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27章 金蟾和玉兔

  卻說在瑤池金母殿外。

  青鳥仙子把玉兔精手中的“玉兔搗藥杵”給沒收了。

  玉兔精瞬間傻眼了,她那一雙赤紅色的兔瞳,瞬間瞪得極大,眼中滿是委屈與不甘。

  她小巧的鼻子微微抽動,粉嫩的嘴唇嘟得老高,仿佛能掛上一個小油瓶。

  玉兔精委屈巴巴地開口,聲音帶著一絲哭腔:

  “姐姐,這搗藥杵不算兵器吧!”

  “我一個搗藥仙子,隨身帶一個搗藥杵,很合理吧!”

  “這搗藥杵是我每日搗制‘玄霜仙藥’的必備之物,沒了它,我如何完成娘娘交代的任務?”

  “娘娘若怪罪下來,我可如何是好呀!”

  她一邊說著,一邊急切地伸手,試圖去奪回那心愛的搗藥杵,卻被青鳥仙子一個凌厲的眼神瞪了回來。

  她只能眼巴巴地看著自己的寶貝被拿走,那模樣可憐極了。

  這“玉兔搗藥杵”,其實是玉兔精的伴生靈寶,和玉兔精猶如一體。

  對玉兔精來說,很重要。

  在《西游記》中,玉兔精就曾道過搗藥杵的來歷:

  “混沌開時吾已得,洪蒙判處我當先…‘隨吾久住’蟾宮內,‘伴我常居’桂殿邊。”

  由此可見,這搗藥杵與她淵源極深。

  眼見玉兔搗藥杵被沒收,是拿不回來了。

  玉兔精那一雙赤紅色的兔瞳中,滿是委屈的淚水在打轉,嘴巴微微嘟起,似有千言萬語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玉兔,你活該!”

  素娥仙子嘴角上揚,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眼神中滿是幸災樂禍:

  “沒了搗藥杵,我看你還囂張什么!”

  她轉過頭,對著青鳥仙子說道,聲音中帶著一絲急切:

  “姐姐,你莫要還她了!”

  “不然,她定然還要行兇殺人!”

  素娥仙子轉過頭,看著玉兔,眼神中滿是得意之色:

  “不要把這根搗藥杵還給她,看她以后還敢不聽話。”

  玉兔精聽到素娥仙子的話,心中的怒火瞬間被點燃,她瞪大了眼睛,怒目而視,大聲吼道:

  “素娥,是你偷看,還先打人的!你別在這里顛倒黑白!”

  素娥仙子卻毫不示弱,雙手叉腰,大聲狡辯道:

  “玉兔,你胡說,我沒有!你少在這里血口噴人!”

  玉兔精氣得渾身發抖,牙齒咬得咯咯作響:

  “你狡辯!”

  素娥仙子不甘示弱道:

  “我撕爛你的兔子嘴!”

  蘇東坡曾有詩道:“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女人吵起架來,那威力著實驚人,恰似“河東獅吼”。

  其聲勢絕不輸唐僧在孫悟空耳朵旁邊念緊箍咒,直叫人頭疼欲裂、心煩意亂。

  “嗡嗡嗡!”

  “嗡嗡嗡!”

  蕭辰置身于玉兔精與素娥仙子激烈的爭吵聲中,只覺耳邊“嗡嗡作響”,仿佛有無數只蜜蜂在飛舞。

  不過。

  蕭辰也漸漸從這紛繁的言辭里,理清了這場風波的來龍去脈。

  原來,玉兔精,本是廣寒宮中專職搗制王母不死藥以及王母延壽藥的仙獸,乃太陰星中的“搗藥仙子”。

  說白了,玉兔精就是給瑤池王母辦差的一名“技術人員”,但是住在廣寒宮中。

  西游記中在介紹玉兔精的時候,曾道玉兔精:“團身一塊毛如玉,直鼻垂酥,雙睛紅映,猶欺雪上點胭脂…幾番家吸殘清露‘瑤天’曉,‘搗藥長生’玉杵奇。”

  就點明了此事。

  “搗藥長生”就是搗制長生仙藥,“瑤天”自然就是天上瑤池了。

  玉兔精每日的工作,便是手持搗藥杵,將各種珍貴的仙草和靈藥搗成細膩的藥泥,為王母煉制出各種功效神奇的仙藥。

  其中,玉兔精最近正在煉制的是一種叫做“玄霜仙藥”的藥。

  這玄霜仙藥,乃是王母娘娘精心研制,欲用于提升自身修為、延年益壽的珍稀靈藥。

  其配方神秘莫測,所需仙草皆是世間罕見之物,采集過程更是艱難險阻。

  玉兔精深知此藥的重要性,每日都全神貫注地搗制“玄霜仙藥”,不敢有絲毫懈怠。

  李白有一首詩《古月行》,很有名,便是對“玉兔搗藥”以及“月中蟾蜍”的生動描繪。

  詩曰: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反正玉兔就是搗藥的。

  而且,玉兔與蟾蜍天然便有親近之感,二者皆為月中仙獸,時常相伴而出。

  在月明星稀的靜謐之夜,你若舉頭望月,便能常常瞧見這般景象:

