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九十二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針氈

哎呦文學網    大唐天將軍
🔊點這里聽書

  王昌齡語氣深沉,從百姓那里了解的情況來看,新安令李銙的罪責巨大。

  他在鄉里走訪一個多月,一家一戶地問詢。

  一個縣令,在地方的風評尤為重要。如果成為千夫所指,那這個縣令一定有問題。

  更何況新安縣出現很大一個問題,阻撓新法!

  王昌齡沒有找到新安令李銙收受豪強賄賂的證據,只是道聽途說,這些不能算罪證。

  但僅僅是阻撓新法一條,就不為李相所容忍。

  李相變法!

  而李相的堂兄卻阻撓新法,為地方大族豪強牟利。

  人們會怎么看呢?

  “我在地方為官的時候,如果出現這樣的縣令,先免職,后審訊,不會姑息。新安令敢阻撓新法,他不想活了嗎?”

  李瑄冰冷地說道。

  新安令李銙的問題,比他想象中的還要嚴重。

  李瑄最痛恨的一類官吏,就是與豪強勾結在一起,欺凌百姓。

  如果這樣,百姓會無比絕望,血與淚浸入他們曾經流汗的土壤,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無處申訴之下,那些冤魂終有一日,遮蔽住大唐的太陽,使大唐萬劫不復。

  裴寬沒有過問,一切全憑李瑄處置這件事情。

  而李林甫眉頭緊皺,他沒想到李瑄在這件事情上如此認真。

  那是他的堂兄啊!

  難道李瑄六親不認,不動惻隱之心嗎?

  “楊大夫,新安令在御史臺是如何招供的?”

  李瑄向楊慎矜詢問道。

  “回李相,新安令在御史臺言自己無罪…言他是您的堂兄…”

  楊慎矜沉吟一下,還是決定將李銙在御史臺的表現告訴李瑄

  “他是我的堂兄,但這不是犯罪的理由。阻撓新法的罪證已經定了,立刻施以刑罰,讓他坦白與豪強的勾結,問收受的金銀珠寶藏到哪里去了!”

  李瑄向楊慎矜命令道。

  他知道李銙有恃無恐,沒有人敢對李銙大刑。

  李銙以為死不承認,最終會不了了之。

  李瑄怎么會讓他如愿?

  “下官遵命!”

  楊慎矜不敢違背李瑄的意愿,立刻回御史臺審訊新安令。

  他已經看出,李瑄要大義滅親。

  這樣也符合他們這些追隨者的利益。

  因為李瑄的追隨者中,許多清流,還有理想者。

  他們不慕榮華富貴,以身作則。如果李瑄有包庇親人的污點,難免會離心離德。

  李林甫眉頭皺得更深…

  下午時刻,楊慎矜再次到達中書門下堂,他將李銙的罪狀交給李瑄

  李銙不是硬漢,起初幾鞭子還能忍受,他大喊大叫,想要見他的堂弟李瑄

  可李瑄不可能去見他。

  然后李銙大罵楊慎矜!

  十幾鞭子過去,李銙就忍受不住,交代一切。

  原來他貪污受賄的金銀珠寶,早已通過一名洛陽的商人,送到長安崇義坊的一所宅院中。

  御史臺派人核實,確認金銀珠寶的位置。

  這一下,又多一條與商人勾結的罪名。

  與豪強狼狽為奸,遮掩命案,魚肉百姓,阻撓新法。

  即便是李瑄的堂兄,也不可能饒恕他。

  “新安令的罪責,沒有什么有爭論的。臣建議,大理寺盡快審核,迅速斬首于東市,以儆效尤!”

  翌日的朝會上,李瑄向李隆基稟告道。

  “朕認為新安令雖有小過,但未釀成大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可免去其官職,終生不再錄用。”

  李隆基聽到李瑄的堅決,他決定給李瑄一個面子,特赦新安令。

  因為他打心底認為,新安令所犯的錯誤,并不是什么大罪。

  沒必要直接殺死!

  一旦李瑄處死李銙,就會在親戚之間,失去威望。

  家族是既得利益者,他們身在局中,思維不同于常人。

  李隆基的話,讓文武大臣們面面相覷。

  因為李瑄說過要殺雞儆猴,重懲阻撓新法的官吏。

  現新法剛傳至京畿和都畿,就因為李銙是李瑄的堂兄而饒恕,天下人怎么看李瑄

  雖特赦出自李隆基之口。

  但朝野都會認為是李瑄私下勸說李隆基特赦。

  “啟奏陛下。臣認為新安令行為惡劣,不該被赦免。昔日周公誅殺兄弟管叔鮮、蔡叔度,因而輔佐君王完成大業,這是臣子們需要效仿的。臣只是慚愧因為自己,使李銙身居縣令,荼害一方百姓,今陛下赦免新安令,其意在臣,并不合乎規矩。依法行事,臣愿自罰官職、勛、散官的俸祿兩年,資助新安縣的百姓,以彌補此過。”

  李瑄站在興慶殿的中央,否決李隆基赦免李銙。

  現在李瑄就是想殺死李銙!

