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67章,

  經過一番商議,李恒以出資40萬外加兩個點子獲得66的股權。

  第一個點子,李恒根據后世的所見所聞,對她14雙樣品鞋適當提出了修改建議,讓它們看起來更時尚、更大方、更本土化。

  他以豐富的經驗,折服了初生牛犢李望,讓后者眼睛亮晶晶的。

  經過半個多小時候的設計交流,李望由衷嘆服說:“真沒想到你腦子這么靈光,比我的還好使,不去學設計真是可惜了。”

  說完,她又兀自笑了笑,以李恒如今在國內文壇的地位,貌似比設計這套路更牛逼,更有地位。

  李恒心想,老子后世什么樣的好東西沒見過?這才哪到哪啊,沒有那金剛鉆也不敢攬瓷器活啊,也不敢開口要這么高的股份啊。

  李望靈光一現說:“根據你的思路,我打算多增加幾款樣品鞋,等我設計出初步圖紙,到時候咱們再深入交流。”

  李恒她,“可以。”

  至于第二個點子,則是李恒的市場拓展計劃。

  李望在設計上很有天賦,但她在市場把握方面卻比較薄弱,這從規劃書上就可見一斑。

  她前生就是因為不能精準把握市場敏銳態勢,從而導致前面幾次創業都慘敗收場。

  而當李恒提出利用今年千載難逢的奧運會和央視打策略時,進一步降服了有自知之明的她。

  李望信心不足地問:“真能說服奧運選手穿上我們的鞋?”

  在她的觀念中,大陸一直是計劃經濟,什么都上面說了算,這條路怕是不容易。

  李恒道:“改革開放的標志之一就是中國經濟體制的改革,1979年偉人在美國和加拿大會見客人時,首次提出了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的論斷,這意味著什么?你在海外學習這么多年,應該比誰都心里清楚。”

  不等她講話,李恒接著開口:“1984年,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提出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根據這兩年的新聞時事總結判斷,我猜測國內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最終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李望高興問:“真的?如果這是真的,那國內的經商環境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然,這些報紙上都有報道,都有跡可循,你自己可以查閱。所以9月份的漢城奧運會是天賜良機,是我們新品牌一炮而紅的巨大機遇,一定要抓住它。”

  李恒想了想,囑咐道:“你可以試著以香江愛國人士的身份接觸下體育總局,現在國內還沒有同類競爭對手,估計希望很大。假若實在不行,我到時候另想辦法。”

  李望躍躍欲試:“你有這方面的人脈。”

  李恒腦海中閃過兩個人影,給她打氣道:“有,不過這是壓箱底的寶貝,相當于咱們的核武器,不能輕易動用。畢竟人情動一分就少一分。”

  “行,瞧你這么有信心,我就更有信心了。”李望感覺這一趟來滬市真是最明智的決策。

  以李恒今天展現出來的、在市場方面的能力,再結合自己在設計上的天賦,新品牌大有可為。

  接下來,兩人開始商議公司各種細節。

  再一次!

  有著開辦公司經驗的李恒再一次用智慧降服了李然,讓她對未知不再忐忑和茫然,讓她生出一種撿到寶貝了的喜悅感。

  對開辦新公司,李然雖然有著一腔無與倫比的熱情,但她怕不怕?

  相當懼怕!

  是個人都會對從未涉足的領域心懷畏懼。而李恒的意外成熟、李恒的信手拈來、李恒的侃侃而談和李恒的一系列建議讓她漂浮不定的心找到了最終方向,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踏實感。

  李望看著他眼睛,飽含炙熱地說出一句大逆不道的話:“要不是我們有血緣關系,我一定要為你瘋狂!”

  李恒翻翻白眼:“行了行了,這話在我這里開開玩笑就算,可別讓外人聽去嘍,不然我就算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李望咯咯一笑,問:“咱們新品牌叫什么名字好?”

  李恒反問:“問我?”

  “你是公司大股東,是男人,不問你問誰?”經過一番交談,兩人的關系更加熟稔,本就活潑開朗的李望開起了小玩笑。

  李恒想了想,恬不知恥地拋出兩個名字:“新勢力,安踏,你覺得哪個好?”