  “在月宮之中,玉兔手持搗藥杵,在藥臼前忙碌地搗藥…”

  “而蟾蜍則靜靜地趴在一旁,仿佛在守護著玉兔…”

  古人向來喜歡以月亮來比擬愛情與婚姻。

  是為:“月下老人牽紅線,愿為君心化月明。”

  正是,青絲結發,喻夫妻同心;月下盟誓,誓恩愛不移。

  而月宮之中的“金蟾和玉兔”,又如何不是“金玉良緣”的象征呢?

  金蟾,象征著財富與尊貴,玉兔,代表著純潔和美貌,金蟾加玉兔,是為——“男財女貌”。

  廣寒中太過于清冷,自然不適合種植靈芝、仙草、朱果等藥材。

  王母娘娘的長生仙藥,玄霜仙藥等仙藥的原材料,大部分都栽培在瑤池之中。

  所以,玉兔精這個“搗藥仙子”,有時便需前往瑤池采藥。

  平日里,她頻繁穿梭于清冷孤寂的廣寒宮與仙氣氤氳的瑤池之間,忙碌于采藥、搗藥之事。

  而玉兔精手中那常用的“玉兔搗藥杵”,堪稱她搗藥時的“命根子”。

  那是她搗藥時形影不離的寶貝,可助她將仙草靈藥搗成各種神奇的仙藥。

  再說那素娥仙子,她乃“天庭歌舞團的副團長”。

  不過,常言道:“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素娥仙子雖有著幾分姿色與才藝,卻野心勃勃,心中一直覬覦著正團長嫦娥仙子的位置,妄圖官位更上一層樓,在天庭中謀得更高的地位與權勢。

  然而,嫦娥仙子背后有玉帝撐腰,根基深厚,素娥仙子難以撼動其地位。

  于是,她便將目光投向了瑤池王母,期望能得王母娘娘的庇佑,在這天庭的權力斗爭中尋得幾分勝算。

  同時,素娥仙子的修為平平,壽元將近。

  為了延續生命。

  她一直絞盡腦汁地想要討好瑤池王母,想求得一份延壽之藥或者一枚蟠桃食用。

  這日。

  恰巧素娥仙子來到瑤池,無意中看到玉兔精拿著王母秘方在那里搗藥。

  那延壽之藥,對素娥仙子來說,無疑有著致命的吸引力,讓她看到了延續生命的希望。

  她一直求而不得,此刻好奇心作祟,心中的貪念如野草般瘋長,便想湊過去一探究竟。

  然而,玉兔精豈會輕易讓她窺探王母的秘方?

  那可是王母娘娘的藥方,若是不慎泄露出去,自己必將大禍臨頭,遭受嚴厲的懲處。

  玉兔精毫不猶豫地拒絕了素娥仙子,態度堅決,沒有絲毫商量的余地。

  可素娥仙子哪肯善罷甘休?

  她見玉兔精如此不識趣,心中惱怒不已,竟偷偷摸摸地想要偷看。

  她貓著腰,躡手躡腳地靠近玉兔精,眼睛緊緊盯著那搗藥的杵和藥方,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不巧的是,她的舉動被警惕的玉兔精發現了。

  玉兔精立刻停下手中的動作,瞪大了眼睛,怒視著素娥仙子,大聲呵斥道:

  “你好大的膽子,竟敢偷看王母秘方!”

  那聲音在瑤池中回蕩。

  素娥仙子做賊心虛,聽到玉兔精的呵斥,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如紙,身體也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但她又不愿承認自己的錯誤,反而惡人先告狀,強裝鎮定地說道:

  “我…我沒偷看,你莫要冤枉我!”

