確規定,百姓不可擅自離開居住的村鎮。

  如果百姓閑下來,他們肯定忍不住要亂跑。

  這種現實與秦律相違背,而秦律就是先皇的意志。”關真人道。

  灰鶴真人也感慨道:“哪怕我不當皇帝,站在皇帝的角度,替皇帝想一想,也會汗流浹背、頭昏腦漲、茫然無措。”

  羽太師道:“君王將百姓當賊防著,百姓怎能不變成賊寇?

  君王把百姓當柵欄里的牲畜,百姓自然也將君王視為仇寇。

  陳勝有句話說的特別好,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我們修士都明白,貴人與普通人之間,不存在智力與天賦上的明顯差距,差的只是運數。

  君王擁有的情緒與欲望,老百姓也都有。

  除非不把自己當成人,任何君王都沒理由將百姓不當人。”

  子嬰喃喃道:“那商君的理論.”

  羽太師道:“商君的思想,當然有其可取之處。

  但商君本人的見識,存在比較大的局限性,適合‘秦國’,不適合大秦。”

  “大秦不是秦國嗎?”子嬰一臉懵懂。

  羽太師道:“商君生于戰國亂世。那個時代,禮崩樂壞,人心不古,每個國家周圍,都有一群豺狼虎豹。

  當務之急是求生存,盡可能地強大自己,然后去吞食別人。

  商君的思想,特別適合這一時期。猶如在寒冬臘月里,送來一件厚厚的棉衣。

  可等大秦統一天下,周圍無一合之敵國,八方蠻夷皆順服冬天過去,炎夏到來,還要穿棉衣嗎?”

  陽禮糾結道:“雖說時移世易,舊法的確不適應新時代。

  但按照太師的做法,管理國家的難度,大到令人頭皮發麻。

  人心永不知足。

  百姓耕完一百畝地,鐵定想要更多。想要跟貴人一樣,想要跟仙人一樣。

  朝廷給不了,連天庭都給不了。”

  羽太師搖頭道:“不需要朝廷給,也不需要仙人神靈施舍。

  百姓想要什么,可以自己爭取、自己創造。

  人道創造的氣運,能讓道祖成為圣人,能讓眾多仙人證道大羅。

  這是多么偉大的力量?

  你們為何要懷疑,他們不能創造一個讓自己活得像個人的世道?

  從來都是皇帝適應新的世道。

  不是皇帝強行要世道按照自己最舒適的方式運轉。

  人皇政適應不了,所以他被淘汰。

  能適應新時代者,大概是東南天子氣的主人。”

  葉九天神色復雜看著她,道:“如太師這樣的人,真該去輔佐真命天子,而不是留在已經失去天命的大秦。”

  子嬰急了,也怒了,道:“葉大仙,太師就是我大秦太師!

  我大秦也愿意適應新時代。

  太師說啥就是啥,什么商君書,什么祖宗家法.祖宗都在陰間福地支持太師呢!

  看看我們二世皇帝,如黑牛一樣為百姓耕田,如鐵匠一樣為民戶打造鐵犁。

  嬴氏朝堂,從皇帝到臣子,都矢志不移地跟隨太師創造‘每個百姓都活得像個人的新世界’。”

  葉九天冷笑道:“嬴氏不是明白了道理,你們只是怕死想活。”

  “行了,別扯淡了。我的想法,你們總算明白了。

  現在去海外尋找墨門弟子。

  找回來后,子嬰你安排他們將墨門技術、玄門道法,轉為民用。

  讓他們先把千丈大廈的銅精柱子融掉,鍛造成鐵犁,讓二世皇帝拿去踐行‘圣君之道’。”羽太師道。

哎呦文學網    公若不棄,愿拜為義父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