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739章 南方軍機

  西晉王都,此時又近深秋,寒風蕭瑟,街上的行人大多面有愁容,行色匆匆。

  衛淵走在通向宮門的大道上,路遇的官員都紛紛上前見禮,那些坐在轎中的二品三品大員也都急忙停轎,上來見禮。只從官員們的逢迎,就知衛淵地位已經和當年不可同日而語。

  當年衛淵初任節度使,雖然也是二品,但當時隨便哪個二品看衛淵時都是用鼻孔看的。而現在再遇衛淵,實權二品則是努力要比衛淵低半個頭,沒啥實權的二品,頭低得還夠不著衛淵的肩。若非衛淵生得高大,這些官員難免要苦一下脖子和老腰了。

  此時時近黃昏,大朝會正午前就已經結束,下午一般在政事堂處理重要事項。此刻應該是政事堂議事剛剛結束,衛淵就看到了好幾個政事堂任職的人。不過他既沒有看到左相,也沒看到右相。

  衛淵心中有數,自己走的是進出宮門的惟一大路,兩位宰輔必然要走這里。這是得到了自己進京的消息,有意的避而不見。

  衛淵早有預料,左相右相身為朝廷權勢前兩位的大員,同屬清流,對他這外戚出身、又交好閹黨的自然看不慣。偏偏衛淵又做大了,看不慣也干不掉,索性避而不見,以免心煩。

  入宮之后,劉全功就迎了上來,道:“衛大人突然趕到,實在讓咱家不及準備,沒法好好迎接。圣王今兒正在御書房,咱家這就帶您過去。”

  “有勞劉公公了。”衛淵就塞過去一個小布包。

  劉全功摸著那布包里似有幾條沉重之物,但又有些熱得燙手,不禁問道:“這又是何寶物?”

  衛淵笑道:“地心炎玉,仙人們用的材料。拿來使的話,比仙銀好用。”

  “原來是仙家之物!這,這讓咱家如何受用得起?”劉全功趕緊往回推。

  衛淵道:“此物不換東西,自用也是極好的,平時放一塊在被窩中,苦寒之夜也能溫暖如春。就是用久了容易心火上涌,房間不能太小,且需要多服陰涼藥物化解。”

  劉全功頓足,道:“這…唉!那我就愧領了,只是現在我也沒什么可以幫你的,心中有愧啊!”

  一路行來,衛淵似是不經意的問:“大王過往常去金剛禪院最近怎么去得少了?”

  “近來趙國入寇,政務繁忙,大王也不能日日往城外跑。”

  衛淵點了點頭,沒有再問,而是隨著劉全功進了御書房。書房內擺著張椅子,英王也坐在里面。

  衛淵向英王見過禮,晉王便道:“得到你的消息,英王便一定要回王都來見一見你。孤覺得此事反正也要找英王商議,就召他回來了。你先說一說吧。”

  衛淵便道:“趙國狼子野心,肯定不會占了百里之地就罷休。根本之計,乃是富國強兵,只要我大晉能有無敵鐵軍,敵人便無隙可趁。”

  晉王道:“這里也沒有外人,無用之話就不用說了。孤連起碼的稅都收不上來,何談富國?”

  此事衛淵胸有成竹,道:“大晉沃野萬里,人口眾多,在九國中都可列入前三,自然是富的,只是看富的是民,是國,還是世家。當下國庫空虛,民生凋敝,是因為財富十有八九都流入世家口袋。

  他們吃得太多,又不上稅,大王只向貧苦百姓征稅,又能征到幾兩銀子?且貧苦百姓,十有六七也是掛靠在世家名下,這部分人的稅都是世家收,而不是朝廷收。”

  英王道:“道理大家都懂,只是如何破局?地方大族、各郡縣官吏,十之八九與世家有絲絲縷縷的關系。朝堂各大佬閣員,俱是一體。想要向世家征稅,除非把滿朝文武都給開革了,然后才能推行新法。”

  晉王淡定道:“開革是沒有用的。今天我開革了他們一個重要位置,明天孤的碗里就可能有人下毒。早年孤想削清流,結果光是孤的孩子,出了各種意外的就有六個!孤要是斷了他們財路,他們也敢要孤的命。”

  英王嘆道:“世家與清流盤根錯節,又與四圣書院、大寶華凈土勾結糾纏,早就長成參天大樹,根須已經伸到了國家各個角落。若是把這些根須全砍了,恐怕大晉也完了。”

  衛淵道:“大晉乃是武祖布局之子,這王位總落不到別人手里去。”

  英王輕咳一聲,欲言又止。

  晉王卻不顧忌,道:“王位雖然還是姓呂,但王位上坐的可沒說一定是孤。到時那些人換個三歲孩子上來,也非不可能。”

  討論到這里,衛淵就進入正題:“微臣愿為大王分憂!微臣可為大晉提供全套青冥軍的裝備,大王只需要給我幾郡征稅權和礦權即可。大王不好意思去收的稅,由我來收。每得一郡,微臣愿為大晉捐獻十萬套甲胄軍械!”

  晉王明顯有些意外,但他還沒說話,英王已經雙眼一亮,問:“軍械中有多少飛劍槍?”

  “這批軍械配比按照青冥當下軍隊配制設定的,飛劍槍因只能供道基修士使用,對北方邊軍來說,數量可能會有些不足。若英王另有需要,我再補足就是。”

  衛淵說得謙虛,但英王心下雪亮,青冥之中,現在道基總數怕是已經超過五千,或許還會更多。軍中編制的道基數量肯定遠超邊軍,比禁軍那些二世祖更是強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英王又問:“火槍呢?初代還是二代?”

