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往開會的路上,老人想起前兩天的一次會議。
已有不少人對彼岸與陳默提出質疑。
最近幾年彼岸就像洲際導彈的研發速度一樣,發展的太快了。
即便他們掌握著彼岸的數據,但是每年看一次還是快到出乎了他們這些人的意料。
這種崛起速度代表著失控,失控意味著不穩定,這是那些人所不愿意見到的。
深圳的小馬、京城的小李都被他化敵為友,劉強東、雷軍等人亦與他互為臂助,如今互聯網格局早已攻守易勢。
眼下能勉強與彼岸抗衡的,只剩阿里的老馬。
其實無需陳默提醒,老人早對螞蟻的風險有所關注,甚至此前專家學者公開點評螞蟻模式的言論,亦是他暗中推動,最終卻不了了之——這背后何嘗不是制衡彼岸的策略?
在某些人眼中,陳默的家國情懷無懈可擊,彼岸的商業模式也無可指摘,唯獨其體量已構成系統性隱患。
“以合作之名成立彼岸系,實則拉幫結派。
青藤、梧桐兩座學院先后建立,無不彰顯其野心。
彼岸系這么大的體量,萬一變質腐化造成的影響力和破壞力”
這是那些人的原話,在他們眼里,彼岸的存在那可是比恒大、螞蟻還要來的嚴重,亟待解決的問題。
好在陳默前不久在年會上公布的員工持股計劃,算是走對了一步棋。
古往今來,自上而下,無非‘博弈權衡’四字而已 以他所處位置不便明言,他相信以陳默的智慧能聽懂他的忠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戰場,只要他在一天,便不會讓外力輕易干涉。
這等能帶動整體華夏經濟的商業人才,需要做的是保護而不是破壞!
老人嘆了口氣,收拾情緒步入會場,繼續日理萬機的工作.
回到彼岸科技園,陳默面色凝重。
他思考的時候總是格外嚴肅,以至于從地下停車場到辦公室這一路上,幾位本想打招呼的員工,見他神情專注、眉頭緊鎖,都沒敢上前打擾。
走進辦公室,他對助理吩咐:“小段,接下來一個小時,別讓任何人打擾我。所有事延后處理。”
“好的,Moss。”
陳默從抽屜里取出一個筆記本寫寫畫畫——這是他思考時的習慣。
不一會兒,紙上出現了“造車”兩個大字,后面跟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彼岸長期以來專注于軟件領域,雖然也投資布局了一些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但整體而言,離制造業還相差甚遠。
跨界,亦有不同。
如果小米去造車,它已有零部件整合和制造經驗,不算從零開始,攢臺手機是攢,攢臺車也是攢,無非制造工藝、零部件上了一個維度,去造車事半功倍。
這就像網球職業選手費德勒去打乒乓球,拿起乒乓球拍按照網球的打法,上手非常快,雖然姿勢有些不正規,但很快就能打的有板有眼。
可彼岸更像王語嫣——武學理論天下無雙,真要自己下場跟人動手,就是另一回事了。
而且雷軍這家伙工作起來那是真的拼,比他可努力多了,畢竟‘中關村勞模’名聲在外,可不是空穴來風。
陳默又比較懶,好不容易把集團事務交給陸奇和下面這些高管,他只想當一個‘破壞王’,不想當‘拼命三郎’。
最重要的是新能源車現在是藍海不假,幾年后車造出來殺成紅海,血雨腥風,外商、友商臟水遍地,辛辛苦苦一年下來,估計利潤還不如《榮耀世界》來的多。
何必呢?
造不造車?是個問題。
但此刻的陳默仍傾向于讓雷軍自己去造,他來“賣鏟子”——提供智駕系統。
陳默現在就像一個一直想躺平拉磨的驢,鞭子不抬起來,他肯定是不會主動往前走的.
“造車?狗都不干。除非上面搞攤派。”
陳默心想。
有小米這個更合適的選擇,京城這邊應該不會強行指派彼岸。
希望這只是領導的一次臨時起意的口風試探。
雖說造不造車暫時沒有定論,但對于特斯拉在滬市合作建廠,陳默覺得可以提前做一些工作把這事攪黃。
因為特斯拉正是因為在華建廠,解決了產能問題,反哺世界市場才有了新的盈利增長點,為外國馬的SpaceX持續源源不斷的資源。
這讓陳默有種國內工廠每賣出一輛特斯拉,都是在給星鏈做貢獻的既視感。
更何況,特斯拉全國跑,很難不讓人懷疑地理數據收集的可能性——滴滴的事才過去沒多久。
這一次,他不打算寫報告,反正寫了也沒啥用,最終還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比較靠譜。
陳默現在就想把這兩馬和老許的飯碗砸掉,不僅有癮,而且癮還很大!
