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辰面露一絲無奈,搖頭嘆息道:
“方才全力運勁之下,竟…竟拿捏不住輕重,徹底失控了…”
“大將軍神力本就驚人,末將這暴漲之力更添繁亂,實在…慚愧啊!”
“哈哈哈!!!”
卷簾大將聞言先是一愣,旋即爆發豪邁大笑道:
“原來如此,先天壬水蟠桃,乃天地奇珍,你有幸得王母娘娘的賞賜,是你的福緣。”
“此等仙物,蘊含無盡靈力,不同的人食之,效果也各有差異。”
“想是蟠桃之力,激發了你的潛力,使得你的力氣大漲,此乃幸事,何來慚愧之說!”
卷簾大將微微頷首,目光中滿是贊賞與欣慰。
言罷。
他大步流星邁至那被寒鐵長槍洞穿的白玉石柱之前。
但見那槍身深沒,僅余尺許露于石柱之外,
卷簾大將只是單手探出,五指如金剛鐵爪般扣住槍尾,低喝一聲:
“起!”
不見其如何運勁,但聞“嗤啦”一聲裂響,那嵌入堅硬石柱之中的丈二寒鐵槍,已被他單臂拔出!
其動作輕松寫意,仿若隨手拈花。
隨手將那桿長槍掂量于股掌之間,卷簾大將口中嘖嘖稱奇:
“嘖嘖,此槍通體寒鐵鑄就,長逾丈二,重逾三千斤,已是不算輕…竟也…”
他將槍丟給天兵,轉身目光如電看向蕭辰,語氣斬釘截鐵:
“好!好個‘不錯的煩惱’!不過——”
他闊步向前,虎視眈眈,身上散發著一股強大的氣勢:
“我等武將若無趁手之神兵相輔,便如飛鳥折翼,猛虎無牙。”
“斷不可等閑視之!”
“若因無合適兵刃而無法施展全力,實乃人生一大憾事。”
言罷,卷簾大將將手中那柄光華內蘊、伴他護駕凌霄無數歲月的降妖寶杖凌空拋向蕭辰!
“拿去!”
卷簾大將朗聲大笑,意態豪雄:
“且試試我這老伙計!倒要看看此杖的分量…能否壓得住你這新得之‘神力’!”
烏光破空,瞬息已至身前!
蕭辰眸底“精芒”一閃即逝,雙手沉穩伸出穩穩接住降妖寶杖。
不多時,熟悉的提示音傳來:
“宿主,已觸碰到…”
蕭辰緊握杖柄,剎那間,只覺一股沉雄厚重卻又不失靈動的奇異力量自杖身傳來,與他的蟾蜍本源之力,極為契合,仿佛二者本就同源同根,相輔相成。
這正是降妖寶杖中蘊含的“太陰之力”,如月之清輝,柔和而深邃。
將降妖寶杖復制完成后。
蕭辰立時運杖揮舞。只見他身形靈動,杖影翻飛,招式間雖略顯生澀,卻自有雷霆之勢。
杖風呼嘯,激蕩起一圈圈無形氣浪,攪得殿內云霧翻滾,罡風四溢。
卷簾大將贊道:
“不錯,看來我這降妖寶杖,你如今也使得了。”
一番演練畢。
蕭辰收勢而立,手撫寶杖杖身,口中發出由衷贊嘆:
“大將此杖,神異非凡,厚重如山又靈動如風!真乃隨心隨性之絕世神兵!”
“在下端的是無比羨慕。”
旋即,蕭辰將降妖寶杖遞還給卷簾大將,面上帶著探尋之色:
“敢問大將軍,如此奪天地造化之神兵,究竟乃以何樣神材奇物鑄就?”
“竟有如此神奇之功效,實在令人驚嘆。”
卷簾大將接過降妖寶杖,眼中流露出一絲感懷,撫杖笑道:
“我這寶杖,原是月宮里的‘先天月桂樹’的一根枝干。”
“此‘先天月桂樹’乃混沌初分,月魄精華孕育之先天靈根,早已通靈!”
“其枝丫由那月宮伐木者吳剛親手砍下,又得神匠魯班運以鬼斧神工之法,精心雕琢錘煉而成。”
“其內蘊先天太陰金氣之精粹,外繞星河珠璣之異彩,經無數日月涵養,早已通靈化神,非是塵俗凡兵所能比擬!”
