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9章 關卡

  為了盡快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官差們再次讓流放犯們輕裝上陣。

  剛還未亮就出發了。

  得虧他們跑得快。

  搶瘋了的流民們不滿足于眼下的溫飽。

  他們還想住那,靠自己努力三代人都買不起的大宅院。

  當天上午就與縣城居民發生了激烈的沖突。

  那些二進、三進院子的青磚大院,很快就被這些流民給強占了。

主家幾乎都被“凈身出戶”,還找不到人伸冤  這個時間點。

  流放隊伍,已經跑到了三十多里之外。

  太陽當空照,熱得不得了!

  “呼哧呼哧”

  “官爺,不行了!老婆子是真走不動了!”

  “唉喲,我的腳,我的草鞋磨穿啦”

  大部分的男囚身上或掛著全家人的包袱,又或背著孩子。

  急慌慌的趕了這么遠的路,都累得不輕。

  上了年紀的小腳婦人們,好多人腳上的繭子又被磨破了。

  汗流如瀑布,衣衫盡潮濕!

  只想歇息片刻再繼續前行。

  左文康把胖兒子從背上放下來的那一刻,差點沒閃斷老腰。

  被顛得不怎么舒服的肥仔,嚼碎了嘴里還剩下的一點點麥芽糖,又用袖子胡亂的擦了擦嘴。

  看他爹一副累癱了的模樣,小胖子微微有些心虛。

  小聲嘀咕道:“娘說窩還沒有一個倭瓜重嘞!”

  娘背他的時候可是走得又穩又快,身上也不出汗。

  嗯嗯,不是他太胖,是爹爹不太行。

  左文康受到了胖兒子的鄙視,揉著老腰無語道:“你娘背的倭瓜是金子做的吧?”

  肥仔嘟嘴。

  聽爹爹的語氣,就知道這不是什么好話。

  但,金子比銀子貴,他是知道的。

  所以,他爹到底是甚意思鴨?

  某人也不管這父子倆的言語官司,只招呼他們趕緊喝濃縮版的功能飲料。

  之后又讓肥仔給羅氏和佘氏等人送水去。

  跑一趟腿能得一顆指甲蓋大小的麥芽糖,小家伙現在幫他娘干活的積極性暴漲。

  甘明蘭逮著機會就問便宜男人:

  “陸山縣的流民怎就沒人管?縣令跑了還有衙役,再不行還有地方駐軍吶!他們這么多人繼續這般劫富濟貧下去,陸山縣都不夠他們折騰了。”

  原身過去二十來年的生活常識不缺,但對國情和地方政府、駐軍的認知,就沒多少概念了。

  甘明蘭穿來這兩個多月不是在牢獄中,就是流放路上。

  同樣對邶國的國家機器了解不多。

  左文康左右看了看,低頭小聲給她解釋到:

  “衛所制,在邶高宗元年開始確定并執行。

  除了九關重鎮,從京城商都到十三個布政司(行省),分別設置了都司(省軍區)、衛(市軍區)、所(縣武裝部)。

  都司指揮使掌一方軍政事務,各率所屬衛所隸屬于五軍都督府,而聽命于兵部。

  正常情況下,一個布政司(行省)的駐軍約莫有兩衛。每衛統兵五千左右,下設千戶所,千戶下轄百戶所。

  陸山縣的駐軍也就百戶,普通駐軍,非戰時狀態三分守城七分還要屯田”

  聽到這里,甘明蘭總算了然:“所以,這一百戶駐軍里面大多都是種田的,能打的沒幾個?”

  左文康點頭,聲音壓得更低:

  “這還沒算那些吃空餉的,真正的兵丁有個七成就不錯了!只盼那些流民趕快把事情鬧大,茹州府的衛軍就有機會平亂了。”

  甘明蘭粗略了解了一遍。

  發現處于架空歷史的邶國,其行政制度和前世的明朝很是接近。

  邶國之前的歷代王朝利用天險修筑起了萬里長城,并給中原漢地的邊境上設了九個關口。

  有效的將外族擋在長城之外。

  邶國的天子卻不似大明帝國,不守國門。

  京城商都,就設在了中原腹地。

  甘明蘭很想多了解一下邶國的軍政體制,只可惜左文康回憶完原身的記憶,知道的也不詳細。

  人就是那么不經念。

  第三日下午,她們就在甜水縣遇見了南河府衛所的駐軍。

  甜水縣離南河府的府城還有一百多里路。

  是茹州入南河府的必經之縣,駐了一個千戶所。

  此時官道上,就有一個關卡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這個關卡位置也很絕妙。

  左邊是甜水江,右邊是禿鷲山。

  甜水江是一條自然河流,也是南河府的主要漕運要道之一。

  寬約百丈、深不可測,水勢湍急。

  前幾日的持續強降雨,甜水江的水位又高出了好一截。

  禿鷲山是遠近有名的光山禿嶺。

  該山嶺海拔一千多米,山上全是懸崖峭壁,且寸草不生。

  想要繞過這個關卡,只能翻山或逆流而上。

正常人自然不需要去犯這樣  的天險。

  他們這四百多人抵達關口的時候,前面已經有十幾個行人在排隊等候了。

  這個衛所的府兵們,貌似檢查效率不高。

  一個行人從進棚到出棚,目測要十到十五分鐘時間。

  甘明蘭大為不解:在邶國出門能證明自己是自己的,就是路引,上面有名有姓還有身高體貌等描寫,這還能查出什么花樣來?

  押解官差們自是不怕與地方駐軍打交道的。

  兩個頭目下了馬車。

  招呼起大家:“禁聲,照之前行走的順序排好隊列,做好被檢查的準備。”

  男人們站在了前面,老人居中,甘明蘭等人帶著各自的娃靠后。

石頭寨的漢子們一改之前天不怕地不怕的蠻橫樣,一溜煙都躲到隊伍最后方去了  左文康覺得最近一個月他的身板越來越結實,耳力與之前都不能同日而語。

  他竟然能清楚的聽到,五十米開外排隊行人們的抱怨聲。

  “不知怎的,這幾日過關查得特別嚴,太耽擱咱往返于南河府做買賣了。”

  “誤時就不說了,剛才我聽到前面的行商帶了半車的咸魚都被罰了五兩銀子呢。”

  “甚?難道咸魚都成違禁品了?”

  “倒也不違禁,但要繳漁鹽稅。估計那行商的咸魚沒納稅,就被罰了唄。”

  “嘖嘖,半車咸魚都要納稅,這不就是變相拿好處么?”

  “噓,小聲些,府兵們的官田這次洪澇也絕收了,就當行商們為駐軍做貢獻了”

哎呦文學網    豬肉西施她,干活比殺豬還絲滑!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