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章 艾拉海姆

  娜迦江,西恩公國西恩行省境內流量最大流域最廣的第一大河。

  其橫貫西恩公國,擁有數十條支流,是西恩子民的母親河。

  圣西恩城便是臨娜迦江而建。

  而娜迦江的發源地,則是厄文拉雅山脈主峰的丹東雪山。

  厄文拉雅山脈,是諾蘭大陸海拔最高的山脈,以一己之力將北境的冰雪風暴所隔絕。

  平靜的江面上,晨光初破曉,輕紗般的薄霧緩緩繚繞。

  一艘運載糧食的柯克船正艱難前行著。

  柯克船采用搭接船板結構,船體用的是堅固耐用的木材,通常配備單桅桿方形船帆,并在船尾裝有舵以控制航向。

  由于載貨量較大的特點,柯克船適合進行長途貿易。

  柯克船大致分為諾迪克型和愛莎梅爾型兩種。

  前者適合在遠海區域航行。

  后者則是結合了船板平接結構,在淺水區和復雜水域中的表現更為出色,更適合在內河與近海區域航行。

  而眼前這艘柯克船,就是典型的愛莎梅爾型柯克船。

  只是看樣子這艘運輸柯克船,已經有些歷史了,歲月在它的船身上留下了陳舊的痕跡。

  那水線之下的船體,都已經被泡得失去了原本鮮亮的油漆色彩,顯露出一種原始而質樸的木質本色。

  歲月不饒人,亦不饒船。

  已經步入垂暮之年的老船,還承載著滿滿一船的糧食,多少有些力不從心了。

  老船的甲板之上。

  “老大,鯡魚號也太老了,都跑了二十多年了,跑不動了,該換一艘新船了”船員對著叼著煙斗的船老大抱怨道。

  “換換換”那船老大是一個四五十歲的中年男人,身體被江風與陽光雕琢得滿是風霜。

  他聽到船員的抱怨聲,用粗壯的手掌拍了一下船員的腦袋,不滿道:“愛莎梅爾柯克船服役期最長能超過三十年,鯡魚號才跑二十一年零七十一天呢,怎么就跑不動了!”

  對于以船為生的人來說,他們可能不記得自己的出生日期、結婚日子,但絕對不會不記得自己的船是在哪一天下水的。

  “老大,不是這么說的,雖然我們平常對鯡魚號保養得很認真,但咱們畢竟做的是艾拉海姆的糧食生意,那地方就是個冰窟窿,暗流又洶涌,再過一兩年鯡魚號可就扛不住了.”

  船員們還在苦口婆心地議論紛紛。

  船老大深深吸了一口煙斗中煙葉,目光盯著已經掉漆了的船尾,眼中卻仿佛出現了一艘全新的、漂亮的新柯克船。

  他又怎會不想換一艘新船呢?

  去年就想換了,結果家里老爺子生了場大病,把攢著換船的錢給預支了。

  不過今年行情不錯,這才霧霜月,賺的錢已經能和去年一整年相比擬了。

  而且神圣帝國來了之后,生意就更好了。

  雖然船老大也不知道具體是什么原因,反正西恩公國成為西恩行省之后,那些商人就是莫名地活躍了許多,膽子也大了許多。

  這么看,能被神圣帝國收復,還真是一件大好事。

  下個月.下個月就差不多能重新攢夠錢了,然后就去訂一艘新船。

  “老大,昨晚船艙中的儲糧又被老鼠偷吃了一些,”又有一名船員抱怨道:“就是鯡魚號太老舊了,藏了一堆老鼠,還硬是找不到。”

  “就你怨氣大,別說鯡魚號,就是全新的船下水,也無法攔住那些狡猾的老鼠。”船老大啐道。

  “總之,就是該換船了.”那船員嘟囔道,同時又補充了一句,“不過這回的老鼠特賊,我藏在柜子里的好東西都能被它翻出來,真尼瑪絕了。”

  在船員和船老大的喧囂聲中,滿載了一船糧食的鯡魚號一路北上駛去。

  入夜時分。

  沒有多少娛樂活動的船上生活,到了晚上,用過晚餐之后,一般很快就會安靜下來。

  今日也是如此。

  只有江水時不時拍打船只的涌動之聲。

  就在這種安靜之中。

  嘩啦一聲出水聲響起,驚鴻一現,并不會引人注意。

  一個黑色的人影,從水中悄無聲息的冒了出來。

  他伸出一只手抓住船尾,就像是一只靈活的貓一般,硬生生在沒有任何外物可以借力的情況下,以一種反直覺的方式,一路向上攀爬,最后翻到了甲板上。

  然后,那個身影輕車熟路地走進貨船的廚房餐廳,一陣摸索之后,接下來就是一頓大餐。

  隨后,那個人影又離開了廚房餐廳,熟練地走向存放糧食的貨倉。

  船上幾乎沒有多少光線,在晚上若是不打燈,跟摸黑走路沒啥區別。

  但對于已經自適應出黑暗視物能力的高德來說,黑夜反而是成了他最好的掩護。

  他進入存放糧食的貨倉,找到最舒適且隱蔽的位置,躺下就準備開始休息。

  “法師,我們現在是在做賊嗎?”一個清脆但充滿疑惑的聲音響起。

  “噓”高德先是示意小祖宗小聲點,然后輕聲解釋道:“這應該叫交易,因為我們最后會付錢。”

  “但是,我們事先并沒有跟他們打過招呼,或許人家并不愿意做這個生意呢?”

