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11章 我曾與子龍在萬軍當中殺進殺出

  平原之中,血流漂櫓。

  公孫瓚最后的反撲,以慘烈的戰敗告終。

  大地上到處都是尸骸,有人的,有馬的。

  鮮血混雜在一起,將泥土浸成了暗紅色,散發著令人作嘔的腥甜氣息。

  公孫瓚早已沒了氣息,卻依舊在尸體橫陳的血腥戰場內屹立不倒。

  一桿長槍將從他的胸口刺入,將其連同座下白馬一起釘在地上。

  他頭顱無力低垂,雙眼依然怒睜。

  這位昔日橫掃幽州,打的異族聞風喪膽的白馬將軍,最終死在了白馬之上。

  袁紹在眾將的陪同下來到公孫瓚的尸體面前。

  雖然大敵身死,但他的神色卻并無半點高興,反而一片陰沉。

  這場戰斗他雖然殺了公孫瓚,還幾乎將白馬義從全殲,但他自身的兵馬也折損過萬,損失無比慘重!

  但最讓他感到憤怒的并非損兵折將。

  而是公孫瓚給予的羞辱!

  “一座空城,竟嚇退我三萬大軍!”

  “公孫瓚…你當真是好謀略好膽識!”

  袁紹眼中怒火洋溢,盡管恨得咬牙切齒,卻也對公孫瓚心生敬佩。

  此時此刻,他哪里還不明白易城其實根本就是一座空城?

  公孫瓚將所有兵馬都埋伏在了冀州軍撤退的道路上,就是等他放松警惕時候展開伏擊!

  若非他臨危不亂、冷靜應對,再加上大軍人數遠超公孫瓚,那么此戰誰勝誰負還是兩說。

  甚至極有可能最后死的人是他!

  田豐一臉自責地道:“主公,未能識破敵軍計謀,此乃我的過錯,請主公降罪!”

  他實在沒料到對方會兵行險著。

  放棄防守選擇埋伏偷襲!

  但不管如何,大軍損失嚴重這是不爭的事實,他身為謀主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他甘愿領罰。

  “嗤——!”

  寒光一閃,鮮血四濺。

  在田豐說話的間隙,袁紹一劍將公孫瓚的頭顱斬下,隨后面無表情道:“論罪之事回去再說,眼下最重要的是拿下易城!”

  “傳我軍令,大軍開拔!”

  公孫瓚的主力基本上全都折損在此處,易城防守必然空虛,正是攻占的最好時機。

  而只要能拿下易城,幽州就是他掌中之物,此戰的損失也能接受。

  “諾!”

  眾將紛紛領命。

  不久后,冀州軍再度調轉方向,浩浩蕩蕩地朝著易城殺去。

  易城,城門樓。

  趙云嚇退袁紹大軍后并未撤退,而是在此繼續坐鎮,一邊指揮那些充作守軍的百姓們來回走動,一邊等待前線傳回來消息。

  “不知道戰況如何了。”

  趙云看著遠處那裊裊升起的煙霧,知曉大戰已經開始,但卻不知情況怎么樣,心中有些擔憂。

  若是他手中還有兵馬,肯定會率軍前去馳援,可惜他城內僅有五百傷兵而已。

  就在他擔憂之際,見到遠處有一小股的白馬義從向著易城狂奔而來,為首之人赫然就是賈詡。

  賈詡一路奔至易城外,滿面焦急地朝城門樓上喊道:“子龍將軍,伏擊失敗了,所有兵馬幾乎全軍覆沒,幽州牧戰死,其子公孫續帶領數百殘兵逃往薊縣了!”

  “袁紹已經率領冀州軍再度向易城殺來,你快隨我一同離去吧!留在城內必死無疑!”

  賈詡信奉明哲保身之道。

  他既沒有以身涉險在城內守城,也沒有跟隨公孫瓚的大軍一起,而是僅僅領了五十名白馬義從在戰場外旁觀局勢。

  眼見公孫瓚身死,他馬上就選擇了撤退,不過猶豫再三后還是決定返回易城通知趙云。

  倒不是說他性格有多么高尚,而是因為劉協囑咐過他,務必要把趙云招攬過來。

  因而他才會冒著危險回來,打算帶著趙云一同逃走,不然的話他早就跑得沒煙兒了。

  “什么?!”

  聽到伏兵全軍覆沒、公孫瓚更是戰死,趙云大驚失色,隨后就是感到發自內心的悲痛和憤怒!

  他抓起手中長槍,紅著眼睛下令道:“點齊城內所有兵馬!隨我前去迎戰袁紹大軍,為將軍報仇!”

  “我要袁紹血債血償!”

  盡管城內僅有五百傷兵而已,敵方兵馬成千上萬,但他依然沒有任何畏懼之意,他現在只想著為公孫瓚報仇!

  “我就知道!”

  賈詡聞言在心里罵了一句,這些武將有一個算一個都他娘的是莽夫,都這種時候了還去送死?

