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萬歷明君

第134章 鄉音雅言,破矩為圓

更新時間:2024-08-28  作者:鶴招
萬歷明君 第134章 鄉音雅言,破矩為圓
朱翊鈞對宋儒誣陷熊敦樸一事,心如明鏡,所以進殿后,連盤問都省了,直斥為陰險狡詐。

眼下讓庶吉士與其對峙,不過是走流程罷了。

“……是故,當時熊敦樸只是夸贊了陛下兩句,便被宋儒曲解,捏成章奏,大肆謗毀。”

吳中行正氣凜然,逼視著宋儒。

他將當日原委說了一遍。

無非就是大家授了官,正好一個月,想順便聚一聚,聯絡同科感情。

席間熊敦樸正常聊天,并未有過什么攻訐大政,侮辱陛下的言語,單純宋儒找事罷了。

宋儒聽罷,自然不依。

他面帶焦急,當即爭辯道:“不是微臣無端捏造!熊敦樸當日確是說了陛下烝母的狂言!”

“臣只是氣不過,才將此事告訴了申侍郎!”

年歲造假,他大不了不當庶吉士了,好歹還有個進士官身。

但眼下要是被坐實了污蔑同僚,拿皇帝和新政來搬弄是非,恐怕真要治罪了!

大難臨頭,宋儒幾乎口不擇言。

殿內內侍勃然色變。

一眾庶吉士幸災樂禍。

申時行朝御階上的鄭宗學使了個眼色,正在記錄起居注的后者,默默停下筆。

宋儒被逼上絕路,全然沒有退縮的余地。

他轉頭四顧,看向一眾同科:“我親耳所聽,當時熊敦樸雖是在夸贊陛下,卻也說了一句陛下烝母!”

他頓了頓,作出回憶的模樣,開口學著說道:“熊敦樸原話是,皇帝日媽確實厲害!”

“如此不敬之語,臣豈敢捏造!”

神色剛硬,言之鑿鑿。

這話出口,申時行按捺不住,當即呵斥道:“宋儒放肆!”

他看向御階下的錦衣衛,使了個眼色。

誰知蔣克謙目不斜視,無動于衷。

申時行有些急了,就要親自出面,將宋儒放倒。

朱翊鈞瞧見這一幕,抬手制止了申時行。

申時行知道皇帝有所準備,松了一口氣,默默站到一旁。

朱翊鈞饒有興致看著宋儒、吳中行等人:“繼續。”

吳中行話說完了,默默退回了庶吉士中。

同科的李得佑會意,當即越眾而出。

他掃過發瘋的宋儒,臉色厭惡地啐了一口。

這才朝皇帝告罪一聲,朗聲道:“陛下,熊敦樸乃是四川富順縣人士,臣乃是四川宜賓人士。”

“好教陛下與諸位知曉,方才宋儒這話,乃是四川鄉音。”

“語之助也,并無實意。”

“意同,陛下確實厲害!旨在夸贊陛下!”

“并非宋儒所說的意思,捏造陛下烝母。”

“外人也就罷了,宋儒貴州人士,明知此言實意,卻還妄言誆騙申侍郎,以至如今京城內外,流言四起。”

“此人流言虛偽,乃以陛下為筏,陷害同僚,狼心蠆尾,罪不容誅!”

“臣與其同列,為泚于顙,簡直欲批其頰!”

“事由因果,還請陛下明鑒!”

一番話說完。

一干內侍、中書舍人面面相覷。

四川鄉音……是這么回事的么?

這語之助,未免太粗鄙了吧!

宋儒仍舊不死心,還在爭辯:“即便如此!也是熊敦樸原話!”

他朝向皇帝,陳情道:“陛下!熊敦樸言語對陛下不敬,亦是實情!還請陛下明鑒!”

朱翊鈞本是靜靜聽著眾人對峙,這時候突然捧腹大笑。

眾人不明就里。

吳中行見狀,附和同笑。

庶吉士等慢上半拍,同樣面露笑意。

半晌過后,朱翊鈞才抹了抹眼角的淚痕,看向李得佑:“好個語之助也,這熊敦樸貶得不冤!”