但最關鍵的,是這次談話給他敲響了警鐘:
螞蟻這件事,會不會因為彼岸勢頭太猛,反而適得其反?
熟讀歷史的陳默心有所感,隨即召集“天機閣”專家組成員開會,說出憂慮,令其進行推衍。
天機閣推演后的結論是:確實有可能因彼岸的存在,促使某些利益集團更加抱團——從某種角度上講,反而為螞蟻上市提供了更暖的環境和更肥的土壤。
此前石沉大海的方案和老者側面的暗示,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
陳默陷入長久的沉默。
木秀于林?換句話說就是讓自己韜光養晦唄?
就像一個班里有個學霸,太過于冒尖,老師叮囑為了班級團結的氛圍,照顧一下全班同學的情緒,你下次考的差一些。
就因為少數服從多數?即便少數沒問題,也成了異類!
可是憑什么?
木秀于林?愛他媽誰誰,老子行事向來問心無愧,就秀給他們看,氣死他們。
爽文可以這么寫,情緒可以這么發泄。
但陳默現在已經不再是孤家寡人,每一個決定影響都是彼岸集團背后數以萬計的家庭 任由性子去做,頂風作案這種上眼藥的行為,這就不只是商場的事情,會招來無形大手。
這樣一來,會讓前兩天提醒他的那位承擔更大的壓力,想到這,陳默又有些不忍。
再著執劍工程還未大成,沒有到魚死網破的階段。
陳默望向天邊的晚霞,上位者勞心,他現在有了一些體會.
幾天后,根據天機閣給出的方案,結合陳默冷靜下來做出的取舍,一系列指令從他辦公室發出。
隨后,彼岸集團CEO陸奇召開2018年第一次全體高管會,強調在年初既定方向不變的前提下進行局部微調:
暫緩激進擴張與正面沖突:取消燒錢換市場的業務計劃,如對美團的本地生活、對阿里的電商直播,減少大規模補貼戰,轉向精細化運營與用戶體驗提升;
強化核心壁壘,而非擴大邊界:將資源更多投向技術研發和用戶體驗優化。
這些投入回報周期長、外界感知不強,但能練好內功;
要求所有公眾言論保持低調:多強調行業挑戰、業務艱巨性與對未來的“敬畏”,避免驚人之語或一味宣揚增長和份額。
同時,員工持股計劃按年會提出的節點穩步推進。
而這些背后,隱藏著的是明面上稱之為“大數據分析與資源調度中臺”項目(執劍工程)的快速推進。
做完這些,陳默覺得差不多了。
經過這段時間的復盤,他也確實覺得彼岸過去過于張揚,一副“天老大、彼岸老二”的架勢,侵襲整個華夏互聯網,甚至在海外游戲、社交和短視頻等領域憑彼岸游戲、WeChat、TikTok啃下大塊市場。
集團暫時收回拳頭,是為了將來有敵來犯,更有力地打出去。
不過,彼岸韜光養晦,不代表“彼岸系”其他成員企業沒有發揮的空間。
畢竟贏游戲不會只有一種方法,ADC有ADC的玩法,這次當輔助也可以是MVP!
陳默拿起手機,開始在微信群中發出“召集令”,是時候讓朋友們登場了 就在陳默頻頻行動的同時,一通電話直接打到了杭州。
老馬接到電話,神情逐漸嚴肅起來,
“.真的嗎?好,我知道了。”
剛才那通電話是同步了下,陳默前段時間去市中心都見了誰。
沒想到陳默竟然能攀上這個高枝,雖說不知道對方這次談話具體內容,但肯定沒憋什么好屁。
老馬從抽屜里取出一只印有“絕密”的牛皮紙袋,抽出一份文件:
《關于預防互聯網金融系統性風險的預判和建議》
最后落款是:彼岸集團董事長陳默。
這份文件并非陳默直接交給他的,而是前段時日通過某些渠道輾轉落入他手中。
即便這段時日看了許多遍,依舊遍體生寒,仿佛被照妖鏡照了個透亮。
里面雖說通篇沒有指名道姓,但老馬從中無不看出螞蟻這兩個大字。
老馬不得不承認陳默看人看物的眼光絕對一流,文件中所表述的內容基本都解開了螞蟻所包裝的精美外殼,直指核心本質。
但可惜,這世上有些事,不是看明白了就能成的。
經過這段時間觀望,老馬發現似乎風平浪靜——法無禁止即可為。再加上螞蟻戰車體型足夠龐大,他判斷:這件事,有戲。
既然陳默這么想讓螞蟻死,可別忘了螞蟻也能是能吃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