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琳娜心中,天可汗是似虛似實的。
一方面因為天可汗被神話,在羅馬人的故事里,天可汗擁有神王一樣的威力。
另一方面天可汗是真實的人物,從遙不可及的長安,一路征伐到地中海。
已經分裂過一次的羅馬帝國,迎來最大的敵人。
羅馬為了能與大唐和平,她不得不從雅典出發。
于車輪轆轆下,碾碎故土的晨露,也碾碎她最后的安寧。
她再也無法看到雅典的春日繁花。
她要訣別親人,去一個她永遠也回不來的地方。
當初阿波加斯出使大唐,來回有八年時光。
作為兩國交好的紐帶,她只能為了國家和民族,來到異國他鄉…
“羅馬公主伊琳娜,拜見…天可汗…”
終于到達大殿的中央,伊琳娜向李瑄一拜。
她行的是大唐禮節,說的是漢語,雖然不是很流利。
這是阿波加斯專門教導她的。
阿波加斯自出使大唐以后,能說出流利的漢語。
直到這個時候,伊琳娜才敢抬起頭。
她也看到李瑄的真正面容。
與她們羅馬迥異的裝扮,神彩與氣度,卻只能仰望。
和阿波加斯描述的一樣,天可汗是一個英明神武,光照日月的男子。
正值壯年的天可汗,是一個男人最有威儀的時刻,也是最有魅力的時刻。
與中原一樣,羅馬帝國歷代皇帝的雕像、畫像,傳世的都是壯年時刻,而非青少年時期。
伊琳娜本就心懷敬畏,此刻見天可汗更難以言說。
“你叫伊琳娜,出生于希臘地區的雅典嗎?”
李瑄聽到伊琳娜的自我介紹后,突然問道。
之前聽說羅馬帝國派遣公主和親,他并不知道羅馬帝國公主的姓名。
只知道和中原的套路一樣,以一個貴族封為公主。
“回天可汗…我生長于雅典…”
伊琳娜向李瑄回答道。
她以為阿波加斯向天可汗說過她的來歷。
雅典是一個神奇的城市。
它曾經是民主的象征,如燈塔一樣閃耀。
雖然這種民主有極大弊端與不公,卻開了歷史先河。
但雅典在歷史的角逐中,輸給了更有紀律性的斯巴達。
雅典也遭受毀滅。
到了這個時代,羅馬帝國扶持雅典,才使雅典重新煥發生機。
“雅典是好地方,三面環山,一面傍海,人杰地靈…”
李瑄暗道果然。
他要重新審視伊琳娜了,若她是歷史上的伊琳娜女皇,絕不是省油的燈。
但李瑄在心中權衡以后,又覺得伊琳娜到達大唐后,對當前的大華夏帝國有益無害。
如果不出意外,本就有慢性病的君士坦丁五世沒幾年活頭。
繼承人是當今的羅馬的共治皇帝,也就是未來的利奧四世。
為什么李瑄會讓李晟隨時去對付高加索地區阿塞拜疆以北的哈扎爾汗國?
并將哈扎爾汗國視為今后的敵人之一。
就是因為利奧四世的母親為哈扎爾可汗比哈爾之女。
歷史上的利奧四世迎娶伊琳娜,可能遺傳有他父親君士坦丁五世的慢性病,剛過三十歲,利奧四世就一命嗚呼了。
然后就是伊琳娜“垂簾聽政”的時代。
事實上,利奧四世是不錯的君主。君士坦丁五世突然駕崩后,他的其他兒子拿利奧四世的血統說事,罵利奧四世為“哈扎爾蠻子”。
但最終都被利奧四世鎮壓。
在拿下敘利亞地區后,利奧四世還去進攻伊拉克地區,可是沒有成功。
李瑄在想,歷史上伊琳娜女皇執政二十多年,她對羅馬帝國的走向有絕對的影響。
如果羅馬帝國在十年后不再有伊琳娜女皇。
會不會造成羅馬帝國的亂象?
