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食仙主

第一百一十四章 紫宸(下)

更新時間:2024-11-30  作者:鸚鵡咬舌
食仙主 第一百一十四章 紫宸(下)
元照再拜起身,視野上緣觸到了那道黃綢的衣擺。

他即刻頓住,不再上視,低著頭退回座位。

這道身影其實從不顯露什么威壓,既不喜怒無常,亦不殘忍暴虐,他很多時候喜歡安靜,但開口總是清楚明白;他并不像前面幾個皇帝那樣注重禮制,他會深夜喚朝臣來寢宮,也會換上便服去臣子的宅邸,但從無人敢因此在他面前僭越一絲一毫。

他提著戟和劍來到這個位置上已經快三十年了,龐大的帝國在他手中復興,他放眼的地方是天之南、地之北,以及無窮云霄上的高渺冥天……而在御座之前,早已盡是匍匐之臣。

元照知道自己登上足以看見這道身影的位置時已經晚了很久,他不像那些耄耋老臣一樣知曉這位君主的過去,因此總是懷著十二分的小心和敬畏去接觸和面對。那些史書里一些前代皇帝往往并不握有這樣的威權,元照能夠很清楚地感知到這道身影對這座帝國絕然的掌控,連五姓世家也對其懷有不難看出的小心和畏懼。

而即便已做了快十年的尚書,這也只是元照第六次來到這座紫殿。

暗黃的地錦,雕銅的棟梁,高懸的帷幔,以及大唐至中至上之地應有的寧和安靜,風嘯的冬夜被遠遠隔絕在外,能夜間來到這里有一把椅子,應是這帝國莫高的殊榮。

已落座之人俱是眼熟的身影,元照只掃了一眼——天理院哲子、中書令、門下侍中、御史大夫、禮部尚書……李度。

這位紫衣因年老得一把軟椅,清矍的臉安靜看著地面,手里緩緩數著一串念珠。

“我近日收的折子越來越多,官銜也越來越高,士林是我朝吏治之砥柱,今日數千士子臨于皇城之下,他們共上之《十請》我看了,行何章程,我想聽聽幾位的見解。”上首傳來輕微摞疊折子的聲音,“諸卿都有議論和上書,我也見了幾篇精到言論,像鄭歧的《科舉新法改》,卓羽綸的《士與五姓之廟堂》,官志沂的《法在公卿之上》,見地都很深刻——喏,拿給幾位卿家看看。”

輕緩的腳步下來,一個小黃門將幾份抄好的折子一一遞給他們。

元照低眸接過,隨意翻開一個——其實他根本不必去看,這三人會寫什么他心中早就清楚。

今日士子之抗議表面在憤怒王家子之行兇,根本卻是士子地位的低下、五姓的壓迫統治,而士之讀書求進,正在科舉,王家子可以不伏法,但科舉不能不改制。

但改制,其實也并非只《科舉新法》一條路能走。

士林雖然已經洶洶,廟堂上總體還是冷靜,高處便有幾位自己就是山頭,并不顯然站在哪一方,以及尚有許多小門第的出身,他們于此事有更溫和的觀點。

且說,禁薦令不取消,士人就過不下去嗎?

當然不是,前面幾個百年,大唐都是這么過來的,其中不乏公薦之中伯樂識寶馬的美談。

只是無憂無慮的統治層就是會慣性地增長自己的壓迫,近些年越發變本加厲,因而再度激起了反抗——這大概是一個新的周期,無論是世家自行調整,還是皇帝麒麟乃至外戰插手,將世家肆無忌憚伸出的枝蔓收斂回去就好了。

但《科舉新法》偏偏要從根上奪去世家掌控士子、乃至統治吏治的權力,將之完全還歸士人。

鄭歧的《科舉新法改》大約就是此意,他一直著手修訂許相的《新法》,去掉一些尖銳的矛盾,努力將之改為更溫和、兩方都能接受的版本。這位老臣雖然出身鄭氏,但確實是既有清名,又通世務的朝堂老松,這本《新法改》經過幾次修改已確實可以推行,而且元照幾乎可以確定,世家會接受,而士林即便不會滿意,但也會有人滿足,有人嘆息,并且開始動蕩分裂……人心一散,其實也就敗了九成了。

