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了?”
姜臨不由得挑了挑眉毛,第一個想法就是,道祖這么做到底有什么原因。
開玩笑,那可是道祖的經書,還是放在劉云秀這位天庭公主的身上。
諸天萬界,三界六道,誰敢動?
現在沒了,就這么一個原因。
除非是劉云秀粗心大意自己給整丟了。
但這個可能性基本等于無。
劉云秀也在此時回過神來,看到了姜臨略微古怪的眼神,也恍然間明白了過來。
“道長,道祖這是…什么意思?”
劉云秀有些不解的問。
她本以為這只是送一本經書而已。
姜臨若有所思的撓著下巴,可一時間也不太明白道祖的深意,只是問道:“你說,這是你自己的事,還是咱倆的事?”
他指了指劉云秀,又指了指自己。
劉云秀聞言,思索道:“道祖他老人家若是沒看到我在等你才是怪事。”
“那么,就是咱倆的事情了。”
姜臨看著腳下不遠處的老君山,問道:“云秀,道祖他老人家給你的經文,是哪一部?”
道門經文繁多,單單是主干,就有三洞四輔七大部,又細分一十二類,如本文,神符,玉訣,靈圖,譜錄等等。
除此之外,更有無數修行法門,單單是最源流的修行法,就有存神,觀想,內丹,外丹,房中等等。
這些源流修行法,或取其一分支衍生,或二者乃至三者結合延伸,條目繁多,自成體系。
而三位道祖中,兜率宮的那位,被稱之為“道之師”,這樣的存在,能給劉云秀什么樣的經文,姜臨還真猜不出來。
劉云秀聞言,道:“那經文我未曾看過,只知道一個名字,喚作太清上品救苦拔難無量妙經。”
“嗯?”
姜臨皺了皺眉毛,道:“新經?”
身為道門弟子,不敢說所有的經文都有涉獵,但哪怕沒讀過的,也該知道名字,知道名字,就知道一個大概。
但劉云秀所說的這篇經文,他居然聽都沒有聽說過。
難不成是道祖最新編撰的?
這樣也說的通,最新編撰的經文,流傳下界道統,在人間傳播。
劉云秀就是新經文的第一位傳道者。
“聽這經文的名字,應當是一篇修行與傳道兼備的經書。”
姜臨喃喃自語的重復著劉云秀所說的經文名字,道:“太清上品救苦拔難無量妙經…重點在救苦拔難四字上。”
“若是要以這篇經文為修行綱要,想必修者得經歷紅塵,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以渡人而修自身,以功德而成大道。”
“如果是這般,確實符合我道門入世派的精要主旨。”
道門自然也有派系,大致上可以分為入世和隱世兩種。
比如姜臨,就是妥妥的入世派,黑律這玩意,你窩在深山老林里修一輩子,也不見得有出山斬個邪祟來的快。
當然,隱世派也有其精髓奧妙所在,隱世修行,不入紅塵,不履塵埃,證的是自身仙道,獨善其身也沒什么不好。
而道祖新編撰的這部經文,顯然是入世派的法門。
“聽起來,似乎還有太乙救苦天尊他老人家的法理在里面。”
姜臨逐步分析著。
太乙救苦天尊,其法理精要,就在救苦二字上。
所修所行,乃是普渡世人,救苦救難,看起來與觀世音菩薩的法理有相同之處。
實際上,這兩位確實是有共同之處,同時也是死對頭。
畢竟一道一佛,這是根本之爭。
舉個通俗的例子,就好像現在的某東與某寶。
莫非,道祖是在給太乙救苦天尊站臺?
不太可能。
姜臨自己就否定了自己的這個想法。
到了道祖那般的境界,佛道之爭哪怕涉及到根本,也不可能引動道祖親自下場。
道者,自然也。
順天體道也好,順其自然也罷,萬物發展自有其變化和規律,在道祖看來,便是道門衰微,那也是變化的一種,是自然的選擇。
當然,道門最多就是衰微,只要三位道祖還在,只要“道”還在,道門就永遠都在。
如果不是為了給太乙救苦天尊站臺,那么就只有一個可能了。
這只是一個巧合。
道祖只是有所感悟,編撰了一部救苦拔罪的經文,沒有任何其他意思在里面。
能夠間接幫助到太乙救苦天尊,只是一個巧合而已。
說不得,觀世音菩薩都能靠這篇經文來更進一步呢。
佛也好,道也罷,最后求的都是一個根本,而到了大神通者的境界,距離那“萬法歸一”的境界已經不遠了。
觸類旁通是很正常的事情。
姜臨把這些猜測都講給了劉云秀,劉云秀也贊同的點點頭,而后卻苦著臉道:“可不管怎么說,現在經文不見了…”
是啊,這才是現在的主要問題。
“道長,要不咱們現在回去找道祖?”
