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兩個時代的醫生 第258章 想要買雜交技術
如何開分司,找場地,執照審批等等,林三七都全權交給了嶺南堂公司總經理林天華,以及分公司經理林海。
想辦那幾個許可證,中間有什么貓膩林三七不想知道,他可是副科級干部,是D員,充滿了正義感,最見不得這些骯臟交易。
他這次親自跑到東北,主要的目的是兩個,一個是成立東北分公司,解決人參來源問題。第二個就是購買高產糧食種子,輸送到1960年。
東廣省雖然地處溫熱帶,這種天氣非常適合農業生產,連水稻都可以一年種三季。
但隨著東廣省經濟的發達,農業等第一產業比重越來越低,種的田也越來越少,所以東廣省沒有實力強勁的種子公司。
哪怕有這種公司,主要也是以雜交水稻為主。
可就1960年十三陵那樣的氣候土壤條件,水稻肯定是不可能種植的,惟有種玉米、小麥、番薯之類的產量高,耐干旱的糧食品種,那首選肯定是有北大倉之稱的東北了。
豐收種子公司營業部。
這是東北實力最強的一家種子公司,主攻的品種就是以玉米和小麥為主,在國內非常有名。
林三七和尹漣漪兩個人在種子公司營業部里像參觀博物館一樣,走走停停,對于城里孩子來說,對農業生產充滿了好奇。
尹漣漪還有點不理解,奇怪地問道:
“噯,林三七,咱們不是做藥材生意的嗎?你哪怕要考察也應該考察藥材市場吧?怎么突然對農業也有興趣了?嶺南堂準備轉型嗎?”
林三七沒有回答,只是看著眼前這么多糧食種子品種由衷感慨了一句:
“唉,畝產70斤啊,漣漪,你能想像,農民像伺候小孩一樣伺候莊稼,辛苦忙碌半年,最后一畝地只能收70斤玉米,那是怎么樣的絕望啊。”
營業廳里,一個戴著眼睛,正在指導工作的中年男子聽到林三七的感慨就是一愣,隨口問道:
“這位老板,你是說一畝地只能收70斤玉米嗎?這怎么可能?產量怎么會這么低?哪怕隨便撒一把種子,收獲的時候也不止70斤啊。”
林三七苦笑道:“就是70斤,我是親眼所見,所以說農民真是難啊。”
眼睛中年男子有點驚訝:
“這么低的產量,我只聽說過歷史上那three年自然災害有過,現在可真沒聽說過哪里還有這么低的產量,哪怕是甘肅最缺水的武威地區,那邊的玉米畝產量平均也超過了500公斤。”
林三七心想,我說的就是three年自然災害時間的事情。
突然,林三七眼睛一亮,急著追問道:
“請問,您剛剛說甘省最缺水的地方玉米畝產量起碼都有500公斤?”
甘省林三七是知道的,這個地方是有名的缺水,哪怕是省城蘭州周邊的山上也是光禿禿的,很少有植被。
當初那部讓人流了無數眼淚的《隱入yan煙》林三七也看過,那邊的農村因為降雨太少,農民日子過得那叫一個苦哇。
像武威地區,一生只洗幾次澡在那里絕對不是傳說,這里的居民日常的用水更是反復多次的使用。
網上還有一個段子,說一個甘肅農村的父親去探望在浙省工作的兒子,結果大半夜找不到老頭了。
等第二天天亮了,兒子才在河邊找到父親。
當時父親指著眼前的河水心疼地說道:“這么多水都白白流掉,太可惜了。”
由此可見,水,已經成為了甘肅人民心中的執念,在這樣的地方種出來的糧食,那肯定、必須是抗干旱品種呀。
林三七心想,自己這回是找對方了,1960年的北方可不就是不下雪也不下雨,大面積長時間的干旱,導致莊稼都難以存活嘛。
“請問您是……”
那個中年男子笑笑:“我是豐收種子公司的副總,葉國勇。”
“葉總你好,我叫林三七,我這次過來就是想來購買一些耐干旱的種子,您一看就是行家,不知道有沒有什么可推薦的?說實話我買種子也不是為了自己用,而是受人之托,想替農民們找個出路。”
葉國勇這才認真起來。
他相信林三七的話,因為從林三七的言談舉止,以及身邊女秘書的漂亮程度,都表明眼前這位年輕人絕對不是普通農民,或者哪個村干部。
這樣的公子哥來買糧食種子,顯然不可能自己拿回去種地,那么最有可能就是幫助別人。
從事農業工作的科研人員,最能體會農民的苦,葉國勇一下子就產生了共鳴,也對林三七肅然起敬。
“林老板是吧,推薦種子問題不大,不過你得跟我說說你要種在哪個地區,因為每個地區的土壤土質、氣候溫度、水源水質等等都會影響最終的產量,所以得根據地區不同挑選不同的種子。”
林三七心想咋種個地還這么多講究,不是把種子扔到土里就行了嘛,看來真是隔行如隔山呀。
但他又不是明說自己是要穿越到1960年的,看來只能打哈哈了。
“葉總,我準備帶去的地區呢,跟咱們首都昌平是一模一樣的,您就按昌平的環境來幫助挑選一款種子,要求就是能抗旱,非常干旱的地方,另外最好是產量越高越好。”
“昌平啊?”