他和女子說“等不及”,搶在今日促成這次皇城抗辯,這本《新法改》其實是原因之一。

他合上此本,殿中無人言語,他默不作聲地翻開下一個。

卓羽綸是朝堂年輕一輩中嶄露頭角之人,這位年輕人確實總有更高更深的視角,并且極堅定地只與御座上那道身影同一立場。

他這篇折子跳過了科舉這一爭端,曰大唐百年之裂隙不在一科舉,而在士與五姓之廟堂,這兩派的關系天然對立,并且一直是畸形的,因而重構兩方廟堂權力的關系才是根治痼疾之關鍵。

他的建議是保留五姓遴選士人的特權,但要他們極大程度地退出朝堂,讓位給天下士子,蓋因五姓本來持有麟血,應天之選,由來與大唐共存,永遠保持超然之地位,遴選之權又足以令他們不與大唐脫鉤。

而士子們無地無兵,往往也無修為,得權亦無虞社稷,且士人們所求之理想是建事立功,多過肆意享樂,他們治理社稷,顯然優過這些五姓之人。

這是一個更激進、更大刀闊斧的愿景,甚至超過所謂《科舉新法》,某種程度上它確實“兩全其美”,要完成這個愿景除了長久的時間之外,真正核心的是一位實權君主的決心……元照稍微頓了一會兒,在心里嘗試揣摩了一下上首那道身影的意愿,卻沒絲毫抬頭窺看的動作。

刑部侍郎官志沂的本子就簡單很多,他的愿景其實更宏大、更合理,也就更遙遠且不可實現。

他既不談科舉,亦不談士人與五姓,倒希望皇帝無限拔高“法”的權威,因為矛盾的根源是特權,那么使士人與五姓,乃至整個大唐之人都在“大唐律”之下,如此九成的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可惜這愿景恐怕既受五姓的反對,也未必得士人們的歡迎。

元照合上三本冊子,一動不動沒有說話,他知道有人會說。

下一刻上首傳來一道椅子推動的顫巍聲音,是李度撐著扶手站起來,向著上面伏倒在地,啞聲道:“老臣慚愧,未能約束,有負陛下所托。”

蒼白的頭發披在地上。

三枚折子雖然路線不一、所論迥異,卻全都在明暗中指向了一件事——五姓之放蕩,必須得到一些扼制了。

“李卿言重,請起吧。”淡聲傳下來。

元照低眸看著自己的手,在他眼中,李度一直都像宣政殿中心的那尊大玉樹,是個尊貴超然的廢物。

居宰相之位,具李家之嫡血,卻尸位素餐,每日寄身幻樓與佛寺,既無修行之資,強為延壽之事。

但有一點理由元照是承認的,尚書省以執行政令為職,但執行什么打回什么確實不由這位宰相決定,他只能向下撥弄權柄,絕無力向上抗辯一分。

李度泣聲撐身起來,另一道老而低沉開口了:“圣上,《新法改》是微臣與鄭侍郎一同商訂撰寫,唯‘公薦’一制有些分歧,鄭侍郎意改去‘名士賢者所薦’一條,令公薦之資由禮部和國子監發放;微臣之意,則‘公薦’本為天下選材,一旦約束,失其根本,不如一切公薦之名額上遞陛前,由陛下批核。除此之外,微臣以為此本《新法改》足堪解士林之患,同儕若有疑義,其諸多細處我與鄭侍郎可再做修訂。”

是中書令王玖。

李度立在陛前躬身拱手,殿中安靜,氣氛一時有些難以察覺的緊張。

這是世家的退步和回答,他們也沉默地憂心著另外兩份奏折上的文字,比起幾千士人的沖擊,上面這道身影忽然的決心或許更加可怕。

上面之人一時未答,似翻了翻折子:“卓羽綸與官志沂之論皆切中痛處,我意有所采納,得空會與五姓家主商議,但在近日科舉之事上,便先不做涉及了。”

聲音很淡,但殿中那有些繃緊的氣氛卻就此消弭了——五家與皇共天下,在更多的時候他們是最堅實的同盟,任上是位眼光長遠的明君,他不會忽然就令大唐禍起蕭墻。

李度躬身退回座上,王玖也再拜閉嘴。

上面之人自己翻了會兒折子,淡聲道:“《新法改》確實是劑良方,御使以為呢?”

