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51章 仙君傳承

  仙庭無鐘,可一聲渾厚的鐘鳴卻在李銳心湖中回蕩開。

  大道殘音。

  與此同時。

  道胎小人也開始張嘴高唱。

  “昔涉玄真道,騰步登太霞。負笈造天關,借問太上家。”

  一字一句竟與大道共鳴。

  已近道!

  李銳乃是先天仙武道胎。

  這仙武所指,便是他的仙靈根還有武骨,那道胎自然指的就是盤坐丹田的道胎小人。

  道胎,道胎,當然是先天近道之存在。

  鶴千年為何對道胎如此執著?

  正是因為若是有了這道胎,即便是不修真氣的鶴千年,一樣有機會悟道。

  只要能參悟一縷大道氣息。

  即便是凡人,也能叫一聲天象。

  當然。

  理論雖是如此,可萬萬年來,沒有一個凡人能做到這一步。

  一步入天象?

  不存在的。

  可對于通玄境來說,即便是剛突破,只要能悟出大道,就可以一步登天。

  只不過天下根本不存在這等人物,所以才導致只能一步一步、穩扎穩打的攀登。

  李銳也是不久前才發現。

  自己或許真的能在通玄巔峰之前就參悟出大道。

  不過一想。

  若是連他這等逆天體質都無法做到,那世間還真就再無人能做到。

  他有這底氣。

  “師父,世子過些日子就要及冠,咱們可要去?”

  劉鐵柱說著。

  李銳笑著道:“當然是要去的。”

  前幾日。

  袁安來過一趟清微宗,說再過些日子就要回云州,到時候安南侯袁定庭會給他舉辦及冠禮。

  所謂及冠。

  便是成人禮,虞國只要滿雙十的男子,便可及冠。

  意思是,從此之后,可承家族之重。

  所以一般來說,有及冠習俗的大多都是家族子弟,尋常的平頭老百姓沒那個講究。

  袁安身為世子,及冠禮當然不可能小了。

  到時候定是廣邀天下豪杰來觀禮。

  袁安之前來,就是特意邀請李銳參加。

  “好咧。”

  劉鐵柱一聽有可能下山,頓時來了興致。

  他可還從未去過云州。

  正好開開眼界。

  李銳微微笑著,擺了擺手:“好了,還有好些日子,著什么急。”

  袁安身份高貴。

  又叫了他這么久的師父,自然是不能不去。

  否則駁的就是袁定庭的面子。

  而且于情于理,他也應該去。

  “對了,鐵柱,你先去一趟清河,叫你梁師兄把我交代的東西直接送去云州。”

  正要轉身離去的劉鐵柱又被李銳叫住。

  “好。”

  劉鐵柱點了點頭。

  又一夜。

  李銳在練功完成之后,便早早睡去,來到了太虛道場。

  依舊沒有吳德的身影。

  不過也在預料之中。

  吳德進入太虛道場本就比李銳困難很多,一般來說,都是數年才能見一面。

  也就是修士壽命夠長。

  否則兩人還真就見不到幾面了。

  李銳拾階而上。

  如今的白玉階對他來說沒有任何難度,不過幾息就來到了頂端。

  不一會兒。

  他就來到萬壽道君所在的小屋之中。

  如往常一般。

  當他走近時,萬壽道君的虛影就已經出現,講道的聲音緩緩響起:

  “若夫仙人,以藥物養身,以術數延命,使內疾不生,外患不入,雖久視不死,而舊身不改,茍有其道,無以為難也”

  李銳盤膝而坐。

  認真聆聽。

  原本一切都正常。

  可下一刻。

  他丹田之中的小人竟似有所感,緩緩睜開眼睛,周身道韻變得更加渾厚。

  李銳與道胎小人身心相連。

  忽地靈光一閃。

  他嘴大微微張開,一個巴掌的大的小人竟從口中飄出。

  這一幕神異之極。

  道胎小人與萬壽道君的虛影遙遙對峙。

  而后。

  李銳緩緩抬起手臂,道胎小人也與李銳做出一樣的動作。

  李銳的手指點在虛空,而道胎小人的手指卻正正點在萬壽道君虛影的眉心之上!

  眨眼間。

  萬壽道君的虛影砰的炸開。

  最后化作點點神瑩在空中飄蕩。

  隨后,一陣無比暢快的大笑在屋中響起。

  “哈哈哈哈,吾道不孤!”

  這時。

  空中的神瑩緩緩匯聚,最后化作一個與道胎差不多,巴掌大小的小老頭。

  竟與之前的萬壽道君虛影一模一樣。

  真君殘魂!

