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869章 蘋果我成池魚了?

  萬事俱備后,賈躍亭仍按兵不動,沒有選擇倉促開播。

  過去一個月,他像打磨精密儀器般籌謀首場直播。

  他太清楚“萬事開頭難”的分量后續議價、談判的話語權多寡也大半取決于此。

  首場戰績不僅決定后續議價的話語權,更會成為行業對“賈躍亭式直播”的基準判斷。

  因此,選品環節被他攥在掌心反復掂量,必須是熟悉且擅長的領域,才能把容錯率壓到最低。

  他內心的驕傲不允許自己同一個錯誤犯兩次,畢竟數百億的教訓實在是畢生難忘。

  最終,他采納了陳默的建議:小米新品。

  這畢竟是他浸淫多年的老本行,硬到手機零部件芯片參數、屏幕素質、供應鏈邏輯,軟到系統生態,閉著眼都能數出個一二三。

  早在8月陳默與老柳周旋時,賈躍亭已帶著樂途團隊與小米展開多輪拉鋸。

  談判桌上,在了解完小米這次發布會新品后,他干了件讓小米團隊咋舌的事,當場拒絕了常規返點,只提一個條件:小米后續新品的抖音首銷權,必須牢牢攥在樂途手里。

  當然,這背后藏著銷量對賭:達到約定的銷量,自動激活下一輪首銷權;完不成,一切免談。

  至于后續的返點,他撂下話:“先打勝仗,再算細賬。”

  經樂視一役,老賈總算咂摸透了小米——更準確地說,是彼岸系的玩法。

  陳默那句:“想賺錢,就不能先想著賺錢”。

  小米1代1999賺錢么?平價或者賠本賣,后續產品即便利潤率不超過5,但妨礙小米成為世界前三的手機廠商么?

  耽誤陳默成為首富么?

  這話是矛盾的,也是正確的!

  老賈越品越覺得字字珠璣,奉為圭臬。

  那他的首播,憑什么要盯著眼前三瓜兩棗?他要的是免費賺吆喝、是業內地震級的口碑、是“樂途頂級首銷渠道”的錨點效應。

  有了這場勝仗,后續的資源、議價權、行業地位,自然水到渠成。

  首戰即決戰!

  破釜沉舟就是干!

  神仙打架,蘋果遭殃。

  華夏區營銷總監對著數據報表一臉懵逼:今年營銷投入比去年加了20,發布會前特意安排媒體透露iPhoneX的外觀設計,可熱度連往年一半都不到。

  這讓他不禁破口大罵華夏這幫友商不道德,卻只能眼睜睜看著華米兩家把熱搜承包。

有的時候他都有種找一些人給蘋果敬禮的沖動  要知道,這倆月國內市占率前三的手機廠商,就數他們三家開發布會。

  三星、魅族、OV早在上個月就草草收了場,如今舞臺全留給了蘋果、華為和小米。

  9月12日,蘋果在新落成的喬布斯劇院召開秋季發布會,一口氣甩出iPhone8/8Plus、iPhoneX、AppleWatchSeries3和AppleTV4K。

  壓軸的iPhoneX成了焦點:十周年紀念版、劉海全面屏、5.8英寸OLED屏、取消Home鍵、A11仿生芯片、無線充電、FaceID…

  每一項都帶著“蘋果式革新”的標簽。

  可價格更扎眼:999美元,國內起售價8388元,成了大眾消費品里首個突破8千檔的手機。

  至于iPhone8/8Plus,除了玻璃機身回歸和A11芯片,外觀跟iPhone7幾乎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售價卻死守5千到6千檔。

  當天甚至發生了一個事故,蘋果高管PhilSchiller在演示FaceID時首次解鎖失敗,引發現場媒體和大眾對技術可靠性的質疑。

  隨后當庫克當場宣布所有新品將于9月22日全球市場同步上市!

  發布會當日:蘋果股價開盤后一度上漲1.21,但隨后因缺乏驚喜而回落,最終收跌1.4。

  發布會后,媒體褒貶不一。

  首先部分科技媒體對iPhoneX的創新性表達了認可。

  部分媒體稱“iPhoneX是自iPhone4以來最大革新”

  “FaceID和全面屏設計被認為是未來趨勢。”

  “庫克這次終于從喬布斯的遺產上覺醒了”

  而且這次發布會上“AR增強現實”令人眼前一亮,但僅僅只是一亮,點到即止,沒有展開。

  更多國外媒體對這次發布會各種吐槽。

  由于發布會前大量信息泄露,iPhoneX的功能幾乎全被曝光,導致發布會“毫無神秘感”,乏味可陳。

  甚至某科技觀察網批評蘋果“創新乏力”,認為全面屏、無線充電等功能都已是被小米、三星、華為等廠商玩爛的技術。

  而且iPhone8的尷尬定位,由于外觀跟iPhone7幾乎肉眼難辨,除了多出一個配色,被廣大用戶吐槽為“iPhone7S”。

  甚至美國當地的《華盛頓日報》也不禁吐槽,“iPhoneX新品售價過高,而系列新品又形同雞肋不得不說,這真是一次糟糕的發布會.”

