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原材料供應商在一周之內出現密集造假,這讓本土的媒體們終于打起了精神。
局勢已崩,再崩也就那樣了,現在正是表態的最好時候。
周六下午,日經CNBC的王牌主播井口由里奈在節目里怒斥三家造假企業。
她號稱是“日本財經新聞的手術刀”,向來專精于企業戰略和經濟分析,也對話過多位企業領袖,這次便尤其義憤填膺。
“日本制造的根基正在腐爛!”
“一周三騙!神戶制鋼,東麗集團,三菱材料,這哪里是偶然的質量疏漏!?明明就是我們引以為傲的制造業的潰敗!”
“那些被輕易篡改的檢測報告不是失誤,是管理層默許的違法行為,他們為了壓成本,保訂單,把工匠精神踩在腳下,讓JIS認證成為了自欺欺人的廢紙!”
“這種讓日本制造的金字招牌蒙塵的行為,比任何貿易逆差都更傷害產業根基。”
“全球過去一段時間的輿論焦點都集中在歐洲車企身上,還有許多本土媒體為競爭對手的麻煩而喝彩,但是,三菱汽車難道沒有出現問題嗎?日產汽車沒有疑云嗎?”
“現在,連這種上游的根基性企業都開始偷工減料,所謂的產業榮光只會成為注定破滅的泡沫!”
井口由里奈拍案而起,代表著相當一批日本媒體的態度與立場。
看到接二連三的騙局,這也是很正常的反應。
不過,也有媒體鼓吹了另外一種理解,作為日本NHK深夜新聞旗艦節目的首席主播,村尾信尚呼吁國民給企業更多的寬容,認為東麗集團和三菱材料在這種時候敢于自首便有著非凡的勇氣。
村尾信尚本人有著經濟學者的專業背景,曾經出任過日本大藏省的職務,也以冷靜犀利的主持風格著稱,但這次的立場就很擰巴。
“東麗集團和三菱材料的做法成功挫敗了過山峰動搖日本金融市場的野心!”
“過山峰在歐洲的所作所為已經證明了它的破壞力!如今歐洲的整個汽車產業都是一團亂麻,金融市場持續低迷,民眾信任一直走低,這種連鎖反應是十分可怕的!”
“東麗和三菱確實有錯,但如果等到過山峰進一步掌握更多的證據而突然發難,引爆的就不只是兩家企業的股價,而是整個日本制造業的信任地基,與之相連的是上下游千家配套企業的訂單。”
“比起空頭貪婪的突襲,現在這種可控性披露是一種聰明的止損,敢于站出來是需要無畏精神的!”
“企業用短期信譽的陣痛換來產業鏈相對的穩定,這并不容易,也更需要大家的寬容。”
村尾信尚的言論與之前歐洲某些言論有異曲同工之妙,也立即引來激烈的辯駁與批評,但他本人反而連連在社媒出聲,堅定的闡述自己的思考。
作為媒體人,村尾信尚當然知道過山峰與歐洲的開脫言論有過互動,但他進一步完善了這個邏輯鏈條。
“空頭的話不能信,過山峰如果說沒有掌握更多的證據,那就是沒掌握嗎?它如果是為了利益而等待更佳的時機呢?”
可以相信空頭之王的話,但不能太相信空頭之王的話。
俞興人在臨港,目睹日本的輿論情況,對于這類言論就覺得頗為魔幻。
過山峰在很多時候似乎總是能比造假者承擔更多的責任。
至于從爐火純青的做空仙人到惡貫滿盈的做空魔王,這倒是沒什么奇怪,真做到頭上了自然沒法那么淡定。
村尾信尚的言論沒有得到過山峰的回應。
俞興還專門就問了問小英,結果便得到她三個字的評價。
神經病。
劉琬英這次是懶得搭理類似角度的開脫,只打算收工之后回轉紅隼資本,繼續充當低調的投資人。
不過,過山峰在日本攪起的風雨引來了之前在歐洲組建的聯合調查組,他們在周日便抵達東京,愿意與日本金融廳分享對疑似過山峰離岸資金鏈信息的掌握。
俞興沒想到這群人還挺認真,轉而便有些擔心這次的情況。
“沒什么太大問題,日本這個市場本身就很難大規模做空,這次就是幫你湊一湊碳硅數據那個國內項目的資金。”劉琬英已經有些習慣監管的追蹤,“信息放著也是放著,現在不用,沒準什么時候就浪費了,那幫開脫的媒體把空頭之王想象的太厲害了,說起什么沖擊,什么顛覆,什么連鎖反應,我現在倒是覺得電動車在未來十年內對行業的沖擊會更深刻。”
空頭之王可能很厲害,但空頭之王很厲害又有點不可能。
“深刻是深刻,就是不知道碳硅集團能不能擔得上這份深刻。”俞興有些意外小英對產業發展的看法,“過山峰歇一歇,正好你可以一起看看臨港的勃發。”
過山峰至此已經打出手里全部的子彈,現在也面臨著美、日、歐不同力度的追查。
劉琬英沒有否決,過山峰確實需要沉寂,既是暫避風頭,也是研究監管政策的變化,同時再沉淀沉淀企業造假的相關線索。
俞興坐在辦公室里默默瀏覽關于過山峰的輿論態勢,百曉生上對于日本那邊的魔王現世自然喜聞樂見,但也驚訝于這種行業里初步顯示出的系統性造假。
還有人整理出了日本這些年早有端倪的問題,最典型的就是像日本高田的安全氣囊已經連續好幾年出現質疑的報道,也有對它的起訴。
俞興饒有興趣的瀏覽國內相關的分析與閑聊,冷不丁瞧見一條自己的發言。
“博士,博士,這過山峰是真的在盤踞在汽車產業上面了啊,從發動機到柴油排放到上游材料性能,我覺得過山峰的成員一定是和汽車產業相關的資深從業者,博士,你怎么看?”
