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9章 南京新約簽訂(8.2K還三)

  藏兵洞設在城墻下的背風處,入口處掛著鹿皮門簾用于擋風隔溫,洞內還點著爐火。

  只是剛掀開門簾走進去,巴圖便感覺一陣暖風撲面而來。

  暖風中還夾雜著濃郁的土豆燉牛肉的香味。

  眼見巴圖從外邊走進來,一旁蹲在爐子旁燉肉的蘇克轉頭說道。

  “嘿,巴圖你回來了?”

  “回來的正好,晚飯可以吃了。”

  巴圖聞言,大步走到了爐子旁,先是把手上的棉手套脫下來,丟在爐子上烤火。

  回頭便拿過一個碗,給自己盛了一碗土豆燉牛肉。

  一口土豆,一口肉,又吸溜了一口湯汁…

  隨著暖烘烘的牛肉湯入肚,巴圖這才感覺自己活了過來。

  “你娘的,外邊是真踏馬冷啊!”

  蘇克見此,又拿了個松軟的熱饅頭給巴圖,然后說道。

  “嘿,這也沒辦法!”

  “誰叫那些天殺的英國佬這時候來犯呢?”

  “如果不是那些英國佬,咱們現在應該正在金礦上淘金呢!”

  “不過,就現在這天氣,咱們在城里都不好過,外邊的英國佬肯定比我們難受多了。”

  原本蘇克和巴圖等人來到阿拉斯加,是準備要去淘金的。

  但是,不幸的是,他們淘金的工作才展開沒多長時間,英國人就來犯了。

  情況緊急之下,蘇克和巴圖等人都被組織了起來,一人發了一把槍,暫時編成了民兵,準備迎戰英軍。

  原本剛開始的時候,戰斗還算激烈。

  但是,隨著大唐同英國開始談判的消息傳來,這邊的戰局自然而然的放緩了下來。

  雙方開始隔著一堵城墻對峙!

  可即便如此,蘇克和巴圖等臨時組織起來的民兵,也依舊沒有被解散。

  上面為了以防萬一,在英軍撤兵之前,肯定是不會讓他們這些民兵解散的。

  蘇克和巴圖雖然對淘金的事情向往無比,但面對上面的命令,卻也不敢違抗。

  別看他們是蒙古人出身,但在來到阿拉斯加之后,心中卻是再沒有把自己原來的身份放當回事。

  在這一片荒蕪,到處都是土著蠻夷的土地上,不管是漢人,蒙古人,滿人,亦或者是其他的少數民族,如果仍舊堅持自己的民族身份,根本無法生存。

  如今,擺在他們面前的唯一選擇,也就是認可大唐!

  抱緊大唐的大腿,和來自五湖四海的大唐移民抱團取暖。

  唯有如此,他們才能獲得對抗自然環境,對抗土著,對抗洋人的力量。

  在這片野蠻荒蕪,危機四伏的土地上生存下去!

  巴圖用手中的饅頭沾湯吃,三口兩口,一個大饅頭入肚。

  雖然阿拉斯加的環境艱苦,可唯有一點好處,那就是伙食不錯。

  大唐從本土通過海運運糧,再加上當地開墾打獵所得,移民們幾乎每天都能吃到肉食。

  這種生活條件,是大唐本土那邊幾乎很難達到的!

  值得一提的是,自從來到阿拉斯加之后,巴圖發現蘇克那家伙竟然戒了賭。

  這讓巴圖感到頗為驚喜!

  在他看來,賭博這東西實在是太害人了,人一旦染上賭博,差不多也就廢了。

  蘇克在來到阿拉斯加之后,能把賭博給戒掉,實在是一件好事。

  吃罷晚飯,巴圖靠在墻壁上,瞇著眼睛準備睡一覺。

  只是,他才剛睡著沒多長時間,便只聽到藏兵洞外一陣歡呼聲傳來。

  “萬勝!”

  “萬勝!”

  “大唐萬勝!”

  “英夷撤兵了…”

  巴圖被從睡夢中驚醒,和蘇克等人一起走出藏兵洞。

  抬眼便看到整個撫遠城中,幾乎所有人都在振臂歡呼。

  豎起耳朵細細辨別,巴圖終于搞清楚發生了什么事情。

  原來是大唐和英夷和談出了結果,城外的英夷接到消息要退兵了。

  巴圖忍不住狂喜。

  因為他知道,既然英夷撤了,那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們就能放下手中的武器,繼續去淘金了!

