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06章 見群龍無首,天下大吉

  梅俊蒼念動完咒語,正在大齊龍庭內修行的孫乘龍立馬心生感應,他借助自己的權柄,打開大齊龍庭的通道,然后身后一尊巨大的自在天王像顯化,天王八臂擎天,其中一只手掌攤開作接引狀,下一刻洛水小院之中出現一扇金色的門戶,梅俊蒼確定了一下門戶是自己師弟開啟之后踏入其中。

  下一刻空間變化,梅俊蒼出來的時候已經出現在一座碧藍巍峨的神庭之內,而且是這座神庭的核心位置。

  孫乘龍端坐在一座化龍池之前,這座化龍池神力氤氳,赤紅色的大齊國運與洛水水脈交織,形成陰陽二極,孫乘龍坐于陽極一端,諸葛丹坐于陰極一端,以陰陽秘術,借助孫乘龍當日綁定的三十萬齊國士兵因果,從茫茫歷史長河之中,將他們的地魂重新凝聚,再借助這化龍池的人運與天運,重新交織成為完整的三魂。

  三魂回復之后,一位位齊國士兵從化龍池中走出,只不過此時不再是血肉之軀,而是神庭神兵之軀。

  但這對于已經消亡了幾百年的齊國士兵們而言,也已經是天大機緣,更何況三魂聚集,其中最精銳的士兵若是以后轉修周鐵衣的五仙法門,未必沒有完全還陽的一天。

  到時候自然能夠延續齊國的血脈國祚,看到這一幕,梅俊蒼笑著對孫乘龍感嘆道,“師弟如今的神通是越發驚人了。”

  隨后他又對諸葛丹一禮,“見過神武侯。”

  諸葛丹微微頷首回禮,梅俊蒼前來,他暫停了施法,略微思考了一會兒后問道,“可是大夏朝廷之中有什么變化?”

  梅俊蒼回答道,“天后改僧還俗,想要以我道途作為交換條件,讓我出手幫助,我想要問問神武侯您的意見。”

  諸葛丹輕輕一笑,“你這是想要問你老師現在的狀態吧?”

  梅俊蒼神色凝思,看向血海的方向,斟酌地說道,“其實老師的狀態我大概有猜測。”

  “老師東游血海是出于他自己的意愿,所以老師一定有所準備,他之所以消失不見,應該是涉及到佛陀,血海尊首,這是神尊圣人們的較量,我們暫時無法看到戰局,但我相信老師最后一定會贏。”

  梅俊蒼說得十分肯定。

  諸葛丹手中羽扇輕輕扇動,“你倒是對你老師十分有信心。”

  “那神武侯你呢?”梅俊蒼反問道。

  諸葛丹頓了一下,而后臉上笑容擴大,“我自然也是一樣,不過在他離開的這段時間內,倒是有很多事需要謀劃,這也是他將道統傳承給你們的原因。”

  諸葛丹沒有明說,但是他話里的意思很明顯是在鼓勵梅俊蒼幫助天后改僧還俗,這倒不是他想要算計梅俊蒼,而是他需要大夏朝廷有事情做,這樣才不會妨礙到他要做的事情。

  諸葛丹思考了片刻,說道,“我也剛好要謀劃一件事,不如我給你介紹一位‘老朋友’?”

  梅俊蒼拱手道,“樂意之至。”

  諸葛丹傳書一封,而后一道神國接引門戶打開,從門戶之中胡文郎和李靜聯袂而至,只不過現在胡文郎臉上喜憂參半。

  當看到化龍池中一位位走出來的齊國神兵之后,胡文郎更是欲言又止。

  諸葛丹與胡文郎前世雖然恨不得對方早死,但是也有幾分英雄惜英雄的情義,如今時過境遷,齊國和魏國早已經煙消云散,往日的生死仇敵也能夠握手言和,所以諸葛丹手中羽扇指向齊國神兵問道,“君見我齊國之兵如何?可比得上貴國雄師?”