劉云秀試探性的問。
“不行的。”
姜臨嘆息著搖搖頭,道:“我敢打賭,就算現在大天尊歸來,想要帶你去找道祖都找不到…”
老爺子們做謎語人是很認真的,而且非常的徹底,一點空子都不留給你。
這一點,姜臨可太有發言權了,他就是這么過來的。
哪怕是自家的老頭子,都有一堆事瞞著自己嘞。
“那現在怎么辦?”
劉云秀顯然是第一次遇到這種事情,謎語人什么的,在她的記憶里基本不存在。
父皇壓根就不會藏一半留一半,從來就是她問什么就說什么,當然,這也跟劉云秀沒有問過一些出格的問題有關。
而反觀姜臨,幾乎一直都在名為“隱秘”的邊緣大鵬展翅,然后被好幾位大佬輪流一巴掌抽回去…
“先去老君山拜會一下吧,來都來了。”
姜臨依靠自己的豐富經驗,得出了目前的最優選。
現在被謎語人搞麻的,是他和劉云秀,但只要去了老君山,那么只要是能說的上話的同道,就都會是“受害者”。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嘛。
姜臨有些不懷好意的看著腳下的老君山。
道友們,貧道帶著“快樂”來找你們了!
姜臨如此想著,對劉云秀呲牙一笑,馬不停蹄的駕著仙云往下方走去。
二人并沒有落在老君山的頂上,而是在中天門的位置就落了下來。
站在中天門前,姜臨抬頭看去,只見那巍峨門戶之上,有著一副對聯。
老君山,山君老,山老君亦老。
玄門道,道門玄,道玄門亦玄。
姜臨沒有多看,只是看了一眼,便出聲道:“兜率宮劉云秀,北帝派姜玄應,尊奉太清道祖之命,前來拜山。”
他沒有報官職,沒有報師承,只是報了傳承派別。
這是道門內部拜山的規矩,雖然道門內部也是派系林立,但歸根結底都是一家人,一家人,沒有必要擺官架子。
大家都是有頭有臉的人,往上數個幾代,誰家還沒出過幾位道君大修?
就好像這老君山,人家是正兒八經的太上老君所傳的全真大法脈,你再大還能大過道祖去?
沒有讓姜臨等多久,不多時,那中天門內,便聯袂走出三位道人。
每一位都是須發皆白,看起來不過是未成仙道的境界,但姜臨一眼就看出來,這三位,沒有一個是簡單的。
尤其是中間那位,其相貌奇古,頗有上古之相。
剩下的兩位,看修為姜臨一只手指頭就能碾壓,但真要打道門內部來論,姜臨還真排不上號。
雖然在北帝派或者說正一內部,姜臨的輩分很高,但放在全真,還真不是什么高輩。
全真素來就有“隔山不論輩”的規矩。
因為沒法論,很可能今天你家剛剛入戒的弟子,隔壁山的道爺輩就得喊人家一聲師叔。
“可是黑律司姜法師當面?”
中間的那位老道爺微笑著上前,道:“貧道素一,見過姜法師。”
姜臨一聽,趕忙整肅衣冠,一絲不茍的行禮,道:“晚輩姜臨,見過素一道爺,道爺折煞小道了。”
這位道爺,和太素宮那幾位真字輩的道爺用的是同一系的字號。
乃是‘玄素貴真,青羽化靈’。
換而言之,在這位道爺面前,就連真拙道爺都是孫子輩。
“不知,這位坤道是?”
素一道爺笑著點點頭,看向了劉云秀,有些疑惑的說道:“兜率宮的道友,貧道也都見過,卻未曾見過這位。”
姜臨靠近了一些,低聲道:“這位,是天庭長公主,近日來,在道祖處服侍,今日前來,也是以殿下為主,貧道為輔。”
素一道爺聞言,有些驚訝的眨眨眼,帶著身后的兩位老道人一塊行禮。
“福生無量天尊。老君廟素一,攜兩位道友,見過公主殿下。”
姜臨在一旁看著,嘴角帶著一抹莫名的笑容。
“三位道長萬萬不要多禮,如今我只是兜率宮一道童而已。”
劉云秀當然也不會沒溜到直接認了這個禮,還禮之后將三位道爺攙扶起來。
從始至終,素一道爺身后的兩位道爺都沒有報名,也沒有說一句話。
看起來有些無禮,但姜臨卻知道,這才是正常的。
這兩位道爺,恐怕是“傳道者”。
和曾經太素宮的李青辭這種“半路出家”的傳道者不同,這兩位一開始就是傳道者。
也就是說,沒有入門,沒有入箓,只敬法主,也只傳法主之道。
這樣的傳道者,在道門內部地位極高,也極為罕見。
更不要說,是太清道祖的傳道者了。
這兩位道長能出來見姜臨和劉云秀,還是因為姜臨報了道祖的名。
不然根本就見不到。
“殿下,姜法師,請入老君廟詳談。”
寒暄一番之后,素一道爺微笑著側身行禮。
姜臨卻沒有動,只是抬頭說道:“若晚輩沒有記錯,老君山中天門之后,是救苦殿?”