  想著這些,巴圖臉上不由自主的浮現出了笑容。

  金子,黃澄澄的金子,他踏馬來了!

  隨著雙方和談事宜敲定,英國的印度總督坎寧自印度動身,前來大唐準備簽訂和約。

  海綿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只只海鳥低空掠過海面,在碧藍的海面上投下陰影。

  一支使用蒸汽輔助動力的風帆船隊緩緩行駛在東海的海面上。

  這支船隊所打出的旗號,正是英國的國旗。

  英國印度總督坎寧站在船只艦艏甲板上,眺望遠處的地平線。

  隨著距離拉近,一座船只往來不絕,商客云集的港口出現在了他的眼中。

  坎寧深吸一口氣,然后詢問身邊的卡特爵士道。

  “卡特爵士,前面就是唐國的上海了嗎?”

  隨著大唐打開國門,全面推動海貿和工商發展,上海身為長江的出海口,身為大唐東南半壁的開放窗口,非但發展速度驚人,且還開始聞名全球。

  就連坎寧總督也是有所耳聞,知道這是一座發展的很快的大城市。

  坎寧此次前來大唐,便是為了同大唐簽訂和約,徹底結束印度戰事。

  之所以讓卡特爵士也隨行,則是因為卡特爵士乃是孟加拉灣海戰時英軍艦隊的副指揮官。

  這次前來同大唐簽訂和約,不能光是坎寧這樣行政口上的人來,軍方自然也是得派人的。

  再加上如今額爾金伯爵因為孟加拉灣海戰戰敗的緣故被拿下,是故,卡特這個副手就成了最佳人選。

  卡特站在坎寧身邊,眺望遠方的海岸線,表情復雜的說道。

  “是的,總督大人。”

  “前面就是上海了。”

  “我們經由上海的入海口,可以經由長江直接進入中國內陸,抵達唐國東南地區最重要的城市南京城下…”

  卡特之所以了解的這么清楚,并非他地理學的好,而是因為他曾經來過這里。

  二十年前,鴉片戰爭爆發時,卡特爵士便曾來到過中國。

  只不過,那時候的他的身份還是勝利者…

  在當時的卡特看來,中國和他們大英以往所征服的那些土著國家和殖民地也沒什么區別。

  無非也就是人口多一些,國土廣闊一些,更加富庶一些。

  但這都沒有用!

  在大英面前,統統不堪一擊。

  打死卡特也想不到,二十年的時間過去,當初這個野蠻落后的東方國家,竟搖身一變,變成了大英霸權的挑戰者。

  并且,還踏馬是挑戰成功了的那種!

  當初,大英打贏了滿清,在南京城下迫使滿清簽訂了不平等條約。

  如今,依舊是在南京簽約,不過要簽不平等條約的,卻是輪到了大英…

  這種事情所帶來的心理落差,讓卡特這個驕傲的昂撒人有些無法接受。

  坎寧總督聞言,只是輕輕點了點頭。

  然后將目光繼續看向海岸線的防線,一支艦隊出現在了坎寧眼前。

  正是奉命前來監視英國船隊動向的大唐東海艦隊分艦隊。

  隨著時間流逝,船隊在大唐東海艦隊的監視下,緩緩進入了港口。

  坎寧總督和卡特爵士一起通過棧橋下了船。

  剛下棧橋,他們便看到一人站在碼頭上等候。

  眼見坎寧總督下船,早早等在碼頭上的卜魯斯公使快步上前招呼道。

  “總督閣下!”

  “您好!真是好久不見了!”

  卜魯斯主動上前見禮。

  坎寧伸手和卜魯斯握了一下,然后說道。

  “辛苦卜魯斯公使來這里迎接我們。”

  “為公使閣下介紹一下,這位是卡特爵士,暫代大西洋印度聯合艦司令官!”

  卜魯斯聞言,連忙轉頭同一旁的卡特握手。

  隨后,卜魯斯在前面帶路,領著坎寧總督和卡特爵士往港口外行去。

  當他們抵達港口外時,一支汽車車隊已經等在這里了。

  當然,這支車隊并非是英國公使館的配車,而是大唐派來接待外賓的迎賓車隊。

  因為這年頭的道路情況惡劣,開車不便,所以,卜魯斯公使是坐船從京城來的上海。

  英國公使館的配車,目前仍舊停在公使館的車庫中。

  是故,只能是由大唐來為他們安排迎賓車隊。

  雖然當前和約還未正式簽訂,大唐和英國尚處于敵對關系,但是,大唐畢竟是禮儀之邦,是講文明的。

  不至于在外交接待上給英國難堪!

