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93回 模式爭鋒定圭臬,文明融火淬真章

  周婷似乎并未察覺到在場幾人之間那微妙的氣氛變化。她輕輕理了理衣裙,重新落座,臉上帶著一抹俏皮的笑意,看向李一杲說道:“哎呀,李先生對咱們滄美集團的評價可真不低呢,說我們‘引領1.0’,倒也確實名不虛傳。連鎖協會一直都把咱們當作廣東傳統連鎖十大經典范式的典型案例呢。不過,這‘通曉2.0’,我們可實在不敢當。雖說我們的轉介紹推送模式已經推行了一陣子,也積累了些經驗,但還處于摸索階段,獨創的玩法都還沒成型,所以啊,實在稱不上通曉2.0。不知道你們在這方面有沒有什么經驗能分享分享?我們可是很樂意學習的。”

  在李一杲心里,連鎖企業配備ERP、SCM、CRM、POS等八大軟件系統,那不過是最基礎的標配。聽周婷這話,他覺得對方似乎有些自視甚高,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無奈。

  其實,這是李一杲犯了個認知錯誤,錯把連鎖超市的系統標準,套用到了其他連鎖行業。他在一樓展廳參觀時,特意問過瑤瑤關于滄美集團軟件管理系統的情況。據了解,滄美集團那兩千多家連鎖門店,別說是能實現線上線下統一結算的會員系統了,就連最基本的門店POS系統都還沒完善,普及率還不到五分之一,而且只是偶爾使用。

  所以,李一杲才覺得自己給出“引領1.0”的評價,已經算是高看了。然而,滄美集團是造型連鎖企業,并非零售企業,對信息化的要求相對低很多,POS、ERP這些并非必不可少。周婷并非故意謙虛,實際上是在有力地反駁“通曉2.0”這種紙上談兵的說法。

  李一杲心里明白,再反駁下去就是不給對方面子了,于是趕忙點頭,一臉謙遜地說道:“哎呀,婷姐,我們就是些死讀書的人,哪有什么實戰經驗呀,剛剛也就是信口胡謅,你們才是真正的行業專家呢。”

  徐滄海饒有興致地看著周婷與李一杲,表面上像是在討論問題,可每句話里都暗藏機鋒,幾輪交鋒下來,他覺得火候差不多了,便開口道:“李總,來來來,你給咱們周秘書詳細講講,關于連鎖2.0模式,書里是怎么描述的呢?”

  李一杲心中猛地一緊,徐滄海這話可大有深意。不稱呼“小李”而是叫“李總”,顯然是將他置于創業者的位置,而非僅僅看作趙雄的女婿。再者,剛才趙雄說他不過是多背了些書,只會掉書袋。要是他連基本概念和定義都記不住,那前面一大通辯駁就如同空中樓閣,毫無根基;可要是他倒背如流,豈不是坐實了趙雄所言,只是個死記書本的書呆子,那還有什么好辯論的呢?

  趙不瓊之前所說的定義,已經表明是自創的。李一杲確實不知道教科書上是如何定義的,一時間進退維谷,額頭上不禁冒出細密的汗珠。好在趙不瓊早有準備,趕忙搶話,一臉討教地說道:“徐叔叔,我之前說過我們的定義,那是我自己想出來的。您作為連鎖行業的權威,您又是怎么界定連鎖模式劃分的呢?”

  李一杲頓時松了一口氣,心里暗自贊嘆老婆這一招巧妙,給自己解了圍。如此一來,大家都拋開教科書的定義,對他這個并非商科出身的人而言,多少公平了些。趙不瓊的回答,既化解了他無論怎么答都會被徐滄海拿捏的困境,又把徐滄海高高捧起。徐滄海身為上位者,自然不好再刻意打壓他了。

  徐滄海在連鎖行業摸爬滾打一輩子,對于連鎖業的代際發展歷程自然了如指掌,不過,行業里其實并沒有明確的1.0、2.0之類的概念和說法。他心里也清楚,什么樣的年輕人值得投資,項目創始人自然是越有能耐越好。要是遇到的只是唯唯諾諾、任他擺布的人,那最多只能成為他公司的執行人,他哪敢放心做投資人呢?