  胡文郎一臉吃癟狀,眼前復蘇的齊國士兵,無論是從質量還是數量上都不及姜太一親自訓練的三十萬河洛大軍。

  但是壞也有壞的好處,在封印的姜太一歷史回環之內,當年姜太一為了保護麾下士卒,所以將他們的狀態也轉變成為了一種生死共存的狀態。

  當歷史回環打開,所有人都想要姜太一死,但是并不太在意這些河洛士兵,所以讓胡文郎瞅準時機,聯合諸葛丹,李靜,趙佛兒將三十萬魏國士兵直接給救了出來。

  這三十萬士兵雖然被裝進了胡文郎的夢境之中進入一種假死的狀態,但是他們是以活人之軀完整復活的,也就是說這一支三十萬大軍的人吃馬嚼的消耗遠勝于以神兵狀態復活的齊國士兵們。

  而現在又恰好是天下糧荒,即使是有大夏四皇子李靜幫忙籌措糧食,胡文郎麾下的魏國士兵也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若是不能夠占領土地,獲得糧食,那么這辛辛苦苦從歷史回環之中帶出來的士兵們恐怕就要被活活餓死,到時候才是真正的千古笑話。

  正是因為有糧草方面的需求,所以當諸葛丹說要再次聯合出手之時,胡文郎和李靜都沒有過多思考就同意了。

  李靜開口道,“雄師雖利,但需有用武之地,不然利爪不傷人必傷己。”

  他和胡文郎現在是盟友關系,胡文郎也信守承諾,將三十萬士兵的指揮權交給了李靜,所以李靜才要負責供應糧食,現在也到了他的極限了,但他卻陷入了一個困局。

  那就是他大夏四殿下的身份,按理來說,手握三十萬大軍,又有胡文郎,周鐵衣,諸葛丹暗中支持,李靜攻城略地,席卷山河也不是不可能。

  但正是因為他是大夏的四殿下,所以哪有在自家燒殺搶奪的道理,這讓李靜想要養活三十萬大軍就必須要向外擴張。

  “確實是這個道理。”

  諸葛丹自在地說道,他先是告訴兩人一個消息,“天后準備改僧還俗。”

  胡文郎和李靜猛然聽到這個消息,都露出震驚地表情,顯然天后這一步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料,不過稍微思考了一番后,兩人又理解了天后為什么要這么做。胡文郎苦笑道,“看來天后身上糧草的壓力比我們還要重。”

  他們只是養三十萬大軍就已經苦不堪言,但現在天后要想著養大夏剩四十州的子民,而且還是在如此多天災人禍的壓力之下。

  “但這對于我們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諸葛丹笑著說道,“天后改僧還俗,明顯是想要瞄準僧人們的糧食,這必然會引起現在大夏諸子百家的新一輪內斗,因此天后也無暇顧及外部,我們倒是可以幫天后一把。”

  諸葛丹面前出現一面水鏡,水鏡之中,血色的波濤席卷萬里,從血海擴散至東南諸海,血浪帶來的不僅僅只是海嘯,同時也讓血獸從血海之中擴散開來,這些毫無理智,以廝殺為理念的野獸在東南諸海逡巡,讓原本的捕魚業根本無法順利運行,致使災后的糧食更加緊缺。

  而神道當然也抓住這個機會,以前東南沿海眾多水域都是蒼龍,雷神兩脈的領地,祂們自保有余,卻不足以侵占沿海之地。

  但現在大夏烽煙四起,中央朝廷捉襟見肘,趁著這波血浪襲城,龍祭司和雷祭司已經果斷對東南沿海出手,一條條蛟龍開始在流民之中聚集信仰,從而進一步打擊朝廷在底層之中的統治。

  而且這確實是十分有成效,因為這場天下大旱的起源本來就是蒼龍隕落之時錨定的未來,龍族天生擅長行云布雨,祂們作為蒼龍的血脈,自然能夠小范圍輕松改變天時,這就像周鐵衣讓五仙只在那些愿意歸附的州府調理水脈一樣。

  現在諸葛丹就盯著這塊肥肉出手!

