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923章 錯哪了?

  “我做這個公司是為了改變世界的,不是為了掙你們的臭錢的.”

  “眼前是紅海還是藍海對我們來說不重要,我們望的是遠方的海”

  或許冥冥中已有預感,發布會落幕前,羅永浩說出了這樣兩句話。

  “老羅完了。”

  這是賈躍亭看完直播后最直接的結論。

  因為他清楚地知道,老羅正重蹈他的覆轍。

  超前半步是天才,超前一步是瘋子。

  而TNT,恐怕超前了不止一步半。

  回想發布會前那番天花亂墜的造勢,賈躍亭不禁自嘲地笑了。

  沒想到自己竟也被“忽悠”了一回,差點以為吾道不孤、后繼有人。

  可光靠一張嘴、一腔情懷,甚至試圖用“傳銷式”的熱情讓鐵桿粉絲心甘情愿地買單——這條路,早已被證明走不通。

  錘子手機的商業邏輯在于,客戶主要來自于老羅的個人粉絲,即所謂的“粉絲轉化率”,但轉化率卻低于千分之一。

  說白了就是培養一批粉絲然后收智商稅,結果準備收智商稅的時候突然發現腦殘粉不太多。

  老羅或許只學到了雷軍演講時的激情和小米式營銷的表象,卻忽略了背后扎實的產品矩陣、極具競爭力的性價比,以及那條不斷延伸、持續奔跑的供應鏈。

  在手機尚未立足之際,貿然轉戰電腦行業,還想憑一臺“粗糙的工程機”重新定義個人電腦的未來?

  學娛樂圈的粉絲經濟、學小米的營銷模式,學樂視玩生態跨界?

  呵怎么可能?

  “錘子”這個名字還真沒起錯!

  賈躍亭關了直播,有些后悔,為了看這場直播,他特意停播了一天,有這時間他帶貨不比看這相聲強。

  現如今他的債務已經清償過半(130/251),如果僅僅按照賺錢能力來說,他發現這行利潤比之前搞樂視手機可賺錢太多了。

  起碼以前搞樂視,他是欠錢的,現在搞帶貨,他日進斗金.

  有的時候賈躍亭看著后臺進賬,就連他這樣意志堅定的人,也會被后臺不斷跳動的成交金額晃得眼花。

  造車?造車哪有這行來錢快,估計販毒都費勁.

  錘子發布會后,果然如賈躍亭所料,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許多科技媒體率先發難,報道的標題也極盡能事,表達對這次錘子科技發布會的前景不看好。

  《錘子的轉折點,鳥巢恐將成為老羅的麥城》

  《TNT一出,原來是個啞彈》

  《寄予厚望的TNT被黑慘了,老羅怒懟網友》

  《想讓別人尿褲子的老羅終于尿了褲子》

  科技媒體《36氪》發表文章,

  「.盡管TNT爭議巨大,但錘子科技在軟件層面的一些創新,還是值得贊許。

  如“子彈短信”因其高效溝通的特點在發布后一度引發下載熱潮,雖然最終未能持續挑戰微信地位,但也體現了錘子團隊在用戶體驗細節上的思考。

  “無限屏”等交互概念也展現了一定的想象力。

  錘子在工業設計方面確實有一些特點。

  回顧這次的錘子科技發布會如同其創始人羅永浩的性格一樣,高調、充滿理想色彩,但也伴隨著巨大的爭議和現實的骨感。

  TNT工作站是這種特質最極致的體現:一個宏大的愿景,一次不盡人意的亮相,以及隨之而來的巨大討論。

  對于錘子科技而言,今年是其嘗試突破手機業務瓶頸、探索多元化發展的重要一年,但也暴露了其在供應鏈、資金實力和市場執行力方面的短板。

這些發布會不僅展示了產品,更深刻地揭示了一個小眾品牌在巨頭林立的紅海中求生的艱難與無奈  至于老羅?

  支持者欣賞其理想主義、設計追求和挑戰巨頭的勇氣;

  批評者則認為其過于炒作、不切實際。

  尤其是TNT遭遇的群嘲后,使得這種兩極分化更加明顯。

  某種程度上,他的形象從一個“顛覆者”、“技術工匠”更多地向一個“悲情英雄”或“孤獨的理想主義者”轉變.

  錘子的前途.不容樂觀」

  而此前“顛覆革命”、“嚇尿褲子”、“蘋果抄襲我們”等高調言論,在事后看來更像一場荒唐鬧劇,引來全網群嘲:

  “整個發布會似乎都是在為了痛點而創造痛點。”

  “乍一看我以為在操作KTV的點歌臺”

  “李姐因為用了一整天的TNT第二天不得不向公司請假去醫院看耳鼻喉科。”

  “夜深了,錘子科技大樓只有老羅一個人在對著TNT大喊:求和求和”

  “安靜,吵到我用TNT了!!!”

  “老羅的一大步,人類原地踏步.”

