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253 群賢

  碳硅集團在兩周時間里收到了仿佛約好一樣的發布會參加請求。

  不光是新能源,還有國內的油車車企,其它的包括上游供應商,本來只是副手出席的公司在聽說業內風聲之后也提高了規格,打算近距離看看碳硅集團造車的成敗。

  成了,肯定有一批人高興,敗了…

  如果不憚以惡意來揣測,可能還真說不準到底哪邊的人更多。

  華夏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但在今年的轎車市場,國內自主品牌賣得最好的是吉利的帝豪,雖說頂配超過10萬,但絕大部分銷量還是10萬以下的中低配,次之就是同樣沒有超過10萬的長安逸動和比亞迪F3。

  價格超過十萬的車型還是合資和外資的天下,合資銷量前三甲是上汽大眾的朗逸、東風日產的軒逸、一汽大眾的速騰,占據著1020萬的區間。

  至于20萬往上,那屬于BBA和二線豪華品牌的穩固份額。

  SUV的市場與轎車相似,但長城的哈弗H6和長安的CS75已經能夠進入1015萬的價格區間,恰好填補了過去合資低配車型與自主品牌高配車型之間的市場空白。

  基于這種市場情況,新能源的玩家上來就奔著二三十萬的中高端定位,這很難讓人服氣。

  以及,如果新能源真能站穩中高端的位置,那油車車企是否還能沿著原本規劃的方向繼續在價格區間里層層往上突破?

  國內現在對新能源是給了很大政策的,但它到底能不能做成,這種判斷的不同實際牽扯到很多車企的戰略方向與未來利益。

  按照胡錚南的閑聊表述:“俞總,我們做不好還好說,我們要是做好了,那讓人家怎么辦,是放下積累出來的油車基業,還是轉投新能源的方向,這真是個難題,到底要不要盼著同行好。”

  他還冷不丁的把問題拋給從長城轉來的崔之愚,問對方怎么看業內心態。

  “哈哈,我要是沒來碳硅,那我肯定…盼著碳硅好啊。”崔之愚打了個哈哈,“但我來了臨港,現在肯定盼著碳硅更好。”

  胡錚南收起自己的譏諷臉,換了更委婉的表述:“碳硅可以好,但最好不要太好。”

  他見俞總不說話,又詢問老板的看法。

  “你們嘰里咕嚕的討論,讓我說什么?”俞興簡單說道,“市場既不以你們的討論為轉移,也不以同行的心態而變化,兩個字…”

  胡錚南和崔之愚都炯炯有神的盯著老板。

  俞興說道:“加班。”

  兩人對視一眼,各自抱頭加班。

  俞興抽空看了眼逐漸膨脹的嘉賓名單,看著李舒福、王川福、朱華榮、陳安寧、王鳳瑛、李斌、何小鵬、曾玉群等人的名字,覺得自己可能還真的需要多彩排彩排才對得起大家的關心。

  抖音出世,作為兄弟單位,碳硅集團專門注冊了一個賬號表示支持,但連續一周都沒有發布內容。

  崔之愚直笑:“鐘總,這邊過去兩周至少有4次會議都改期了,我們把俞總支持過去,這力度還不夠?”

  鐘志凌頓時難以反駁,師兄的鎮場作用還是很明顯的。

  他剛要說話就見師兄和兩個陌生面孔有說有笑的走進食堂,立即換了話題:“那邊過來的是誰?”

  崔之愚抬頭看了眼,答道:“兩個大眾的高管,過來面試的。”

  他又補了句:“也是過山峰的受害者,我之前和大眾華夏的蘇偉銘聊過,但沒聊下來,這兩位是副手,據說和大眾德國總部的派系有關。”

  鐘志凌好奇道:“過山峰做空大眾,我知道,這還能波及他們?”

  “大眾的那個掌門人馬丁進去了,新官上任,又是危難時刻,這三把火怎么燒都不為過。”崔之愚思慮道,“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與其自討沒趣,還不如出來找找新機會。”

  鐘志凌的注意力主要在互聯網上面,雖然知道過山峰攪起全球汽車行業風云的事情,但這會倒是有了更真切的感受,搖頭道:“那他們是純倒霉啊,過山峰害人不淺。”

  ——過山峰害人不淺。

  俞興也是這么和來自大眾的賈啟東、蔡俊輝兩位大眾賢才感慨的。

  大眾排放造假就造假了,但柴油車又不怎么在華夏賣,這兩位負責的業務更是和柴油車沒有一丁點關系,本來好好的干著自己的工作,忽然就被攪合進了行業風云,這上哪說理去?

  所以,他們幾經猶豫和接觸之后便來到了臨港。

  俞興認為他們絕對是選對了地方。

  來這里說理就對了。

  要把過去在大眾學習到的道理在臨港盡情的敘述。

  “不過,過山峰也算發揮了點積極的作用。”俞興對著面前的兩位賢才打趣道,“如果沒有過山峰,我也見不到你們,碳硅集團想要搭建銷售體系還得更費功夫。”

  賈啟東搖頭不語。

  蔡俊輝笑道:“這么說,我也得感謝過山峰,沒有它,我還找不到碳硅集團這樣讓我發揮的平臺。”

  “謝就不必了。”俞興笑瞇瞇的說道,“空頭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只能說,因緣際會,共謀發展,我對賈總和蔡總的加入很期待,國內的新能源事業絕對是一片新的天地。”

  賈啟東和蔡俊輝齊齊點頭,皆是表達對新能源未來的看好。

  俞興和他們邊吃邊聊,在午飯結束之際簡單提到大概的薪酬待遇:“臨港這邊通常是比擬同行,但我們明年看市場情況可能就會沖刺上市,這個事就看大家更愿意傾向哪一塊。”

  賈啟東在大眾的全年薪酬接近百萬,基礎薪資30萬左右,績效獎金是1.52倍,他更希望在臨港這邊落袋為安,新能源前景不前景的另說,錢到自己手里才是真的。

  蔡俊輝的薪酬還要高一點,他本來就希望拿到更多的期權,現在聽到俞總透露的大餅消息,忍不住詢問道:“俞總,碳硅集團的上市腳步會這么快?”

  俞興確認道:“就看明年的市場反饋情況,只要初步建功,上市會幫助我們獲得更多的資金和更快的發展。”

  蔡俊輝再問:“俞總,那我的薪酬能全部用期權嗎?”

  俞興瞧了眼面前的這位,笑道:“蔡總,那要看你工作的成績是不是和你這個想法一樣美,公司還得給你繳六險一金呢。”

  蔡俊輝感受到碳硅集團這種新興公司所存在的議價空間,一個念頭頑固的鉆了出來,搏一搏,單車變…勞斯。

哎呦文學網    多我一個后富怎么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