  他,胡文郎,李靜結成的臨時同盟因為各自身份復雜,所以找一個共同的敵人并不容易,同時打敗這個敵人還要滿足三人的戰略目標。

  諸葛丹認真謀算了一番后,將矛頭指向了龍祭司和雷祭司兩人,因為大正龍庭的事情,他已經將兩脈得罪死了,所以不會有再差的結果。

  同時擊敗了龍祭司和雷祭司兩脈,那么東南沿海富庶之地能夠養活三十萬大軍,這符合胡文郎的利益,收服神祇控制的失地,匡扶夏土,這符合李靜的利益,至于諸葛丹自己則更加簡單了。

  祂如今已經是神祇之身,麾下大齊士卒也以大齊龍庭為根基,而大齊龍庭想要擴張,除了利用支流掌握天下更多的水脈之外,那么就只有出海,掌握天下沿海水域。

  掌握更多的水脈會與天后乃至于周鐵衣沖突,甚至聯盟內部的李靜也不會輕易同意,反倒是在這個時候出手搶奪雷祭司和龍祭司手中的地盤是最好的選擇。

  之前諸葛丹之所以沒有立馬出手,就是擔心有空閑的天后會成為變數,畢竟天后肯定不希望一位做強的神武侯和大齊神庭,但現在通過梅俊蒼,諸葛丹知曉了天后的主要動作,所以他也當機立斷,要在天后出手對付佛家的時候出手對付雷祭司和龍祭司,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諸葛丹面前的水鏡一轉,一枚枚星辰聚攏,推演天下變化,只不過他作為算師并不算自身,而是算自身之外的天下局勢,水鏡首先倒映出西方佛教之地,只不過這次倒映更加模糊,只能夠隱隱凸顯出血紅色的兵災,在一片祥和的金色佛光之中,就像是佛陀手持利劍,從西部九省道斬向更西的地方。

  還沒有等他映照出更多的景象,就聽到一慈悲的佛號之聲,“阿彌陀佛。”

  隨后諸葛丹這位已經完成了一部分損道,重新借助神位登臨二品的大人物施展的水鏡倒映之法,就像是投下石子的湖面,場景變得模糊不清。

  但是所有人都聽清楚了那佛號的來源,如今的幽冥平等王佛墨儉。

  “這是佛教要行兵戈之事?”

  梅俊蒼理解了諸葛丹推算出的畫面,這位神武侯一向料事如神,他推測出西方要行兵戈之事,那么幾乎就是十有八九,而幽冥平等王佛墨儉打斷了諸葛丹的推算,進一步又證明了這件事的必然性。

  胡文郎凝視著水鏡,雖然里面佛光一片看不出東西,但是仍然不妨礙他做出自己的判斷,“你老師東行,天下矚目,血海又是佛家的地盤,佛教知道一些我們不知道的隱秘很正常,甚至如果我是佛教之人,知道你老師的目的之后,我不會出手阻攔,反而會竭盡全力幫助,因為這樣才能夠確定你老師對抗血海尊首的時間,抓住機會,完成自己的謀劃。”

  這時諸葛丹重新看向梅俊蒼,“你剛剛問我的問題現在有答案了吧?”

  一旁的孫乘龍已經幫師兄推測出了答案,他凝聲說道,“見群龍無首,天下大吉。”

  聽聞此言,在場其余人都會心一笑。

  諸葛丹頷首道,“能做出此卦,看來我這兩個月傳授給你的后天八卦你已經領悟了一些核心了。”

  隨后他解卦道,“群龍無首,天下草莽皆是想要爭奪龍首之位,所以各方真龍,潛龍一并出手,搶奪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因此萬事并作,皆有成功的可能性,所以大吉。而你老師就是如今天下最大的龍首,他一消失,對于天下各方勢力自然是大吉之相。”

  梅俊蒼對諸葛丹拱手道,“謝過神武侯指點。”

  他現在已經再沒有困惑,既然是天下大吉之相,那么他自然也有求道的機緣,不用再瞻前顧后。

  太和二年五月,天下大旱,天尊東行,血海翻涌,海浪波及沿海諸省,致使餓殍千里,梅俊蒼歸京,奉天后詔書,主持大夏天憲最后編修事宜,同月梅俊蒼上書朝廷,請定下‘改僧還俗之法’,解決天下百姓糧困之局。

  凡天下寺廟,以自在天王持杵示法,若金剛杵落地,則為小廟,廟內不得有十畝之上田地,供養僧侶不得超過十人,若金剛杵平舉,則為中廟,廟內不得有百畝之上田地,供養僧人不得超過百人,若金剛杵高舉,則為大廟,廟內不得有千畝之上田地,供養僧人不得超過千人。

  自此之后,天下寺廟,多余僧侶,改僧還俗,多余田地,均分百姓。

  請:m.minguoqiren.la

哎呦文學網    我在大夏竊神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