  “大家開心就好,反正我看相聲不花錢。”

  甚至有網友在老羅之前宣傳微博下面留言,“你如何看待你們辦公室的小姐姐大喊‘加粗’、‘變大’呢,哦對,我說的是她在用TNT”

  下面評論,“雖說話糙理不糙,但這也太艸了”

  最終老羅發表回應,“.我當然選擇原諒他們,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隨后宣布錘子科技將在半年內開始做下一代OS的計劃,不是基于安卓,這個下一代系統不只針對手機.

  五月下旬,陳默在工作間隙關注到錘子相關報道,也引發了一些思考。

  營銷只是流量的放大器,最終說話的仍是產品。

  TNT這個工作平臺,在他看來其實沒有網友調侃的那般不堪。

  它的核心問題不在于理念全盤錯誤,而在于將一種“未來式”的交互理念,用“現在式”的技術和生態強行落地,導致了災難性的用戶體驗和市場反響。

  陳默眼中,TNT于老羅,正如“生態化反”于賈躍亭,皆是一次“生不逢時”的激進探索。

  只不過前者更像絕境中的背水一戰。

  其實陳默知道老羅到底想搞什么,TNT的核心其實是“觸控語音AI預測”,這恰恰是當今人機AI交互發展的大方向。

  像后來的智能汽車座艙、智能家居中控,甚至是Windows11和macOS都在大力整合語音助手和AI預測功能。

  TNT在理念上是超前的,它試圖打破鍵鼠的壟斷,提供一種更自然、更高效的交互可能。

  而且TNT的模式旨在將多個信息源的結果同時呈現給用戶,這類似于一種初級的“元搜索”或“信息聚合”概念,這也與AI工具同時提供多個答案源讓用戶參考的思路有相似之處。

  以目前陳默的眼光,一眼就能看出來老羅犯的幾個致命錯誤。

  首先就是技術嚴重不成熟,無論是語音識別還是AI預測,這就根本解決不了老羅想解決的核心痛點,反而創造新的痛點。

  其次是生態隔離和依賴性,TNT本質還是一臺功能機,他極度依賴自身特定的SmartisanOS系統,無法運行龐大的Windows或macOS生態軟件,導致用戶使用場景不高。

  這就像一個花魁跑到寺廟來宣傳雙修大法,肯定面臨絕緣的尷尬。

  除非那家寺廟方丈叫永信.

  再者定位也比較尷尬,它既不是一個完整的電腦(需要連接手機),也不是一個獨立的平板,用戶需要花費近萬元購買一個顯示器,卻還得依賴手機的計算能力。

  這種定位非常尷尬,性價比極低,而且還忽視了使用場景下面的用戶體驗。

  這是陳默看完相關消息后,短短幾分鐘能想到的結果。

  這些不知道老羅知不知道,或許知道或許不知道,但這些已不重要。

  在陳默眼里。

  TNT是一個失敗的產品,但卻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思想實驗”一個先行者的Demo。

  老羅一個充滿理想主義的殉道者,而他又何嘗不是,只不過追求不同罷了.

  基于這點,陳默對老羅還是有點同情,但也盡顯于此了。

  對于老賈,他能網開一面,至于老羅,算是老賈的徒子徒孫輩了,完全沒有拋出橄欖枝的想法。

  讓老羅跟著老賈去賣貨還債,陳默覺得倒是不錯的選擇,或許到時候給一鳴打聲招呼。

  畢竟嬛嬛也需要一個華妃.

  成都錘子總部,氣氛凝重。

  因為這里的員工都會上網,所以網上對于錘子、老羅、TNT罵聲一片,他們心里清楚已經成了過街老鼠。

  “明明是跟著小米的路線走,到底哪步做錯了?怎么就這么難呢?”老羅心有不甘,卻無計可施。

  最新的這筆6億資金為了堅果手機和TNT,轉眼消耗大半.

  他知道市場的期待是什么,他也知道錘粉想要什么,那就是SmartisanT3手機。

  但喬布斯曾經說過,大概意思是“用戶其實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可是我知道!”

  老羅其實也是這個觀念,現在他甚至有種‘世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怎么就沒有人懂他呢?

  看著后臺TNT可憐的銷量,這個產品已經涼了半截,大半資金也隨之入了土,怎么破局才是下半年的關鍵,否則他可能步賈躍亭的后塵,為此他只能再度轉型。

  下一個方向想好了,那就是智能小家電.

  主意已定的老羅刪光了微博上所有關于TNT相關內容。

  在管理層會議上,他沉聲說:“做好收尾工作,我們要提前過冬了,接下來我布置下新的任務”

  幾天后,老羅意外發現輿論壓力驟減。

  他運氣不錯——救星來了。

  掩蓋一個事件最好的方式,永遠是另一個更大的事件。

  5月20日,鞋子終于落地。

  螞蟻官宣了.

哎呦文學網    社畜逆襲:從小米開始反卷互聯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