李得佑扯了扯嘴角,勉強笑了笑。

朱翊鈞朝申時行擺了擺手:“申卿,稍后上吏部議一議,朝臣四川籍貫者,在京不得輕易袒露鄉音。”

申時行躬身應是。

朱翊鈞似乎意猶未盡,看向身后的鄭宗學,打趣道:“近日京城中盡在穢朕的名聲。”

“朕還以為是什么緣由,原來竟然是這般。”

“此事在笑林,恐怕也有一席之地。”

鄭宗學心領神會,默默將皇帝的話記在心里。

皇帝說得似乎有趣,話中卻盡是言外之意。

這是暗示他鄭宗學,趁著這個機會,給那煞有介事的烝母謠言,以笑話的方式做個澄清。

雖然有打趣皇帝的嫌疑,但總比越傳越離譜要好。

等到一番作態之后。

朱翊鈞緩緩收斂了笑意。

他沉吟半晌,才開始回應宋儒方才的話:“熊敦樸粗鄙言語,自然是對朕不敬。”

申時行在下首聽到皇帝定性,也不由松了一口氣。

雖然是語之助也,但皇帝說這是不敬,那就是不敬。

皇帝這是保自己沒貶錯人了。

只見朱翊鈞終于看向宋儒,面色不善:“那你這廝,為了陷害同科,拿朕作筏,又是什么?”

宋儒惶然下拜:“陛下!臣是風聞奏事,為陛下耳目啊!”

“拳拳之心,陛下明鑒!”

朱翊鈞冷笑一聲:“是嗎?那為了讓熊敦樸不得翻身,這些時日里,四處以熊敦樸的名義,散播朕的謠言,也是為了朕好了?”

宋儒茫茫然不知皇帝說的是什么意思,正待辯駁。

但這時,只見皇帝一揮手。

階下兩名侍衛,立刻有了動作。

竟是直接宋儒撲倒在地,直接將人捂住嘴,夾在腋下,粗暴地拖了出去。

小皇帝走過場罷了,哪里是真給宋儒辯駁的機會。

聽得差不多,就該下獄等候處置了。

朱翊鈞輕易結束這場鬧劇后,才面帶笑意看向一眾庶吉士:“諸卿,當如何處置其人?”

殺肯定要殺的。

宋儒可不是陰險了一些這么簡單。

歷史上張居正看在宋儒親戚孫應鰲的面子上,只將人貶到了山西按察司,過了兩年就安生致仕了。

結果,其人回了貴州之后,仗著官身致仕,便恣行不法、窩盜強奸、踐踏百姓,凌辱婦女。

甚至于還敢偽造印符,調動夷兵,在境內屠戮殺人!

一直作惡了數年,才被貴州巡撫王緝發現,直接誅殺。

就這種貨色,朱翊鈞不知道也就罷了,如今知道了還不殺,那屆時無辜而死的人,可就得算在他頭上了。

李得佑回味著殿內之事,突然靈光一現。

連忙出面道:“陛下,臣請誅此獠!”

吳中行慢了半拍,不由氣急,早知道就不給此人說話的機會了。

他也看出皇帝是想殺此人了。

況且,別說皇帝,就是引出官年情弊之事,也不知道要遭多少人記恨。

必須得殺了!

朱翊鈞看了一眼李得佑。

這人他沒什么印象,不過看起來心思倒是很活絡,知道保守派的飯吃不下去,要找新的鍋了。

朱翊鈞心中思慮不停,面上則是點了點頭:“那便從卿所議,宋儒下刑部論罪。”

“至于熊敦樸……”

朱翊鈞頓了頓,繼續道:“雖情有可原,但也確是出言不遜。”

“待其明年回京述職,與我娘親當面認罪后,再看圣母太后的意思罷。”

和稀泥嘛,申時行會,朱翊鈞自然也會。

熊敦樸誹謗皇帝,妄議大政是沒有的,但確實對兩宮出言不遜了。

那就折中處理罷!

雖然有些無辜,但這不比歷史上張居正給人貶錯了,還當無事發生來的有人情味?

眾人紛紛下拜:“陛下英斷。”

“圣明無過陛下。”

朱翊鈞點了點頭,再度開口道:“至于諸卿對考成法頗有疑慮一事……”

吳中行連忙出列:“臣不敢!”

