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跳起來國際電影節上新聞聯播這件事,在《焚火2》的劇組也引起了不小的關注。
連商永周都好奇地來跟陸嚴河打聽,這是什么情況。
陸嚴河說:“具體什么情況,我也真不知道,但應該是來參加電影節的嘉賓比較重磅,所以才上了新聞聯播吧。”
“我記得之前第一屆的時候,西圖爾電影節的藝術總監也來了,當時也沒有上新聞聯播。”商永周說,“是不是我們要跟荷西電影節有什么合作?之前溫生明老師也臨時去了荷西電影節,不太符合他的作風。”
陸嚴河沒有想到,商永周竟然這么敏銳。
猶豫了一下,陸嚴河說:“確實有,不過具體是什么事情,現在還不能夠詳細說,因為不知道能不能做成,事實上,這件事現在我也沒有參與,我也只是知道一個大概,他們在借跳起來影評人國際電影節這個平臺接觸聯系。”
商永周恍然,點點頭。
“既然是這樣,那就別跟我說了。”
“對了,師兄,現在跳起來影評人國際電影節設置一個主理人的角色,明年第四屆,如果你還沒有安排,可以來做第四屆的主理人嗎?”
商永周有些疑惑,問:“這是干什么的?”
“其實就是東道主的角色。”陸嚴河說,“第一屆其實是我,這一屆是溫生明老師,類似于主人翁,也沒有什么具體要做的,主要也就是在一些特定的儀式和場合,去做一下主持。”
商永周聞言,點點頭,說:“行啊,那我就把明年的時間留出來。”
“太好了。”陸嚴河笑著說。
拍攝《焚火2》,可謂是順風順水。
拍完了第一部之后,對于這個世界觀,以及他要演的這個人物,表演難度就小了很多。
加上合作的演員,都是比較熟悉的,幾乎沒有什么磨合,給戲、接戲,都非常順暢,幾乎沒有什么不愉快。
而大概是因為拍了《定風一號》的關系,飾演他妹妹的周若,這一次在《焚火2》里也有一個角色。
這位出身名門的女演員,自從拍完了《定風一號》以后,陸嚴河就幾乎沒有在公共媒體和場合見過她,安靜得不像一個女明星。
當然,她可能也沒有把自己當女明星。
陸嚴河因為跟她合作過,還算比較熟。
他問:“你最近在干嘛?”
周若說:“前陣子去英國鄉下待了兩個月。”
陸嚴河露出震驚之色。
“啊?”
“因為我爸爸在英國。”周若解釋,“我去看他,正好有一個朋友,她在英國倫敦郊區的鄉下有一個房子,邀請我過去住,我就去了。”
陸嚴河:“這也太讓人羨慕了,悠哉悠哉的生活。”
周若說:“如果你想去的話,我可以讓我爸爸幫忙打聽一下,看看有沒有適合租住的郊區房子,那邊應該還是有不少的。”
陸嚴河趕緊搖搖手,說:“我可沒有那么多的時間。”
周若:“去住一個星期也是好的,在一個完全沒有人認識你的環境——好吧,可能在那邊還是有人認識你,不過,那邊人真的很少,即使有鄰居認識你,也就是個位數。”
“行,我回頭有這個需要,我就找你幫忙。”陸嚴河笑著說。
周若點點頭。
周若又問:“本來《活埋》在英國舉行首映禮的時候,我還以為你會來。”
“你去了嗎?”陸嚴河問。
“我去了。”周若點頭,“我爸爸拿到了邀請函,就帶著我一起去了。”
“你以后想去,跟我說就行,我幫你拿邀請函。”陸嚴河說。
周若說好。
她又說:“我今年十月會在倫敦舉辦我的個人畫展,你有時間的話,歡迎來看一下。”
周若除了是一個演員,還是一個畫家。
這個他是知道的。
陸嚴河點頭,忽然想起什么,問:“如果我沒有時間去的話,可以幫我的朋友要兩張門票嗎?我的女朋友思琦,她的跳起來公司也在做策展,對這些應該很感興趣。”
周若點點頭。
“行啊,沒問題。”周若說,“不過,我那只是一個小型的個人畫展,不是常規意義上的那種大展,你得提前告訴她們,別讓人誤會了。”
“好。”陸嚴河點頭。
《焚火2》的劇情,其實很簡單,在第一部分別的陸嚴河和商永周兩人,在一座叫巨然城的地方再次相遇。
與此同時,他們也碰到了賈龍飾演的江湖騙子。
事實上,他們也不是偶然相遇在這里——他們都是受巨然城城主邀請而來,幫他去營救被黑風谷綁架的女兒。
巨然城城主由程石硯客串出演。
而這個女兒,則是由周若出演。
第二部的故事,其實就是圍繞黑風谷展開。
城主府的武統領帶著他們幾個人潛入黑風谷,意外發現,黑風谷谷主一共綁架了三個少女,但三個少女之中,并沒有巨然城城主的女兒。
再一調查,巨然城城主的女兒竟然是黑風谷谷主。
所謂的綁架,也是為了借以幫助這幾個少女逃脫家族安排的婚事。
但是,故事卻并沒有就此結束。一番交流之后,大家發現了一個問題,周若并沒有以黑風谷的名義告訴巨然城,自己被黑風谷綁架了。
巨然城城主是怎么以為自己女兒被黑風谷綁架了?
