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二十八章 潼關有變

  種診面對將領們的質疑,并未立刻動怒,而是強壓下心頭的煩躁與不安,眼神銳利地掃視著帳中群情激奮的眾人,蒼老的面龐上透著一絲狠厲。

  他緩緩踱步到營帳中央,聲音低沉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諸位,你們以為本帥在此按兵不動,是畏懼那蘇允?

  哼!若怕,當初就不會主動請纓前來!”

  他猛地抽出腰間佩劍,寒光閃爍間,劍鋒直指懸掛的西北輿圖:“看看這函谷關的地勢!蘇允此人,精于奇襲,慣會以少勝多。

  我們看似破綻百出,實則是誘敵之策。

  若此時貿然出擊,正中他下懷!”

  種診目光如炬,掃過那些低頭不語的將領,“前幾日故意顯露的怯戰之態、松散之形,皆是為了引蘇允上鉤。

  他若以為我們軍心不穩,必定會親率精銳前來突襲,那時才是我們將其一舉殲滅的良機!”

  見部分將領仍面露疑惑,種診放緩語氣,沉聲道:“老夫戎馬一生,經歷大小戰事無數,何時打過無準備之仗?

  蘇允雖強,但并非不可戰勝。

  如今按兵不動,是為了更好地把握戰機。

  一旦他踏入我們的埋伏圈,諸君隨我一同出擊,定能立下不世之功!

  到那時,西北局勢逆轉,各位的功名富貴,還會少嗎?”

  說罷,種診將佩劍重重插回劍鞘,發出一聲悶響:“從今日起,再有質疑軍令、擾亂軍心者,軍法處置!

  都回去整頓兵馬,隨時準備作戰!”

  將領們看著種診堅毅的神色,聽著他鏗鏘有力的話語,心中的疑慮稍稍減輕,雖仍有不安,但也只能抱拳領命,退出營帳。

  待眾人離去,種診緊繃的身體才微微放松,額頭上已布滿細密的汗珠,他深知,這場心理博弈,遠比想象中更加艱難。

  種師道看出來自家叔父的內心的壓力,亦是憂心忡忡道:“叔父,現在怎么辦?還在這函谷關繼續耗下去么?”

  種診輕輕出了一口氣,壓住心中的不安,道:“我們已經過了潼關附近丘陵地帶,如今已經是進入函谷關路段.

  蘇允再不出現,咱們就要嘗試著過崤山了,一旦過了崤山,前面便是一馬平川了。

  一旦讓我們進入長安地界,有我們這五六萬兵馬與呂軍國相呼應,到時候難受的便是蘇允了。

  到時候只要在長安附近跟蘇允對峙,嘿嘿,延安府才多大的家底,哪里能夠跟朝廷相比,耗他個一年半載,恐怕靜塞軍自己便要崩潰了!

  所以,咱們要嘗試著過崤山,崤山是利于伏擊沒錯,但只要咱們布置得當,一樣可以順利通過,一旦通過,那就不是蘇允可以左右的了。”

  種師道兄弟兩個齊齊點頭。

  隨即種師中忽而想起一事,道:“若是過了崤山,那么長安的局面自然變成了一著活棋,但潼關依舊是咱們的生命線,那折可適…”

  種診聞言眉頭一皺,道:“折可適應當不至于如此,折氏與朝廷雖然也有諸多齟齬之處,跟咱們種家更是有諸多利益糾葛,但折氏、種家以及朝廷依然是榮辱與共的關系。

  折可適此次若是將我們賣給了蘇允,那么他折氏也將不容于朝廷,以后就算是西北再次奪回,朝廷也不會再重用折氏的。”

  種診這般說道,種師道兩兄弟卻是相視一眼,盡皆看到彼此眼里的擔憂。

  種診見狀問道:“怎么,你們覺得依然有風險?”

