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童話世界的魔法師

有感而發寫點東西

更新時間:2025-02-03  作者:學語新風
童話世界的魔法師 有感而發寫點東西
(文章題目沒想好,就先不寫了)

最近用deepseek時,真切感受到什么叫“科技重塑生活”。但有個現象總讓我有些沮喪——

人們能坦然承認自己依賴科技偷懶,卻羞于面對文化消費的真實需求。

人類懶得走路,于是有了汽車和飛機;人類懶得寄信,等待漫長的時間回復,于是有了現代的通訊工具。它們是時代進步的標志。

人類的歷史就是懶人的歷史,懶惰是文明的意義本身:我們從茹毛飲血、朝不保夕的原始人,走到盛夏時依舊涼爽的空調房里,享用唾手可得的美味食物,發展就是為了讓人類“有資格懶惰”。

追求方便、舒適、便捷是人類的天性。

坦言自己希望手機用起來更方便,或者汽車乘坐時更舒適,或者對口味絕佳的美食贊不絕口,不會造成任何的心理負擔。

抱怨“高鐵太快了,導致我欣賞沿途風景時間不夠”,一般來說,只會出現一種情景里——老師要求小學生寫無病呻吟、言不由衷的作問。

我想起,以前小學時候,語文老師讓我們根據某個問答題寫小作文,主題是“現代通訊方式那么方便,是不是我們就沒必要寫信了呢?”

我根據老師的要求,引經據典,揣測出題人思路,說明書信中承載的文化內涵,用各種排比句比喻句論證:為什么冰冷的電子郵件無法代替紙質書信,為什么即時的通訊方式“太快了”,無法承載默默溫情。

那天,我是全班答案最好的學生,站起來被老師點名表揚,享受著全班同學崇敬的目光。

但今天,要是讓我再回答一次這個問題,我只會說:

“你特么自己愛寫信貼郵票靠郵局寄信,你隨意,反正我不會那么無聊!”

十多年后,坐在屏幕之前,享受著現代文明的成果和便利性,沒有了課業壓力和老師目光,不再需要揣測出題人意圖、攀折拿高分的我,終于能夠心安理得地坦言承認自己的“懶惰”,認可技術進步的偉大。

這可能也說明了某種時代的發展——在我小時候,人們充滿了對“技術進步”、“后現代”的不信任感。

那時候的科幻電影和動畫總是描繪科技帶來的一個黑暗的未來:污染遍地、傳統文化消亡、人工智能叛變……

我們花了很多年的時間,終于能正視技術進步帶來的便利了,對科技的不安全感逐漸消解在了技術進步帶來的美好中。

今天,我們夸贊智能手機的人性化設計或驚嘆自動駕駛的精妙算法時,不需要為此而感覺羞愧。

“對,我就是懶惰,我就是希望更便利更快捷,希望有更舒適的體驗。”

遺憾的是,這種對“技術進步帶來便利性”的認可,沒有同步延伸到文化產品中。

大部分人尚未意識到,文化產品的進步和技術產品的進步,遵循的是同樣的路徑。

一旦面對文化產品,面對小說、漫畫、動畫、游戲和電影,社會好像又變回了老古板:

想要更流暢的敘事節奏、更精準的情緒爆點、更體貼的碎片化閱讀設計——這些優化訴求和技術產品是完全同源的,卻需要遮遮掩掩。

這可能源于一種社交羞恥——承認自己喜歡那些追求密集情緒感官刺激、被精巧設計過的文化產品,會被認為是審美低下,缺少鑒賞力的表現。

這也讓人們下意識的忽略了,流行文化產品創作者投入了多少的心血,他們為了滿足客戶需求時所做出的巨大的努力。就像黑神話:悟空團隊在科隆展大屏播放的實機演示里,那個虎先鋒毛發拂過月光的效果,背后是2000小時的動作捕捉調試。

對技術產品來說,用戶需求是合理的。但面對文化產品,真實的、客觀存在的用戶需求就被淹沒在了這種社交羞恥感之下,引發了雙重標準和審美霸凌。

我以前在投資公司里于ppt中見識了上百個企業做產品的思路——他們描繪“用戶畫像”,說明產品的“競業壁壘”是什么,“核心優勢”又是什么,努力證明自己的項目具有商業前景。這些企業有電商,有牙科醫院,有線下商鋪,但他們做產品的思路是殊途同歸的。正是他們的努力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了。

而隨著我接觸網文寫作,見識擴展,才發現,原來文化產品也遵循一樣的模式。

那些游戲制作者們,那些暢銷小說和網絡文學作家們,那些漫畫家和動畫創作者們,數以萬計的創作者們嘔心瀝血,絞盡腦汁,用盡所有的智慧和技術手段,在一代又一代的產品更迭中,研究心流,探索人類的心理特質,保留最有效的鋪墊,減少人們付出的精力,提高產品使用過程中的舒適性——正如交通工具代替人腳一般,手機代替信件成為新的通訊工具一樣。

這產生了一個相當諷刺的現象:

在技術產品中,你越是追求便利性,越是追求使用者體驗時的舒適,越是精準滿足客戶的痛點,你就能收獲越多的贊美。

但對于付出了同樣心血的文化產品創作者,標準一下子就變了。他們明明也在做出同樣的努力,但努力得越多卻越被認為和“優秀”背道而馳,越是努力改善客戶的使用體驗,吸引盡可能多的大眾,就越是被認為低賤,越是要被所謂的“陽春白雪”硬壓一頭。

他們的心血和努力在顯而易見的雙重標準中被嗤之以鼻。我們享受著商品構筑的現代生活,卻對同樣屬于商品的文化創作豎起道德牌坊。

這也是為什么,我希望確實有一定成績、個人創作而非為工作室打工的網文作者們,鼓起勇氣,名正言順地叫自己“作家”而非“寫手”。

閱文起點存在“ Lv3作者”“ Lv4作者”這種等級嗎?

不存在!

正確的叫法是“lv3作家”“lv4作家”。

你可能只需要我二十分之一的均訂,就能加入當地的“網絡作家協會”,名正言順地戴上這頂桂冠。這是平臺和社會都共同承認的稱呼。請不要對理所當然覺得受之有愧。

挺起你的胸膛,快樂并不比沉重更低賤,藝術品并不比商品更高貴。

人類的現代生活恰恰是由商品而非藝術品所構成的,當你使用電冰箱乘坐汽車打開電腦,在手機/電腦上看見我寫的這一段內容時,你正享受著商品所帶來的便利。

我說這些并不是想要證明,那些商業化的文化產品就反過來壓了“經典文學”“文藝片”一頭。我反對的是不公平的對比方式。不同的賽道不該簡單比較。即使一定要對比,也應該更客觀公正,而不應該在帶著高高在上的態度,只使用那些明顯更有利于后者的評價標準。批判百米賽跑的運動員耐力不如馬拉松選手,是一種子虛烏有的指責。將a領域的東西和b領域的東西對比時,只使用a領域的標準,是一種典型的不公平。

電冰箱不會因為實用就比青花瓷卑賤。

畢竟真正的文明進步,從來不是靠踩碎別人手中的面包來墊高自己的紅酒杯。童話世界的魔法師 有感而發寫點東西

上一章  |  童話世界的魔法師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