朱翊鈞看向吳中行,搖了搖頭。

他緩緩道:“如今考成大察已經兩個月了。吏部尚書缺位,吏科科長外放,如今眾卿又彈劾吏部侍郎,諸卿有疑慮也合乎情理。”

“不瞞諸卿,朕也難免疑慮啊!”

眾人不知皇帝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方才吃了虧,此紛紛閉口不言。

這時候朱翊鈞巋然一嘆:“這樣罷!正好今日閑來無事。”

“朕也有意看看吏部與科道,是如何賞罰考成,又是否公道。”

“諸卿,那便隨朕,一同去看上一看!”

眾人面面相覷,驚疑不定。

內閣輔臣,也叫殿閣大學士,指的便是值守皇宮內的幾處殿閣。

又以所處之地,距離皇帝的位置,來分別高下——東閣最遠,地位最低為群輔,中極最近,地位最高為首輔。

值房設在皇城內,這是閣臣才有的殊榮。

理所應當地,殿閣大學士以下,六部衙門等,自然是只能設在皇城外了。

午門內外,是區分皇城內外的分割線之一。

午門之內,是皇城,而之外,還有三重宮門,依次為是端門、承天門(天安)、大明門。

而吏部衙門,就位于后二者之間。

雖然離皇宮不遠,但畢竟是皇宮外。

如今皇帝要去吏部視察,自然就得出宮。

皇帝出宮這種事,放在什么時候,都是不小的事情。

像此前去學院倒還是,事先就知會了兩宮、內閣、司禮監,都是做好了準備,清了場的。

但今日這般臨時起意,卻是讓各方措手不及。

更何況學院才多少人,如今宮外數十個衙門扎堆的地方又有多少人?

魚龍混雜啊!

是故,得知皇帝出宮消息后,一場場雞飛狗跳的好戲,當即在各處上演。

元熙延年殿中。

李太后鬢發低垂,斜插碧玉瓚鳳釵,正襟危坐。

她正在考校小輩們課業——自從考校過皇帝之后,李太后就對這事有些上癮。

兒女還小也就罷了。

侄子李誠銘可就遭了殃。

愁眉苦臉跟李太后解釋道:“姑母,這不是竄句棰辭,更不是駢于辯者。”

“墨子曾言三表之法,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如今學院先生,便是研究的其二,有原之者。”

墨子判斷言論正確與否的標準,有三種,有沒有歷史文獻,符不符合規律與事物原本屬性,有沒有實用價值。

李誠銘如今便是跟著程大位鉆研,怎么才算是符合規律與事物原本屬性。

但言論有這么多講究,李太后是不信的。

他聽不太明白就算了,干脆直接呵斥李誠銘是駢于辯者,竄句棰辭。

搞得李誠銘有苦難言,連忙搬出墨子,稍做解釋。

李太后聽罷,狐疑地看著李誠銘,顯然還是不太相信。

她正要追問。

這時候,內侍匆匆入內,在她耳中耳語數句。

李太后立刻變了顏色。

她也沒心思再考教李誠銘,連忙吩咐道:“去尋李進,多派些人手跟上!萬萬不要出了差錯!”

李誠銘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但見到姑姑有事,大呼僥幸。

當即起身告退。

李太后卻直接給他叫住,帶著埋怨的語氣道:“陛下出宮去了,你快去后軍都督府尋你爹,讓他帶人去找陛下,看護左右!”

李誠銘聽罷,這才知道是什么事。

他疑惑道:“陛下出宮了?去哪兒了?”

李太后沒好氣道:“出午門了,也不知要去哪里!現在翅膀是硬了,換小時候……”

說到一半,她住了嘴,狠狠瞪了李誠銘一眼:“算了,讓你去你就去,廢話做甚!”

李誠銘受了訓,趕忙行了一禮,一溜煙不見了。

與此同時,乾光殿中。

陳太后頭束烏紗高髻,上綰著兩條金步搖,倚靠在窗邊,眺望天色。

方才逗弄貍貓的緣故,鬢發有些散亂,顯出些許慵懶之意。

陳太后余光中,是旁邊正在啟蒙的女兒,以及授課的李白泱。

她回首看了一眼二人,眉眼帶著柔情,微不可查頷首。

雖說李春芳的意圖不善,但如今給她女兒啟蒙,確實比去內書堂上太監們的大班,實在要方便不少。

別的不說,至少在她眼皮子低下,讓人放心。

正在這時,一名太監入內,躬身稟報道:“太后娘娘,方才萬壽宮中書舍人來傳話,說是陛下出宮去了。”