“此杖可隨我心意,或長或短任吾心,要細要粗憑意態。”
“數千載之前,吾拜將卷簾,蒙玉帝隆恩,特賜此杖隨身護駕。自此相伴,降妖伏魔,不曾離身。”
在古代,月中桂樹又被命名“娑羅樹、騫樹”。
吳剛,即“吳剛伐桂”的神話傳說。
在清朝,曾樸《孽海花》第五回有說:
“只要‘吳剛老爹修桂樹’的玉斧砍下一枝半枝,肯賜給我們老爺,我們老爺就可以中舉,名叫‘蟾宮折桂’。”
“先天月桂之靈根,月魄精華之神兵…”
蕭辰聞言,若有所思。
其實,他的上司卷簾大將的兵器“降妖寶杖”,如齊天大圣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二郎顯圣真君楊戩的三尖兩刃刀一般,皆是一件隨心變化的“如意神兵”!
此寶杖根本神材,正是那月宮中先天桂木之枝干所鑄。
正是:
“出自月宮無影處,梭羅仙木琢磨成,或長或短任吾心,要細要粗憑意態。”
只是蕭辰亦敏銳察覺,卷簾大將雖得此寶杖之重、用其之堅,然那“或長或短任吾心,要細要粗憑意態”的變化功能,在卷簾大將手中卻未完全發揮。
埋沒了。
蕭辰看向卷簾大將,聲音帶上急切與懇切,道:
“此等奪天地造化之神兵,末將…末將心中羨煞萬分!”
“大將軍!”
他抱拳躬身,請求道:
“末將這里還有許多天祿點,不知道我可否有幸兌換一支…同源同脈的先天桂木枝干?”
“縱費盡所有天祿點,末將亦在所不惜!”
這叫做“向上管理”。
在職場之中,向上管理是一門藝術。
卷簾大將是他的領導。
有問題,有難題,找領導,讓領導幫忙解決問題,此乃明智之舉。
卷簾大將聞言,笑聲愈發洪亮,帶著一絲促狹,一指蕭辰道:
“哈哈哈!楊過山啊楊過山!你這胃口…當真不小!”
“先天月桂樹乃先天靈根,你那點天祿點,可不夠兌換的。”
“哎…”
蕭辰臉上霎時爬滿極其“失落”之色,戀戀不舍地望向那降妖寶杖。
他喟然長嘆,聲音低沉黯然:
“誠如大將軍所言…如此蓋世神兵奇物,終是…終是與末將此等微末小將,仙緣淺薄,無緣吶…”
那一聲長嘆之中,飽含了對強大兵器的極致渴望與求而不得的深深遺憾,溢于言表。
卷簾大將見他“情真意切”,再念及其乃是跟隨自己從海外海一路廝殺至天庭的心腹愛將,辦事素來得力,屢建功勞。
他虎目微闔,沉吟片刻,似在權衡利弊,而后道:
“這那先天月桂樹雖貴為先天靈根,但其枝干砍了又長,砍了又長。”
“些許枝干,砍了之后,過一段時間,先天月桂樹又會長出來,倒也是不打緊。”
“這樣吧。”
卷簾大將霍然轉身,虎步生風,徑自回至帥案之前。
卷簾大將取來一枚烏沉沉、透著一股肅殺鐵血之氣的玄鐵令牌。
令牌上只有兩個古篆“卷簾”字!
卷簾大將緩緩道:
“之前,太陰星君還欠我個人情。”
“這樣吧,你持我將令,前往太陰星,拜見太陰星君。”
“太陰星君看在我這‘卷簾’二字的情面上,自然會允你進入那月宮深處的先天月桂樹林,許你親伐一枝桂木,助你煉制稱心兵器!”
蕭辰聞言,感激涕零,當即表決忠心道:
“大將軍對我有知遇之恩。”
“末將楊過山,敢不為大將軍赴湯蹈火,竭盡死力以報!縱是九死一生,肝腦涂地,亦絕不皺眉!”
卷簾大將聞言,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笑意,然眼神之中,卻一時有些意興闌珊。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他能感覺到。
自打東華之亂,安天大會,如來佛祖與玉帝攀談過后。
玉帝對他便好似沒了往昔那般信任。
其間緣由,如霧里看花,難以捉摸。
不過。
事已至此,隨他去吧。
想到王靈官的結局,卷簾大將心中不禁一陣悲涼。
那王靈官,昔日也是威風凜凜,何等風光,卻落得個如此下場,怎能不讓人心灰意冷?
