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陽子感受到雞羽千夜的毒性,甚至對自己也有一定影響后。
原本對姜明空的輕視,蕩然無存。
甚至心中的忌憚,已然超毒神。
畢竟,姜明空還很年輕,未來注定成為下一任的萬毒門宗主。
玉陽子的弟子傅寒舟,看著自己師尊臉色不是很好看。
想要說些什么,卻聽到了玉陽子的命令。
“明日午時,隨為師殺上天音寺。”
旭日東升,正在做早課的天音寺僧眾,突然覺得自己渾身乏力。
不少修為差一些的沙彌,更是當場昏死,仿佛活死人一般。
哪怕留守天音寺的四大圣僧之一的普德,同樣感到一陣頭暈目眩。
“天音寺自今日起,注定成為歷史!”
玉陽子嘴角的笑容,止也止不住,他沒想到姜明空的毒,效果竟然出奇的好。
他大步邁步大雄寶殿,看著最上手面色黝黑、形容枯瘦。
好似一截腐朽枯木的普德。
玉陽子雙手結印,陰陽鏡不知何時懸浮于他的身前。
“鏡杳入夢!”
陰陽鏡上,白光閃爍,罩向普德。
普德本就身中毒,氣空力竭,全憑高深佛法強撐精神。
十成功力,僅能發揮出四五成。
此時再受玉陽子攻擊,他無奈一嘆,高宣佛號。
“阿彌陀佛!”
一面好似玉盤狀的法寶,出現在普德手中。
玉盤散發著白色柔和的光芒,卻結結實實的擋住了玉陽子的鏡光。
長生堂多以神魂攻擊為主,而普德手中的玉盤,正是可喪神噬魂的乾坤輪回盤。
“普德,我看你能撐多久!”
兩人手段頻出,斗在一處。
天音寺的弟子,少了頂尖高手坐鎮,根本不是長生堂與萬毒門聯軍的對手。
長生堂的傅寒舟手持一盞青銅古燈,不少假死的和尚,神魂離體,投入燈火之中。
萬毒門的兩位長老,則率領門下弟子,專門尋找那些體魄強健的和尚。
尤其是修出金剛不壞體,大梵般若略有火候的存在。
姜明空漫步天音寺,同樣在挑選自己看好的肉身。
萬毒門有煉制毒尸護法的手段,只是尋常的肉身,并不入姜明空的眼。
身在須彌后山,參悟佛法的普方,聽到前山傳來的喊殺聲。
毫不猶豫的提起身旁的金剛降魔月牙鏟,一步數丈,趕往大雄寶殿。
姜明空看著一鏟下去,山石崩碎的普方。
“倒也不錯!也勉強可作為我的毒尸護法了!”
他的身影融入風中,眼看普勢大力沉的一鏟。
拍碎一名萬毒門弟子的同時,還震傷了數名長生堂弟子。
姜明空突兀出現在普身后。
九天神兵之一的短匕斬相思,毫不客氣的刺向普方后心。
普方如同背后長了眼睛,冷冷一笑。
“早就等你了!”
斬相思好似刺在佛陀金身之上,除了匕首尖端刺出一點白痕外。
無法再刺入分毫。
正是大梵般若修煉到第四重的羅漢金身。
相當于《太極玄清道》的上清境圓滿。
姜明空滿意的點點頭:“比我想象的還要堅硬一些,很好!”
下一瞬,普方只覺腦中一片混沌,而后有十只金烏,盤旋飛舞。
炙烤著他修持數百年的元神。
自己原本金光燦燦,宛如仙佛的元神,在十只金烏的焚天煮海大陣下。
“你到底是誰”
“哪怕鬼王宗,也絕沒有如此強大的神魂攻擊法門!”
普方的元神,質問姜明空。
奈何姜明空只是靜靜的看著他的元神化作絲絲縷縷的煙氣。
最終泯滅成空。
“普方,痛恨邪魔外道,凡遇妖邪,不論善惡,勢必斬盡殺絕。”
“曾在狐岐山以普空的法寶浮屠金缽,將整座六狐洞震塌。”
“活生生的埋葬了碧瑤和她的母親,姥姥。”
“下次遇到碧瑤,倒是看她認不認這份替她報仇的恩情!”
回憶了一下普方和尚的為人與過往,姜明空心頭并無什么負罪感。
他不是純粹的邪魔外道,也不是正直無私的好人。
如此干脆利落的泯滅普方神魂。
只因普方擋住了他前往須彌后山,參悟無字玉璧的路。
萬毒門的其中一位長老,看到姜明空漸行漸遠的背影。
冷哼一聲:“大敵當前,竟然獨自一個人逃入后山。”
“日后我定要到師兄面前,告你一狀!”
崇山峻嶺之間,山林茂密。
此時臨近傍晚,山林迷霧之間,有一層血色光輝。
好似蒼天泣血,哀痛天音落幕。
“便是此地了!“
這血色光輝,正是如血的殘陽,照到無字玉璧之上,折射而出。
順著血光,姜明空看到了一塊沒有任何瑕疵。
仿佛仙人之手,精心打磨過的“玉制山壁”。
千年之前,天音寺的創派祖師“行腳僧人”,誤入此地。
于這無字玉壁之下,靜坐三日三夜。
心安神定,入了佛門之大圓滿境界。
醒來后,留下了天音寺的無上真法《大梵般若》。
姜明空靜心凝神,五千枚念頭,沒入玉璧之中。
參悟第四卷《天書》的玄妙。
不論玉陽子還是萬毒門的長老,都沒有打擾姜明空。
兩派對天音寺的地盤劃分,也因此陷入僵持。
直到毒神拖著重傷之軀來到天音寺。
留守須彌山的其中一位長老才出言打斷姜明空的閉關。
看著姜明空眼中的殺氣,本還想告狀的長老,語氣變的溫和。
“無炎吶,你師父受了重傷!”
“此時正在不遠處養傷,他有些事情想要交代你!”
姜明空聞言,這才壓下心頭殺意。
旋即,他微微蹙眉,心頭暗:“不對勁!”
“為何我的心緒波動如此劇烈”
“為何戾氣如此濃郁”
他感受了一下自己的五千枚神魂念頭。
發現原本晶瑩剔透,澄凈如水的念頭中,多了絲絲縷縷的煙氣。
其中有些是紅色,有些是黃色,有些是青色,有些則是白色,更有一些乃是黑色。
到了此時,他哪里還不明白。
五色天鳳的手段,遠比他想象的還要高明。
“五行合五臟,五臟化五氣。”
“以五氣生,喜怒悲憂恐。
姜明空抬頭望天,心中自語。
“等不到集齊五卷天書了,我需要盡快渡過三次雷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