  “青冥早已不產初代,全部是二代。”

  所謂二代就是采用雷霆砂、靈木炭等配出來的第二代火藥。青冥歷經多次大戰,手中火器威力比晉國自制版本大得多,這又不是能保密的事,各位大員早就知道青冥另有火藥秘方,只不過一時難以破解罷了。

  問到這里英王已經是滿面紅光,騰地站起,道:“大王,答應他!”

  晉王還在猶豫,英王又道:“大王,何為國本?不是仙銀,不是軍器,而是北境那些精銳士卒!只要有他們在,大晉的天就塌不下來。這批軍械早一天到位,士卒就能少死很多!這才是國本!”

  晉王嘆了一口氣終于點頭,鋪開地圖,拿起朱筆就要畫圈。

  衛淵忙道:“大王稍待!許家和呂家祖地周圍,還有核心郡縣,我是不要的。”

  晉王的手一頓,失笑道:“你這小子,怎么總把孤想成惡人?”

  大湯公認規則,世家祖地所在之郡,全部歸世家所有。周圍數郡為核心區域,大部分利益歸于世家。其它的郡就要看情況了,比如自立界石從異族手中搶下來的地塊,哪怕離祖地很遠,一般也默認是核心區域,百年之后,才會慢慢交還利益。

  寧西八郡中就有三郡是許家的核心區域,甘州呂家也有三郡核心。這些核心郡縣就是給了衛淵衛淵也不要,拿了就等于是與仙人為敵,也是與所有世家為敵。

  但除了核心區域之外,其它各郡世家們就看得沒那么重。哪怕已經控制許久,必要時會也不是不可以交換。各世家之間都有默契,九國為軀,世家為血肉。一塊血肉生長太過迅猛,就有可能連累身軀死亡。

  所以各世家間有不成文的規矩,限制核心區域的數量。衛淵所要的,還是有很大操縱余地。

  晉王朱筆停在半空,沉吟片刻,道:“孤封你為總領南方軍機大臣,統管西南五郡一應軍務,有就地征募軍需之權。”

  隨后朱筆落下,圈出五郡。五郡中有兩郡屬于寧西八郡,算是許家的邊緣勢力,朝廷多少能從這里收點銀子,只是不多。若大的兩個郡,每年也就能收上來三四十萬兩。

  “臣可能要殺些人。”衛淵道。

  晉王瞪了他一眼,道:“非要明著殺嗎?”

  衛淵便道:“臣懂了,就是到時候可能有小人進讒言。”

  晉王失笑:“罵你的奏折還少了?那,你看,那一面架子上都是!”

  英王卻是拍拍衛淵的肩,道:“須得小心,切不可意氣用事。那些所謂清流,行事其實沒什么下限。你動了他們利益,他們必有陰狠手段。”

  “多謝英王提點。”衛淵深深一禮。他對英王還是很佩服的。

  “軍械什么時候交付?”晉王問。

  “即刻就有五萬套,可以在涵陽關交割。然后下個月二十萬套,再下個月二十五萬套。”

  晉王深深看了衛淵一眼,道:“真夠快的。”

  衛淵忙道:“這是幾年的存貨。”

  晉王也不多說,接下來就是商議細節。

  此際宮門內一處不起眼廂房中,左相和右相坐在這里,看著窗外天色漸暗。這里本是上朝官員們等候休息之處,刻下早朝早就散了,所以沒什么人,誰也想不到左右二相沒有出宮,反而坐在此處。

  此時一個隨從進來,道:“兩位大人,衛淵已經進了御書房,書房中還有英王。據說大王準備封衛淵為南方軍機,總領五郡軍務,有先斬后奏之權。”

  右相臉色當即有些陰沉。左相緩道:“大王這手,可是伸到別人的鍋里了。”

  右相道:“祖制如此,過去幾千年都是這么過來的。擅改祖制,就是倒行逆施,恐怕…有亡國之兆。”

  左相淡道:“國不會亡。”

  右相會意:“也是。”

  左相慢慢起身,道:“走吧,現在離宮,就能不被人碰到了。”

  右相哼了一聲,道:“豎子驟然成名,恐非好事。”

  深夜時分,衛淵方自春華殿走出,法軀疲憊,思慮卻是清澈透明,思考的全是軍國大事。

  盤點手上權利,衛淵除了總督西南五郡軍務,還有征稅權、礦權,可在邊界設卡收取過往厘金,可對七品以下官員先斬后奏,且有任命之權。也即是說,一縣之內,除了縣令之外,其余大小官員衛淵都有權撤換甚至斬殺。

  此刻思路格外清晰,衛淵走幾步就會想起一件疏漏,都是即刻彌補。隨后衛淵又想起一件重要的事,但此刻天色太晚,晉王應該已經休息了。衛淵準備明日晚上再來拜見,主要是調京中禁軍南下。

  王都共有禁軍四鎮每鎮三萬人。衛淵覺得最好能調走三鎮,至不濟一鎮也行。

  禁軍中都是來鍍金和混吃等死的二世祖,把這些人握在手里,衛淵就拿捏了許多人的軟肋。

  衛淵一路走一路思索,轉眼間就到了宮門處,忽然全身一震,瞳孔驟縮!

  在宮門外,正立著一個光頭青瞳的女子。

哎呦文學網    龍藏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