  這不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在對外時應該有的態度。

  一行人快步走到車隊旁,卜魯斯帶著印度總督坎寧上了同一輛車,而一旁的的卡特爵士則是被安排上另一輛車。

  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為卜魯斯和坎寧需要就此次談判以及簽約的相關細節,在正式簽約前碰一下頭。

  很快,幾人便都上了車。

  車輛啟動,車隊緩緩向著上海城區的方向行去。

  汽車行駛在平整的柏油馬路上,異常平穩。

  車廂內,只有隱隱的發動機運作的聲音響起。

  不等卜魯斯開口說話,一旁的坎寧便開口詢問道。

  “卜魯斯公使,你簡單向我闡述一下當前的談判進程吧!”

  卜魯斯聞言,稍稍整理了一下語言,然后繼續吧說道。

  “回總督閣下的話,目前,我大英和唐國之間的談判已經大致結束。”

  “接下來您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在和約上簽字。”

  “至于說和約上的內容,則主要是以下幾點。”

  “一,我大英向唐國割讓澳大利亞。”

  “二,我大英向唐國支付戰爭賠款4200萬塊銀元。”

  “三,雙方互相開放市場,我大英允許唐國商人自由往來大英的本土和殖民地進行商業活動,作為代價,唐國也會向大英開放他們的本土和各藩屬國市場。”

  “四,關稅協定,大英和唐國各自派出專業人員,組成關稅協商委員會,共同商定兩國之間經貿往來的相關關稅。”

  “五,治外法權和領事裁判權。”

  “自條約簽訂之日起,我唐國公民在我大英殖民地上違法犯罪行為,只要事情不涉及我大英公民,我大英方面就不能進行處置,必須將人移交給唐國,由唐國官員進行審判處理。”

  坎寧聞言,臉色明顯一沉。

  各地賠款,開放通商,關稅協定,治外法權…

  好家伙,他心中忍不住直呼好家伙!

  要知道,以往這些條件,可都是大英開給別國的。

  不成想,如今風水輪流轉,輪到大英在不平等條約上簽字了。

  坎寧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平靜下來,然后繼續詢問道。

  “那印度方面呢?”

  “唐軍答應從印度撤兵了嗎?”

  身為印度總督,坎寧最關心的還是這一點。

  卜魯斯苦笑一聲回道。

  “撤兵唐軍倒是答應了,不過,在停戰協定上,唐軍要求以目前雙方的實控線停火。”

  “唐軍會叫停向印度發動的攻勢,而我大英也要停止進攻莫臥兒汗國。”

  如今大唐要保住莫臥兒汗國的態度依舊沒有變。

  還是那句話,身為大哥,你可以利用小弟,但關鍵時刻,你必須得能罩得住。

  大唐要是前腳才利用莫臥兒汗國和英國撕逼獲取利益,后腳就把莫臥兒汗國給賣了,坐視英國覆滅莫臥兒汗國。

  那從今往后,大唐的那些個藩屬國再面對大唐這個宗主國時,心里肯定會犯嘀咕。

  到時候,即便大唐還能坐穩東方世界老大哥的位置,底下各國只怕也是要離心離德。

  當然了,也就僅僅只是保住莫臥兒汗國不被英國覆滅而已。

  至于說反攻英國?

  呵呵,大唐不是沒給過你支持,但你莫臥兒汗國自己不中用,在英國人手上接連吃了敗仗,做了運輸大隊長,那也怪不得大唐撤手,停止給你的援助。

  大唐能在你莫臥兒汗國風雨飄搖之際,出兵力挽狂瀾,保住你莫臥兒汗國不被英國滅掉,這就尼瑪能夠算是仁至義盡了。

  就沖著一點,誰看了不得說一句好大哥?

  還有就是,如今莫臥兒汗國的國土范圍,差不多也就是后世的孟加拉國的地盤。

  別看后世的孟加拉國窮的底掉,那是因為孟加拉人口太多,再加上貧富差距太大的緣故。

  孟加拉的自然環境,以及各種資源,還是較為豐富的。

  別的不說,光是恒河入海口這一點,就決定了,這地方的農業資源肯定很不錯。

  嗯,適合種糧食,成為大唐繼南洋之后的另一個大糧倉。

  坎寧聞言,松了一口氣道。

  “如此,倒是也可以接受!”

  “戰爭,終于要結束了!”

