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要多虧了宋夫人和宋娘子。”崔三論毫不吝嗇對宋家人的感激之情。
宋夫人紅著一張臉,羞澀地躲到宋大身后。
宋娘子倒是落落大方“人逢喜事精神爽,崔大人的心情變化,才是身體好轉的關鍵。”
李明德再三感謝宋家人,并熱情地邀請他們回李府住上幾天。
當初為了給云州籌糧,李明德特意換了個郊區的大宅子,那里人煙稀少,地方大,方便囤糧。
就是離上班的地方太遠了,每日天還未亮,李明德就得早起。
總之,地方足夠住,縱使再來十好幾個人,也住得開。
宋大本想推辭,李明德的態度卻十分堅定“宋郎莫急著拒絕,這河中府恐怕和你們想象中的不大一樣。你們一家三口,初來乍到,還是先住到我們李府。”
崔三論擰眉,沖宋大使眼色,宋大便接受了李明德的好意。
李明德這次并沒有帶衙役來,而是帶著二十來個百達快遞的壯漢。
一群人走在大街上浩浩蕩蕩,街道兩旁的百姓,隔老遠便都閃開了。
崔三論掀開車簾,對上老百姓避之不及的目光,眉頭皺得越來越緊。
從碼頭到李府,需要穿過河中府的西門。
河中府比均州還要破舊些,路旁好多倒塌的房屋都沒有重新翻建,而是用僅剩的圍墻和磚瓦,支起一頂頂窩棚。
但說它不繁華吧,路過運河的時候,還能聽到運河花船上傳來的歡聲笑語。
重建起來的大院格外氣派,比人還高的圍墻,擋住了外人的視線。
最為氣派的當屬河中府刺史府,即便在西城門,也能看到它高聳的屋頂。
馬車里,宋夫人緊緊攥住宋娘子的手,不知為何,她有種汗毛直立的不安感,好似有無數雙眼睛盯著自己,盯著馬車。
直到徹底出了西城門,走到鄉間小路上,宋夫人才長長舒口氣。
一直緊繃著的百達快遞壯漢們,也稍微松懈下來。
馬車越走越偏,人也越來越稀少,偶爾碰到的幾個人,全都瘦骨嶙峋,宛若一具具枯骨。
他們或漫無目的地行走在田間小路,或者干脆躺在黃土之上,麻木地盯著馬車,任由蒼蠅圍繞著自己飛來飛去。
宋夫人瞧見這一幕,心中不落忍,翻開布包,想要拿出幾個餅子。
“宋夫人,不可。”李明德攔住宋夫人,“河中雖未發生饑荒,實則跟發生饑荒無異。”
饑荒年間最怕的是什么呢 最怕的就是發善心。
宋大捂住宋夫人的手,鄭重道謝“多謝李郎君。”
宋大已經明白,為何李明德非要自己住進李府了。
李府位于河中府城外的山牙子溝,這里有一個不到百人的小村落,也算是周圍最大的幾個村落之一。
剛到村門口,一個缺了兩顆門牙,臉上全是褶皺的跛腳老婆子,就攔住了馬車。
“行行好,李郎行行好,買下這筐魚吧”
李明德掀開車簾,讓老婆子把魚筐端過來,然后從兜里數出一枚銅錢,帶著斥責道。
“一文錢,不能再多了。天天上溝里去撈魚,就連魚仔都沒放過,等魚仔撈光了,你還能撈啥”
老婆子接過銅板,討好地笑了笑“祝李郎升官發財等我家大郎和幼娘回來了,再讓他們好好謝您。”
老婆子剛走,一個身形瘦削的娘子畏畏縮縮地上前。
她倒是不敢找李明德,而是沖著百達快遞的壯漢們伸出一個巴掌,比劃個手勢五。
壯漢們哪里敢在李明德的眼皮子底下干這種事 “去去去一邊去莫擋道”
娘子揪著自己的腰帶,遺憾地縮回窩棚里,窩棚里隱隱傳來嬰兒的哭泣聲。
正如刺史府在河中府,格外耀眼醒目,李府在山牙子溝也是獨一份的存在。
馬車進入李府,剛停下來,李明德掀開車簾,想要扶崔三論下車,卻被一把揮開。
宋大瞅著這一幕,默不作聲。
李府的雜役不多,除了那個做飯的老婆子,看門的一家子,就只額外添了兩個打掃的粗役。
倒是雇了十好幾個護衛,看家護院。
老婆子早就按照吩咐,準備好了一桌美食。
只是這一頓飯,眾人食不言,寢不語,沒了初見面時的熱鬧喜慶。
飯后,宋大借口累了,想要休息,便帶著一家人回住處。
見他們走遠,崔三論壓抑許久的怒火終于爆發出來“李明德,這就是你們治理下的河中嗎你們師兄弟多人,讀了那么多圣賢書,就是這樣做的”
李明德親自給崔三論倒杯茶“我就知道義祖定會罵我,您可算把這口氣出來了。莫要憋在心里,憋壞了身子。”
“少跟我扯東扯西”
院子里的雜役,聽到這動靜,一溜煙地跑走了。
李明德摸著好不容易長起來的胡須,嘆氣道“義祖,并非我們兄弟同流合污,實在是,難救將傾大廈。”
李明德一肚子苦水“初到河中,我們也想著把河中治理的太太平平,給干娘一個繁華的河中郡。”
“辰子在團風縣,自掏腰包,用果子酒給他的分成,鼓勵農桑。你猜怎的免費發放的種子,一大半都落入當地大家手上。辰子親去鄉里,想要為農戶主持公道,卻被鄉老趕走。”
“廉哥兒想學著百川書院,免費教化百姓,然而無人肯去。他們寧可讓孩童去打豬草,也不許孩子上學堂,說怕見識了天地,就過不了低頭的日子。”
“義祖,別看我現在是個主薄,您可知,我這條命在朔州值多少錢一千兩若非干娘拿下朔州,震懾住某些人,您可能就見不著我了。”
崔三論大受震撼“怎么會如此”
“官員貪婪,百姓懦弱愚昧。錢能使鬼推磨,只要有錢,就是官員的命也能買下來。”
李明德神色冷冷淡淡,語氣冰寒“河中之亂,如病入膏肓,除非從根子里就挖干凈,否則遲早會重蹈覆轍”
李明德望著崔三論,視線無比炙熱“縱觀天下,唯有干娘才有能力和魄力改變河中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