  盡管心中惱火,但他還是壓下怒氣勸說道:“子龍將軍,你現在過去完全就是以卵擊石,白白送死而已!”

  “伱如果真想為公孫將軍報仇,那就必須得活著!只有隨我一同去投效陛下、為陛下效力才是你報仇的唯一希望所在!”

  “你難道要公孫將軍死不瞑目嗎!”

  趙云死死咬牙,緊握手中長槍,在隱忍和馬上前去報仇之間猶豫不定,但最終還是理智戰勝了感性。

  因為他知道賈詡說得沒錯,自己現在即便殺過去,也無法于萬軍叢中殺了袁紹,只會白白身死。

  趙云強壓下心中怒火,披上甲胄離開城門樓,帶上城內的五百兵馬出城,與賈詡匯合。

  見到趙云不執拗地選擇去送死,賈詡總算是松了口氣,然后催促道:“事不宜遲,我們馬上逃吧,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他心里的不安感越來越重。

  這次他真是冒了天大風險。

  “隨我走!”

  趙云點點頭,二話不說直接帶著賈詡以及剩余兵馬向著東南方向而去,想要避開袁紹折返的大軍。

  但不知道是逃亡的路線出現了偏差,還是袁紹改道而來,走出還沒有一里地,就剛好碰見了袁紹折返的大軍!

  田豐一眼就在人群中發現了賈詡的身影,他大喜的同時也浮現出了無窮殺意。

  “主公!是賈詡!是那個那個賊子!”

  “不能讓他再逃了!”

  田豐對賈詡的恨意早已經到達了頂峰,恨不得生吃了他,此時終于碰見,哪里肯放過!

  袁紹面沉如水,冷冷下令:“顏良、麴義!你們各自率領五千兵馬,從左右兩側包抄,務必不要讓他們逃了!”

  “袁譚,你從中路殺去!”

  面對趙云,他始終心有余悸,哪怕對方只是區區五百殘軍,他也不敢有絲毫懈怠,直接動用大批人馬壓上去!

  “諾!”

  顏良和麴義二將紛紛領命。

  三路大軍氣勢洶洶地向著趙云絞殺而去!

  “完了!”

  賈詡見到這一幕,一張胖臉頓時變得蒼白,心中無比絕望,后悔自己不該回來喊趙云。

  這下真的要死了!

  但相比于賈詡的,趙云卻是格外冷靜,下令道:“對方左翼比較薄弱!所有人隨我向左翼殺去!”

  “我來開路!”

  言罷一馬當先,率領五十名白馬義從向左側殺去,一如長槍的槍尖!

  眼下賈詡也沒有其他辦法,只能咬著牙,五百殘兵一起跟隨在趙云身后,迎戰顏良殺來的大軍!

  顏良也沒想到趙云居然選擇硬碰硬,以五百對五千人,心中震驚的同時,亦無比慎重。

  他和趙云交手已經不止一次了,深知趙云的武力有多么恐怖,在他見識過的所有武將當中僅次于呂布。

  最初那次交手差點被殺,如今再度對上趙云,他感到壓力巨大,像是在面對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

  “會贏嗎?”

  顏良忍不住在心中這樣問自己。

  哪怕己方兵馬遠勝趙云。

  他依然覺得勝負并不一定。

  但不管他怎么想,雙方大軍還是不可避免地交戰了,趙云和身邊五十名白馬義從直接殺入軍陣當中,開始大殺四方!

  趙云本來就因為公孫瓚身死而憋了滿肚子怒火,此時此刻終于得以發泄,展現出來的戰斗力比平日還要更加強大,帶領不過五百殘軍竟然殺出了千軍萬馬的氣勢!

  所過之處,無人能擋!

  “賊將受死!”

  顏良見此終于忍不住了,領兵上前去迎戰趙云,想要阻止他前進的勢頭,讓他陷入到大軍包圍圈中。

  但趙云哪里會給顏良這種機會?挺槍躍馬殺來,不過二十回合不到就將其挑落馬下。

  顏良雖然僥幸沒有身死,但也喪失了繼續作戰的能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趙云率領領著殘軍如同狂風過境一般,一路鑿穿左翼攔截的大軍,向著南面奔逃而去!

  五千人馬,竟不能阻擋!

  看著趙云離去的背影,顏良忍不住摘下頭盔,狠狠砸在地上,簡直屈辱到了極點!

  袁紹也沒料到趙云居然能僅用五百殘軍就殺穿了左翼阻攔的大軍,心中對其忌憚之意更多了幾分。

  這等猛將,世之難尋。

  田豐見此忍不住道:“主公!賈詡那賊子就在敵軍之中,不能這么輕易放走他啊!”

  對賈詡的憎恨讓他根本冷靜不下來。

  這可是難得的殺死賈詡的機會!

  袁紹的心中雖然也恨不得將賈詡殺之而后快,但他更清楚眼下比起報仇,最重要的是易城,所以只能忍著殺意道:

  “張燕收到公孫瓚的求救信,極有可能領著黑山軍而來,不可被他摘了果子,先取下易城再說!”

