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61章 開疆拓土帝王武功

  泰安殿內,百官肅立。

  高句麗王隨黃忠等人進入大殿之后,殿內群臣的目光便全部落在了他的身上,給他心中帶來了極大壓力。

  但他根本不敢怠慢分毫,硬著頭皮上前去,向前方那道高高在上的身影行叩拜之禮。

  “尊敬的大漢皇帝陛下,外臣代表高句麗國,向您表示最誠摯的敬意與問候。”

  高句麗王用微微發顫的聲音說道。

  此時此刻,他的心中充滿恐懼。

  因為他所面對的是大漢帝國的最高掌權者,是當今世上最為尊貴的存在,是只需一句話就能決定他們高句麗國上下無數人的生死的、至高無上的帝王!

  內務大臣他們都沒有資格入宮,能來到這里的僅僅只有他一人而已,如今整個國家的存亡都系于他一身!

  劉協打量了高句麗王兩眼,淡淡問道:“你便是高句麗國的君主?”

  高句麗王在來鄴城的路上早已經跟內務大臣做足了功課,聞言用卑微而恭敬的語氣回答道:“大漢帝國是當今世上最強大的國家,陛下身為大漢天子,是天底下唯一的君王。”

  “外臣不過是一小國之主而已,在陛下面前只能稱臣,怎敢稱君?”

  這番回答可謂十分完美,一上來就擺正了自己的位置,并且將態度表達清楚。

  劉協沒想到高句麗王這么識相,不禁輕笑一聲,然后問道:“朕聽聞你想讓高句麗舉國并入我大漢,此事為真?”

  “當然!”

  高句麗王重重點頭,一臉認真地說道:“外臣不久前才得知我高句麗所在的土地古時便是大漢疆土。”

  “既是大漢疆土,理應歸還大漢。”

  “但外臣只望陛下憐憫我高句麗的諸多百姓,給他們留一片存身之地,避免流亡的命運。”

  高句麗國想要繼續存在是不現實的,大漢要的是吞并而不是臣服。

  所以高句麗王只希望這位大漢皇帝能夠仁慈一些,不要對他國內的子民趕盡殺絕。

  劉協微微頷首說道:“汝雖為小國之主,倒也懷有仁德之心。”

  “高句麗國占我大漢疆土建國,本罪無可赦;但念在汝等對此并不知情的份上,免去滅國之災。”

  “從今日起高句麗國改為高麗郡,為我大漢第一百三十八郡,百姓可以繼續在高麗郡內生活。”

  “至于汝等王室…”

  劉協稍稍停頓了片刻,似在思索。

  而高句麗王的心弦瞬間就繃緊了。

  背后也一下子冒出了冷汗。

  政權的更替往往都伴隨著殺戮,他還有一眾王室成員是死是活,都在這位大漢皇帝的一念之間。

  “…你主動獻降有功,便降爵為侯,將所有王室遷入大漢,不得再返回高麗郡。”

  劉協并沒有選擇痛下殺手。

  主要是沒這個必要。

  高句麗王主動請求將國家并入大漢,如果他再將其殺了,那就太過殘暴無情了。

  日后再去征討他國,對方得知高句麗的下場后,絕對會選擇拼死頑抗到底。

  投不投都是死,為何不拼一把?

  高句麗王聞言差點喜極而泣,連連叩首道:“謝陛下仁慈!謝陛下仁慈!”

  他這是發自內心的高興。

  雖然失去了王位帶來的權力,但能被封為侯爵、繼續在漢國內享受富貴,這對他而言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總比被趕盡殺絕要好!

  劉協擺了擺手,讓高句麗王將印璽交上來后便讓他退下了。

  而這時楊修站了出來,滿面喜色地對劉協拱手道:“恭喜陛下成功收復我華夏故土,為我大漢再添一郡!”

  “此乃開疆拓土之功!”

  對于任何一個皇帝而言,開疆拓土都是無比榮耀的功績,而大漢歷史上在開疆拓土上功績最大的自然就是武帝了。

  此番收復高句麗,為大漢再添一郡之地,這份功績將成為劉協帝王生涯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文武百官們皆出聲恭賀。

  聲音響徹大殿。

  劉協聞言將手中的王璽放在龍案上,淡淡笑道:“收復故土非朕之功,乃是黃老將軍還有諸位將士的功勞。”

  他說著將目光投向黃忠,笑道:“黃老將軍此番平定烏桓、射殺蹋頓;又領兵收復高句麗郡,可是給了朕一個大大的驚喜啊。”

  面對劉協的稱贊,黃忠心里雖然高興非常,但仍然謙遜地說道:“陛下過譽了,臣不過是盡了些微末之力。”

  “此番即便不是臣領兵,而是溫公或者張將軍領兵,同樣能夠擊潰烏桓。”

  “至于收復高句麗,全是因為陛下天威浩蕩,才會讓他們舉國來投,臣并無甚功勞。”

  說起來這次他還真是取了巧,因為不管是平定烏桓還是收復高句麗,都有不小的運氣成分在里面。

  烏桓就不用說了,換張遼、呂布任何一人領兵過去都能順利平定,說不定還能比他更快。

  當然,能不能收復高句麗那就不一定了,畢竟對高句麗動心思是他臨時起意的結果,原先也沒有這個打算。

  呂布和張遼聽到黃忠這一番話后,心情都頗為舒暢,畢竟沒人不喜歡被恭維。

  “黃老將軍就不必過謙了。”

  劉協笑了笑,然后說道:“你此番立下大功,朕不可不賞。”

  “朕升你為射聲校尉,封剛侯,此后獨領一軍。”

  漢朝的校尉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存在,有的校尉只是可有可無的虛職,但有的校尉權力卻大得驚人。

  比如大名鼎鼎的司隸校尉,同樣是校尉,但能監察京師百官和三輔、三河及弘農七郡的官員。

  初置時能持節,表示受君令之托,有權劾奏公卿貴戚,起到和刺史相同的作用,但它比刺史地位更高。

  射聲校尉乃是五大野戰軍校尉之一,能夠獨自掌管一軍,比一些虛職將軍的權力可要大得多。

  黃忠在此戰中已經用功勞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劉協讓他離開張遼麾下獨領一軍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謝陛下!”

  黃忠先是一愣,但等他反應過來后,頓時激動得無以復加,當即叩首謝恩!

  他終于做到了夢寐以求的封侯拜將!

哎呦文學網    朕能走到對岸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