  “芙蘿拉大人真聰明.”高德贊了一聲。

  “所以我說的是對的,是嗎?”

  “芙蘿拉大人,你還要知道一句話,”高德想了想,又給芙蘿拉說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芙蘿拉大人想了想,認真點頭,“記住了,我們現在是在江上,所以可以這樣做,上了岸就不行了,對吧。”

  “.芙蘿拉大人可以這么理解。”高德擺爛道。

  十五天之前,在奧肯利圣西恩城分會處取出“曠野之息”符文構裝后,高德在第一時間就離開了圣西恩城。

  人走過的地方就有痕跡。

  所以,要怎樣才能確保萬無一失,絕對不被追蹤到呢?

  高德想了許久,最后選擇了一個極為特殊的方法。

  他沒有乘坐任何交通工具,更沒有走大路。

  而是直接在圣西恩城的港口上選擇了一艘北上的貨船,趁船上船員沒注意,直接游到船下。

  高德先是通過貓爪術硬生生在船底挖出一個凹陷,然后綁上繩子,再用修復術將凹陷復原,從而將繩子固定在船底。

  繩子另一頭綁則是在自己身上。

  這樣,他就可以悄無聲息地跟著船只一起前行了。

  也算是另一種方式的乘船。

  當然,這是只有高德能做到的事情。

  至少一環法師中應當只有高德做得到。

  江中的暗流、稀薄的氧氣、可能存在的海獸都是其次。

  學會順應船只帶起的水流前行,從而避免受傷也是一門技術。

  最難頂的是,隨著船只一路北上,江水只會越來越寒冷,直至最后到達冰點之下。

  這種溫度的水流,別說讓人在其中泡上一天,落水半小時怕就是要渾身凍僵而死了。

  但是高德有自適應。

  而這種氣溫逐漸降低,有個明顯變化過程的環境,恰恰是自適應最能適應的環境。

  耐寒性提高53,對水流的感應提高36,在水中攝氧量提高34。

  在黑暗中的視物能力提高36。

  這是高德目前刷出來的適應進度。

  之所以耐寒性的適應進度遠勝于其它兩樣,是因為高德在下水之后的第三天,就成功將忍受環境的法術模型構建了出來。忍受環境(防護系,1環):

  被忍受環境所保護的受術者不會因寒冷或炎熱環境而受到傷害,即可舒適的呆在50至140華氏度(45.6至60攝氏度)的環境中,受術者的裝備同樣被保護。

  給自己加個忍受環境后,他便經常主動潛入更深處的水域,通過更加極寒的環境,快速提高耐寒性的適應進度。

  白天在水下跟著船只前行,同時刷自適應的進度,晚上夜深人靜之時,則是上船進食與休息。

  這樣特殊的旅途,對高德來說,既是趕路,也是一場修習。

  沒有人會知道他去哪里。

  因為就連高德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具體的目的地。

  他只是有一個大致的方向:

  北境。

  對的,就是莫森導師在地理課上所說的,與世隔絕的北境。

  而高德看中的,正是這個“與世隔絕”。

  首先是與世隔絕以及環境的緣故,北境之中有著許多外界難以見到的高階魔植以及地脈生物資源。

  這在高德看來,簡直就是他獲取本源的最好獵場。

  只要獲得足夠多的本源,將自己的法術通過風靈月影進行加點,高德就有自信,讓自己與同級法師拉開足夠大的差距。

  另一點則是,他與芙蘿拉都需要找到一個絕佳的地盤種樹。

  按照芙蘿拉的說法,尤迦特希拉的成長是不挑環境的。

  不但不挑外部環境,它還能將附近的土地改造成充滿魔力的靈地,以種植更多的樹木。

  這意味著,越荒無人煙,越是極端環境的地方,其實越適合種樹。

  要是在繁華之地種樹,不說有被仇人找上門“擒賊先擒王,砍人先砍樹”的風險所在。

  單單是被尤迦特希拉改造之后的靈地,就足以吸引無數外界覬覦的目光了。

  再說,真的繁華之地,又哪有地盤給他種樹?

  高德并沒有爵位在身,更別提封地了。

  就算有,他也不敢輕易在封地上種樹。

  連一個國家都能在一小時之內易主,何況區區一個封地呢?