沒有伊琳娜女皇,就不可能有君士坦丁六世。
在大浪淘沙中,會不會出現更英明的羅馬皇帝。
總而言之,羅馬帝國陷入內亂是極有可能的。
包括現在,許多地區,羅馬帝國沒有真正意義去控制。
還有一點,李瑄想遙控歐洲大陸的博弈。
因為法蘭克王國在去年發生巨變。
原本有著矮子丕平之稱的國王死亡。
查理曼和他的弟弟卡洛曼瓜分了法蘭克王國,各自加冕為國王。
但李瑄知道,查理曼用不了幾年,就會重新合并法蘭克王國,并更上一層樓,號稱“查理曼帝國”。
查理曼用三十年時間,先后對薩克森人發動多次戰爭,并征服巴伐利亞,擊敗斯拉夫人、阿瓦爾人,使查理曼帝國的勢力北抵波羅的海,南至亞得里亞海的東歐西部地區。
查理曼也被教皇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
成為西方世界,君士坦丁五世夢寐以求的“大帝”。
歷史上更是稱呼查理曼大帝為“歐洲之父”。
他引入了歐洲文明,將文化重心從地中海希臘一帶轉移至歐洲萊茵河附近。
是西方歷史上最優秀的君主之一,毫無爭議。
既然李瑄將大唐的版圖推至地中海,就不能讓這么牛逼的人出現。
四分五裂的歐洲,才是好的歐洲。不能讓他們在文化上有融合。
而距離大唐最近的羅馬帝國,是大唐的謀劃之一。
“我對偉大的天可汗仰慕之至,對天可汗的事跡心馳神往,會全心全意侍奉天可汗。今后我不再是羅馬人,而是唐人…”
到底是伊琳娜,見到英明神武的李瑄后,她很快就凝心靜氣,想要以美色取悅天可汗。
一來,這是天下權力最大的人。
阿波加斯說,十個羅馬帝國的疆土,也比不上現在的大唐。
二來,她現在還沒那么多心思,想保全羅馬與自己的家鄉。
“心安之處,便是家鄉。過幾日我會回長安,你隨我一同回去。大唐是天朝上國,禮儀之邦,希望你能真正地歸屬于大唐。”
李瑄只是微微一笑。
知道歷史的李瑄,與神靈差不多。
他也不可能真正納伊琳娜為妃子。
歷史上的伊琳娜,和武則天一樣殘酷。
奪取自己兒子的權力就算了。她還將自己的兒子抓起來,令士卒將兒子的雙眼刺瞎,讓兒子永遠不可能威脅到自己。
當然,也可能是獲得權力后人心變質,所以才為所欲為。
但李瑄不會為大唐留下絲毫禍患。
伊琳娜和親以后,命運注定是悲劇的。
她只是李瑄借助羅馬,發展六大都護府,積蓄實力的見證。
羅馬帝國怕天可汗繼續擴張。
李瑄也擔心羅馬帝國搞事情,破壞商貿與絲路。
歷史上的羅馬帝國,與兩河流域戰斗就如家常便飯一樣。
波斯帝國時如此,大食帝國時如此。
和平不能一直保持。
一到長安,伊琳娜無法將任何消息,傳回羅馬。
即便是遠行的商人,也只是在絲綢之路上的某一段的兩個節點,來回奔波,賺取利益。
沒有商人會從長安到達羅馬,那樣如同天方夜譚。
“遠道而來,舟車勞頓!你先回房休息幾天。不久后,我們又要長途跋涉…”
李瑄吩咐伊琳娜暫且退下。
伊琳娜眼中充滿疑惑,天可汗竟然沒有讓她留下侍奉。
緊張的同時,心中又有失落。
難道東方人和西方人的審美不同嗎?
如果是這樣,她該如何完成使命,又如何面臨異國他鄉。
伊琳娜不敢違背天可汗的旨意,心事重重地隨侍女退出這座昔日大食帝國的宮殿。
十天后,李瑄率領神策衛、天策衛禁軍,啟程離開耶路撒冷,先行至巴格達休整。
巴格達。
兩河大都護蕭昕以安祿山望宮闕而稱帝的例子,勸諫李瑄,一旦李瑄離開巴格達,請將富麗堂皇的宮殿拆毀。
以免未來有大都護或者軍隊,生出野心,擁兵自重。
大食宮殿有濃濃的宗教風格,與李瑄摧毀寺廟的形象不符。
而且蕭昕認為,兩河都護府百廢待興,需要用錢,需要建筑的地方太多。
巍峨的宮殿,每年會花費大量的錢財維護。
只是都護府的駐地,得不償失。
李瑄認同蕭昕的建議。
在他離開巴格達后,蕭昕主持將巴格達皇宮拆掉。
將石材、木頭,用以建立工廠。
讓大食人的歷史,在兩河流域煙消云散。
李瑄回程的目的地之一是里海。
于夏季之時,李瑄到達里海東南。
他提前在緊鄰里海的區域,圈了一塊地,將其起名為“安業郡”(今伊朗托爾卡曼)。
安業郡,以“安居樂業”為意。
此時這里荒涼,人口寥寥無幾。