  哪怕他是自己的堂兄。

  因為李銙觸碰到李瑄的底線。

  自罰俸祿,也是坦言自己的過失。

  李瑄此言一出,群臣更驚。

  許多官吏覺得李瑄有一代賢臣的風范。

  而保守派有的官吏覺得李瑄是以退為進。

  李銙當了兩年的新安令,李瑄卻把自己兩年的俸祿獻給新安縣百姓。

  李瑄那么多頭銜,他的俸祿是非常可觀的。

  這樣一來,天下人不會覺得李銙阻撓新法是打臉的事情,還會贊嘆李瑄的品德。

  “人心不同,就如人的外貌一樣。李相心系天下,何必歸罪于自己呢?”

  李隆基認為自己給李瑄臺下,李瑄非但不下,還主動認錯,自罰俸祿。

  這品德李隆基也喜歡,但這不是李隆基的認知。

  “臣捍衛新法,郡縣之中,阻撓新法者,斬!如果圣人執意要赦免新安令,請革去臣的宰相職位!”

  李瑄拱手,言語鏗鏘有力。

  “罷了!就依李相的。”

  李隆基見李瑄以此相要挾,也不再勉強。

  朝堂的首列,李林甫深吸一口氣。李瑄這小賊是鐵石心腸嗎?

  他以后怎么面對自己的族人呢?

  明明可以救族人一命,現為自己的名聲,將堂兄殺死。

  族人哪怕不說,心中也會有芥蒂。

  李林甫早已掌握李銙陳放金銀珠寶的宅院。

  就想關鍵時刻揭發。

  現在李瑄不給他這個機會!

  這一刻,李林甫覺得李瑄的眼神森冷無情。

  他甚至懷疑李瑄會繼續對付他的兒子。

  如果他的兒子斂財,李瑄一定會像處死李銙一樣,將他的兒子殺死。

  從今以后,一定要約束自己不安分的兒子。

  十一月一日,李銙被處死在東市。

  人頭梟落的那一刻,李適之老淚縱橫,將李銙的尸體復原。

  按照祖制,李銙是犯罪的官吏,是不能進入祖墳的。

  李適之只能將其安葬在城外的渭陰鄉。

  關于李瑄的行徑,有人罵李瑄六親不認,位極人臣以后,不就是讓家族富貴嗎?像楊氏一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更多的人贊嘆李瑄大義滅親。

  特別是平民百姓,因為他們是被欺凌的對象。他們不會去同情欺壓百姓的貪官污吏。

  新安縣的百姓得知新安令被李瑄殺死后,李瑄還用自己兩年的俸祿,分給新安縣的貧苦,頓時感激涕零。

  他們知道自己錯怪了李瑄。小相公是好宰相!

  總之,李瑄的聲望和傳奇,此事后變得更大。

  在李銙斬首的這一日,文武百官隨李隆基第二次前往華清宮。

  華清宮有專門的天水王府,只是小一點。

  這一次,李適之因李銙之事,未跟隨前去。

  由于休朝三日,李瑄暫時沒有去華清宮。

  他隨李適之一起將李銙埋葬,并進行祭拜。

  他殺死的只是一個貪官污吏,但并不是不認這個堂兄。

  可惜李銙誤入歧途。

  李適之可憐他的侄子李銙,但沒有怪李瑄

  他當過宰相,他的七郎是宰相。

  只是覺得愧對將自己撫養長大的兄長李玼。

  埋葬李銙后,李瑄在宋國公府過夜,安撫李適之。

  今日殺了李銙!

  將來會拯救他的其他堂兄弟。

  安祿山造反的時候,李隆基可沒殺死安思順。

  至于他的父親、兄弟、妻子,他會想辦法的。

  距離上朝的前一日,李瑄拜別李適之,帶著家人一起驅車前往華清宮。

  大部分奴婢都留在長安的天水王府,由沈籍留下主持日常事務。

  只攜帶親衛和一部分奴婢,姜月瑤、長離、霜兒隨李瑄一同前往。

  李瑄剛到華清宮下的天水王府,岳父裴泛竟然來拜訪。

  半個月前,裴泛因為考核優異,終于離開壽昌,被任命為大理寺司直。

  現裴泛還未赴任,他以為李瑄在華清宮下,昨日就已經到達這里。

  “岳父大人!”

  裴泛見到李瑄后,腿一軟,剛想拜見李瑄

  卻被李瑄制止,先拜道。

  然后李瑄將裴泛迎入正廳。

  裴靈溪很開心父親調到長安,為夫君和父親煮茶。

  誰知裴泛神神秘秘,讓裴靈溪先回避一下。

  李瑄以為岳父有什么事情。

  “李相…”

  裴泛抓住自己的衣襟,欲言又止,憋的面紅耳赤。

  煮好的茶無心去飲,他坐如針扎,猶猶豫豫,想說什么又說不出來。

  冬日間,額頭已生汗水…

  “岳父大人何必緊張呢?如言不妥,女婿難道還會怪罪你不成?”

  李瑄笑了笑,撫以溫言。

  他心想是不是岳父也在宜壽縣濫用職權,阻撓新法,見他殺死李銙,兔死狐悲?

  如果那樣,他到底宰不宰岳父呢?

  但不應該啊!

  裴泛明明考核優異,新法執行條理明確。

  宜壽縣緊臨長安,又在終南山下,文人士子遍布,游俠隱士來往,想興風作浪可不容易。

哎呦文學網    大唐天將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