  李銳心中大驚。

  正要有所動作,卻聽那小人開口:“少年人,無需害怕,吾乃是真君留下的一縷器靈殘魂,傷不了你。”

  李銳微微瞇起眼睛。

  細細打量之下才發現,眼前的小人竟真的是器靈。

  巧奪天工!

  他自問如今也見過不少法寶,一些法寶也有器靈。

  但如眼前這個小人一般靈動的,聞所未聞。

  ‘當真是仙君手筆。’

  李銳原本要握刀的手又緩緩放下。

  不是因為眼前的小人是器靈,而是眼前的器靈小人真的很弱。

  不過先天的樣子。

  即便只有先天實力,那倒不妨可以多聊上幾句。

  而且此地乃是太虛道場。

  外人想今日道場極難,里邊的人想要出去,就更是難如登天。

  要知道。

  如今的太虛道場可不是當年,早就被那位仙庭之主封禁在虛實交界之處。

  也就是說,眼前這個萬壽道君的虛影根本不可能對他造成任何影響。

  李銳深深行了一禮:“前輩。”

  器靈臉上的笑意變多:“好,好,真是個頂好又懂禮數的后生,真君留我在道場,便是為了尋得一傳人,只有有緣之人才能將吾喚醒。”

  “以后修行上若是有疑難,都可來問我。”

  “不過我就一器靈,還是殘魂,可別指望我能給條通天大道,還有,我也僅僅只能維持一甲子便會消散。”

  正說著。

  器靈忽地咦了一聲。

  他身子飄飛起來,圍著身前的道胎小人轉了好幾圈。

  最后才有些詫異的說著:

  “了不得,竟然還能看到身具道胎之人。”

  “你與那南華仙君是何關系?”

  李銳眨了眨眼睛。

  南華仙君?

  他當然不認識南華仙君,但不難猜出,那位仙君應該也身居道胎。

  李銳并無太多驚訝。

  一位仙君身負道胎,并不是什么離譜之事。

  畢竟古籍中記載的道胎天驕便有數位。

  也不是最后都能成為仙君。

  他正要開口,卻聽那器靈小人擺了擺手:“無妨,吾真君雖說明顯不顯,但要論本事,也不見得就比南華仙君弱,我今日便傳你”

  話才說到一半。

  器靈又瞇起眼,隨后便是倒吸一口冷氣。

  “你這仙訣好生高明,是何人傳授,速速說來!”

  李銳有些詫異。

  但還是說道:“此乃長青功,乃是我在一處仙人遺跡中偶然所得。”

  器靈嘴里的嘖嘖聲更多:

  “沒想到,沒想到,吾真君不過鄉野出身,后世與他有緣之人卻是個富家子。”

  顯然。

  器靈是與吳德一樣,都把他當成了謀個大傳承的后人。

  李銳也樂得如此。

  省去一番口舌。

  畢竟他這一身配置,在修仙界恐怕也只有最頂尖那一撥傳承才能給得起。

  總不能說是開掛吧。

  器靈小人見狀不由得有些郁悶。

  好不容易有后世有緣人讓它解封,沒想到,不僅身負道胎,甚至是仙訣都不弱于萬壽真君的功法。

  怎么教?

  沒得教。

  原本還想著好生得瑟一番,現在看來是沒機會。

  如何能不郁悶。

  李銳卻不這么覺得。

  仙法、天資固然重要,但還有一事也很關鍵。

  那便是經驗。

  器靈小人雖然不是萬壽真君本人,但常年跟隨萬壽真君,對仙道的了解肯定遠勝于他。

  這對李銳來說,可是無上珍寶。

  之后。

  他詢問了器靈小人不少修煉之事。

  果真如他所想,器靈小人本身實力尋常,但見識卻極其了不得,高屋建瓴的幾句話,就叫李銳大為受用。

  見李銳聽得如癡如醉,器靈小人這才重新找回了自信。

  最后。

  還是大夢游仙時辰已到,李銳正聽得興起,就戛然而止。

  清晨。

  李銳意猶未盡的從床榻上坐起。

  ‘不愧是仙君。’

  有器靈小人在,就相當于是半個萬壽道君手把手的傳授經驗。

  這可太珍貴。

  即便在修仙界都很難有這福氣。

  隨身老爺爺?

  一個怪異的念頭出現在李銳心中。

  如此一看。

  ‘難不成,我真的是天命之子?’

  一晃便是五日。

  這天正午時分。

  劉鐵柱早早就在長青峰的院門前備好了馬車,可李銳走過來,一句話就給他整懵了。

  “鐵柱呀,備車做甚?”