俞興能怎么看,這個分析還挺對啊。
他沒有裝看不見,倒是其樂融融的一起參與對空頭之王的探討,提醒道:“過山峰之前還做空過互聯網公司,還做空過林木公司。”
俞興的意思很簡單,不能因為過山峰近期做空的目標就假設從業所在。
帖子很快因為俞興的出現而變得熱鬧,隨即還有人開著玩笑:“過山峰又不是一個兩個人,這一撥人是車企的,那一撥人是互聯網的,然后還有林木的,又或者是有人存在橫跨行業的,就像博士不也是車網雙修,也能符合過山峰過去做空的部分特征啊。”
俞興瞧見這一條的時候,心跳還是不由自主的加快了。
他沉默了好一會,打了個“哈哈”,然后便把話題轉到對事業成功的期盼,“我希望能把車的事業修成功,不然之前的公司就白賣了”。
話題轉向,緊接著便是一番對汽車的閑聊。
俞興從論壇脫身,又盯著屏幕看了會,再思考過山峰目前的情況,覺得應該可能大概真能這樣保持一輩子。
或許,等自己快死的時候,可以秘密寫進自傳里。
俞興心里閃過這樣的念頭,但瞬間又決定連自傳都不要寫。
周末閑暇,只遙望了過山峰這次做空的輿論情況。
等到又一個周一,劉琬英已經踏上返程的航班,日本這次汽車供應鏈的連鎖反應還是又波及到重磅的玩家。
也許是遭受輿論壓力,也許是認為這樣的時機容易法不責眾,也許是真的像媒體鼓吹的那樣具有無畏精神,連華夏網友都覺得已經存在端倪的日本高田公司宣布對產品的內部獨立調查完成,顯示出一些違反公司工程標準的產品流入車企。
按照社長高田重久在下午發布會上的表示,是向車企提供過包含不完整與不準確數據的測試報告。
他同樣鞠躬致歉,并為高田氣囊所造成的事故結果表示深深的遺憾,承諾會補償家屬,并進行嚴格的內部整改。
產業環境是這樣,三菱干了,雷諾干了,大眾干了,戴姆勒干了,菲亞特干了,神戶制鋼、東麗集團、三菱材料統統都干了,甚至還有挫敗過山峰野心的論調。
所以,高田為什么不可以干?
但高田真不可以干。
出乎社長高田重久的意料,他這邊剛在下午自首,僅僅到了晚上便迎來本田、豐田等核心客戶終止合作的聲明,隨即便是一連串車企類似的反應。
安全氣囊這種東西給消費者帶來的觀感沖擊遠比鋼材性能、滌綸絲強度要大得多!
這種零部件因為控制成本而帶來的隱患更是惡劣得多!
以及,美國司法部已經是輕車熟路的發起調查,更傳出要求高田召回全部產品的要求。
周二開盤,高田公司的股價經歷了一場暴跌50而直接腰斬的崩潰,更迎來日本啟動的刑事調查,輿論上也是一邊倒的猛烈抨擊。
俞興與劉琬英共同在電腦前欣賞了高田公司的股價跳水。
盡管過山峰沒能在這次沖擊里獲得什么利潤,但我不殺伯仁的連鎖反應還是讓人有種滿足感。
“高田感覺要破產了吧…”俞興不清楚高田的財務情況,只是出于行業的直覺,從安全象征到死亡氣囊,高田的品牌屬于直線墜落。
劉琬英嘆息一聲:“這個事真就是我們這邊一個平A,高田自己交了大自盡,你們這個行業真是太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