季錚是位顴骨突出的中年人,面色冷癱,在朝堂上與那位狄九并為兩塊硬石頭,此時他拜而答道:“臣政事不精,無所指摘,以為亦可——然圣上剛剛言今日不談‘法在公卿之上’,臣卻要斗膽求問,王家子鞭死國子監齊瑟一事,也不在法中嗎?”

上面淡聲答道:“此事已交由京兆府刑理,狄九專判。”

“既如此,臣無疑義。”季錚再拜閉嘴。

元照輕輕揉了揉按折的手,眸色直直地看著地面。

“侍中說《新法改》覆蓋《十請》六條,亦以為合適……那禮部怎么看?”圣眸挪向那位氣質清散的禮部尚書,“科舉改制,事情還是要落在蕭卿身上,施行上可有疑難之處?”

蕭澤彰抬手拜:“禮部于科舉之優改意見已盡數遞于陛前,此外無甚疑難。”

“既如此,”上面之人目光看向了最后到來的那道身影,稍微頓了一下,“元卿看來呢?”

元照木然起身,端正一禮:“臣以為不可。”

殿中一時寂靜,幾道漠然的視線落在他身上,元照低著頭,視野上緣觸到了那道黃綢的衣擺。

他就此頓住,不再上視。

只有自己的呼吸聲。

“朝堂動向都已在我腦中。”冬晨臨窗的桌旁,元照嚼著包子,目光望著空處,“唯一不安者,是陛上的傾向……少君。”

“圣意一定傾向《新法改》,元大人,毋庸置疑。”女子淡聲道,清眸看著他,“但只要你說不,那它就不會推行。”

“只要相信我就可以。”女子低眉飲茶的臉似乎面無表情,淡聲幾乎與上面之人如出一轍,“他不會因此施怒給你的——我們既然手握二天之論,就一定要推行《科舉新法》。”

元照孤身立在這座寧靜的紫殿中,女子沒有告知他原因,他這一刻只執行她的意志。等待宣判的滋味一定比剛剛的李度更加令人心肺攥緊……但其實也不過幾個呼吸。

上面之人淡聲道:“且說。”

元照木然開口,如同背誦:“‘公薦’必禁,絕無后退之余地。所謂禮部國子監定資,二十年之內,必又只世家一私塘;所謂御筆復核,今朝我得一明君,天下清明,明日我主崩,換一昏君,吏治復亂。是曰,‘欲湯之滄,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唯拔士不以人情而以文章,不以好惡而以學問,可以振興科舉,為我大唐一豐碑。”

殿中稍靜片刻,李度漠然看著地面,王玖緩緩肅聲:“元照,大唐之權皆天授。”

是的,大唐之權皆天授。

這是一切的核心,元照之意,正是將士人徹底拔起,成為自下而上全然獨立的體系,然而,你不通天,憑什么觸摸天之大唐的權柄?

這不是士與五姓的矛盾,這是大唐的立國之本。

元照漠然:“不錯,大唐之權皆天授,性命之天,亦在我等頭上。”

無人會在這里論辯,圣人淡淡點頭:“如此說來,還是要看‘二天之論’如何了——盧卿,天理院于此是何看法?”

盧春水一直安靜而端正地坐在角落,今日他來到這里,似乎只備著這一問。

其人端正行禮,正聲道:“稟陛下,院中朱問哲子正精研此論,意在一月之內拿出結果。”

圣人點點頭,淡聲道:“那便等天理院拿個立得住腳的東西出來再說吧。”

殿中靜謐無聲,盧春水坐回椅上。

“二天之論是件大事,若有進程,屆時便在含元殿行一朝臣大議。”黃袍身影淡聲起身,“今夜到此,諸位請回吧。至于科舉一事,吵吵沒有什么,不要總是見血了。”

元照王玖皆伏地跪拜。

食仙主 第一百一十四章 紫宸(下)

上一章  |  食仙主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