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山在世間地位極高。
傳說。
人皇初定天下,便是在此山封禪。
所謂封禪,封乃祭天,禪乃祭地,封禪便是祭祀天地的意思,也就是昭告天地蒼生,這位皇帝乃是千古圣明之帝皇。
正因如此。
人皇之后,歷朝歷代都有了鼎山祭祀的規矩。
只要是勵精圖治的帝皇,都會來此。
當然,那些個不怎么圣明的帝皇更是喜歡來鼎山祭天,以向世人彰顯自己的賢能。
好幾個朝代的皇帝差一點就要把鼎山積累起來的名聲毀去,玄朝的時候甚至都出現以鼎山為恥的風氣,好在虞國太祖皇帝再次去鼎山祭祀,這才又重新恢復祖制。
浩浩蕩蕩、望不到盡頭的車隊出現在鼎山腳下。
歷經多日,終于是抵達。
半山腰的鼎山別院也終于迎來了主人。
圣皇的車輦停靠在別院前。
守衛鼎山的將士也都已集結在前。
“不虧是我大虞的好兒郎。”
圣皇走下車轎。
欣慰的望著氣勢威猛的鼎山衛。
得了圣皇夸贊,那些個將士一時間漲紅了臉,士氣更足,咔的一聲披甲半跪,動作整齊劃一,一看就是精銳之師。
“武,武,武!”
高亢的喝聲在鼎山上響起。
圣皇點頭,對著一旁的御林軍統領湯渡道:“不錯。”
湯渡臉上多出喜色。
這鼎山衛雖然不在京城,但因為鼎山極為重要,所以乃是由御林軍親率。
鼎山衛得了夸,他這個御林軍統領自然是得了一份大功勞。
想著。
湯渡就不由得望向李銳。
心生佩服。
此次鼎山仙儀,他們是配合,李銳才是主管之人。
能做到如今這般令人滿意,大部分都是這位大虞太平令的手筆。
若不是李銳交代。
他這個五大三粗的武將,怎會想到來鼎山別院演這么一出。
起初只覺得多此一舉。
現在看來很有必要!
湯渡心中對李銳的好感一時間暴增。
李銳依舊是一副云淡風輕的模樣。
跟在圣皇身后。
若不是眾人都曉得他的身份,還以為是個尋常護衛武官。
‘又得一份人情。’
李銳心中想著。
御林軍鎮守皇宮,湯渡這個御林軍的統領可謂是圣皇心腹中的心腹,與之交好大有好處。
其實不僅僅是湯渡,他還順手送出去很多人情。
主持仙儀。
仙儀本身自然是最重要,可除此之外,如何利用此次仙儀給自己的手下帶來好處,并且趁機與其他官員拉攏關系,那也是一門學問。
整日想著奔走門第,乃是下乘。
一邊干工作,一邊把關系打好。
潤物細無聲。
那才是真道行。
這一點,李銳還是從張首輔身上學來的。
從這位天下最會做官之人身上學習,確實很有用。
圣皇住進了鼎山別院。
再過七日,便是欽天監選定的良辰吉日。
七日一晃而逝。
仙儀如期舉行。
這七日里。
與虞國交好的仙宗大多派出長老觀禮,甚至連西漠佛國都派人前來。
排面拉滿。
都得益于虞國強盛的國力,若不是軍隊雄武,強者如云,這些本就看不起土著的修仙者如何會愿意自降身份前來觀禮。
說到底,都是看實力。
“李大人當真是越來越有大官的派頭了。”
清微宗的紫陽老道望著站在鼎山祭壇之上,穿著一身白金大袍的李銳,羨慕的說著。
在他身旁的。
是巫國曾經在清微宗駐扎過很長一段時日的桑空。
桑空回到巫國之后。
官運一路順暢。
雖說依舊沒能熬走頭頂上的老兵部尚書,可左侍郎的權柄卻是越來越大。
原本以為自己的官運已經足夠順暢。
可與李銳一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他還在把兵部尚書當作一生奮斗的目標,人家李銳,現在都成了二品太平令,在二品之中都是最拔尖的一撥。
怎么比?
比不了!
曾經還一起喝茶的老哥,現在變成高不可攀的大人物,如何能不唏噓。
“可不是,我以前就覺得李老哥是有大本事的人。”
桑空沒有嫉妒。
甚至很是高興。
他自問與李銳的關系不錯,加之現在虞國與巫國大有結成盟友的跡象,李銳的官做得越大,他能得到的好處也就越多。
得了好處,哪里還會眼紅。
紫陽老道斜睨了桑空。
這一次他跟隨師兄玄微前來觀禮,找上桑空敘舊。
兩人三句話,兩句離不開李銳。
誰叫李銳現在已然成為炙手可熱的未來之星。
新秀橫空出世。
想到這里,紫陽老道腦海里沒有來的出現李銳的樣子。
當年他是如何都沒想到,李銳居然能和那些字眼搭上邊。
‘都覺得潛力將近,沒成想人家是真正的大器晚成。’
‘不,是未來可期。’
他這位李兄可是生生把自己熬成了年輕人,越活越回去了。
以李銳現在的年紀,放在天象境里,可不就是個毛頭小子!
兩人說話間。
鼎山之上就響起李銳的高唱:
“.伏以乾坤合德,日月貞明,萬民歸心,虔修大報,謹以玉帛犧齊,粢盛庶品,式陳明薦,永保烝民,享國無極”
祭詞繁復。
足足有數萬字。
李銳說得鏗鏘有力。
內容大抵就是歌頌圣皇的豐功偉績,另外恭維一番老天,至于老天聽不聽得見,那就不得而知。
但仙儀并非是假把式,裝神弄鬼。
有精通氣運的修士已經能感受到,鼎山之上的氣運正在急速增長。
足足一個時辰,祭詞這才說完。
隨后便是八百欽天監的方士和禮部的禮官走上祭壇,左右陳列,念頌聲不絕。
也在此時。
鼎山的氣運達到一種可怕的程度。
虞國一朝氣運聚集于此,當然不一般!
李銳被龐大氣運加身,只覺得通體舒暢。
只是短短一個時辰,便足以抵得上五年的苦修。
要不人人都想主持祭祀。
這可不僅僅關乎權柄、威嚴,更是實打實的造化。
看看。
那些個方士、禮官,一個個都是沉醉其中,修為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
甚至那些觀禮之人,都得了一份不錯的機緣。
而身處最中央的李銳。
得到的好處外人想都想不到。
可就在氣運即將達到最高處,圣皇都已經邁出半只腳,準備踏上鼎山祭壇之時——
異變突生!
就看到一團黑氣突兀的出現,瞬間將身為主祭的李銳包裹。
外邪入侵!
氣運乃是眾生之氣凝聚而成,最是駁雜,也最容易滋生外邪。
但國運一向最是中正。
為何會在此時突然出現外邪?!
眾人看到這一幕都是一驚。
站在鼎山祭壇下的顧長生更是臉色一變,少見的露出驚怒神色:
“生邪法!”
“黃龍子,你怎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