但非常適合建立港口。
這是專門為在里海遷徙漢人,所建立的城郡。
李瑄要在未來十年,在此里海建立一個以漢人為主的郡。也由衷希望遷徙來的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一旦里海經濟貫通,這里是發展手工業、工業的好地方。
到達木鹿城的時候,魯炅向李瑄匯報事務。
現波斯都護府幾乎穩定。
波斯的百姓崇信天可汗,認為天可汗是天神下凡。
李瑄繼續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在木鹿城各地的村莊,連續巡視三天,受到波斯百姓的膜拜和擁戴。
也令魯炅將木鹿城的宮殿拆除,轉而建立工廠。
李瑄還視察了呼羅珊地區的金礦、銀礦。
著重向地方官吏指出礦產的重要性,又對開礦時的安全做出指示。
七月,李瑄從木鹿城出發返回…
一路上,李瑄只在薩末鞬城、寧遠國都、疏勒、龜茲這種大城停留時間較長。
普通的城鎮,一般三兩天時間,重新補給后,就再次出發。
冬季的時候,李瑄到達敦煌城,回到大唐的傳統勢力范圍。
一路上,郡縣補給充足,甚至還有更多的戰馬補給。
使大軍行進速度加快許多。
乾元十四載,四月中旬,李瑄回到長安。
距離離開長安,已有五年時光。
李瑄完成了他西征的使命。
只要能將現有的十六大都護府變為行省。
再開啟工業革命,讓歷史不再倒退…
他此生便沒有大的遺憾。
這一年,兩京古道已經完成水泥路的鋪設。
長安西部的水泥路也鋪設到咸陽。
日輪高懸,灑下萬道金芒,將巍峨長安的每一寸磚石都映照得熠熠生輝。
水泥官道兩旁,人山人海。
羽林軍儀仗隊也率先至長安以西迎接。
御駕的華蓋率先映入眾人眼簾,大唐玄龍旗,在風中獵獵作響,仿若宣告著遠方君王的歸來。
御駕親征五年,百姓甚是思念,萬人空巷,前來迎接。
開天辟地的至尊,影響力已深入人心。
在李瑄出征期間,無數百姓盼望至尊能平安歸來。
李瑄的金甲雖沾染征塵,卻難掩那周身散發的威嚴之氣,他端坐于銀色汗血寶馬之上,身姿挺拔如松,深邃雙眸凝視遠方,數年征戰的滄桑凝于眼角眉梢,英雄氣概更多幾份。
“萬歲,萬歲!”
李瑄每過一處,百姓的呼聲如雷,震動九霄。
來自羅馬的伊琳娜坐在馬車上,她輕輕掀開簾子,震驚地看著這人山人海的一幕。
這一次旅程,她深切地感受到大唐的龐大。
自入敦煌以來,每每都感覺震撼。
有過良田千里,有過桑麻敝野,有無邊無際的棉花….
河西走廊的城池,繁華程度除了君士坦丁堡,羅馬帝國沒有能比得上的。
特別是涼州城,不比君士坦丁堡差。
到了長安府,她見過林立的工廠,得知里面生產許多意想不到的物品。
如此地大物博的大唐,羅馬帝國該如何爭斗?
從咸陽開始,她的馬車平穩,沒有一點顛簸。
下車休息時,她發現前方是一眼看不到頭的水泥路。
聽侍女說,大唐已將水泥路鋪設到數百里外的洛陽。
那是大唐除長安外,另外一個都城。
天可汗依舊未寵幸她,讓伊琳娜更加害怕。
異國他鄉的孤獨油然而生,蒼穹變得陌生;連月亮星辰,似乎都帶著疏離的寒意。
唯一能感受到的是,這位與羅馬傳言不符的天可汗,是仁義的君王。
她不明白,既然是仁德君王,為什么會征天伐地,侵略他國呢?
侍女們解釋,天可汗是為百姓過得更好。
天可汗是天下共主,大唐征服的地方,消滅殘暴,打壓貴族,分發耕地,百姓生活都會越來越好。
伊琳娜無言以對!
天可汗的仁德,也是伊琳娜僅有的安慰。
她希望在這座長安城中,能改變命運。
首席宰相李泌,率領文武百官,迎接天可汗回京。
其中還包括退休的宰相劉晏、楊綰、裴遵慶、顏真卿等人。
李峴與李瑄陰陽兩隔,他又生起難過。
王昌齡、岑參這兩位大詩人也相繼離開人世,沒能挺到李瑄歸來。
李瑄冊封的大將、上將、中將,已經有數十位魂歸九泉。
李瑄的父親李適之,身體越來越差,前段時間還大病一場,經過大醫王冰調理后,身體暫時康復。
所以李瑄沒有在甘肅省、陜西省過多停歇,直接回到長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