  不同于身處后方的大英本土,或是卜魯斯這邊,身處前線的坎寧,是真的能夠切身感受到來自大唐的軍事壓力的。

  在孟加拉灣海戰之后,駐守達卡的唐軍陸軍雖然沒什么太大動作,只是在英軍撤軍后,讓印軍出擊收復了一些失地,

  但是,唐軍艦隊在完成補給之后,卻是借著孟加拉灣海戰大勝的余威,在印度沿岸好好耀武揚威了一把。

  前后接連炮擊了巴拉索爾,金奈,古德洛爾等印度東海岸的沿海重鎮。

  甚至艦隊一度突破英軍炮臺封鎖,殺入胡格利河,威脅加爾各答!

  而英軍艦隊卻是只敢龜縮港口內,不敢出戰迎敵。

  別提唐軍給坎寧造成的心理壓力究竟有多大了!

  所以,他才覺得大唐這有些過分的條件,還可以接受。

  唯一讓坎寧感覺有些心塞的就是,大唐方面竟要求在南京簽訂和約。

  這一點,實在是讓英國上下感受到了莫大的恥辱!

  就在迎接英國代表團的禮賓車隊離開上海港口后不久。

  又有一條船只在上海港口靠岸。

  莫臥兒帝國大汗,巴哈杜爾沙二世通過棧橋下了船。

  大唐外交部同樣派來相關工作人員,以及禮賓車隊迎接。

  這次大唐和英國簽訂南京條約2.0版本,參與簽約的,不光是大唐和英國。

  莫臥兒汗國身為戰爭的參與方,也被允許在和約上簽字。

  巴哈杜爾沙二世被自己的侍從阿里攙扶著上了汽車。

  隨著汽車開動,他的目光穿過窗戶,打量著四周的景物。

  一眼望去,映入他眼簾的是一個個船只停靠的泊位和棧橋。

  棧橋兩側,是一個個蒸汽吊臂,用于裝卸船只上的貨物。

  碼頭內,道路清一色全部都是平整的柏油路。

  路上,隨處可見滿載貨物的牛馬車輛行駛,裝卸貨物的工人如同一只只渺小的螞蟻,匯聚在龐然大物般的貨船旁,通過蒸汽機械吊臂,將一個個集裝箱從船上卸下或是裝上。

  整個碼頭上,少說也有數千上萬名工人,在為了碼頭的正常運作而付出自己的勞動。

  但令人驚嘆的是,港口繁華的同時,還相當的有秩序。

  工人在裝卸貨物時,車輛在運輸集裝箱時,都在港口管理人員的指揮下排隊等候。

  并無插隊行為!

  看著這繁忙的港口,巴哈杜爾沙二世心中忍不住驚嘆,不愧是大唐啊。

  這上海港的繁華程度遠遠不是他曾見過的達卡,甚至是孟買港能夠比擬的。

  很快,車隊駛出港口,沿著柏油馬路向著上海城區的防線駛去。

  港口連接城區的道路是專門修繕過的,道路平整寬闊,路邊每隔一段距離,就豎立著一桿路燈。

  道路兩側,是一顆顆間隔整齊種下的小樹。

  如今雖是冬季,可上海的氣溫并不冷,這些小樹依舊翠綠。

  沿著道路前行,很快,車隊便抵達了上海城區。

  首先映入巴哈杜爾沙二世眼簾的,就是一片高樓大廈。

  一棟棟高層建筑規劃整齊,高聳的仿佛要直入云霄。

  巴哈杜爾沙二世從來沒有見識過這么高的建筑。

  除此之外,最令巴哈杜爾沙二世震驚的就是,大唐城市中的街道干凈的有些讓他不敢相信。

  柏油馬路上,別說垃圾了,甚至連任何的雜物都看不到。

  和印度那些屎尿遍地的街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道路兩側,一間間臨街店鋪也是規劃的整整齊齊。

  終于,車隊停在了一間院落外。

  這里正是大唐用于接待外賓的驛館。

  車子停下,車門打開,巴哈杜爾沙二世邁步從車內走出。

  一名大唐外交部的官員上前來招呼道。

  “大汗,請到這邊來!”

  “我們已經提前為您準備好了房間。”

  巴哈杜爾沙二世點點頭,跟著大唐官員往驛館內走去。

  在進入驛館大門后,巴哈杜爾沙二世開口詢問道。

  “敢問這位大人,不知英國人被安排到哪里住了?”

  帶路的大唐官員聞言,笑著說道。

  “回大汗的話,就在隔壁!”

  “距離您的院落不遠!”