  劉鐵柱眨了眨眼睛:“師父,咱們不是要出門么?”

  李銳笑著搖了搖頭:

  “云州距離千里,坐馬車太久。”

  “用這個。”

  說罷。

  李銳就隨手一拋,然后就看到一艘小舟迎風暴漲,最后變成一丈長短。

  “這是飛行法寶?!”

  劉鐵柱在清微宗待了這么多年,要是連飛行法寶都不知道,那可就真的是白混。

  李銳哈哈一笑:

  “走吧,鐵柱,咱們師徒倆也嘗嘗這法寶的滋味。”

  劉鐵柱大喜:“必須的。”

  不錯。

  這些年在清微宗待著,李銳對那些長老施展的飛行法寶可是心熱不已。

  但奈何走得路子不同。

  所以操控法寶反倒對他是件麻煩事。

  也是經過器靈小人一番點撥,他才幡然醒悟。

  領悟了操控法寶之要義。

  他現在已經無需被陣法限制速度,再加上去云州路途遙遠,乘飛行法寶而去,乃是上佳之選。

  李銳和劉鐵柱先后踏上小船。

  隨著李銳心念一動。

  小船緩緩上升,而后化作一道神虹消失在十萬山的天際盡頭。

  不過一刻鐘。

  師徒二人便跨越千里來到了云州城外的官道上。

  李銳并沒有直接驅使法寶入云州。

  實在太張揚。

  不符合他的行事風格。

  不過駕馭法寶的感覺,確實不錯。

  李銳帶著劉鐵柱慢慢悠悠的走進云州。

  袁安的及冠禮還有三日才舉行,所以他并沒有著急著去安南侯府拜會,而是帶著劉鐵柱在城中溜達。

  他比劉鐵柱好不了多少。

  在云州住了數十年,可來云州的次數屬實是不多。

  而且即便來了。

  幾乎也是直奔侯府,極少停留。

  李銳帶著劉鐵柱來了一間包子鋪,寫著張記的牌子在半空中飄著。

  遠遠就聞到了包子香。

  李銳要了三籠。

  一籠是給老楊的,雖然老楊是沒機會吃著了。

  當年在清河的時候。

  他倆就沒少聽護院的吹噓,說云州張記的包子多好吃,現在也算是嘗著了。

  李銳和劉鐵柱大口大口的吃著。

  周圍的食客大多都是附近的住戶。

  望著兩人衣著不俗,但吃的粗放,暗暗覺得新奇。

  不過片刻。

  兩籠包子就下了肚。

  李銳早就是吃多見多之人,味道其實說不上好,至多也就是皮薄餡兒大,實惠是不假,但與宴請的山珍海味相比,肯定是不如。

  就在兩人喝著不要錢的茶水時。

  聽到不遠處一桌的食客討論。

  “還是小侯爺回來好呀,街上的縱馬的紈绔都少了好些。”

  “可不是。”

  “小侯爺可是說了,這云州城里,小侯爺才是最大的紈绔,其他人都不配,見一個打一個。”

  “是也。”

  不一會兒。

  跟著討論的人越來越多。

  他們口中的小侯爺自然只可能是一人,袁安。

  顯然。

  袁安在云州城的口碑還不錯。

  李銳聽著,嘴角微微揚起。

  ‘孺子可教。’

  ‘倒是個心善的孩子。’

  袁安乃是嫡長子,而且很有可能是獨子,幾乎是板上釘釘的未來世襲罔替的安南侯。

  如此情況。

  他的威脅就不是來自云州,而是外部。

  就比如說京城。

  所以他即便再低調,也是無用,相反,適當的囂張跋扈反而能讓朝堂之上的大人物打消戒備。

  畢竟就算圣皇胸襟夠廣,但朝中那些大員也不會愿意看到云州又出現一個袁定庭。

  所以袁安就注定不應該有個賢良之名。

  相反,他需要適當表現出紈绔的樣子。

  不出彩,也平庸即可。

  袁安此舉,不僅教訓了城中紈绔的氣焰,也給自己立了一個紈绔的人設。

  ‘很好。’

  李銳心中暗暗贊賞。

  他不會行行俠仗義之事,并非他生性涼薄,而是出身不合適。

  之前在長青峰,李銳便常常教誨袁安。

  要正道。

  何謂正道?