葉國勇想了一下,
“如果說產量的話,玉米肯定比小麥要高,比如這個龍高l2,是農科院玉米研究所高產育種室培育的一種玉米品種,該品種產量高,不易倒伏,抗旱能力也可以。
但如果真的要抗旱的角度講,小麥肯定比玉米更耐旱,比如這個鄭麥119,育期200天左右,長方型穗,長芒白殼,飽滿度較好,黑胚率低,耐后期高溫。
所以你到底是想要產量更高的玉米,還是耐旱性更好的小麥,是要有所取舍的。”
林三七追問道:“這兩個品種之間產量有多大差距?”
葉國勇又心算了一下回答道:
“一般來說,同樣的昌平土地,同樣的干旱,龍高l2玉米的畝產量大約在8001000公斤,如果是黃淮地區,畝產能達到1300公斤以上。而鄭麥119的畝產量大約是在300500公斤之間。”
從口感上來講,肯定是小麥粉更好吃,但人都要餓死了,肯定挑選產量更高的,這個選擇題并不難做。
林三七接著又問出了一個相當外行,但又相當重要的問題:
“葉總,你這龍高l2玉米能留種嗎?”
林三七想的是,如果龍高l2玉米產量真有那么高,那中醫院農場的種出來的玉米完全有可能被當作種子推廣開去。
到時一傳十,十傳百,如果在1960年的全國都推廣了龍高l2玉米,那全國糧食產量不就可以翻幾番了?可以少餓死多少人吶。
林三七的想法是好的,可惜現實是骨感的。
葉國勇聽后呵呵笑了起來:
“看來林老板平時應該不常關心農業呀,一般來說,我們種子公司生產的糧食種子,無論是玉米還是小麥、水稻,幾乎都是雜交技術,還有部分轉基因技術。
這樣一來,我們的研發就有一個專利在里面,所以是不允許留種的。如果硬要留種,第二年種出來的糧食完全達不到第一年的產量,可能三分之一都不會到。”
尹漣漪在旁邊聽得奇怪了,脫口而出:
“為什么?古代的育種,不就是第一年收獲的糧食里挑選出來的嘛,代代如此,怎么現在不行了?”
葉國勇對美女的好奇還是很有耐心回答的:
“你說的是普通種子,可以一代代培育下去,但雜交品種不一樣,這些種子從開始就采用了絕育技術,所以完全不能當種糧用。如果可以當種糧,那我們種子公司早就虧到家了。”
林三七一聽,大失所望。
站在商人的角度來講,這樣做無可厚非。
種子研發都是有成本的,公司投入巨大,當然要利潤最大化,所以給種子絕育,逼得農民年年購買種子,可以一年一年的賺錢。
但是站在林三七的角度講,這樣就沒辦法推廣到全國去,也沒辦法緩解饑荒,頂多只能解決中醫院農場的糧食危機。
葉國勇不知道林三七的心思,還在繼續介紹:
“像這個龍高l2玉米種子,已經是我們的第三代技術了,光這一只產品,我們就投入了上億元科研經費,不賺錢不行啊,否則以后的項目都沒辦法開展了……”
突然林三七腦袋里響起“叮”的一聲,找到靈感了。
“葉總,你是說這個龍高l2玉米是第三代產品,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你們手上還有第一代,第二代的技術儲備?”
葉國勇不知道林三七心里所想,隨意點頭道:
“對呀,科技在不斷進步,我們也要適應市場,需要推出一代又一代的新產品。”
林三七強壓心中欣喜,繼續套話道:
“那你們這第一代技術應該很落后了吧?畝產能達到多少公斤?”
葉國勇脫口而出:“第一代產品是20年前的技術了,畝產大約是500公斤左右吧。”
林三七突然急切問道:“葉總,這第一代玉米種子技術,你們賣嗎?”
請:m.minguoqiren.info
穿越兩個時代的醫生 第258章 想要買雜交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