  易城拿下則幽州盡在掌握。

  至于賈詡…

  他終有一天會親手殺之!

  趙云領著眾多殘軍一路狂奔了很遠,確認后面沒有追兵后,才在一處河邊停下休整。

  賈詡到現在依然感到驚魂未定。

  他都不記得自己上一次距離死亡這么近是什么時候了,他實在沒想到面對袁紹上萬大軍,居然還能活著出來。

  “先生,你沒事吧?”

  這時候趙云過來詢問道。

  賈詡聞言搖了搖頭,苦笑著道:“無礙…若非將軍勇武,恐怕我這回真的要命喪于袁紹之手了。”

  “不過能直面袁紹數萬大軍,還能活著殺出來,這倒是讓我以后多了一份吹噓的資本。”

  “可以對外放言稱,吾曾隨子龍將軍一起于萬軍叢中殺進殺出了。”

  賈詡的言語間滿是自嘲之意。

  趙云剛想說些什么,一名士卒忽然來報:“我們在那邊戰場上發現了將軍的遺體!”

  在這條小河不遠處就是公孫瓚和袁紹大軍交戰的平原,剛剛有士卒過去查探情況,發現了公孫瓚在戰場上的尸體。

  趙云聞言連忙和賈詡一同過去。

  然后他就見到了公孫瓚的無頭尸身。

  “將軍!”

  趙云悲愴大哭,向著公孫瓚的遺體跪了下來,身后眾多白馬義從們也跟著下跪,眼中含淚。

  賈詡見狀嘆息道:“子龍將軍,人死不能復生。此戰失利并非你的過錯,實在是因為袁賊的實力太強了。”

  “而且公孫將軍是抵抗袁賊而死,是忠心耿耿的大漢功臣,不失為馬革裹尸。你要繼承公孫將軍的遺志,為漢室效力,為陛下效力,討伐袁賊啊!”

  趙云狠狠擦去淚水,沉聲道:“我趙云對天發誓!定會繼將軍之遺志,輔佐陛下,匡扶漢室,為國殺賊!!”

  眾多白馬義從也紛紛大吼:“輔佐陛下,匡扶漢室,為國殺賊!”

  賈詡心中一松,滿意點頭。

  看得出來,趙云此人本就忠于漢室。

  否則也不可能如此簡單就能說服他為天子效力。

  等趙云將公孫瓚的遺體給安葬之后,眾人便不再停留,離開戰場一路向著鄴城方向而去。

  鄴城,皇宮。

  時隔多日,劉協這邊再度收到了許攸從許縣寄過來的密信,但是信中的內容卻讓他越發看不懂了。

  “許縣的天子…打算變假為真?”

  劉協看著這封信,臉上一片迷茫,心中更加迷茫。

  他只是一段時間沒關注許縣那邊的情況而已,怎么局勢就走到了如此離譜的情況了。

  變假為真不應該是他的劇本么。

  漢獻帝連這也要搶?!

  懷著疑惑,劉協把許攸的這封信反復看了好幾遍,死了無數腦細胞后,才算琢磨出一點味道來。

  “我知道了,在楊彪、伏完看來,我是被掉包后的真天子,雖然他們不知道是誰干的,但不妨礙他們表忠心。”

  “至于宗正劉艾,是看到我這邊勢大,覺得我有希望光復大漢,所以才認可我是真正的天子,想保證大漢江山延續。”

  “不過伏皇后是怎么回事…她是皇后,怎么可能不知道漢獻帝的真偽?”

  “許攸說她想借廢后一事脫身,又是什么意思?”

  劉協越琢磨越迷惑,難道版本更新是忘了帶上他嗎?

  漢獻帝那邊的人接連跳反,搞得他都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真正的天子了。

  又或者是和漢獻帝一母同胞的兄弟?

  就在劉協思索怎么回復許攸時,郭嘉在外求見。

  得到宣召之后,郭嘉匆匆走入宣室,行完禮后,臉色無比難看的說道:

  “陛下,剛剛得到消息稱公孫瓚戰死,袁紹已攻占易城。偌大的幽州,眼下已經是袁紹的掌中之物了!”

  話音落下,劉協的臉色陡然一變。

  盡管早就知道公孫瓚必然兵敗,可當這個消息傳來,他的心情還是不可避免地沉重了起來。

  袁紹除去了公孫瓚這個心腹大敵之后,就再也沒有腹背受敵的風險,更得一州之地。

  本就為天下第一諸侯的他,實力再度提升,帶給劉協巨大的壓力。

  “文和如何?”

  郭嘉回道:“文和無礙,已經回來了。”

  劉協聞言,臉色這才稍稍緩和。

  若賈詡折在幽州,那當真是巨大的損失。

  郭嘉又道:“文和此行,還帶回來了陛下念叨許久的趙子龍。”

  (本章完)

哎呦文學網    朕能走到對岸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