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求長生。
但其實這是不完整的,準確來說應是長生不死。
長生,是壽命足夠久。
不死,是實力最夠強。
兩者兼備,才算是真正的長生。
否則只是長生就太過無用,隨時都有死的危險。
長生庭孕育之大神通,便是要助人長生,而且不死,神通生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一’
李銳心湖泛起漣漪。
望著紫府中新鮮出爐的一縷清氣,再難平靜。
生一,所謂的一竟然就是仙道本源!
之前。
李銳雖然也能養出仙道本源,但本質其實是取,是參悟仙庭之后,仙庭把藏在己身的仙道本源贈予李銳而已。
可生一則是真正的養出了仙道本源。
仙道本源不僅能延年益壽,而且還能助人修行,增益修為,即便是仙人也一樣需要。
也就是說。
‘或許我能不依靠飛升臺成仙?!’
想到這里。
李銳心臟就是一陣狂跳。
不得了。
上古之后,成仙者才幾人?
無不是鎮壓一世的存在,方才有資格登上飛升臺,以此登仙。
競爭極為慘烈。
但他就完全不一樣,根本無需去爭去搶,只要好生修煉便能無需飛升臺,自開天門。
現在有一條通天路放在自己面前,叫他如何不激動?
僅僅數息。
李銳就壓下了心頭的激動。
想要將生一參悟至大成可不是易事,不可因此就得意忘形。
‘觸類旁通,萬法同源,參悟其他神通也能對生一有所裨益。’
這其實也是混元萬道法能練成的根本。
與凡俗武館中,練百樣拳,第一門拳的時候很慢,可半百之后,速度反而越來越快是一個道理。
他現在便是要勤奮修煉,早日領悟生一本源。
李銳當即就運轉起了生一。
這一練,便不知歲月。
“師父,京城傳來的消息,四皇子朱亭與皇子妃夏韻,薨。”
“是壽終而死的。”
有了張首輔的前例。
王照又補充了一句。
“好,我知道了。”
李銳點了點頭,緩緩站起身。
王照見李銳這模樣,不禁問道:“師父要出門?”
李銳:“我與朱亭、夏韻有些情分,人死為大,總是要去吊唁的。”
說完。
他就祭出飛舟,朝著京都飛去。
皇帝尚在,死了個皇子,而且還是壽終正寢的,自是沒有滿城白衣的景象,至多就是皇宮里的太監、宮女都換上了一身素衣。
四皇子朱亭一生勤懇,并無逾矩之事。
自是安穩的葬進了太恒山的虞陵。
比早死的那位甚至連碑都不得立的大哥終究是好上太多。
以后在虞國的史書上,大抵也能得個賢王的名頭,算是很不錯的結局。
“陛下,節哀。”
靈堂中。
李銳望向身旁兩鬢有些泛白,少見露出疲憊神色的大虞圣皇道。
白發人送黑發人。
這種事情終究是不好受的。
他經歷過。
朱亭的資質放在小洞天里還不錯,可到了修仙界就顯得有些不 最后也沒能踏進道身境。
四百年,已經是極限。
四皇子妃夏韻也是一樣。
如今巫國成了虞國的屬國,她的身份尊貴,最后被允許夫妻合葬入虞陵。
也算是善終了。
圣皇笑了笑:“其實,我早該死了的。”
他很清楚自己的修煉天賦。
若不是李銳和高天下強行將大虞拔高了好幾籌,他根本沒機會入天人。
如今氣運再多,他也不可能突破分神之境。
即便如此。
他也已經是虞國歷代皇帝里在位時間最久的一位。
太久了。
以至于朝堂上的文官、武官都換了好幾波。
“老祖,我打算去太恒山陪在太祖左右,過段清閑日子。”
大虞圣皇開口道。
其實他早就生出退隱之意。
天資不夠,繼續在圣皇這個位子待下去,不是福,反而是禍。
虞國成為一流仙朝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一個天人境的皇帝可不夠。
而且朱家的后輩也成長起來,其中有一個天賦極為不錯的,更是一路精進,已經與他一般,成了天人境,說不得過個百余年,便是分神境。
“朱氏有一后輩,名為朱常安,心性純良,天資尚可,能為皇帝。”
“可。”
隨著李銳一字落下。
虞國足足持續了五百年的帝位終于是發生了更迭。
朱亭葬后三年。
舊皇下旨退為太上皇,皇曾孫朱常安登基,是為道玄元年。
新皇朱常安有梁河、劉通等重臣輔佐,幾乎沒有什么波瀾的就坐穩了帝位,寰宇安泰,天下承平。
bsp;“不做皇帝,反而年輕了?”
李銳笑著望向在柳樹下煮著火鍋的虞國太上皇朱隆。
“以前在蜀中的時候,就想著要是日日能在樹下吃火鍋,皇帝老兒也不及吾。”
朱隆笑得中氣十足。
“李老弟,快來嘗嘗,這肉片,薄如蟬翼,入口醇厚,實乃人間絕味。”
他招手呼喚著李銳過來嘗嘗。
李銳夾起一筷子肉,放入嘴里細細咀嚼。
贊賞的點頭:
“確實不錯。”
剛說完,卻聽到朱元龍的聲音響起:“那你們是沒吃過河西的羊雜,那才叫一個得勁。”
朱隆聞言,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老祖,河西現在已經不產羊了。”
“為何?”
“被圍起來當做秋狩的獵場了。”
朱元龍一聽,頓時吹胡子瞪眼起來:“不肖子孫!”
朱隆聽到朱元龍說自己不受祖制時。
心里忍不住嘀咕。
可不就是太宗皇帝,也就是朱元龍的好大兒說自家父親最喜羊肉,所以代代吃羊肉,最后竟是把河西羊給吃絕種了。
當然。
這種事情他最后還是沒與自己這老祖宗說。
李銳望著老朱家開國的太祖皇帝正在罵最出息的中興皇帝,只覺得一陣怪異。
自打來了京城之后。
他就并未回到問道宗。
而是一同來了太恒山。
反正在哪兒都是修煉,換個地方說不定還能有所感悟。
就在朱元龍找回了當年大罵開國十二功臣的感覺時。
天邊金光大作。
只見一卷圣旨緩緩展開。
人皇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