  情急之下,為了讓玉兔精閉嘴。

  素娥仙子竟揚起手,狠狠地打了玉兔精一巴掌。

  這一巴掌,重重地落在了玉兔精的臉上。

  哎呀,這一巴掌就不得了了。

  素娥仙子這一巴掌,瞬間將兩人之間潛藏的矛盾徹底引爆。

  一場激烈的沖突就此爆發。

  其實。

  素娥仙子和玉兔精之間早有舊怨。

  上次在廣寒宮的時候,嫦娥仙子正悉心指導著素娥仙子跳那美輪美奐的驚鴻舞,楊嬋也在一旁饒有興致地觀賞。

  而玉兔精呢,正專心致志地搗著藥,全然沒注意到周圍的情況。

  不料,一點藥渣突然從搗藥杵上飛濺而出,恰好落在了素娥仙子那潔白如雪、繡著精美花紋的廣袖流仙裙上,瞬間把裙子弄臟了。

  素娥仙子見狀,怒火瞬間涌上心頭,她覺得玉兔精是故意讓她出丑,讓她在眾人面前丟臉。

  她二話不說,柳眉倒豎,杏眼圓睜,飛起一腳,將玉兔的搗藥碗踢得遠遠飛去。

  玉兔精一臉愕然。

  玉兔精剛要站起身來開口道歉,卻又被素娥仙子“啪”的一巴掌狠狠地扇在俏臉上。

  這一巴掌,打得玉兔精頭暈目眩。

  她的小臉瞬間浮現出一個明顯的巴掌印,火辣辣的疼,疼得眼淚在眼眶里直打轉,好幾天都沒消下去。

  不過,這事畢竟是玉兔精先弄臟了素娥仙子的裙子在先。

  玉兔精雖然心中委屈,但也覺得是自己有錯在先,便忍一忍也就過去了。

  她玉兔又不是打不過素娥仙子,只是之前“不占理”罷了。

  可沒想到,這次素娥仙子又來主動招惹她,妄圖窺探王母延壽藥的藥方,還又打了她一巴掌。

  這無疑是在玉兔精的雷區上瘋狂蹦跶。

  常言道:“揭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臉。”

  臉部象征著人格尊嚴,打臉那可是極為侮辱人的行為,就像在人的尊嚴上狠狠踩上一腳。

  玉兔精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她覺得懟上幾句雖然能神清氣爽,卻不如甩上一棍子念頭通達。

  玉兔精心想:

  “上次的事自己已經忍了,這次若再退讓,那以后還不得被素娥仙子騎在頭上?”

  “更何況,兔子也是很記仇的!”

  “我玉兔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

  “拿棒子錘她!”

  當下,玉兔精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再也壓抑不住。

  玉兔精拿起她的玉兔搗藥杵,便與素娥仙子在瑤池大打出手。

  要知道,玉兔搗藥杵那可以說是玉兔精的伴生靈寶,威力不俗,正是:

  “這般器械名頭大,在你金箍棒子前。廣寒宮里搗藥杵,打人一下命歸泉!”

  彼時,西行路上。

  在天竺國,那孫悟空聽到玉兔精罵他是個“弼馬溫”,心中大怒,掄起那如意金箍棒,舉棒劈面就打玉兔精。

  那玉兔精,亦非凡俗之流,毫無懼色,纖手緊握玉兔搗藥杵,徑直迎將上去,與那神通廣大的孫悟空斗在一處。

  這一場那是:“金箍棒,搗藥杵,兩般仙器真堪比”,直打得風云變色,日月無光。

  此二者,皆懷頑心,互不相讓,一沖一撞,皆欲賭個輸贏。玉兔精仗著搗藥杵之利,與孫大圣斗經半日,竟不分勝敗。

  后來,孫悟空用了一個“兵器化雨”之術,擊敗了玉兔精。

  然玉兔精亦非易與之輩,她且戰且退,一邊逃竄一邊揮動搗藥杵反擊,竟還能在西天門處與孫悟空來往戰斗十數回合。

  而后,雙方又鏖戰十數回合。

  這“猴子打兔子”之戰,前后加起來,足有數十個回合之久。

  孫悟空此番,或許有所留手。

  畢竟“弼馬溫”三字,暗藏玄機。

  天庭之上,但凡有精怪敢罵其為“弼馬溫”,背后多半有人撐腰。

  不然,一般的野妖怪,怎么會知道他美猴王在天上當過弼馬溫?

  故而孫悟空心中,或許亦有幾分顧慮,未使出全力。

  不過,從這場激戰亦可看出,玉兔精手持搗藥杵,倒也并非十分羸弱。

  就連孫悟空亦親口承認:

  “她使一條短棍,喚名搗藥杵,與我斗了半日。”

  由此可見,玉兔精的戰力著實不容小覷,在西游一眾女妖精中,亦能名列前茅。

  待雙方真正打起,玉兔精徹底動了殺心。

  那素娥仙子,又豈是玉兔精之對手?

