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940章 挨個點名

  有參與閉門會議的人士透露,會上甚至有直言不諱的聲音:

  “某些不守規矩的新貴玩家確實該收斂了,互聯網金融是國家高度重視的領域,理應讓那些不專業的人士閉嘴。”

  原本,湖畔學院的一眾學員群情激昂,意圖趁勢而上,發起更大規模的聲援行動,將輿論優勢徹底轉化為勝勢,卻被老馬及時勸阻。

  “凡事過猶不及,”他站在一眾躍躍欲試的企業家中間,語氣冷靜卻不容置疑,“做得太過,反而容易引火燒身。我們現在要的不是火上澆油,而是穩扎穩打。”

  這番話讓原本躁動的學員們迅速冷靜下來,紛紛感嘆校長果然深謀遠慮,在關鍵時刻依舊能保持如此清醒的大局觀和定力,避免了他們被暫時的優勢沖昏頭腦。

  同日,36氪總部。

  首席編輯王壯把剛寫完的稿子有些忐忑地交給主編。

  “主編,按您要求的核心方向我完善了一下,您看看.”

  主編快速瀏覽著文章,眉頭微蹙:“.這措辭,有點狠啊。”

  “那我再改改?”

  “算了,就這樣發吧。”主編擺擺手,語氣帶著幾分無奈,“看反饋再說。”

  “好。”

  主編有些無奈。

  他清楚一開始老板的態度是拒絕的,即便彼岸是《36氪》的投資方,但無奈陳總那邊給的實在是太多了。

  文章發表后開始計時,存在一小時,酬勞一千萬。

  這誰受得了.

  錢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老板顯然已經做出了他的選擇——全面押注彼岸。

  當天下午,《36氪》APP和網站同步推送了一篇題為《資本的偉力》的銳評文章:

  「.昨日全網狂歡、今日萬馬齊喑,加上這場看似突如其來的資本集體站隊,其背后反映的,實則是華夏互聯網新興勢力與傳統金融資本間深層格局的激烈變動。

  種種表象隱隱指向螞蟻上市所涉及的萬億級利益分配。

  某些傳統資本派系正借此機會試圖重新掌控主導權,通過抱團打壓新興資本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高調表態的機構多數與傳統金融體系關聯密切,而彼岸所代表的新興資本則更多植根于互聯網生態與用戶增長。

  這場博弈早已超越企業之爭,上升為兩種資本形態與發展理念的正面碰撞。

  從目前態勢看,傳統資本派系顯然更擅長整合政商資源與操縱輿論工具,其協同發聲的步調一致性,展現出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

  而新興資本則長于技術創新與市場擴張,但底子相對薄弱,在特定戰場上仍處弱勢。

  有資深觀察人士認為,這場資本博弈才剛剛拉開序幕。

  下一步值得關注的是,監管層面是否會對此類明顯的抱團行為進行規范,以及市場最終將走向何方——現在,還沒人知道這個故事的結局」

  由于《36氪》素以深度分析見稱,而此次文章更直指核心,如同鯊魚嗅到血腥,瞬間吸引了無數網友點擊觀看。

  然而這篇文章僅僅存活2個小時就宣告陣亡。

  文章雖被消失,其影響力卻已擴散開來,反而激起了網友更大的憤慨與好奇。

  截圖、分享、轉存,文章內容以各種形式加速傳播,引發更大范圍的議論。

  與此同時,早已伺機在側的彼岸“海軍”,在陳彤的精準指揮下,分批出動,悄然承擔起情緒引領和話題深化的角色。

  之前散落在各平臺的零散討論,開始被匯聚、放大和引導:

  “支持整改,但請一視同仁!某些平臺‘精準避雷’也太明顯了!”

  “之前傳的那些阿里系爆料,難道是真的被定性了?可那些證據看著不像假的啊”

  “是不是整錯方向了?該管的不該是天天推送明星離婚、網紅罵戰、扭曲價值觀的平臺嗎?”

  “國際資本真是無孔不入,連我們的熱搜整改都要分析一遍投資影響.”

  “好一招借刀殺人!自己玩不過就拉監管下場?”

  “這些資本大佬們突然這么團結,看來是真的觸碰到核心利益了”

  “說白了就是既得利益集團抱團排擠新玩家,還說得這么冠冕堂皇”

  “所以昨天那幾個大瓜突然全沒下文了,害的我們今天沒瓜吃,就是因為這個??”

  “金融圈的宮斗戲比后宮還精彩,這是要聯手把螞蟻推上神壇的節奏啊。”

  陰謀論、對比法、斷章取義、春秋筆法.

  話術萬千,技巧無數,但核心目標只有一個:在廣大網友心中,牢牢樹立起一座對螞蟻及其背后資本的“成見大山”。

  阿里系的媒體資源亦未坐以待斃,各種針對彼岸的負面文章開始涌現,試圖攪混水、轉移焦點。

  雙方猶如兩股相向奔涌的浪潮,裹挾著各種立場與猜測的網友,在信息的海洋中來回激蕩、碰撞。

  阿里系占據天時地利,彼岸系則占據人和與初始勢頭,一時間,輿論場上竟呈現出短暫的僵持態勢。

  就這樣,時間來到整改的第二天——9月6日。

  上午十點整,陳默的官方微博時隔兩月罕見更新:

  “眼見它起高樓!”