隨后,巨然城城主被副城主控制的消息就傳到了黑風谷。
飾演副城主的演員叫劉賀,名氣不大,卻是國家一級演員,老戲骨。
副城主給周若送來口信,要她在一天之內,只身一人回巨然城,否則,他就殺了周若的父親。
后面的劇情當然是陸嚴河他們這個主角團,通過一系列的智謀和計劃,幫助周若營救了她的父親,打敗了副城主這個大反派。
故事框架就是這么一個框架。
里面當然還有很多的細節部份。
導演萬人亥在跟演員們開會的時候就說:“這不是一個權謀片,雖然說這個故事的框架基礎是副城主為了自己當城主,所以在發現城主女兒是黑風谷的谷主以后,就想借此除掉兩人,但電影的核心,還是各種各樣的術法。”
“這個故事框架只是一個杯子,重點是杯子里的酒,對吧?”賈龍笑著說。
“是這樣。”萬人亥點頭,“所以,各位老師在表演的時候,千萬別演得太正劇范兒了,這部戲的基調,是喜劇冒險風格。”
陸嚴河和商永周都點頭,表示明白。
飾演武統領的年輕男演員是一個新人,叫江晨陽。
他自小學武術,長得周正精神,也不知道龍巖是從哪里挖出來的。
在一眾主要角色的演員里,就他是一個新人。
當然,能夠在這種大制作的續集里演一個主要角色,肯定是有他的本事。
陸嚴河問:“導演,那我要演得比較松弛一點嗎?”
“不,不用。”萬人亥馬上搖頭,“你和商老師的角色,第一部已經定型了,突然改頭換面很奇怪,事實上,我也很抱歉,第二部的基調對你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第一部你們兩個角色的整體基調是壯烈而沉郁的,到這一部,你心中有著陰影,無法釋懷,而商永周大仇雖然得報,但遺憾也永遠在心里,這樣的底色,不能讓你們去主動做修改。不過,賈龍老師的角色一登場后,劇本里面就寫得很清楚了,他本身渾不吝又滿口胡說八道的風格,會不斷地沖淡你們兩個人身上從第一部帶來的沉重氣息,你們這個時候稍微做一點第一部的保留,不那么快地被他同化感染,那種對立,其實反而會給出更好的喜劇效果。”
“至于其他的角色,也是一樣的。”萬人亥說,“我希望大家千萬不要以第一部的印象,來約束你們的表演,你們是全新的人物,也是一個全新的世界觀背景,這是對第一部世界觀的拓展,你們應該要演出這個世界觀的龐大和豐富出來,要跟第一部不一樣。”
劉賀點了點頭,說:“我這個副城主,滿肚子陰謀詭計,但外在的呈現就是一個城主的舔狗,最主要的底色是,我空有野心,卻只有小聰明,本質是愚蠢的。”
“對。”萬人亥點頭,說:“劉老師,我就是希望你這個角色能呈現出這樣的特質。”
“那其實我就比較標簽化了,我就是一個實力強大但呈現的外在是一個很憨厚的人。”程石硯說,“嗯,我自己還想再加一個小設定,會讓這個角色更討喜一點。”
“什么小設定?”萬人亥問。
“女兒奴。”
“這個可以。”萬人亥馬上眼睛一亮,“加得好。”
這就是《焚火2》的創作氛圍。
雖然是一個商業特效大片,故事結構本身也比較普通,但是每個演員都在努力地在這個框架下,用自己的方式,給人物、給電影增加光彩,讓故事的邏輯更自洽。
其實,任何一部電影的劇情,要想挑刺的話,都一定可以挑出刺來。
但是,演員是可以用自己的表演去賦予角色魅力,賦予角色濾鏡,讓觀眾下意識地忽略那些BUG的。
比如《無名之輩》里的任素汐。
一個正常的癱瘓之人,其實是不可能像她那樣說話的,但劇本就這么要求的,而且,她如果不能以那樣的形式呈現的話,她這個角色就沒法兒演了——人物功能完不成。
事實上,任素汐的表演卻讓每一人都相信了她的角色,忽略了客觀上的問題,發自內心地為她感到心疼。
另一方面,章宇和潘斌龍飾演的搶劫犯也是。本質上,他們兩個人的表演,是一種戲劇化的表演,而不是真實的表演,尤其是上藥那一段——
可是,演員信念感夠強,演得夠到位,那么讓人爆笑的一個段落,回想起來,竟然會讓人覺得如現實主義一般的真實。
這是表演的功力。
這也是表演的作用。
《焚火2》里,其實就是需要演員們給出這樣的表演。
