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八十七章 大勢去

  天色完全黑了下來。

  但幾千只火把依舊讓此地亮如白晝。

  跳躍的火光下,遍地尸骸,血腥氣濃得化不開。

  上好金絲楠木的棺材蓋被打開,董太師的尸首被拖出來,被楚王砍成了好幾節。

  這個大周朝舉足輕重的人物,卻在死后被戮尸,這是他無論如何想不到的。

  而楚王也耗盡了力氣,他傷的太重了,憑著胸中的那一股惡氣,殺死了應桐和趙王妃,又戮了董壽的尸。

  那口惡氣出盡,他也便如一支快要燃盡的火把,只剩下點點微光了。

  此刻他被人攙扶著,望向應無儔。

  “王爺,你還有什么話要交代?”應無儔蹲下身,平視著他問。

  “我走后,請王爺多照應他們孤兒寡母。將我和杉兒埋葬在一處吧,他還那么小,會害怕的。”楚王喘息著,如同風中殘燭,提到小兒子,他的眼角又落下了淚,“我知道你是位志誠君子,只要應了我的事就一定會做到的。我在九泉之下也會感激你。”

  “王爺,你放心吧。我會按你的囑托去做,也會在陛下面前為你辯白。”應無儔頓首道。

  “陛下其實什么都知道,”楚王又喘息了幾下,說道,“董家作威作福了這么多年,早應該灰飛煙滅了。”

  楚王交代完身后事,便溘然長逝。

  他的親兵們嚎哭不止,哭聲直上云霄。

  就在這個時候,分野王契思和帶著人趕到了。

  看到眼前的情形也不用多問,就知道發生了什么。

  應無儔和他對視了一眼,彼此心中都明了。

  當初契思和離開京城回草原的時候,端敏公主就已經告訴他,要時刻看牢了趙王,以防他圖謀不軌。

  一旦他帶大兵進京城,就說明他起了異心。

  而趙王和楚王之間從原本的相安無事到后來的水火不容,則都是端敏公主和溫鳴謙等人促成的。

  要想徹底剿滅董家的勢力,讓皇上擺脫誅殺功臣的惡名,就必須要讓他們犯下不赦之罪。

  趙王一定會逼宮,楚王則一定會攔截。

  如此鷸蚌相爭,剩下的人才好做漁翁。

  所以分野王這幾日是故意裝作生病,然后落在后面,等到一切都塵埃落定了,再上前來收拾殘局。

  “王爺,接下來咱們該怎么辦?”應無儔的副將走過來問。

  “將趙王和楚王所余下的人全部收了兵器看管起來,防止再發生暴動。”應無儔說。

  這些人兩萬有余,自然不能散漫對待。

  而這時,京畿大營的人也得到了消息,飛馬前來哨探。

  應無儔便命人隨他們先進京去報告,待自己將這里的殘局收拾完畢再進城去。

  “王爺,董太師的尸首怎么辦?”董壽的尸體被砍的七零八落,散落在雪地上,士卒們不知該如何處置。

  應無儔看著碎尸冷笑一聲,說道:“自然是扔到尸堆上去,何必再污染了這名貴的棺木?”

  而此時京城中的百姓都惶惶不安,有從外頭回來的人說京畿怕是鬧了兵變。

  后來又有人說亂兵怕是要攻進城了。

  直鬧到了晚上,才又說是趙王兵變,但已經被剿滅了。

  董司承和妻子王氏因為病了,所以都沒能出城去送喪。

  在家里陸續聽到消息,便覺得有些不好。

  但一開始還抱著僥幸,后來見送喪的人遲遲也不回城,便打發了家里人騎了快馬出城去打探消息。

  管家去了有一個多時辰匆匆忙忙地跑了回來:“往徐陵去的路上殺聲震天,小的們實在不敢靠近。”

  “廢物!”董司承大罵,“養你們都不如養條狗。”

  管家唯唯諾諾的低著頭挨罵,不管怎么說,保住性命是要緊。

  “按理說趙王應該快要到京城了,是不是他們呢?”董司承在心里合計卻沒說出口來。

  “老爺!夫人!”府上一個老家人踉踉蹌蹌的哭著進來了,“張順送信來了。”

  “張順?!他不是在少爺身邊伺候嗎?”王氏大驚,“少爺也回來了嗎?”

  老家人哭著搖頭:“張順是回來報喪的。”

  王氏一聽來不及再問別的,直接雙眼翻白昏了過去,好在被人扶住了。

  董司承則紅著眼睛喝道:“還不叫他進來?!”

  張順哭著進來,一進門就跪倒了,他穿著白麻做的孝服,手臉上全是凍瘡:“老爺,小的一路上跑死了三匹馬,這才趕了回來。少爺被楚王給殺了!楚王瘋了,他帶了大軍進京,不知道要做什么?”

  “楚王殺了我兒子?!”董司承咬牙,“他這是要造反!”

  “老爺,徐陵那邊應該就有楚王的軍隊,我們遠遠的看著那旗有些像。”管家連忙說。

  “這么說是趙王和楚王?”董司承皺起了眉頭,十分擔憂,“其他地方為什么不調兵前去鎮壓?”

  他到底是當過丞相的人,知道京畿周邊能護衛的軍隊不少。

  何至于徐陵這邊都廝殺了好久也沒見朝廷出兵鎮壓?

  想到這里,他連兒子的死都顧不得了:“趙王怕是上當了!”

  很快趙王兵敗被殺,與楚王同歸于盡的消息便在京城各處傳了開來。

  人們紛紛議論著趙王企圖大軍壓境,威逼皇上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

  而楚王和長留王等人勤王護駕,保住了京師的太平。

  尤其是楚王,以身殉國,戰死在了徐陵。

  第二日早朝,應無儔和分野王向皇上稟奏了昨日的事情。

  并呈上了有關于趙王意圖謀反的罪證。

  最有力的證人便是分野王。

  “趙王在草原上的這幾個月便始終都不安分,四處招兵買馬。和董壽等人書信往來密切,窺視宮中之事。甚至密謀逼宮,卻假借護送本王之名,率五萬大軍進京。

  本王知悉他的狼子野心之后,便先后給陛下和長留王去信,請他們早做防范。”

  分野王當然和端敏公主一條心,端敏公主傾向誰,他便傾向誰。

  經過前兩輪的清洗,朝堂之上董家的心腹已經所剩無幾,再加上眼前這樣的形勢,他們就算原本是董黨,此刻也都一個個噤若寒蟬,沒有人敢跳出來再說什么。

  都知道大勢已去,再難挽回。

哎呦文學網    最高樓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