“讓娘娘知道。”

陳太后靜靜聽罷,隨后點了點頭:“知道了。”

她轉頭招來正在授課的李白泱。

小姑娘懵懵懂懂行了一禮。

陳太后伸手捏了捏這個的俏麗小姑娘的臉蛋,這幅狀若單純的模樣,可比他入宮的時候成熟多了。

她笑了笑,開口道:“陛下出宮去了,你也跟上去看看吧。”

皇帝如今頻繁地人前顯圣,那么,該透的風聲也得透露出去。

差不多是時候選秀了啊。

李白泱半年未出宮,聞言喜上眉梢。

盈盈一福,隨后便被太監領著出去了。

兩宮的反應,在于皇帝沒提前說。

還以為皇帝要去哪里游玩。

先帝就是,一門心思出宮游玩,隆慶二年二月的時候,本是說好率群臣出宮祭陵。

結果一出門就要先出游夠了,再行祭祀。

更甚的是武宗皇帝,動輒要出宮游玩,群臣勸諫,就是一通廷杖打殺。

出行遠的話,自然免不了擔憂。

但內閣就不一樣了,中書舍人自然會通知到位,去哪里也不會含糊其辭。

所以,比起驚訝,內閣更多的是措手不及。

張居正與高儀不約而同地豁然起身,驚道:“陛下去吏部了!?”

張居正皺眉,不是在處置伏闕的事嗎。

怎么突然要去吏部了!?

別的就罷了,吏部上下官吏都不知道這事,一點沒準備出了洋相怎么辦!

再者說,那邊十余個衙門,人多眼雜,這樣臨時起意,出了事如何是好。

鄭宗學見兩位輔臣這反應,補充道:“陛下領著一干中書舍人、庶吉士、翰林編修等,出察吏部,是為視閱考成法。”

話說完的功夫,鄭宗學眼前哪還有什么閣老。

兩位輔臣已然奪門而出,直奔午門外了!

微末時痛恨四不兩直,風生水起時理解四不兩直。

如今當了皇帝,只是第一次,就愛上了四不兩直。

吏部衙門外。

錦衣衛、金吾衛、東廠灑滿了承天門前的千步廊,驅散著恰好在各衙門辦事的士紳、學子等。

千步廊兩側遍布官署。

五軍都督府、錦衣衛、通政司、六部三監、宗人府、翰林院等等。

以往不能目睹圣容的末吏小官,紛紛盤踞在各部衙門的閣樓上,登高眺望,期望看到皇帝的身影。

蠢蠢欲動的好奇,自然讓千步廊外,有了不同以往的熱鬧。

當然,這是事不關己,一門心思看熱鬧的。

被視閱的吏部衙門就不一樣了,可謂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朱翊鈞負手,踱步走進吏部衙門。

吏部右侍郎溫純,滿頭大汗躬身相迎;文選、驗封、稽勛、考功四清吏司各郎中,站在溫純身后局促不安;一干員外郎、主事跪地請安,恍然無措。

朱翊鈞待人行完禮,當即伸手將溫純扶起,又示意眾人起身:“諸卿不必緊張,朕只是帶一眾庶吉士、翰林編修,來看看吏部考成法行得如何了。”

溫純起身擦了擦額頭的汗,埋怨地瞥了申時行一眼——怎么不攔著?

申時行抬頭望天,一言不發。

朱翊鈞看到這一幕,心照不宣。

他臨時起意,出視吏部,多少有些不合規矩,但誰讓他借著庶吉士伏闕的勢呢?

申時行想攔也攔不住不是。

朱翊鈞笑道:“正好,申卿、溫卿盡在此處,給朕說說今年兩京優劣者幾何罷。”

說罷,他又轉頭看向中書舍人鄧以贊,吩咐道:“鄧卿,且隨四清吏司郎中,將考成大察的案卷準備好。”

“此次考成法合格者之外,無論是優,還是劣,朕都要見上一見。”

“也讓朕的這些直臣們,聽一聽是否公道。”

補昨天的

萬歷明君 第134章 鄉音雅言,破矩為圓

上一章  |  萬歷明君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