  巴哈杜爾沙二世聞言,點點頭說道。

  “好!”

  “對了,不知大唐這邊準備何時簽訂和約?”

  大唐官員聞言,開口回應道。

  “回大汗的話,按照計劃是三日后。”

  “您可以在上海先休息一日,然后再乘坐火車前往南京…”

  目前,大唐已經修通了連接上海和南京的鐵路。

  身為江南腹心,真正的繁華之地。

  聯通南京和上海的鐵路,修起來效率很快。

  而在鐵路修通之后,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填補了一部分長江航運無法滿足的貨運和客運需求。

  巴哈杜爾沙二世聞言,點頭應下。

  大唐開泰四年,十二月初一。

  南京!

  太陽高照,陽光灑滿大地,帶走冬日里的些許濕冷寒氣。

  今日的氣候非常宜人!

  長江江面上,停泊著一條老舊的風帆船只。

  船只甲板正中間,擺放著一張長桌,甲板四周一名名背負著步槍的唐軍士卒守衛著。

  兩波人分別座在長桌兩側。

  長桌的桌面上,則是擺著一份文本條約。

  雖然當初滿清和英國簽訂南京條約的那條船找不到了,但大唐還是另外找了一條風帆戰列艦來。

  嗯,不為別的,只求盡可能的一比一復刻當初鴉片戰爭后,簽訂南京條約的場景!

  在幾名攝影師的鏡頭注視下,郭嵩燾穿著一身緋袍,站起身來,開口說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英夷無道,販鴉片以謀利,毒害我大唐子民之身心,侵害我大唐之利益,兼以侵略我大唐藩屬,損我大唐國威…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朕為大唐皇帝,萬民君父,豈可坐視英夷殘虐?故以振奮義師,吊民伐罪,討伐無道…”

  “幸我大唐士卒英勇,將帥果毅,各藩屬應者云集,共討英夷,方得大勝。”

  “而今,既英夷知錯求和,愿為自己之暴行贖罪,那我大唐便網開一面,不再追究。”

  “當盡快簽訂和約,以保萬世太平。”

  “欽此!”

  郭嵩燾話音落下。

  船只甲板上,一名名大唐外交部官員,英國代表團,甚至是包括莫臥兒汗國大汗巴哈杜爾沙二世在內的眾人紛紛起身下拜領旨謝恩。

  嗯,是真跪,三跪九叩的那種!

  雖然由于李奕不喜歡臣子們在自己面前跪來跪去,大唐已經廢除了跪禮。

  但是,誰叫這次是給英國人傳旨呢!

  這跪禮,他們必須得行!

  用郭嵩燾的話來講也就是,如果英國派來的代表團跪不下去,那這和約也就不用簽了。

  還有就是,不同于滿清皇帝用賞賜英夷的口吻下旨和談,是強行給自己挽尊。

  李奕的圣旨,可是真正的寫實派。

  因為,這次的和平,真的是他賞賜給英夷的。

  以李奕開國皇帝的威望,以他對軍隊,以及朝政的控制力度。

  如果他下定決心要打,那么印度的戰事大唐是有能力繼續打下去的。

  所以,英國人領旨謝恩,實在是應有之義!

  至于說巴哈杜爾沙二世?

  他身為藩屬國的國王,還是剛剛才在大唐的庇佑下,保住社稷的藩屬國國王,給李奕下拜謝恩,那就是理所應當的。

  就在眾人齊齊跪下接旨的時候,照相機的閃光燈閃了起來。

  咔嚓!咔嚓!

  眨眼功夫,攝像師們接連拍了好多張各個角度的照片。

  準備將來用于登報宣傳!

  在宣旨結束之后,眾人各自從船只甲板上起身。

  郭嵩燾率先提筆在條約文本上簽字,用印。

  然后,又將條約文本推向了對面的坎寧總督道。

  “坎寧總督,該您了!”

  坎寧笑笑,同樣提筆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隨后,便是莫臥兒汗國大汗巴哈杜爾沙二世,緬甸派來的特使奈溫等人,先后在條約上簽字。

  在所有人都完成簽字之后,郭嵩燾命侍從端酒水上來。

  各位代表各自舉杯,郭嵩燾開口說道。

  “為了和平,讓我等共飲此杯!”

  眾人見此,齊聲高呼。

  “為了和平!”

  就在眾人各自舉杯之時,照相機鎂光燈的咔嚓聲再度響起。

  將這一幕定格!

