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賈躍亭看來,小米和華為都是了不起的企業,兩家的產品他之前做樂視手機的時候也經常體驗。
只不過這次他帶貨的是小米的產品,說不定后續也會帶華為的貨,這壓根不沖突。
只要是好產品,他從沒有主觀偏見——好的就該夸,不好的他絕不會選,這就是他的原則。
“可能這場直播有些人看不順眼,那你不看不就完了?
誰還能綁架你的眼睛?
你來小米專場直播間,說這不好那不好,捧另一個品牌,迷路請出門左拐,有該品牌的帶貨直播。
看不慣還非得沖進來說兩句,刷個存在感,最后被封禁。
這種人,我只能說一句:賤不賤啊!”
“我知道有些人躲在陰暗角落督戰,警告你們,差不多就行了。
否則老賈也不是吃素的,隨便我真要說點什么,你們受得起嗎?!”
言語間,賈躍亭冷不丁瞥向鏡頭,雖只是一瞬,那冷厲的眼神卻如實質般穿透屏幕,像一道利劍直刺人心。
無數網友看到這一幕,頓時汗毛倒豎——這時人們才猛然想起,對方可不是普通主播,也曾是摸到行業天花板的大佬。
“我操,老賈這眼神嚇我一跳,我都想坦白從寬了!”
“尼瑪,這氣場無敵,才是真大佬!”
“要我說老賈不演戲可惜了,演技吊打一眾頂流明星。”
下一秒,看到直播間原本還在上漲的在線人數突然驟降3萬多,笑容重新回到賈躍亭臉上,
“.這種事情,老賈見多了,都是行業基操。
只是辛苦我們的場管同學盯著評論區.
來,咱們繼續啊,剛才說到哪了評論區告訴我下.”
或許是老賈雷霆措施生效,亦或是剛才的猙獰乍現起到警示效果,后續再也沒有出格言論搗亂。
這天,老賈從晚上8點開播到11點下播,時長比首播多了一個小時。雖說最終銷量沒超過首播,但單場破50億的銷售額,依舊秒殺全網。
下播時,他頭頂的數字從251億降到了249億9726萬4200元。
在直播帶貨行業,頭部主播的傭金取決于商品類目:
美妝/護膚傭金最高,能達到2040,甚至有些國貨能談到50以上;
其次是服飾/鞋包2030、食品/快消1525;
而數碼和家電因品牌利潤薄、溢價空間小,傭金最低,只有1020。
賈躍亭代理的小米產品,這場下來利潤1億多,換算成返利是2個點——也就是2。
首場直播效果轟動國內外,“全網帶貨一哥”的名號當之無愧。
免傭金的首場大獲成功后,再免費就不合適了,畢竟他帶貨的終極目的是還債。
他心里清楚小米的返點高不了,5的紅線擺在那,但薄利多銷正應了他“聚沙成塔”的理論。
這次本是拿著首場成績談判,爭取更高返點,可他真心看好小米新品,最終談下的2個點,已是對方極限。
當然,其中也有陳默的個人影響力在,這三場帶貨算是含著“友情價”,也算是互相成就。
一場短短3個小時,凈賺一個多億,100天就是100多億,這不到一年就能還清欠款。
當然他也知道不會這么理想化,不會天天播,也不會每場的銷售額都不會如此多。
但即便如此,讓賈躍亭也不禁咋舌,這行是真賺錢啊,一人能頂上一家上市公司的營業額了。
復盤時,賈躍亭想起之前那些搗亂的人,其實當時他的額警告不是色厲內荏,而是真有依仗。
上一代企業家基本帶著原罪起家,沒一個例外,就像這二十年的互聯網,是那個時代賦予的“紅利”。
他不過是抓住了紅利尾巴,借光喝了點湯,才一步步做出樂視。
如今的他,就像在娛樂圈混了大半輩子的明星,什么沒見過、沒聽過?只是不說而已。
有些是同行交流得知,更多是從前的“大哥”透露的只言片語,卻在他心里掀起過滔天巨浪,顛覆三觀。
就像今天來搗亂的那家掌門人:80年代因工作失誤導致公司損失上百萬被辭退,要知道那可是80年代的百萬,放在現在過億都不止。
結果就這不僅人沒事,反手創業時,而且資金鏈多次斷裂卻硬生生挺了過來,還慢慢發家。
原以為多厲害,后來才知道是入贅的,女方家能量不小——難怪子女都歸母姓,都是說法。
相比之下,賈躍亭更欣賞陳默這樣真白手起家的,甚至覺得這家伙的經歷甚至比雷軍更具傳奇色彩。
加之聽說陳默還有幾位明星紅顏,活脫脫當下最火的都市爽文男主。
就在這時,手機響了。看著來電顯示,賈躍亭眉毛一挑,有些意外,還是接了起來:
“喂,余總~謬贊謬贊,愧不敢當.
不知今日打電話找我.合作?沒問題啊,我老賈現在大門敞開,只要有錢賺,歡迎八方來客。行,我讓團隊跟你那邊對接.
哎哎~好,有機會一起聚聚!”
掛斷電話,賈躍亭反倒糊涂了:既然想合作,剛才直播間那出是怎么回事?
提前敲打?另有其人?是小米那邊通過自黑讓他站隊?還是粉絲自發行為?
思來想去都有可能,他不禁暗罵:這幫商人心眼真踏馬多。
隨后他抄起電話想打給陳默,發現時間太晚或許過于冒昧,便字斟句酌發了條消息,說大嘴找他合作,詢問看法。
幾分鐘后收到回復:“賺錢還債,天經地義,不必顧慮!都是國貨,都該支持!”