  種師道有些遲疑道:“之前永樂城大敗后,二叔依然還是受到重用…”

  種診聞言頓時渾身悚然。

  種師道的意思是,種諤因為最初就對在永樂城筑城持反對意見,認為永樂城距銀州故城不遠,三面絕崖且無水泉,在此筑城必然失敗。

  但徐禧等不聽其建議,反而認為種諤跋扈異議,最終種諤被朝廷下詔留守延州,未能參與永樂城的具體修筑和防守決策。

  因此種諤對徐禧充滿怨恨,因此永樂城被西夏軍圍困后,種諤因之前與徐禧的矛盾和對筑城決策的不滿,選擇了觀望不救。

  這使得永樂城在被圍時孤立無援,失去了可能的外部救援力量,加劇了永樂城的危機,是導致永樂城最終失陷的因素之一。

  按照正常的邏輯來說,種諤見死不救讓朝廷大戰略失敗,本該被嚴懲,但他卻依然在延州這個重鎮干到去世為止,這很難說是懲罰了。

  而這個事情最為詭異的是,徐禧乃是先帝的心腹啊。

  皇帝心腹被自家哥哥給坑死了,但卻對自己的哥哥不加懲罰,而自己若是被折可適坑死,那么當今官家是為了自己出頭懲治折可適,還是依然要借助折氏的力量去對抗蘇允?

  不用多想,肯定是依然健在的力量更為重要,至于死了的人,那就是人死如燈滅了。

  就算是到時候鬧得人盡皆知,官家可能都得捏著鼻子繼續重用折氏。

  種診的表情令得種師道兄弟二人亦是覺得心中不妙,種師道趕緊道:“叔父,不如讓侄兒帶一支精兵回去接管潼關,咱們不能把生命線操控于他人之手!”

  種診緊緊皺著眉頭想了一會道:“好,你們兄弟一起帶著三千精兵,回去接管潼關,折可適若是膽敢阻撓,我準你們當場斬殺他!”

  種師道兄弟二人頓時感覺身體一震,隨即聽到叔父種診道:“你們說得對,有用才是最重要的,至于犯錯與否,那都是之后的事情了。

  呵呵,折氏年輕一代,也就一個折可適能看,折可適死了,折氏接下來的十年,也基本上沒有什么用處了。”

  種師道與種師中自然是明白種診的意思,種診的意思是,要借機將折可適給斬殺,剪滅折氏唯一的威脅。

  如此一來,既可以杜絕折可適背刺種家,亦可以讓折氏徹底沒落,以后西北便是種家的西北了!

  種師道兄弟兩個相視一眼,隨后齊齊點頭,道:“叔父,我們明白了!”

  隨后兩人便與種診告別出了帳去。

  但過了一會,卻見種師道悄悄回來,與種診道:“叔父,此事由侄兒自己去就行了,讓師中跟著您吧,他天性聰穎,跟著您肯定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種診微微一笑,道:“怎么,怕老夫護不住你們?”

  種師道神色鄭重,壓低聲音道:“侄兒擔心折可適早有防備。

  若我與師中一同返程,他或許會狗急跳墻,集結潼關守軍與我們火拼。

  可若是我獨自帶少數人回去,他或許會輕敵,以為我只是試探,這樣更便于見機行事。”

  種診目光深邃地凝視著種師道,沉默片刻后,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不愧是我種家兒郎,心思縝密。

  只是此去兇險異常,你務必小心。

  若折可適真有反意,不可貿然強攻,尋機脫身回來再做計較。”

  說著,種診快速寫了一份命令書,命令種師道接管潼關守務,隨即用印之后遞到種師道手中,“這命令書你帶著,若潼關守軍若有不聽令者,先斬后奏!”

  種師道雙手接過命令書,鄭重地收入懷中,朝著種診深深一拜:“叔父放心,侄兒定不辱使命。”

  說罷,轉身大步走出營帳。

  夜色如墨,種師道翻身上馬,正準備帶著三千精兵悄然離開大營,卻被種師中抓住了韁繩。

  種師道見狀無奈,只能跟著弟弟種師中來到一邊。

  種師中怒道:“兄長,說好一起去的,你為什么私下跟叔父討了命令,怎么,你這個做哥哥的,還怕我這個親弟弟搶你功勞么?”

  種師道聞言有些無奈,道:“你這這說的什么話,為兄自然有為兄的考慮。”

  種師中哼了一聲道:“還有什么考慮不能跟我說的?”

  種師道搖搖頭,看了一下周邊,隨后低聲道:“此次風險太大,咱爹去得早,因此只有咱們兄弟兩個,咱們兄弟若都折在里面,那么咱們這一脈就算是徹底沒有了。

  所以,為兄想著自己過去,此事能成自然好,若是被折可適先下手為強,至少還有你替我們這一脈傳播香火。”

  種師中聞言到:“那就更需要我一起去了,有我在,總能多一份力量。”

  種師道低聲道:“不可,其實為兄還有更多擔心的問題,此事若是成功,咱們種氏未必會被懲罰,但咱們兄弟可能會被明正典刑,未必能夠活下來,就算是能夠活下來,咱們的前途可能就全毀了!”

