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39章 拿工資發不了財

第440章拿工資發不了財  可以《白日焰火的成功,讓玉兔在名譽上有了極大的提升,讓那些專門拍文藝片的導演也在向玉兔靠攏。

  比如《十二公民、《師父也有靠攏過來。

  反正現在玉兔有錢,文藝片投資也不貴,爆一個就大賺特賺。

  不爆就當買個名聲,買個底蘊。

  最近《地心引力的拍攝按部就班就行,方洪也不需要時刻拍攝盯著。

  大部分內容都是郭凡在拍。

  方洪只需要把控藝術性,就是看看跟前世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形成對比。

  這是他拍電影最大的優勢,就是有對比,能改的更好就改,不能改的更好就模仿原版拍。

  反正模仿總是沒錯的,人家畢竟是成功的嘛,他現在團隊專業,也模仿的出來。

  開年后,玉兔公司組織再次迎來大調整,方洪發了三千萬期權股,限制每人最多買五十萬股,惠及60人。

  也就是這60人成為了公司股東,這60人包括中層領導,包括各部門專業技術人員等。

  視覺特效和動畫技術人員是最多的,也分的最多,而中層領導很少,就二三十人,其它都是有一定技術工種的人。

  這些人都會把份額買滿,買不滿的也會留著。

  因為告知了,明年一股會以三塊五塊,也就是50萬股分紅,明年躺著隨便賺上百萬。

  公司效益好,二百多萬能賺到,干個幾年上千萬賺到了。

  當然除了之前有份額權限的人,其它人要一塊錢買才行,一塊錢就是意思下。

  有份額的人是免費贈送的,但要收回他們的份額權限,以后就不分了,而是期權分。

  這樣子做公平點,免得這個電影制作周期長不拍,那個電視劇投資太大怕虧本不拍。

  挑三揀四的,不利于玉兔。

  現在統一按期權池,公司賺錢了,拿到期權的也就賺錢了,簡單明了。

  當然也有人抱怨:“好好的,為什么要這樣子搞?”

  有些人就是不喜歡改變,這很正常,改革都是有陣痛的,但由于放風出去的早,抱怨的人并不多。

  很多人還是很相信校長的,畢竟校長真的在給他們發錢。

  且也了,按公司效益來給大家分紅,除非自己要賣,或者離職,公司才會回收。

  離職是必須要回收的,不可能讓持有者把期權池里的股份帶走,本來發布這樣的股份就是為了留住人才,留他們為公司干活。

  拿股份就要簽署三年內不得離開公司,才會給權限,要不然剛發了股份,就要離開,那不虧大了。

公司員工對期權分紅并沒有什么反應,畢竟又沒真的拿到錢,要明年才校  不過很多饒歸屬感還是加強聊。

  有了股份,怎么也是這公司的一員,是這公司的股東了嘛。

  而每人分五十萬股是經過深思熟慮過的,現在影視和綜藝都在持續不斷的爆發當中,

  不別的,就賀歲檔和春節檔就有三部電影上映,另外影視也有兩部在播放。

  一部是臺網聯播《繼承者們;另一部是只能《靈魂擺渡。

  都是爆款,《靈魂擺渡半個月播放量達到了2.5億,這在當下也是非常驚饒成績,要知道這是純網劇。

  且網劇還沒成熟,正在的年代。

  《靈魂擺渡豆瓣評分達到了8.3分,不管是口碑,還是劇情,吸引了大量的觀眾。

  這部劇為嫦娥視頻創造了四千萬收益,也為嫦娥視頻引流來了眾多付費用戶,付費用戶突破六百萬。

  這是兩三個月的增長,就剛開始猛的漲了一波,后面就漲不動了。

  現在觀眾并沒有那么多的付費習慣,能買會員才會去買,不會買會員的怎么都不會買。

  現在還是靠回收成本。

  就這個會員數,在當前長視頻領域,也是第一梯隊,有的還沒嫦娥視頻會員數多,比如鵝廠。

  也就是,玉兔產出的視頻是部部都有收益的,多少的問題,去年玉兔營收23.7億元,凈利潤達8.97億。

  這是電影、電視、版權、藝人經紀、特效等合起來的營收,其中藝人經紀占了3.5億,占了七分之一。

  畢竟還要給藝人分,還要包裝他們,還要給他們買通稿之類。

  大部分都是趙刀和陳賺的,其它藝饒商務價值并沒有提起來。

  賺錢的還是影視版權之類,本來就是內容為王,只不過影視版權沒藝人經紀回款快。

  也就是,累死累活去除成本,賺了將近9個億,這還是沒干嘛的情況下。

  對比那些搞互聯網的,搞游戲的,動不動上百億,根本不是一個體量級,比種家都差遠了。

  而這還是方洪努力了四年的結果。

  不過也很正常,玉兔的人工成本太高了,養了那么多的人,拍影視本來就是勞動密集產業,一個劇組隨隨便便上百人。種家就是空殼,互聯網就是碼代碼,可以自動化,根本不是一回事。

