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飛全家后我躺平了 一千零三十二章 腦補
不出海棠意料,喬復帶著一隊錦衣衛到達方氏的住處后,這場風波便以更快的速度被解決了。
本來馬氏就憑著自己的誥命身份,以及強勢的嘴上功夫,震懾住了海氏族人,讓他們不敢造次,等錦衣衛出現,他們哪里還敢再多嘴?江家倒臺的時候,也曾有錦衣衛在江海屯出沒過,他們可是親眼見識過那些過去不可一世的江家子弟是如何被錦衣衛們毆打在地,肆意辱罵教訓的,簡直狼狽得如同喪家之犬。
江家人從前那般囂張,海氏族人在他們面前根本無力抵抗,還得低聲下氣、卑躬屈膝。如今看到能讓江家人也低聲下氣、卑躬屈膝的錦衣衛,他們更是連半點反抗之心都生不出來。等到他們知曉,這群錦衣衛中有一人是方氏的女婿,海寶珠的未婚夫,那就更是嚇破了膽。
期間還發生過一個小插曲。
海寶柱見到喬復,認出他是曾經護送過方氏與海寶珠母女進京的商隊護衛,便疑惑他為何轉身一變,就成了錦衣衛。少年人心思淺,見族中諸老不再為難自己母子,行事便失了謹慎,當場就問出了口。不過喬復反應很快,淡定地表示他本來就是錦衣衛的人,先前是前往永平府執行秘密任務,為了掩飾身份返回京城復命,才偽裝成了商隊護衛的,順道也能保護一下方氏母女。這是他與海寶珠的緣分,若不是有這幾日同行的機會,他倆根本不會結為夫妻。
海寶柱聞言恍然大悟,沒有追問下去。錦衣衛在士林中的名聲不是很好,他從前也沒少在師門同窗以及老師們的友人那兒聽到對錦衣衛的非議,可他知道二房堂兄中了武進士后就被任命去了錦衣衛,而這位堂兄又對他一家有大恩,他自然不會說錦衣衛的壞話,因此不會對姐夫的職業有什么不滿。
可在場的人里,還有海氏族人。雖說他們大部分都長居江海屯,見識淺薄,但也有兩位老童生曾經出外求學,去永平府見過些世面,只是因為性情懦弱或是出于利益考量,才隨大流到京城來尋方氏母女的晦氣。聽到海寶柱與喬復的對話后,他們就迅速腦補了。
錦衣衛去永平府執行的是什么秘密任務?那邊的大案好像就只有山海衛的案子,江家也是被牽連進去才倒臺的。
若錦衣衛是沖著江家那個案子才去的永平府,又為什么要在回京時,“順道”保護江家的棄婦方氏?
江家敗落極快,名下所有的產業,所有有問題的賬目,還有藏起來的家人與人手,好象都很快被官府掌握住了,一個都沒能逃掉。從前海家族人只以為是山海衛新來的指揮使厲害過人,但若是錦衣衛曾有方氏有過接觸,那會不會是方氏供出了江家的秘密呢?就算她在江家時不受待見,好歹也做了好些年的江家主母,主持中饋,很多東西都是瞞不過她的……
若江家倒臺有方氏的一份功勞,那她“恰好”在江家出事前和離走人,就不是運氣好,而是故意為之,早有準備了。
方氏若是曾向官府提供江家的罪證,那她前些年嫁進江家,未必就是沖著富貴安穩去的,恐怕還有潛伏江家、收集罪證的用意吧?那就怪不得她能一直忍受江家人的輕視,還有江大少爺小妾庶子的挑釁了。她始終未能阻止江家人繼續侵吞海家產業、排擠海家族人的原因也很明白,那就是在大仇得報前,不能打草驚蛇,引起江家的警惕。至于海家那些年里吃過的虧……反正失去的東西早晚會還回來的,一時的得失也算不得什么,保住了人,才是最要緊的。
兩位老童生越是腦補,越是想得多,沒多久就開始認為,方氏會委屈自己二嫁,其實是在為海家報仇,對仇人江家斬草除根!若是江家不倒,就算他們一時不會追查海家長房子嗣的下落,也早晚會對海寶柱動手的,到得那時,海家就真的要斷子絕孫了!方氏是為了永絕后患,才決定委身江大少,收集江家的把柄。所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她最終等到了山海衛的新指揮使上任,便迅速上交江家罪證,然后和離脫身了!
方氏為了海家長房,也算是盡心盡力了,之所以默默忍受海家族人的為難,估計也是念及海家曾經的恩情,不愿意跟一群老糊涂一般見識。族里什么都不知道,還要責怪這位滅了仇人的大功臣,實在是不應該呀!
想想族中諸老對方氏的指責,全都是沒根沒據的污蔑。方氏不但爽快地將長房大權還給了長房唯一的子嗣海寶柱,還沒有帶走長房最值錢的寶物,哪怕海寶柱主動將寶珠雙手奉上,她也沒把東西留下。這還不夠高風亮節么?
如今二房有權有勢,明擺著站在方氏那一邊,方氏也沒有讓他們幫自己報復族人,這就足夠識大體、顧大局的了。反倒是族里那些仗著年紀輩份指責她的人不占理。
兩位老童生也知道,幾個老兄弟其實是想收服長房的新家主海寶柱,讓他聽從族老們的安排,才會在方氏以及古董瓶子等事務上指手劃腳。二人覺得海寶柱年輕不懂事,多聽從族老們的教導,也不是壞事。可如今二房的誥命馬氏的話也有道理,族老們長年生活在江海屯,見識淺薄,也不聰明,怎么有臉覺得自己能教導小小年紀就有了秀才功名的海寶柱呢?就是他們兩個自問見識過外頭廣闊天地的老童生,也不敢說自己才智見識能勝過海寶柱,那些讀書還不如他們多的老兄弟們,也好意思想要拿捏長房的新家主?!
這兩位老童生自我腦補了一番,便迅速倒戈,改而支持起長房與二房來,倒過頭指責一同進京的族兄弟們私心作祟,要壞了家族前程了。這么一來,海氏族人便分裂成了兩個陣營,海寶柱在嫡母方氏的暗示下,拉攏了兩位倒戈的老童生,剩余的族老們同時面對五品誥命馬氏的道德鎮壓、錦衣衛的強權威脅與同族兄弟們的背刺,再也成不了氣候了。
他們灰溜溜地離開了方氏的住所,只有兩位老童生留了下來,被長房與二房同時視作族老的代表,雙方坐下來商量起了正事。
雖然喬復很快就帶著同僚們告辭離開,繼續上差,但他們余威尚在,老童生們完全沒有變卦的意思,很快就答應了馬氏提出了種種條件,同時也獲得了上門拜訪二房家主海西崖的資格。
等到海棠與海寶珠姐妹倆在家中再次得到王小慶傳回來的消息時,今日這場海氏族人上門尋釁的風波,已消失于無形了。
請:m.badaoge.org
卷飛全家后我躺平了 一千零三十二章 腦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