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說懷上那位小公子后侯府不消停,就說懷的時機也不吉利啊,你們可還記得那侯府世子和世子夫人在陶家光天化日就那樣的事?”
“這多晦氣啊,后來那侯府世子又被打,一年有半年都在府中養傷,這回好了,他剛被生出來,侯爺就病了。”
“豈止是侯爺,還有侯爺夫人,侯府的老太太前腳好端端的回府,后腳就倒了,這幾位可都是那位小公子的長輩,還不是刑克六親?”
“之前不是說那孩子根本不是侯府的種嗎......”
距離上一波被壓下去的傳言也就幾日,這些人可都沒忘記,這些人又慣會聯想,只要給他們開個頭,他們自己就能將各種傳言都串聯起來,還能前后連貫,找出證據加以佐證。
等唐綱知道的時候流言已經傳開,張管事出手壓消息,但該知道都已經知道。
“你是如何管家的?”
如今管家的是辛安,出了事自然要找她。
辛安一臉無辜,“父親,最近府中的事實在太多,我剛接手中饋,保府中安寧都有些手忙腳亂,暫時還沒能騰出手去管外頭的事。”
“上次城中傳言紛紛,里面就有好幾家的手筆,都是眼紅父親的,我們出錢出力欠人情才勉強壓下,這回只怕還是有那些人家的手筆,若是再像上次那般來一次,怕是會適得其反。”
這是禍水東引,唐綱半點沒有懷疑,只想著他這幾日不在朝堂,那些人怕是以為他要死了。
主要也是不相信辛安有那種本事。
辛安看出了他的想法,繼續引導他,“夫君官職低微,父親這些日子又生病在府中休養,聽聞朝堂那些人為了爭奪慈善募捐的差事爭的頭破血流,按理說父親才是最合適的人選,只是這病來的不是時候。”
“這兩日父親身子漸好,那些人許是怕父親回到朝堂讓他們沒了機會,想用些邪門歪道的法子來打擊父親,更可惡的是對尚未滿月的小侄出手,實在有些不光彩。”
唐綱看了辛安一眼,承認她說的有幾分道理,也就沒繼續責怪她,“你之前出門赴宴,那些人可有提及府中之事?”
辛安點頭,“自是要問的,就是...”
“就是什么?“
辛安坦言,“有些傳言,說父親在淮江貪了百萬兩之巨,昨日我奉命送小公子進宮,皇上還提及了此事。”
唐綱差點沒被氣死,“簡直無稽之談,皇上乃是明君,不會相信。”
“是。”
辛安告訴她,“皇上問及我也說回京的那幾輛馬車是我和母親采買的淮江土儀,帶回來送親朋好友,父親也有一些,都是我爹送的土儀,還有些是父親生病時我爹的朋友送的土儀和藥材,傳言皆是無端猜測。”
“皇上便沒有再提此事。”
唐綱看向她,“你做的很好。”
這個兒媳婦雖然不討喜,但也有可取之處。
“秦神醫去了何處?”
“前些日子和章神醫一同出城采藥去了,具體在哪座山上并不清楚,父親此番傷了元氣,等秦伯回來還要請他為您細心調理才行。”
唐綱‘嗯’了一聲,沒再追究辛安的失職,辛安趁機問了,“之前和母親商議請大和尚來誦經祈福,后來一想若是如此豈不是坐實了外界傳言,只能作罷。”
“只是大嫂要出月子,小侄也要滿月,府中可要操辦滿月宴?”
聽到陶怡然唐綱就火大,連帶著對自己盼望許久孫子也沒了多少喜愛,這種滿城風雨的情況下還辦什么滿月宴?
外頭那些傳言雖帶著惡意,但唐綱多少信了那么兩分,生下來府中就不消停,牽連長輩,能是個什么好命格“”
“等百日再看。”
辛安恭敬點頭,“是。”
“雖然不好辦道場,但請個大師進門看看還是可以的,父親覺得可有必要?”
唐綱讓再緩緩,辛安又道:“按照命理來說父親今年沖太歲,還是要謹慎些為好。”
是的,唐綱沖太歲,他怎么倒霉都是合情合理的。
唐綱眉頭緊蹙,年節上各種該要注意的都沒拿下,還找大師化解,去了淮江又辦漂亮了差事,還以為已逢兇化吉,哪里想到運勢會急轉直下。
“此事我和你祖母商議后再定。”
“是。”
辛安很快離開,神清氣爽,走在路上但凡遇到她的下人紛紛見禮問安,以前這些人對她也尊敬,如今中饋在手,對她又對了敬畏。
“去玉姨娘那里看看。”
玉姨娘生的奴兒是真好看,她多去抱抱,看能不能接個運道。
“奴兒可醒著?”
“您來的剛好,剛醒來一會兒,正精神。”
玉姨娘小心朝她見禮,畢竟往后在這府中她這個姨娘能不能過的好就要看這位二少夫人心情好不好了。
“快抱來我抱抱。”
最近的她隔三差五就要來抱抱,玉姨娘放松了不少,將小娃輕輕放到她懷里。
小娃白嫩可愛,眼睛又大睫毛還長,胖嘟嘟的抱著壓手,好奇盯著辛安,咧嘴一笑辛安就跟著笑了,“奴兒真是可愛,我是一日不見就念著,快叫二嬸嬸。”
“叫二嬸嬸。”
回答她的是小娃的咿呀,見辛安是真喜歡,玉姨娘也歡喜,“二少夫人來的次數多,奴兒是記得您的,眼下有些認生,但二少夫人抱他就很乖。”
“可見我還是招小孩喜歡。”
辛安抬眼,“玉姨娘這里要是缺什么只管來和我說,可不能委屈了我們的小奴兒。”
“多謝二少夫人。”
“不客氣。”
辛安狀若無意的問她,“這些日子大哥可有來信問問奴兒?”
玉姨娘神色落寞,辛安寬慰,“大哥定是忙碌,奴兒是大哥長子,又生的這般可愛,瞧著就有福氣,怎可能會不喜歡。”
“外頭的那些傳言你都聽說了吧?”
玉姨娘點頭,只慶幸她兒子生的早,沒有被牽扯進風波里,辛安道:“這些日子盡量不要抱著奴兒逛園子,大嫂心情不好,莫要給她添堵,我雖暫時掌中饋,但你和奴兒到底是大房的人,我也不方便插手。”
“月姨娘和你關系不錯,你也寬慰她一二,滿月宴是沒了,百日宴也不一定有,嫡庶有別,別觸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