  除了行政成本高,稅務減免也已經過期,畢竟玉兔都成立四五年了,不可能一直減免。

  最主要的是,動畫成本高,去年一年投了兩個億,總共投了四五億,做了將近三年左右。

  這才是燒錢大戶,一直在燒,今年還要投一個億,簡直恐怖如斯。

  不過他們也研發了很多高級技術,比如3d建模和渲染,識別角色的情緒狀態,動作捕捉轉化為數字。

  就是真實演員的動作,將其轉化為數字角色。

  這次《地心引力就是有動畫提供的技術,畢竟全是無實物的,全部要渲染。

  所以也不是沒有一點回報。

  而利潤都是去除成本的,股東分紅按利潤的40分,60用于。

  也就是8.97億拿出3.588億分給股東,財務官孟軍占3股份,分得1076萬;陳止希分了2152萬。

  玉兔拿出的利潤多,是這公司穩定,跟嫦娥科技不一樣。

  當然工資是不高的,還是百萬年薪。

  陳止希分的多,是她的股份調整到了6,之前是3,收回了影視公司的股份,按整個集團的效益給她分,不搞區別對待。

  畢竟跟了方洪那么多年,這么多年兢兢業業的主持大局,多給點份額也是應該。

  “哎呀,校長什么時候給我漲工資啊!”陳止希拿到這筆分紅調侃。

  如果工資一漲,她就會拿更多。

  “漲什么工資,你見過誰拿工資拿發財的?”方洪的有理有據。

  陳止希笑笑,她也就隨口。

  確實這個社會真的沒有幾個拿工資拿發財的,都是創業分紅,各個公司都一樣,都是靠分紅。

  且大老板一般都不給自己開多少工資。

  那些給自己幾億工資的,都是想掏干公司的人,就是反正是融資的錢,是股民的錢,不好往自己口袋里拿,那就給自己開工資,開個幾個億。

  這樣的人根本沒想好好經營,真想好好經營的,工資都不會太高。

  托尼馬2017年的工資就兩千萬多萬。

  人家那體量該大吧,公司該牛逼吧,工資就這么高。

  但人家收入遠遠不止這么多,還有分紅,這真的是大頭,而分紅又不會公布,是隱于幕后的。

  此次調整股份除了陳止希,其他人先暫時不動。

  除了這些調整之外,方洪又發了八百萬股給制片人和導演。

  制片人韓家女、田甜、鄭劍鋒三位,一人一百萬股,也就是總共三百萬股。

給他們是讓他們有個歸屬福  當然制片一部電影的份額還是不變的,還是給份額3,這個不變。

  高級人才是要享受些高級人才的待遇,這很正常。

  因為一部電影的成敗,本來就系于制片人身上,不給他們份額,人家那沖勁就淡了。

  反正公司賺錢就行了,一部電影賺不賺錢不重要,這樣想就完了。

  另外路陽、陳思成、王然、郭凡、文牧野五位也都是一人一百萬股的綁定。

  將他們綁定在玉兔,為玉兔拍片,還是那樣,給他們的份額不變。

  當然都是要一塊錢來買,也就是八百萬要交到公司來,這是規矩,都免費,那公司不是虧了。

  且他們有錢,一人百萬拿的出來,拿不出來的找親戚借,找老婆要。

  這樣一調整,那就合理多了。

把大家的積極性都調動了起來,也讓大家有了歸屬福  至于文學會的份額,這個先不動。

  當然,以后方洪還會發錢,發給那些底層人,爭取讓更多的人富裕起來。

  只是現在玉兔也要擴張,剛了三億收購開心麻,接下來還要進行收購,購買影院。

  方洪記得這次大會之后,上面會逐步放開資本進入影院,也就是資本可以投資建設影院,限制低了很多。

  后面幾年,是資本兼并影院的時代。

  現在有了些錢,要想辦法出去才行,投資兼并是必須要走的路。

  你不走,bat就要走。

  既然暫時不知道怎么,那就先給北電捐款五千萬,用于人才培養,建設新校區。

  要不然玉兔影視基地在懷柔新城那荒郊野外,也太孤單了。

哎呦文學網    華娛從代導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