  她那點微末修為,在玉兔精面前簡直不堪一擊。

  要不是王母娘娘的坐騎青鸞攔著。

  玉兔精直接就給素娥仙子的腦袋砸得稀碎了。

  如果玉兔精和素娥仙子是在太陰星中起了爭執,那自然是交由太陰星君發落。

  但在玉兔精和素娥仙子是瑤池起了爭執,被瑤池的護衛拿下,那就是直接交給王母發落,太陰星君就無權過問了。

  畢竟,天庭的女仙,再大,那也大不過王母娘娘。

  這場瑤池的紛爭,究竟會如何收場,還得看“王母娘娘的裁決”…

  瑤池金母殿內。

  大天池。

  “先天純陰之氣”絲絲縷縷,自池中逸散而出,與那氤氳霧氣相互揉合,如夢如幻,仿若置身縹緲仙境,令人心神俱醉。

  良久之后。

  瑤池王母終于緩緩起身。

  她蓮步輕移,儀態嫻雅,自大天池中徐徐步出。

  瑤池王母每踏出一步,池水便泛起層層漣漪,水珠沿著她那如羊脂美玉般光滑細膩的肌膚緩緩滑落,恰似月華傾灑,綴于其上,閃爍著迷人光澤。

  “滴答、滴答、滴答…”

  “滴答、滴答、滴答…”

  其長發如墨瀑,垂至腰際,發梢滴下的水珠,瞬間化作一顆顆晶瑩珍珠,滴落在池邊白玉階上,發出清脆悅耳之音。

  瑤池王母之肌膚,透出白玉色的光暈,細膩如酥,仿佛輕輕一觸,便會留下痕跡。

  桃花的香氣,裊裊娜娜,縈繞于其身旁,似有若無,撩撥著人心,令人心旌搖曳。

  世人皆道“美人沐浴”乃至美之景,可“美人出浴”更美!

  此時此刻。

  “剛出浴的瑤池王母”,身著一襲輕薄羅裙,半遮半掩。

  那羅裙如云霧般輕盈,隨風飄動,若隱若現。

  瑤池王母那如雪肌膚,在薄紗之下半遮半掩。

  酥雪半露,恰似云霧繚繞著一對大雪山峰。

  那雙峰,高峻而挺拔,然于云靄之輕撫間,更添幾分神秘與誘惑。

  此等朦朧的美態,宛如一幅絕美的畫卷,讓人看一眼便覺心神蕩漾,魂飛魄散。

  正是:

  “王母出浴影朦朧,羅裘薄紗半遮胸。”

  此等絕世風姿,真可謂冠絕三界,無人能及。

  瑤池王母微微抬起那如玉雕琢之纖足,足尖輕點于波光瀲滟之池水之上。

  剎那間。

  原本平靜如鏡的池水,仿若一尾沉眠于淵底之水龍,忽被驚擾而醒,陡然間洶涌翻騰起來。

  浪濤如怒,層層迭迭,濺起那雪白浪花,恰似碎玉飛瓊,在空中肆意飄灑。

  緊接著。

  一道絢爛至極之虹橋,自池中緩緩凝就。

  七彩光芒相互交織纏繞,若天女之錦緞,流光溢彩,直通向那昆侖玉榻,似為王母專設之通途,彰顯其尊貴不凡。

  瑤池王母蓮步輕移,足踏虹橋,儀態萬方,直往昆侖玉榻翩然而去。

  及至昆侖玉榻。

  “嗯…”

  瑤池王母輕啟朱唇,發出一聲慵懶之音,旋即悠然躺于其上。

  她娥眉輕舒,宛如兩片彎彎之柳葉,透著一種溫婉與柔情。其面如滿月,肌膚白皙而透著淡淡紅潤,仿若被瑤池仙水精心潤澤哺育,細膩光滑,毫無一絲瑕疵,宛如羊脂美玉一般。

  正是:“沐盡瑤池萬載露,方成三界至尊顏。”

  此時此刻。

  瑤池王母正慵懶地斜倚在榻上,將那凹凸有致的身材毫無保留地顯露無疑。

  但見其纖腰盈盈,可堪一握,若弱柳之臨風,楚楚堪憐。

  其肩、胸、臀豐腴之曲線,起伏有致,宛若山巒之綿亙,又似波濤之洶涌,與纖細處相映成趣,豐而不腴,雅而不俗,盡顯曼妙之態。

  恍惚之間。

  就好像有一枝纖纖之木,其上正結著一對雪白的碩果,飽滿而富有生機,微微而顫動。

  此般種種,盡顯一種豐腴熟婦所獨有之韻味。

哎呦文學網    西游妖帝:從小蛤蟆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