有了這句話,賈躍亭心里有了底。
只不過這次傭金不能再是2了——他可知道對方利潤不低,包含他今天的精神損失費。
不多要,按業內慣例的20差不多。
9月底這幾天的互聯網,只要一方出現敏感詞,就會應激性引發亂戰。
從科技圈蔓延到各行各業,網上一片烏煙瘴氣,熱搜榜屢屢被霸占。
對于雷軍的發怒和小米的強勢反擊,陳默雖覺意外,細想卻在情理之中。
這次小米Mix是米岸芯昇和小米多年積累的集大成之作,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
雷軍這一年多跑了無數次工廠,為了提高產能甚至有幾次真睡在車間,事無巨細。
這剛出成績就被人往死里潑臟水,換作泥人也有三分火氣!
更何況以陳默對雷軍的了解,別看他一副內向靦腆,在鏡頭和大眾面前都笑瞇瞇一副很好欺負的模樣,其實是個笑面虎。
小米高管里,除了陳默,誰敢對他嘻嘻哈哈沒大沒小?
雷軍稍微板起臉來,那幫人不說如履薄冰,那稱得上戰戰兢兢,就連一起起家的林斌都不例外。
而小米的那位友商,是除彼岸外唯二估值破萬億的集團公司,今年《財富》全球五百強排第83位,體量與高通、思科相當。
作為全球領先的通信設備供應商,在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5G預商用解決方案,還參與制定標準,這樣為國爭光的科技企業,陳默向來尊重。
畢竟就排名而言,對方僅僅落后彼岸不到五十名。
而且老任的魄力令人佩服:股權分配堅持“利益共享,權力分散”,通過獨特的員工持股計劃(ESOP)確保企業長期穩定發展。
他個人直接持股不到1,卻通過控制權設計,在重大決策(如合并、分立)中擁有一票否決權。
明面上99以上的利益分給員工,體現“財散人聚”的管理哲學——這也是“狼性文化”能在內部盛行的原因,畢竟狼真能吃到肉。
反觀其他公司學這套文化,只學了一半,想把自家牛馬PUA成狼,卻只給草吃 對方走在了前面,跟彼岸目前的分配方案殊途同歸,有異曲同工之效,一個是股權激勵,一個是年終分紅。
但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人無完人。
雖然陳默也玩秘書,也有真感情,但并沒有相差幾十歲,以后有了孩子也并不打算隨母姓。
至于現在網上的這些任姓造姚,陳默早已見怪不怪了,都是這家的傳統藝能。
早年間華夏的通訊行業,有一系列相應扶持政策的幫助,因此形成了“巨大中華”四家企業角力的局面。
在搞死了另外兩家后,后兩家雖為同城兄弟,卻視彼此為仇敵,明的暗的各種招式齊出。
什么幫對手產品寫極具針對性的說明書,并免費贈送,引起消費者誤解;
各種專利、侵權、名譽等官司從國內打到國外,互有勝負;
甚至有次某家業務經理冒充中興員工,在機場半路截胡友商客戶,在東莞招待三天,硬生生把客戶變成自己的 縱觀過往,每家企業發展史都有不可避免的黑歷史,就連彼岸也曾有過拔人網線、黑客攻擊的過往。
這種原本行業蛋糕切割分配的好好的,直到某一個企業跟鯰魚一樣殺入其中,這個領域就會被搞的雞飛狗跳,最終重新洗牌進入新的平衡。
比如從通訊領域到手機市場,照此來看,后續造車也不能免俗。
僅就這點而言,倒是跟彼岸頗為相似。
不過有兩個領域是例外:TOG(政務合作)和云計算。
恰恰這兩個行業彼岸也有參與,才維持著劃江而治、井水不犯河水的局面。
雖說邊界線上的小摩擦不斷,但大的層面,對方表現出的是謹慎和克制,甚至陳默能感受到對面隱隱的忌憚,或許跟彼岸過去‘名聲在外’有非常大的關系。
這讓陳默感慨,有的時候‘莽’有‘莽’的好處!
而且據他目前所掌握的信息,對方的ToG業務里面的水很深,為什么現在對方的一邊強調國產,商品價格卻越來越貴,或許跟TOG的價格錨點不無關系,畢竟與其相比已經市場上的價格便宜太多了。
這也是彼岸能獨善其身的原因,但小米則沒那么好運氣了,碰上了這個叫大嘴的狗皮膏藥,一旦沾上就很難甩掉。
對方把通訊領域那些無往不利的招數,換個手法應用到手機領域。
要不怎么氣的雷軍當眾喊出“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有本事那就干唄”、“友商是傻逼”的典言典語,實在是被逼沒辦法了,只能往死里干!
當然這一次由于彼岸和小米眾所周知的合作關系,對方稍有收斂,但現在看來,對方也是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了。
國產和自研就像對方的逆鱗,小米這次觸碰到了對方的底線,出現應激反應,也不難理解。
這也是網上現在這么鬧騰的原因。
可當看到蘋果上市一周的銷售報告后,陳默眼神沉了下來。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該死!
他抄起電話,打給了前段時間撲克牌上的老熟人:
“喂鬧成這個樣子,你們到底管不管?
你們不管,我可管了啊!
我怎么管?那你別管!
不是不管么?!
行,那我先不管了!”
掛斷電話,陳默有些意興闌珊的“切”了一聲 沒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