  高德仔細想了想,對他而言最好的種樹點其實就兩個:

  以沙漠為主基調的泰拉大陸;

  與世隔絕,環境惡劣、土地殘酷無情的冰雪風暴之鄉,北境。

  前者不用多言,就和前世的沙漠沒太大區別:

  在沙漠之中,除了水源附近的綠洲,其它地方基本都是沒有人煙的,有著大片大片無用的沙地。

  后者同樣如此,地廣人稀,大片無人涉足的極寒土地。

  兩者的共同特點都是環境極端且惡劣,憑借環境就足以隔絕大部分有心之人了。

  而且在這兩個地方種樹,高德若是不主動暴露,又有幾個人能找得到他的種樹之地?

  至于選哪個.答案也很簡單,距離哪個近就選哪個。

  西恩行省的領土有一部分與隔絕北境風雪的厄文拉雅山脈相鄰。

  而從西恩公國前往泰拉大陸卻是要橫跨大半個諾蘭大陸,并不現實。

  所以,高德的選擇就只能是去北境尋找合適的種樹之地。

  而進入北境的方式,通常是走海上航路。

  但西恩境內并沒有海岸線,想要到達海邊,就需要西渡進入金雀王朝,這個過程耗時極長不說,而且太容易留下痕跡。

  再說,即使到了金雀王朝,想找到一艘進入北境的船只,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這個方式被高德直接排除。

  那就只剩下一條路了:徒步翻越厄文拉雅山脈進入北境。

  對其他人來說,厄文拉雅山脈是絕對的天塹。

  極寒、高海拔、氧氣稀薄.

  總之,一堆惡劣因素。

  但對于高德來說,厄文拉雅山脈這些隔絕外人進入的極端因素,他完全可以通過自適應逐漸適應,然后化天塹為坦途。

  沒有地圖,也沒有人可以詢問。

  所以高德并不知道自己具體到了哪里。

  他只能是時不時施展一次指北術,來確認這艘貨船是一路北上的。

  不過,高德可以判斷,此行的目的地已經快要是到了。

  因為在經過某個分界線后,無論是江水中的溫度,還是江面上的溫度,都開始斷層式地驟降。

  而且水下的暗流開始變得愈發多,甚至有浮冰出現。

  顯然已經是接近厄文拉雅山脈了。

  幸好他提前掌握了忍受環境,否則即使有自適應專長,也沒辦法突然適應如此驟降的水溫。

  不過,肉眼可見的是,原本幾乎已經停止提升的耐寒性,又開始以一種極快的速度上漲。

  在水溫驟降的第四天,這艘已經二十一歲的老柯克船,終于駛入了一個漁船林立的小碼頭。

  平安到達目的地,老柯克船上的船員都松了一口氣,然后就招呼著開始卸貨了。

  忙碌了幾個小時,卸完貨之后,船只暫且停靠在碼頭上,船員們紛紛下船。

  他們要到城里的酒館喝幾杯黑啤,再好好休息一晚。

  這里的白天很短。

  船員們離開不久,天便徹底黑了下來。

  碼頭上的人也越來越少,很快就安靜了下來。

  這個時候,高德再度從水里鉆出,來到空無一人的老柯克船上。

  他先是來到船員倉中找了一套保暖的衣服,快速給自己換上,然后在桌子上留下五枚閃亮的西恩金幣,其中除了衣服費用,還包含這些天在船上的飲食費。

  芙蘿拉全程眨著“大”眼睛看著高德換衣服的動作。

  “芙蘿拉大人不會冷嗎?”高德邊換衣服邊好奇地問了一句。

  “不會,尤迦特希拉不怕冷,所以芙蘿拉大人也不怕冷。”

  “不過,新衣服,我喜歡。”

  高德表面不動聲色,沒敢應話。

  別看芙蘿拉個子小,做一套新衣服用不了多少布料。

  但懂行的都知道,“手辦”的服飾價格往往要比正常衣服貴上許多。

  主要是,去哪里找做手辦衣服的手藝人?

  “哼!”

  在黑暗視物的能力下,高德清晰地看見,芙蘿拉手中又出現了一片小巧的綠葉,開始飛快比劃起來。

  “芙蘿拉大人在哼什么?”高德有些心虛。

  “哼法師你裝糊涂,這個仇,芙蘿拉大人記下了。”

  換好衣服,高德下船上岸,進入碼頭所屬的城市。

  這是一個環境類似于前世冰島的小城市,街道上光線十分微弱,人流量更是稀少,并且一年中有大半時間白天只有46小時。

  這座城市中的建筑物也較為低矮,用的都是最原始的石頭制成,幾乎沒有什么裝飾,厚重粗獷且抗風。

  這是一座位于厄文拉雅山脈丹東雪山山腳下的城市。

  這里是:

  艾拉海姆。

  (本章完)

  請:m.llskw.org

哎呦文學網    法師之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