事實上,《焚火2》這部電影最好的、最讓陸嚴河期待的幾場戲,也是劇本里體現不出來的。
比如一場“打群架”的戲。
他們幾個人潛入黑風谷,在營救女孩的時候,被女孩“背叛”,叫來了黑風谷的守衛,雙方打作一團——
但這不是動作片,也不是武俠片,這是一個術士世界。
這一段,萬人亥的劇本都不是以文字的形式展現的,而是分鏡草圖。
在分鏡草圖里,這場“群架”打得那叫一個異彩紛呈。
每一個人出手都是一個不同的術法,每隔幾個術法的特寫鏡頭之后,就會是一個大全景。
大全景里,少則四五個、多則七八個不同的術法同時施展出來,就跟“放煙花”似的。
最重要的是,因為場面的緊急,這一次他們施展術法的同時,每個人都還有自己的動作戲。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千變萬化,炸鍋一樣的精彩。
這是陸嚴河特別想要拍的部分。
本來,陸嚴河是準備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上映前請個假,去為這部電影站臺,做一下宣傳的。
結果,偏偏就是這兩天,趕上了拍其中一場“群架戲”。
這種戲,一拍就是四五天,甚至十幾天。
陸嚴河當然也可以請假,劇組不會不答應。
但是,他一請假,就勢必會影響到劇組的安排。
陸嚴河也不想影響大家。
《那些年》那邊,也不是非他不可。
糾結再三,陸嚴河放棄了請假,決定老老實實待在劇組里拍戲。
他只能發了一條微博:好遺憾,人在劇組,不能第一時間到影院看《那些年》,如果說《情書》是一個人夜深人靜時候的懷念之書,《那些年》就是走在人頭攢動的街道上,忽然看到幾張似曾相識的面孔,那一瞬間被光陰萬箭穿心的惘然之意,青春啊。
青春啊。
《那些年》是一部愛情電影,但也是一部青春電影。
四月份《活埋》賣出了4個多億的票房之后,李治百再次帶著一部電影來征戰票房了。
當然,《那些年》可不是靠李治百一個人扛票房。
男二號,李躍峰,女一號,嚴令羽,女二號,蕭云。
除了嚴令羽在《暮春》之后有些“銷聲匿跡”了之外,李躍峰和蕭云,都是當紅一線。
一部青春愛情電影,能夠集結這么多的當紅明星,也就《那些年》了。
事實證明,明星效應疊加青春愛情這種主流商業題材,就會爆發出驚人的商業數據——盡管也很多人都知道,這樣的數據,往往無法持久。
但是,誰知道呢。
《情書》能在跳起來的話題營銷下,爆出10億的票房,《那些年》的商業性更高,誰知道會創造什么樣的奇跡?
而且,《那些年》在這個時空趕上的是一個票房天花板被捅到了數十億的市場。在原版上映的那個時候,市場遠遠沒有這么大,主演的演員,也全都是當時不知名的演員,全靠電影的口碑和社會話題效應在帶票房。
陸嚴河這根金手指的作用,就是知道什么樣的故事會受到觀眾的喜歡,然后,用市場認同的元素來武裝他們,為他們保駕護航。
六月底,《那些年》在一個平平無奇的周五上映。
首日票房3200萬,勇奪第一,次日,周六,票房飆升,拿到了4800萬,周日,票房滑落,回到3400萬的位置,首周末三天,一共拿了1.1億的票房。
跟《活埋》的首周末票房相比,似乎弱了一截。
但是,靈河仍然發了票房慶祝的喜報。
大家一點都不著急。
因為,陸嚴河說過,這部電影,首周末全靠明星效應和前期預告片來賣票,只要穩住排片,不被人搶走排片率,后續電影話題一發酵,青春愛情題材的優勢才會爆發——
#那些年錯過的大雨,那些年錯過的愛情#
一個話題,悄然進入了各個社交平臺。
一則則“追求的故事”“分手的故事”“遺憾的故事”,如傍晚的大雨,大珠小珠,灑滿了網絡這座大海。
事實上,這些都不是跳起來安排的軟文。
這樣的故事,不需要找寫手寫軟文,只需要找編輯,來匯總,來推廣。
一篇叫《真正喜歡一個人,是在她嫁給別人的時候,你會坐在臺下衷心祝福她》的文章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