  這個道理,趙雄懂,趙不瓊也懂,偏偏李一杲還沒悟透。

  徐滄海和趙雄對于獨立項目的創業者,不怕他們本事大,就怕他們沒本事。哪怕被頂撞了有點尷尬,他也沒往心里去,反而還挺欣賞這種有主見的年輕人。

  徐滄海感覺是時候自己一錘定音了,他伸手從口袋里掏出一個棒狀物,輕輕放到鼻尖嗅了嗅,深深吸了一口氣。這是他的習慣性動作,也是他的提神神器,自從戒煙后,這已經成了他做決策前的標準前奏。

  “得稍微敲打敲打這兩個目無尊長的小年輕,看看他們的抗壓能力咋樣。”徐滄海閉著眼,享受著吸入的煙霧帶來的快感,心里已然做出決定。

  他緩緩睜開眼,目光如炬地看向李一杲和趙不瓊,緩緩說道:“連鎖業最初主要是直營連鎖經營模式,大西洋與太平洋茶葉公司(A&P)作為世界上第一家連鎖企業,于1859年成立,那可是在你我父輩出生前一百多年的事兒了。到了20世紀中葉,這家公司已經發展到一萬五千家門店,所以,直營連鎖可看作第一代連鎖模式。后來,特許加盟連鎖模式橫空出世,像7 - 11、麥當勞、肯德基等,如今咱們看到的大多數連鎖企業都屬于這種類型,可以稱之為第二代連鎖模式。大約十年前,國內興起了聯營托管連鎖模式,名創優品就屬于這種,這便是第三代連鎖經營模式。”

  徐滄海發言的時候,見李一杲和趙不瓊都一臉認真的態度,側耳傾聽,心里總算感覺了一絲滿意,他繼續講解道:“直營連鎖模式,由總部直接投資與運營;加盟連鎖模式,加盟商負責投資與運營門店,總部則統籌商品供應,承擔品牌與市場運營責任;而聯營托管連鎖模式,作為目前連鎖企業中最先進的商業模式,由加盟商負責投資,總部全面負責經營。以投資和加盟兩個維度劃分代際,這是目前全球連鎖商業模式不同時代的劃分規則,是經過實踐驗證、被連鎖行業公認的。”

  徐滄海這一番話,等同于以權威的姿態,發表了某種“標準”的言論。眾人心知肚明,所謂標準,代表的是一種至高無上的規范。最好的東西各有各的好,但若不遵從統一的規范,再好也會被邊緣化。標準之爭,便是終極之爭——“強者制定標準,弱者遵守標準”。對此,李一杲和趙不瓊既無反駁的能力,也無反駁的地位。唯一能稍稍提出異議的,或許只有趙雄了。

  趙雄并未與徐滄海抬杠,他邊聽邊點頭,待徐滄海說完,便擺出一副嚴肅的面孔,對李一杲和趙不瓊沉聲教訓道:“聽到沒有?你們倆的學習態度可不夠端正,也不夠深入。連鎖行業畢竟是開店的,你們不要在網上聽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所謂理論,就自以為是,懂么?聯營托管連鎖才是最新的模式,這個概念,你們聽說過嗎?”

  趙不瓊看著父親那裝出來的嚴肅表情,差點沒忍住笑出聲來。她迅速調整情緒,換上一副誠懇而謙遜的神態,點頭回應道:“知道知道!這個名詞我聽說過,但確實了解不多。徐叔叔,能不能麻煩您給我們詳細講解一下呢?”

  李一杲也急忙神色認真地虛心檢討:“直營連鎖、加盟連鎖、托管連鎖這三個時代的劃分確實很有高度,我們聽了都受益匪淺。從投資和經營這兩個維度來看,這種劃分方式既清晰又易于理解。”他稍作停頓,很誠懇地向徐滄海請教:“徐董,不知我們滄美集團是不是有意向發展托管連鎖呢?”

  有些話,不能說得太透,但聽的人需“聞香知雅意”。徐滄海給連鎖下了標準定義,等于為這場討論蓋棺定論。然而,只要符合他的標準,其他都可以談。無問七子團隊最初也打算采用托管模式,只是被無問僧提出的要求,沒辦法實施而已。李一杲的詢問,一來想知道徐滄海是否對托管模式感興趣,二來也想從這位連鎖行業行尊的口中,多了解一些托管模式的見解,為自己將來公司開張多一些參考。

  當然,李一杲從趙雄的話語中聽出,徐滄海對聯營托管模式是感興趣的。

  實際上,徐滄海何止是感興趣,他不僅早就嘗試過,而且直至今日,仍在這條路上探尋著適合滄美集團的方案。

  好幾年前,招商總監向徐滄海遞交了一份類似辭職報告的辭職報告。招商總監解釋道:“徐董,我實在沒法招到加盟商了。他們愿意出錢參股咱們公司,可前提是咱們能上市;他們也愿意出資投資門店,但要求咱們負責經營門店并保證盈利。他們還說,一來沒能力管理門店,二來員工也難招!”