  種師中聞言大吃一驚,道:“可叔父他…”

  種師道聞言慘笑道:“一個朝廷之內,有各種派系,有舊黨新黨,西北亦有折氏種氏,咱們折氏內部便能例外么?”

  種師中頓時覺得后背出了一身冷汗。

  他忽而想了起來,他們種家嫡系有三脈,他們父親為一脈,種諤為一脈,種診為一脈,他們乃是大房,他們兄弟在年輕一代之中亦是最為出類拔萃的,若是此次種家再次崛起,很可能接下來種家便是他們做主了。

  如此下去,種診的那些兒子們可能就成了旁系了,以后可就輪不到他們說話了。

  但若是他們兄弟兩個死了,或者說是沒有了前途,那么種診此次被重用給種氏帶來的資源,可以將種診這一脈給扶正!

  種師道輕聲道:“三叔的做法無可厚非,都是為了種氏好嘛,至于最后是誰來享受這份成果,誰都有私心,也怪不得他。

  不過,我希望是咱們這一脈來承受這份成果,因此,此事我去,你得留下。”

  種師中急道:“既是如此,那該由我去啊!兄長你比我聰明得多,只有您留下,您才能夠讓我們這一脈來享受這份成果!”

  種師道聞言微微一笑,道:“你放心吧,我只是覺得咱們不敢一起做此事,并不是覺得此事就一定會是壞事,所以,你留下便是,我相信咱們的氣運也來了。

  好了,就這么說吧!你保重好自己!”

  種師道重重拍了拍種師中的肩膀,隨后翻身上馬,頭也不回拍馬而去。

  種師中看著兄長的背影,一時間呆在了原地。

  此時留在營帳中的種診,望著空蕩蕩的帳門,心中卻涌起一股難以名狀的不安。

  他踱步到輿圖前,目光死死盯著潼關的位置,喃喃自語道:“折可適,你最好別做出什么蠢事…”

  另一邊,種師道率領著隊伍在夜色中疾馳。

  隊伍一路疾行,很快便接近了潼關。

  遠遠望去,潼關城墻在夜色中宛如巨獸般矗立,城頭上火把明滅,隱隱傳來陣陣梆子聲。

  種師道抬手示意隊伍停下,低聲吩咐道:“先在此休整片刻,待天亮后,我們再進城!”

  眾人領命,在一片隱蔽的樹林中停歇下來。

  種師道在搭好的軍帳中,思量著明日如何借機除掉折可適。

  折可適是必須死的,折可適不死,那么種氏便難以獨霸西北。

  可該死歸該死,怎么殺死他依然也有講究,若是不講究辦法,那么到時候自己反而陷進去了,須得師出有名才行。

  便在他思索之時,忽而有斥候前來回報。

  種師道是個十分謹慎的人,即便是在潼關,他依然不會大意,早早就將斥候給放出去了,這會兒也該回來匯報消息了。

  斥候一進來便單膝跪下道:“種將軍!事情有些不太對!”

  種師道聞言心中一突,道:“什么情況,速速道來。”

  斥候道:“屬下查探附近,發現有大部隊駐扎的跡象,而且從現場遺留下來的一些東西看來,絕非我們朝廷禁軍,許多物證都指向靜塞軍,很可能是靜塞軍在潼關附近駐扎過!”

  種師道何其聰明,聞言頓時悚然,到:“你的意思是,在潼關附近有靜塞軍大軍活動的跡象,而潼關乃是折可適鎮守,缺允這靜塞軍駐扎,說明這折可適已經是投了叛軍?”

  斥候道:“屬下只是有這么個懷疑,具體事情如何,還得繼續探索才知道。”

  種師道微微瞇起了眼睛,沉聲道:“現在不需要證據,我需要你的判斷,錯了也沒有關系。”

  斥候咬了咬牙到:“根據屬下判斷,可能折可適已經投了靜塞軍!”

  種師道聞言不僅沒有大怒,反而微微喜道:“既然如此,那就沒有什么好說的了。”

哎呦文學網    眉山蘇氏,蘇允最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