  在條約簽訂之后,僅僅只是第二天。

  大唐日報便用頭版頭條報道了此事。

  《英夷主動求和,南京新約簽訂,戰爭結束!》

  《莫臥兒大汗遠道而來,除去簽約,還有何目的?》

  《南京新約與南京舊約的差別何在?》

  《和約具體內容,大唐一雪滿清留給中國之國恥!》

  并且更加重要的是,大唐日報,不只是在大唐境內發行。

  而是整個東亞范圍內,大唐的那些藩屬國幾乎全部發行!

  南洋,馬六甲城!

  在大唐拿下南洋之后,便在南洋設了南洋總督,統管一切南洋事務。

  而南洋總督府,便被設在了馬六甲。

  因為,大唐設南洋總督的目的,不光是為了控制南洋,更多的,其實還是為了馬六甲航道。

  只要馬六甲航道在大唐的控制下,那么,大唐便能夠控制整個東亞,東南亞地區的海權。

  這對大唐來說,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

  因為,大唐只有先經營好東亞東南亞地區,將來才能有底氣,將自己的腳步邁向全球。

  年關將近,馬六甲城內年節的氛圍越發明顯。

  雖然馬六甲城中有不少西式建筑,但是如今這些西式建筑中所居住的,則大部分都是華人。

  總督府內,李鴻章坐在窗邊的一張躺椅上,一邊喝茶,一邊翻看著手中最新一期的大唐日報。

  看著大唐日報上,有關南京新約簽訂的內容,李鴻章臉上不由得露出笑容。

  “這一仗,總算是打完了!”

  李鴻章語氣頗為感慨的說道。

  一旁的秘書王正見此,笑著附和道。

  “大人所言甚是,這仗總算是打完了!”

  “既然仗打完了,那我南洋總督府這邊便可以將主要精力放在經濟發展上,實在是一件好事。”

  雖然打仗的是印度,但南洋身為大唐距離印度最近的地盤,同樣承受著不少壓力。

  雖然達卡方面的糧草需求,有將近大半是由緬甸就近提供的。

  可剩下的各類物資,則是需要大唐從南洋地方上采買收集,然后運往前線。

  這也就使得,南洋方面不得不將主要精力用在搜羅籌措物資,支援印度戰事上。

  被戰爭所拖累,南洋方面在經濟發展方面,自然也就放慢了。

  李鴻章喝了口茶,聽罷自己的秘書所言,笑呵呵的點頭說道。

  “此言不錯,確實如此。”

  說罷這些,李鴻章像是忽然想起來什么,開口詢問道。

  “對了,本官之前向朝中申請,請求朝中批復南洋總督府組建治安隊,專門用于維持治安,清繳南洋地區的土著的報告,朝中可有回復?”

  大唐要開發南洋,首先最大的阻礙是南洋地區濕熱的氣候,以及惡劣的自然環境。

  可除去氣候和自然環境之外,就是土著了。

  這幾年的功夫,在大唐開闊南洋的過程中,土著是真沒少給大唐添堵。

  地方上經常會有土著襲擊大唐移民的消息傳來。

  對此,李鴻章也沒什么好辦法。

  除去讓地方上的移民組建民兵自保之外,也就是組織專業的治安隊,去絞殺南洋的土著了。

  嗯,抓到的土著自然不會全殺掉。

  大唐不管是開墾良田,還是挖礦,那都是需要人手的。

  王正點頭說道。

  “回大人的話,內閣方面已經就您的申請做了批復,通過了您的申請!”

  “不過,軍機處做出指示,治安隊的指揮權要歸于軍方,軍方會派遣人手來搭建治安隊的骨架,負責治安隊的組建工作。”

  李鴻章聞言,點頭說道。

  “如此也好!”

  “我們這邊要盡量配合治安隊的組建工作,盡快把治安隊給組建起來。”

  “那些土著實在是太囂張了,如果不能將那些土著給處理掉,大唐的南洋開發計劃就無法實行下去。”

  李鴻章對于治安隊指揮權歸于軍方,由軍方來負責組建工作并沒有什么想法。

  因為,他現在所想要做的,只是盡快將南洋的土著給清理掉,進而好推動南洋發展。

  而非是想要借著治安隊的名義來涉足軍權,謀求獨立。

  要知道,現在的大唐皇帝可是開國皇帝,他老李得多腦殘,才會想著在開國皇帝在位的時候搞軍事獨立啊!

  他李鴻章又不傻,才不會自己找死呢!

  今天還完,又成還欠五章了…

  請:m.badaoge.org

哎呦文學網    反清:從金田起義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