  沒頭沒尾一句話,瞬間空降彼岸系各平臺熱搜榜首。

  曾經的“重度網癮患者”陳默,以前常在微博和抖音活躍互動,時而推廣產品,時而分享生活,甚至閑來還會回復評論區“默粉”的提問,親和力拉滿。

  但自成為華夏首富后,他在網絡上愈發低調,韜光養晦,除重大事項外鮮少發聲。

  因此,這突如其來的更新,在大眾看來無疑是強震來襲的強烈。

  更讓許多網齡資深的網友覺得此話眼熟。

  不久,有人翻出陳默幾年前的一條微博——同樣是這句話。

  當時,樂視正處巔峰,市值逼近1600億,賈躍亭風光無限、言辭高調,也是在那時,陳默沒頭沒尾地來了這么一句。

當時大眾多誤解為他是眼紅樂視股價  結果不到一年,樂視高樓轟然崩塌,賈躍亭成為欠債第一人。

  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

  這次,陳默再發同樣內容,是否在預示著什么?它又指向誰?

  一開始,學乖了的網友只是小心試探——畢竟這兩天被“河蟹大神”整治得沒了脾氣。

  尤其涉及“蔣帆”、“太子”、“薇雅”、“螞蟻”等關鍵詞,更是秒刪沒商量。

  但很快,人們發現陳默的微博評論區似乎成了唯一的“凈土”。

  試探的尺度逐漸放開,評論區迅速充斥各種猜測與解讀:

  “它?還能有誰,肯定指的是螞蟻啊!”

  “默總這是不看好螞蟻上市?”

  “上面的,你最近免費奶茶白喝了?真以為阿里和彼岸是在過家家?”

  “上一次發這個是樂視,當時彼岸如日中天,樂視規模不及三分之一。可這次是螞蟻.可不是樂視啊。”

  “螞蟻怎么了?默總出征,寸草不生!”

  “螞蟻上市牽扯多少利益集團?彼岸系媒體憑條只是被整改沒被強令下架,已經說明陳總有能量了!”

  “別說,要不是陳默自己就是彼岸老板,換個網紅這么抓著不放試試?早就讓你失蹤了!”

  “這次彼岸危險了,默總糊涂啊,你說你好好當首富不行?惹老馬干啥?人家在商界幾十年浮沉其實你短短幾年能撼動的?”

  “看昨天釋放的信號,二選一已有結論,彼岸盛極而衰,該輪到阿里再次復興了…”

  “陳默這次預言肯定失靈,此役將是二戰轉折點!”

  “螞蟻要是上市失敗,我直播倒立吃翔!有賭的沒?”

  即便占據主場之利,評論區中看衰彼岸和陳默的聲音仍占多數。

  從被封的輿論、釋放的信號到資本的規模,無論哪個維度,彼岸系除最初閃擊占得先機外,似乎已陷入全面被動。

  正當大眾爭論不休之際,

  “恒大地產!”

  評論區瞬間被蜂擁而至的問號淹沒。“????”“這跟恒大有什么關系?”“默總肯定掌握了什么我們不知道的內幕!”“難道恒大也有大瓜?”

  還沒等眾人理清頭緒,陳默已化身為一臺冷酷無情的發博機器。以每分鐘一條的節奏,他接連擲出一個又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

  “云鋒基金”、“春華資本”…

  從各大平臺熱搜聞訊趕來的網友們漸漸察覺出端倪——這些,不正是昨天那些整齊劃一、發聲支持整改的資本力量嗎?

  陳默沒有停歇,他的手指仿佛在敲擊一場戰爭的鼓點。更多的名字被公之于眾:

  “凱雷投資集團”、“美國普信集團”、“華平投資”、“銀湖資本”、“淡馬錫控股”…

  最終,他一口氣點出了數十家國內外頂級資本巨擘的名號。

  直到此時,大眾才豁然驚醒:這份名單,與坊間流傳的螞蟻上市背后的龐大資方網絡高度重合!

  這是明目張膽的宣戰。

  是以一人之力,對抗一個龐大的資本陣營。

  這一刻,陳默過往的戰績仿佛在他身后凝聚成無形的光環:曾力戰騰訊使其迷途知返,對決百度令其專注技術,逼迫美團在外賣戰場敗走麥城,斬落滴滴柳氏直至其家破人亡…

  彼岸自崛起之日起,從無敗績,令陳默一路走來無論在商界還是在民間都積攢了極高的聲望。

  而現在,他單槍匹馬,正面向阿里系及其背后盤根錯節的資本聯盟發起挑戰,吹響了戰爭的號角。

  那條迅速登頂點贊榜首的評論,道出了無數人的心聲:

  “好家伙!趙子龍渾身是膽,陳默渾身都是趙子龍!”

哎呦文學網    社畜逆襲:從小米開始反卷互聯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