  并非是要成那圣人,而是要善于利用自身優勢,做最正確的事。

  袁安是袁定庭之子,未來的安南侯。

  這云州必定是他的封邑。

  能略施手段叫城中百姓過得好些,這是善,要是還能以此讓自己過得更舒坦,那就是大善。

  袁安做得還算不錯。

  當然。

  這一切肯定會被朝中那些老頭子看穿。

  但不重要,袁安尚且年輕,等到繼承侯位的時候,定不會比那些老頭子的心思差。

  李銳在云州一呆便是數日。

  直到安南侯府賓客如云,他才姍姍來遲。

  等他帶著劉鐵柱來到侯府門前時,袁定庭的幾個義子正在門前迎客。

  其中便有聶思明和袁雄的身影。

  兩人都特地從清河趕了回來。

  聶思明一眼就看到人群中的李銳。

  他直接大步走了過去,拉著李銳的胳膊就道:“李老哥,你在城中游玩數日,也不叫上弟弟我,過分,當真是過分,今夜必須自罰三杯。”

  安南侯府就是云州的天。

  若是連李銳來了云州這種事情都不知道,那袁定庭的幾個義子就太過無用。

  其實李銳來的當日。

  聶思明幾人就已經曉得。

  只不過既然李銳沒有來侯府,他們也就索性不攪了李銳的雅興。

  不一會兒。

  李銳就被聶思明拉到了門前。

  此時。

  侯府前站了四人。

  正是還留在云州的其他四名義子。

  其余三人因為北方戰事,所以并未歸來。

  李銳對著另外兩人拱手:“大先生,五先生。”

  稱呼袁定庭的義子為先生,乃是侯府里才有的叫法。

  李銳雖已經脫離了侯府,但為表親昵,便還是以先生相稱。

  袁定庭的輩分最高的義子,蒙沖微微一笑:“李先生,何必客氣,都是一家人。”

  第五子,仲聞風也是一臉笑意的望著李銳。

  李銳乃是府中教習。

  曾經更是來過數次,雙方雖然不如聶思明、袁雄二人一般與李銳相熟,卻也認得。

  蒙沖對著聶思明道:“七弟,李先生乃是貴客,你親自領進府里,可莫要怠慢。”

  “大哥,你放心好了。”

  聶思明拍著胸脯說道。

  李銳確是一驚。

  他通玄武夫加之三品官身,放在大多數地方說聲貴客還真沒什么問題。

  可在安南侯府,就遠遠不夠。

  不說別的。

  此次前來侯府慶賀的,領隊的誰還不是個通玄了?

  無一不是各大宗門、各地大員。

  甚至不乏天象境的大高手。

  當真是臥虎藏龍,來往無一凡俗人。

  蒙沖本身更是武評排行前一百的人物,稱呼李銳一身貴客,當然是拔高。

  李銳輕笑。

  隨后就帶著劉鐵柱,跟隨聶思明來到院中。

  與其他賓客不同。

  李銳直接就進了內院,在這里,看到了不少熟人。

  比如王理。

  多年不見,王理顯得愈發蒼老。

  畢竟他與府中大多數人不同,武道境界不過才入品而已,乃是真正的文官。

  李銳與王理一番敘舊。

  這才曉得侯爺念王理在府中兢兢業業多年,故已經脫了關系,過了年關,王理就要北上赴任,做一州同知,正四品。

  這對于一個文官來說,已經是不錯的出路。

  王理千里迢迢來侯府,可不也是為了做大官。

  他這出路,甚至有些鼎甲都不一定比得上。

  袁定庭就是這點好,念舊,大方。

  李銳在內院有諸多熟人,聊得火熱。

  一些在外院的權貴人物見了,那叫一個羨慕。

  但羨慕也羨慕不來。

  誰叫李銳當年在侯府里做過教習,身份上就天然比他們更親近。

  就在這時。

  宴席的主人翁終于出現。

  只見袁定庭、崔初雪夫婦二人從侯府最深處的院子走了出來。

  還是如十年前一樣,兩人并未有太多變化。

  世子袁安乖巧的跟在身后。

  眾人跟隨袁定庭來到祖廟。

  再之后,便是冗長的禮儀。

  三加冠、祝詞、更衣、謝恩等一系列的步驟。

  雖然繁瑣,但袁安臉上沒有絲毫不耐,而是一臉鄭重,當然,一些細小處還是叫前來觀禮的老狐貍瞧出,這位小世子的稚嫩。

  此次及冠,祝賀攀附之人極多,可特地來看看這位安南小侯爺成色的也不在少數。

  沒辦法。

  誰叫安南侯世子這個身份太多人盯著。

  禮成。

  卻聽袁定庭緩緩開口:

  “我這幼子涉事不深,當請一賢良人多勸解約束,增益武德。”

  “今日,我欲給我這幼子選一良師。”

哎呦文學網    長青仙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