  “新勢力?安踏?這名字有什么講究沒?”李望在嘴邊反復念叨名字問。

  李恒講,“新勢力,就是字面意思,代表著我們新品牌的崛起。語我都想好了:沒有不可能!

  翻譯成英文就是ImpossibleisNothing.

  你也知道我們國家如今在體育方面的困難局面,在國際上地位并不高,但再困難也要咬牙堅持,相信自己!這詞很好的契合了他們的精神需求,也能在大眾心里引起共鳴。”

  “好!這句詞很有力量!”李望激動地在本子上記下這句語,然后問:“安踏呢,又是什么說辭?”

  屁的說辭啊!

  李恒純屬是偷懶了,把后世國內第一的體育品牌搬了過來,“安踏,其實也可以用字面意思去理解它的品質,鞋子嘛,就是用來走路運動的,踏的安心最重要。標志可以這樣寫,就用中文Anta,語,嗯語用“永不止步”怎么樣?翻譯成英文就是Keepmoving。”

  李望又高興了一陣,可接著就陷入了選擇困難癥,不知道該用哪個名字更好?

  見狀,李恒在旁邊指出:“其實叫什么名字不是那么重要,只要市場份額和名氣起來了,更拗口的名字都會變得郎朗上口,變得炙手可熱,被人記住。”

  他這說的是大實話。就像蘋果和阿里巴巴,初聽不覺得很普通么?可做大做強后,誰還會覺得這名字普通?

  猶記得2003年的時候,他第一次聽到阿里巴巴這名字時總覺得古里古怪,好別扭的趕腳!但馬火車變成人家口里的馬爸爸時,阿里巴巴就變成了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代名詞。

  一句話,一切靠實力說話!

  權衡一番,李望問:“我能不能綜合一下?”

  李恒問:“怎么綜合?”

  李望說:“名字用安踏,踏得放心,我很喜歡這釋義,估計廣大消費者也會青睞它。而咱們的語就用“沒有不可能!”,這句話我真的很喜歡,很有feel,你想象一下奧運選手獲得金牌時刻,念出這句詞,是不是很激情?”

  李恒沒有異議,“可以。”

  前生里,安踏可是一個中低檔運動品牌,一直試圖往高端擠,由于市場格局已定以及在世人心中的品牌形象根深蒂固,這個過程不可謂不艱辛。

  而這一世,李恒不會再走老路,一上來就走中高端路線,品牌定位非常明確。

  至于低端市場,該舍棄就要舍棄,人不能太過貪婪,得留給其他人飯吃。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把公司一切規章制度敲定后,兩人接著就廠房選址、招工買馬等事項進行了商談。

  李恒找出一張滬市地圖,指著靠近楊浦位置的浦東,劃一個圈說:“廠房選址就這里好了。”

  “這里?這不是郊區嗎?”李望第一次提出質疑。

  李恒眨巴眼,“相信我,選這里肯定一本萬利。如果可以,咱們廠房地盤盡可能要大一點。”

  見他說的這么肯定,李望小聲問:“你是不是有什么內幕消息?”

  李恒再次眨下眼,笑而不語。

  試了幾次都套不出話,李望沮喪問:“多大才算大?”

  李恒道:“能多大就多大。不管以什么名義,倉庫也好,物流也好,或者其它什么借口,總之就是占地面積越大越好!在這方面,你是香江人,跟這里的領導交流可能會更有優勢。”

  李望點頭:“這個我打聽過,港澳臺同胞和海外華人的投資似乎更受當地政府喜歡,也往往能要到一個比較好的優惠政策。”

  這是不可以爭議的事實,李恒點頭道:“對。對于投資規模,你要學會畫大餅,學會用夸張的修辭手法,百萬打底,上千萬也不是問題,反正么,分階段投入嘛,誰也不能拿你說什么。”

  李望笑著說好:“好,和政府打交道李希更有經驗,我等會就去打電話,讓她過來幫我們。”

  李恒從不懷疑180奧迪大燈泡的能力,那可是比老抹布還厲害的存在,“行。”

ps:今天在醫院,只是群里說了,沒發通知  (本章完)

哎呦文學網    1987我的年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