  徐滄海聽后,一臉不悅,訓斥道:“那是你找錯人了!你可以去找那些想自主創業的年輕人,或者那些有一定積蓄卻失業,一心想開個小店的中年人…”

  然而,招商總監并未聽從徐滄海的建議,毅然決然地辭職了。入職另一家公司后,他對滄美集團上下其手,短短一年時間,就挖走了八百個加盟商。這可把徐滄海氣得大發雷霆,當即召開會議,商討應對之策。

  “徐董,流失的加盟商大多經營不善。他們走后,剩下的加盟商質量反而更高了,店均產值也終于擺脫了低位,提升了15%…”新的招商總監給出了看似充分的理由,試圖證明自己還是有所成績的。

  “要是把所有窮人都餓死,只剩下世界十大首富,那你也能躋身世界十大富豪了。”徐滄海冷冷地諷刺道,“你該解釋的不是店均業績提高了多少,而是咱們的門店為什么會流失那么多。”

  招商總監聽后,滿頭大汗,一咬牙,還是道出了實情:“那些經營不善的門店,對方承諾托管經營并兜底業績,換做哪個虧錢的店,都很難抵擋這種誘惑。”

  “別跟我解釋!既然知道原因,就趕緊找解決辦法!既然對手能做到,咱們為啥不趕緊學?”徐滄海一陣咆哮,集團隨即動員起來,搞了幾家托管經營的試點,結果卻是喜憂參半。

  “徐董,門店經營倒是盈利了,加盟商也很滿意。不過,”負責托管經營的運營總監一臉擔憂地說道,“店員要求八小時工作制,雙休,對咱們十二小時六天的工作制極為不滿。最近人員流動率已經超過百分百,人資部門沒能及時給我們提供足夠的人手,好多門店都出現人手短缺的情況了。”

  “咱們是股份制企業,得合規經營,”人資總監趕忙舉手反駁,“不然以后上市資格都可能被質疑。我們人資部門已經全員總動員,每天都在面試,可現在的年輕人根本不聽咱們那套,對工作時間和休假看得很重…”

  扯皮,無休止的扯皮,這讓徐滄海也無計可施,這便是他對聯營托管經營又愛又恨的緣由。

  徐滄海從回憶中回過神來,目光落在李一杲身上,輕輕嘆了口氣說道:“聯營托管模式啊,對總部的經營管理能力要求實在太高了。滄美集團之前也嘗試過,最多的時候有五百多家托管門店,可到現在還在摸索。這種模式,公司得上市成功后才好操作。沒上市的公司,想搞聯營托管,那可太難了!”

  周婷似乎察覺到徐滄海神色略有不佳,趕忙插話解釋道:“我們徐董提出了第四代連鎖模式,就是用上市公司股權置換聯營托管模式。這種模式需要公司上市之后,拿出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權,與托管企業的資產收益率綁定。這全新的第四代連鎖模式,也是我們集團當下努力的大方向。”

  趙不瓊心中暗暗叫苦,這話題聊到這兒,稍有差池,就可能把天給聊死。她暗自琢磨,該如何打破這略顯尷尬的局面。

  徐滄海給連鎖模式定下了標準,周婷又適時補臺,進一步鞏固徐滄海的標準,這場爭論算是有了定論。贏家自然是徐滄海,里子面子他都占全了。

  趙不瓊原本要講的第三代連鎖的核心,是場景化、游戲化,摒棄傳統統一的特許加盟模式,打造千店千面的個性化門店,這相當于廢除第一代連鎖明面上的三統一,轉而采用基于線上線下系統體系的三統一,變化不可謂不大。她本擔心徐滄海一時難以接受,所以想先通過討論第三代連鎖模式切入,再提出這些想法,會顯得自然些。

  趙不瓊原本打算,借與徐滄海探討第三代連鎖模式的契機,順勢推出場景化、游戲化理念,進而推介滴水巖公司的真我余影項目,這必然涉及第三代連鎖模式的創新。可如今,討論的方向和路徑都被徐滄海定了調,此路不通了。

  怎么辦?