  輿論發酵下,蘋果股價連著幾天下跌,市值蒸發500億美元,連帶概念股和代工廠都跟著遭殃。

  除了自身因素外,還有場外因素,那就是在蘋果召開發布會的第二天,小米和華為幾乎同時官宣了發布會的日期,無效不巧的都選擇了9月22日這個時間點。

  而這天正是蘋果新機全球上市的日子。

  早在9月2日的柏林IFA展會,或許迫于友商自研芯片的壓力,華為提前發布了麒麟970的消息,余大嘴強調這是“全球首款AI手機芯片”。

  通過對比測試(如5秒完成AI任務vsiPhone8需9秒)強化技術領先性。

  全程演講大秀一嘴英文。

  本來華為的秋季發布會方案有個“三步走”戰略。

  首先技術先行:通過麒麟970提前造勢;

  然后在德國召開發布會,國內全矩陣宣發加全渠道覆蓋,全球化加上本土化結合;

  在發布會精準對比營銷,直接PK蘋果三星小米。

  這一策略不僅提升了Mate10系列的市場熱度,更強化了華為“技術高端化”的品牌形象。

  可小米突然扛起“國產化”大旗,輿論風向一變,這套策略徹底失靈。

  現如今只能靠著華為官微和余大嘴的個人微博,開始陸續爆料相關發布會的物料維持熱度,比如全面屏設計、徠卡雙攝等等。

  9月13日甚至有媒體曝光了華為給他們發的邀請函,黑色封底,上面隱約顯示著一個數字“10”,明眼人都知道數字的含義是這家發布會的重量級產品:Mate10。

  上面的標語:“這臺設備,值得你為之等待!”。

  或許是為了挽回時間,想后來居上,許多媒體開始大肆報道,為華為這場發布會造勢。

  除了外觀和售價沒有披露外,各項參數已經被扒的七七八八。

  最終在拼拼湊湊之下,呈現在大眾面前的華為Mate10。

  “配備6.1英寸的18:9全面屏,分辨率更是高達21601080。

  后置雙徠卡攝像頭,處理器則采用自家最新研發的麒麟970(或為AI芯片),配合6GB運存,出廠還會預裝Android7.1系統等等”

  或許是受到之前影響,此次宣傳沒有帶“國貨”、“自研”等字眼,或許怕觸發什么開關。

  余大嘴在彼岸微博發了張邀請函照片,配文:“9月22日,發布會見!”

  評論區瞬間被“拳打蘋果”“腳踩三星”“狙擊小米”的聲音淹沒。

  小米的路數則截然相反——低調得近乎神秘。

除了知道芯片叫“玄戒O1”,官方只字不提性能,也引來一些黑粉猜測是不是雷不群心虛了  發布會內容除了猜測是8系新機,其余全是謎。

  而雷軍這次也諱莫如深,只是在發了一條的微博,“一個新的起點.”

  下面配有一張充滿科技和神秘的“O”型圖片。

  引起評論區各種猜測,這是在暗示“玄戒O1”。

  這反而勾起了大眾的好奇心和窺探欲。

甚至有網友親自跑到米岸芯昇和小米工廠實地拍攝,只見一輛輛標有SF標志的貨運車輛,一輛輛進進出出  此時的雷軍正閉關——他清楚,信息爆炸的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

  同一款產品,發布會效果差之毫厘,銷量可能謬以千里。

  這次要發布的新品,搭載自研玄戒O1芯片,零部件國產率逼近80。

  發布會當天,政商兩界的重量級人物都會到場。

  不容有失!

  如果說2011年小米初代發布會是“從0到1”的生死戰,那這一次,就是小米從1.0邁向2.0的關鍵一躍。

  他這陣子在反復看著歷年小米發布會視頻,尤其陳默當年開創的“反套路”演講風格更是看了不知道多少遍,看到后來都有些后悔,踏馬的當年他自己上是不是也行?

  這幾年他也不是沒有長進,融合出的一套脫胎于“陳氏”的“雷式”節奏…

  看著下面呈遞上來的各種數據和早已制作好的圖片,這一次的PPT,雷軍打算親自操刀!

  把玩著這個由陳默親自操刀設計的原型,自己從前跟到尾把圖紙上的平面圖形,一步一步映射到現實,中間攻克無數難題的新手機,雷軍眼神中有著藏不住的喜愛、自信和驕傲。

  只有自己親手參與做出來的東西,自己先喜歡,才能讓人喜歡。

  這個產品真的是前所未有的好產品!

  他只想把它,介紹給所有懂它的人。

  同一時間,另一人也在把玩這臺新機,也在寫著PPT。

  不是陳默,是賈躍亭。

哎呦文學網    社畜逆襲:從小米開始反卷互聯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