“正是。”
素一道爺眨眨眼,有些疑惑的點點頭。
姜臨笑道:“不若就在救苦殿說話?”
他在救苦兩個字上加重了幾分語氣。
素一道爺再次眨眨眼,從善如流道:“自然可以,請。”
一行五人走過中天門,進了救苦殿內。
主客分坐之后,素一道爺看向了劉云秀,問道:“不知,殿下奉了道祖何命,蒞臨我老君山?”
劉云秀抬起頭,想了想說道:“一應事宜,請姜道長說明吧。”
說罷,便乖乖的端坐。
三位道爺都看向了姜臨,卻看到了姜臨嘴角那意味莫名的笑容。
那笑容,讓三位道爺,尤其是素一道爺,想起了一些不太友好的過去…
姜臨才不管那么多,緩緩開口道:“今日,殿下奉道祖之命,前來老君山,送一篇道祖新近編撰的經文。”
此話一出,不僅僅是素一道爺,就連那兩位傳道者,都眼睛一亮。
一篇全新的,由道祖親自編撰的經文!
這對整個道門來說,都是一場盛事,而他老君山,能夠在第一時間瞻仰參悟這經文!
這已經不是近水樓臺先得月,而是秦始皇摸電門,贏麻了。
“這經文,喚作:太清上品救苦拔難無量妙經。”
聞言,三位道爺幾乎在瞬間就明白,這篇經文乃是一篇修行與傳道兼備的上品妙經。
“難怪姜法師要在救苦殿說這事,確實相得益彰。”
素一道爺捋著長胡子,笑的開懷,正要問姜臨那經文如今在何處,可否先瞻仰一下,卻猛然看到了那小姜法師嘴角越發明顯的壞笑。
不好,要糟…
素一道爺心里一動,正要開口,卻聽那小姜法師開口。
“可惜,這經文…”
姜臨嘆息一聲,道:“被殿下遺失了,本來走的時候,好生保管著,可到了老君山,卻怎么也找不到。”
沉默,無盡的沉默。
劉云秀悄悄抬起頭,卻見三位道爺齊刷刷的抬起頭,臉上掛著如出一轍的,如同便秘一般的表情。
而姜道長雖然依舊掛著壞笑,但那笑容里,頗有幾分苦中作樂的模樣。
一小三老四位道人對視一眼,不管是便秘的,還是壞笑的,最終都變成了無奈的苦笑。
顯然,被老爺子們謎語人過的,不僅僅是姜臨,眼前的三位也沒少經歷。
用腳趾頭想都知道,那經文絕對不是劉云秀遺失了。
絕對是道祖在搞事。
罪過罪過…
三位道爺心里默默的懺悔著。
“三位道爺,現在,咱們咋辦。”
姜臨貌似呆萌的眨眨眼。
“好個壞小子。”
素一道爺嘆息一聲,道:“這事,你就不能藏著掖著,非要說給我們聽?”
“藏什么藏,掖給誰看?”
姜臨大氣的一甩手,道:“道祖新經,此乃我道門一大盛事,自然該讓更多的人知道。”
絕對不是因為想要找更多人承擔被謎語的原因。
但姜臨也知道,這只是苦中作樂,不管如何,最后問題總得解決,道祖的謎題也得解開。
說是分擔“快樂”,實際上是集思廣益。
救苦殿內,陷入了沉默之中。
素一道爺也好,兩位傳道者道爺,還是姜臨也罷,都再次沉默了下來。
無他,實在是沒有什么頭緒。
經文丟了肯定要找,但去哪里找?
拿什么找?
劉云秀這個“罪魁禍首”身上,也沒有任何的線索。
“那個…”
劉云秀突然舉起手,怯生生的開口。
同時,也吸引了所有人的視線。
在三位道爺和姜道長的注視下,劉云秀輕聲說道。
“我可能有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