不過,眼前的這些年輕神仙,還是朝氣蓬勃、滿懷壯志的。
一如當年初入天庭的自己。
卷簾大將的虎掌重重落在蕭辰肩頭,沉聲道:
“常言有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良將若無稱手神兵,便似神鳥折翼,空有凌云之志,亦難展翅高飛!”
“此乃性命交關之本,不可小覷。”
“你既然都去了,便要把握極好,一勞永逸地解決兵器的問題。”
他目光灼灼,如蘊烈火:
“記住!你要在那先天月桂林之中,親自挑選!”
“取其靈韻最深湛、質地最堅實、脈絡最通達之上上桂木之枝!”
蕭辰聞言,鄭重道:
“末將記下了。”
“末將定不負大將軍所托,必尋得那上上桂木之枝,鑄就神兵,在軍中為大將軍爭光!”
卷簾大將又用力一拍:
“吾見你今日奮發之姿,便不由得想起當年,吾飛升天界之初,亦如你這般,意氣風發,渴求神兵利器,以展胸中抱負。”
“望你珍之重之,勤勉精進!”
“莫要辜負了本將對你的這番栽培深意!”
言罷,他話鋒一轉,詢及正事:
“是了,你今日來此見吾,所為何事?”
蕭辰聞言,頓時肅然,躬身稟報:
“稟大將軍!末將飛升天界前,出身南贍部洲蜀地,蜀山仙門。”
“近日探得消息,蜀山周遭有大妖逞兇,殘害生靈,我蜀山宗門弟子折損頗重!”
“此情已由蜀山土地神呈奏信令,上達天聽,天庭亦有所聞。”
“末將聞此‘師門之危’,憂心如焚!”
“懇請大將軍恩準,允末將親率本部天兵,下界除魔衛道,以解師門倒懸之危!”
古之禮儀,講究“天、地、君、親、師”。
即敬天法祖、孝親順長、忠君愛國、尊師重教。
師門有難,弟子當挺身而出,回去救援,此乃天經地義、情理之中的事情。
卷簾大將聽罷,略作沉吟,旋即朗聲道:
“下界有妖邪作祟,禍亂一方,荼毒生靈,你之宗門遭難,更是義不容辭!”
“你既為蜀山弟子出身,亦是天界神將,降妖伏魔,乃職責所在!”
“此請,倒是合情合理!準!”
“你即可持我令,調派麾下本部兵馬,點齊軍將,即刻下界,掃蕩群妖,肅清蜀山!”
蕭辰躬身行禮,聲音鏗鏘有力:
“謝大將軍恩典!末將此行,定不辱使命!”
“數日之內,末將必將那孽障生擒活捉,押至斬妖臺前,明正典刑!”
楊過山確實是蜀山曾經的弟子。
現在的蜀山老祖。
只不過,那個蜀山附近出來的一只妖魔,卻是孫悟空下界之后,用一根“本命毫毛”變化而成的。
當然了,齊天大圣孫悟空的一根“本命毫毛”之神力,也是非同凡響。
不是下界普通人仙之流能對付的。
楊過山,如今是“巡天校尉”,是天界神將,統率百余到數百天兵,已經可以獨立下界降妖。
此即是他和孫悟空之前商量的“金蟬脫殼”之策。
讓他可以名正言順的下界降妖,盜得九葉靈芝草后,借此脫身。
而卷簾大將:
“南天門里我為尊、靈霄殿前吾稱上…腰間懸掛‘虎頭牌’,手中執定降妖杖。”
卷簾大將,總管天門守衛,統領殿前靈官,“執掌虎頭牌”。
“虎頭牌”,就類似于“虎符”,是有“調兵之權”的。
元代文獻《元銅虎符跋》明確記載:“元之虎符俗云虎頭牌”,印證其軍事調遣職能。
此番天界之行,他對卷簾大將利用頗多,關系還不錯。
但他金角大王這用假的身份和卷簾大將換來的友誼,可能只有假友誼。
“封號‘卷簾’,天界大將軍,靈霄鎮天絳闕將,九霄玉樞御前傳。”
蕭辰行前,目光深沉地望向卷簾大將那魁偉背影,心念微動,嘆道:
“哎,今日尚是威風凜凜、權傾一方的卷簾大將,他朝恐已化作那西行路上默默背負、緘口不言的沙和尚。”
“世事無常,命運難測。”
“真不知這天地間,究竟藏著多少變數。”
其后,蕭辰便持“卷簾大將”的玄鐵將令,駕起祥云,徑直朝著那清輝遍灑的太陰星,一路行去。
在《西游記》有介紹:
“盤古開辟,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俱蘆洲。”
而在古代神話巨著《繹史》之中,亦有詳細記載:
“天氣蒙鴻,混沌初開,首生盤古…其氣成風云,變幻無窮;聲為雷霆,震懾八方…”
“左眼為日,普照大地;右眼為月,灑下清輝…齒骨為金石,堅硬無比…”
盤古大神開天辟地,以無上神力,身化萬物,成就了這紛繁復雜、精彩紛呈的大千世界。
盤古有兩眼。
左眼化成了太陽星,右眼化成了太陰星。
而眼睛之上,生有睫毛,此睫毛亦非凡俗之物,蘊含著盤古大神之力。
太陽星(盤古左眼)上的睫毛,就化成了“先天扶桑樹”,為金烏棲息之地,是為“金烏負日”。
因此,“先天扶桑樹”為“太陽之木”,蘊含著無盡的陽氣。
《山海經·海外東經》有記載:
“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居水中。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而太陰星(盤古右眼)上的睫毛,則化成了“先天月桂樹”,是為“蟾宮折桂”。
“先天月桂樹”,扎根太陰、汲取月華而生長,為盤古睫毛所化,是為“太陰之木”。
先天月桂樹,蘊含著神秘莫測的“太陰之力”。
西漢《淮南子》有記載:
“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竊之奔月,托身于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
唐朝《酉陽雜俎》有記載:
“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
其實。
這“先天月桂樹”和“先天壬水蟠桃樹”“先天扶桑樹”“先天菩提樹”“先天葫蘆藤”“七寶妙樹”“人參果樹”…諸多先天靈根相比,其跟腳絲毫不差。
甚至還略強上一些。
畢竟“先天葫蘆藤”、“人參果樹”雖是先天之草木,歷經歲月滄桑,汲取天地靈氣而生。
但終究比不上盤古大神的睫毛直接所化,其中蘊含著盤古大神的力量。
“先天月桂樹”為太陰之木,天下陰屬性之木,以“先天月桂樹”為尊。
其蘊含的“太陰之力”,神秘莫測,若能完全發揮,必能驚天地、泣鬼神,令風云變色,山河動搖。
只是,能發揮“先天月桂樹”太陰本源威力之人,尚未出現罷了。
世間兵器,強弱之分,與使用之人息息相關。
如意金箍棒只是一個定水的定子,由太上老君采集“九轉鑌鐵”鍛造而成,壓根不算兵器。
三尖兩刃刀也只是一只三首蛟龍所化,雖有其獨特之處,但跟腳不算最強。
但使用如意金箍棒的人是孫悟空,使用三尖兩刃刀的是楊戩。
因為孫悟空和楊戩強。
故此如意金箍棒、三尖兩刃刀,很強,成為了名震三界的神兵。
由此可見,兵器之強弱,并非完全取決于其本身材質與來歷,關鍵在于用它的人是誰。
若使用者實力平平,縱是絕世神兵,亦難展其鋒芒。
而“先天月桂樹”這等先天靈根的跟腳,絕對不輸如意金箍棒和三尖兩刃刀。
關鍵在于用它的人是誰?
他金角大王,本體乃蟾蜍。
對于一只蟾蜍而言,用先天月桂樹打造的兵器,自然是最為合適的。
蕭辰眼中精光閃爍:
“我為蟾蜍之屬,乃太陰之物,與這太陰月桂,乃是天造地設的契合。”
“若能將這先天月桂樹枝,融煉入自己的方天畫戟之中,必能鑄就一把真正如意隨心、蘊含太陰偉力的本命神兵。”
“屆時,此神兵在手,吾之實力必將大增!”
水屬陰,金亦屬陰。
金蟾是水族,也為聚財之獸,乃太陰之物。
古有“蟾宮折桂”一說,寓意功成名就,金榜題名。
對于一只蟾蜍來說,沒有什么比“蟾宮月桂”這等太陰之木最合適的兵器了。
此兵器與自身屬性相合,能發揮出最大之威力。
正是:
“日蘊金烏,是為太陽;月乃蟾宮,是為太陰。”
“太陰,又豈會弱于太陽?”
一切,只待兵成主御!
他金角大王,此去蟾宮,為“蟾宮折桂,鑄造太陰神兵”而去!
(月末最后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