  李一杲和趙不瓊都陷入了沉思,一段回憶,緩緩涌上兩人心頭。

  “華夏文明已經不是原來的華夏文明了!西方文明才是現代文明的方向。”李一杲第一次帶趙不瓊去翰杏園時,趙不瓊如此爭辯,她的理由十分充分。趙不瓊說廣府話,也就是白話,“白話”最初的含義是通用語,相當于古代人人都能聽懂的普通話。然而如今,廣府話雖仍被稱作白話,卻只是兩廣部分地區的方言。不僅語言如此,文化也一樣,諸多外來文化,像印度、匈奴、阿拉伯、日本、歐洲等地的文化大量涌入,對龍國文化造成了巨大沖擊。

  無問僧沒有直接回應,而是帶他們去了留耕堂。他指著留耕堂外的介紹牌匾和留耕堂,問趙不瓊:“這里介紹留耕堂是宋代建造的,你覺得現在這個留耕堂,還是宋代的留耕堂嗎?”

  “不是!”趙不瓊看完介紹后,十分肯定地回答,“明朝和清朝都翻新過好幾次,還有一次遭遇火災幾乎全毀后重建,顯然已不是宋代的留耕堂了。”

  無問僧帶著兩人走進留耕堂,來到一塊牌匾前,又問:“這塊牌匾是明朝的,已經破舊,就拆下來了。你看頭上那塊,是不是跟這塊幾乎一模一樣?只不過換了皇帝的題詞。”他又走到其他幾處地方,指給兩人看,“這些,都是宋代、明代、清代重修時留下來的部分。還有,你們看這里,這是第一代何家祖先的族譜,以及歷年歷代翻新、維護、祭祀的記錄,你們從中看到了什么?”

  “何家祖先有錢!”趙不瓊再次肯定地說道。

  “你呢?”無問僧一臉無奈,轉頭問李一杲。

  “一脈相承的傳承!”李一杲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你這么回答,可娶不到老婆喲....”無問僧哈哈大笑起來。那時李一杲和趙不瓊還未結婚,被無問僧這么一懟,李一杲頓時一臉愧疚地看向趙不瓊。趙不瓊倒是沒往心里去,她馬上想到西方的那些教堂,說道:“我去過歐洲,看過很多石室教堂,很漂亮,很雄偉,而且真的幾百年前建造,有幾百年歷史的。”

  “歷史并非文明,只是文明的見證。”無問僧搖搖頭,“這就是東西方文明的區別。西方文明追求不變的永恒,可這樣的永恒只有神才能做到;華夏文明則是在變化中尋找永恒,這種永恒一直存在,”無問僧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兩人,“存在于我們的血脈之中,只不過需要你們去喚醒它。”

  接著,他指著留耕堂說道,“這里的一柱一梁、一磚一瓦、一木一石,很多都已不是宋代建造時的材料。但建造留耕堂的材料并非留耕堂,留耕堂建好后的外觀也不是留耕堂,建造者的精神才是留耕堂。他們謹遵祖訓,在此耕種千年,才有了沙灣古鎮,才有了后代的興盛繁榮。千年前的精神血脈傳承至今,留耕堂哪怕被燒毀多次、重建多次,只要后代尚存,就會重新修繕、重建。如此,這留耕堂又怎能說不是留耕堂呢?”

  “那華夏文明究竟是什么呢?”趙不瓊仿佛捕捉到了一絲靈光,問出了一個直指核心的問題。

  無問僧在菜市場買了一斤禾蟲,轉手遞給李一杲,說道:“不瓊的這個問題,你來回答。這禾蟲可好吃了,我教你做法,洗凈禾蟲后,得撒上一把鹽…”

  李一杲看著那蠕動的禾蟲,心里頓時涌起一陣強烈的惡心感。然而趙不瓊卻對此習以為常,她打小就鐘情于禾蟲蒸雞蛋。此刻,她滿臉歡喜地接過禾蟲,頭一回領著李一杲回了自家。她精心烹制了一頓禾蟲蒸雞蛋,還興致盎然地給李一杲演示吃法:“禾蟲蒸雞蛋啊,得蘸著胡椒粉吃,那味道才叫一個絕。喏,就像這樣,哇,簡直美味極了!”

  吃完禾蟲蒸雞蛋,她一臉期待地問道李一杲:“現在能告訴我答案了吧?”

  “我們吃禾蟲,并非要變成禾蟲;吃雞蛋,也不是為了變成雞。華夏文明一直處于持續的破壞、重塑、融合、吸收、改變與適應的進化進程中。外在的一切都在變遷,每個生命都在奮力適應環境,唯一始終不變的,是…”李一杲輕柔地指了指自己的心臟,眼中滿是柔情,緩緩說道:“是這顆心!”

  這段回憶如同一幅清晰的畫卷,在腦海中徐徐展開。趙不瓊瞬間眼前一亮,找到了破局的關鍵答案:“融合、重塑!”

哎呦文學網    創業因果道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