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06章 走向全世界的蠶

  敢殺衙役的破軍就在身后,流放隊伍是片刻不敢停留,一路狂奔。

  為了不耽擱時間。

  官差們甚至免費讓小腳老太太和七歲以內的孩子們,輪番上騾車代步。

  就這么連拉帶拽的,只用了一天一夜就到了西京城。

  甘明蘭遠遠的看著,與后世不太一樣的千年古都,對莫名出現的邶國王朝竟有些恍惚。

  那一晚的夫妻坦白局上,左文康是真的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她總算是對邶國的前世今生有些了解。

  怎么說呢。

  與她前世已知的華夏幾千年歷史中,明朝之前都大差不離。

  歷史偏偏就在元朝之后走向了一個分支。

  大地主出身的武舉狀元邶太祖,帶著一百二十八個護衛起兵造反。

  用了十五年時間才推翻了元朝,將蒙古人全都趕出中原。

  新成立的邶國王朝,沿用并改革了元朝的一些制度。

  保留了元朝十三個行省,更名為布政司,稱謂也有一些變化。

  還有戶籍制度、軍籍制度、路引制度。

  鐵匠一輩子都是鐵匠。

  軍戶一輩子都是軍戶。

  平民百姓去其他地方,都需要去縣衙開證明。

  沒有路引到處流竄的人若被官府衙門或關軍發現了,隨時可以將其抓捕、下大獄。

  邶國皇宮里的妃嬪都不少,奈何歷代帝王的子嗣都不豐。

  皇子們從出生起,基本上一輩子都生活在商都的王府里。

  故而,邶國也就沒有沿用元朝的藩王分封制。

  各大豪門世家就替代了藩王們,成為了雄踞地方的勢力。

  現在比較有名的千年的世家還有:吳越倪氏、范陽陸氏、隴西李氏等。

  隴西李氏最風光的時期就是唐朝。

  現如今還是三秦之地土地最多、勢力最大的家族。

  西京城是東漢之前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隴西李氏嫡支的根據地。

  同時,這里還是漢唐時期絲綢之路的起點。

  最近百余年,邶國對海外實施的是閉關鎖國的國策。

  海上絲綢之路,抱歉,不存在!

  唯有從陸路來的西域商人們,還往返于西京這條商道上。

  西域各國與邶國最傳統的官方貿易形式為:“朝貢”與“回賜”。

  最初一百多年,往來次數繁多,貢賜規模巨大。

  但隨著邶國國力漸弱,這種官方貢賜形式大部分都取消了。

  民間貿易仍舊持續著。

  流放隊伍就在西京城外的驛站中,與一行西域商隊偶遇。

  這是一支看上去很成熟的大型商隊,有一百余人、兩百多匹駱駝。

  驛站里的驛丞,望著西域商人們那駱駝身上載著貨物的箱子,羨慕到口水直流:

  “他們來的時候也帶了這么多貨物,李氏商行做完這一樁買賣就夠吃三年的了!”

  有個性子活潑的官差聞言接話道:

  “驛丞大人,李氏商行還能與西域商人做買賣呀?都買些甚?賣些甚?”

  官差這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模樣,成功取悅了驛丞。

  他搖晃著腦袋,顯擺他的見識:“李氏商行自然是取得朝廷許可,才與西域商人通商的。

  你問買甚啊?

  西域諸國有好馬、駱駝、羊、玉璞、梧桐堿、硫磺、速來蠻石、青鼠皮、貂鼠皮等等。

  至于賣給西域行商的,好東西那就更多了!

  什么纻絲、青花瓷器、銅鐵器、印花布、緞絹、水銀、雨傘之類的。”

  他沒有提茶葉,是因為茶葉還屬于邶國官方控制的貿易產品。

  以茶換馬匹,年年都進行著。

  提到賣去西域的好東西,驛丞還道:

  “咱們邶國的錦緞絲帛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聽說運回西域的價格比在西京城能貴上十倍,甚至能當貨幣使呢。”

  官差們聽了這話,與有榮焉。

  豈料,那個離他們不遠的西域商人領隊,還是個漢語百事通。

  他笑著沖大伙兒行了個拱手禮,帶著異域的腔調用漢語答道:

  “非也,非也!東漢明帝時,西域的鄯善國就已有學會了栽桑養蠶。到了南北朝時期,天山以南的高昌、龜茲、疏勒也會紡織絲錦了。

  昭武九姓中的安國也是絲綢的重要產區,在唐代,粟特人做織錦也十分有名。銷售范圍曾北達挪威,南至拜占庭,西達波斯。

  隨后,唐朝的養蠶繅絲技術也傳入波斯、大食等國......”

  眾人驚得下巴都快要掉地上了。

  原來,桑蠶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經走出了國門,走向了全世界!!!

  西域商人接著又道:

  “西域各國的皇室與上層貴族們一致認為,只有原產地來自東方古國的絲綢才是最正宗的,最精美的、也最受歡迎的。”

  原來,無論古今,商人都能精準拿捏高端奢侈品客戶們的消費心理。

  合該人家發大財!

  甘明蘭聽了一耳朵新鮮事兒,迅速更新了一下自己的信息庫。

  受過二十一世紀本科文化教育的她,過去一直以為,除了華夏別的國家都種不了桑、養不活蠶呢!

  還被一個古人科普了,文盲竟是我自己!

  僅在西京城外官道的驛站里住了一夜,聽了驛丞的一番科普。

  眾人就感受到了隴西李氏一族的實力。

  據驛丞說:

  安西府各州縣的文武官員,半數以上與李氏一族有直接或間接關系。

  西京城里,七成以上的商鋪產權都是李氏嫡支的。

  車馬行、商行、錢莊、銀樓、綢緞莊子、酒樓等,全都在李氏旁支旗下。

  田畝、山林更是不計其數。

  左氏這種百年世家,在隴西李氏這種千年世家的跟前,就如同小蝦米對上龐然大物。

  根本就不值一提!

  不成想,被小蝦米羨慕著的李氏當家人,也被破軍折磨得頭發掉了好大一把。

  兩天一夜之間。

  二十多萬破軍,已經搶占了掃蕩了關西平原李氏一族三分之二的農莊。

  他們不是去稻田里幫著干活兒的。

  是直接將農莊的糧倉打開了。

  只要家里有男丁加入破軍的人家,就能分到夠全家吃上大半年的糧食。

  這就是零元購啊!

  哪個佃農還肯為地主家干活?

  田里的稻子黃透到已經開始往田里掉了,也找不到勞動力去收割。

  最讓家主焦慮的是。

  他不知道再過幾日破軍將糧倉里的糧食放完后,還會干出些什么事情來。

  西京城的守軍不足八萬。

  現在都不敢派出去執行任務。

  家主只要聽到“破軍”二字,就腦殼疼!

哎呦文學網    豬肉西施她,干活比殺豬還絲滑!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