琯琯駕馭著小舟,輕車熟路地進入血海之中,血海上空氣候變化莫測,時而陰云怒號,時而佛光普照,海中還有無數肉身堪比上三品的血獸潛伏。
但這些對于琯琯和周鐵衣而言都不是難事,琯琯瞄準一座狀似青蓮的小島,日暮時分,兩人已經到了島上唯一的碼頭,此時燦爛的晚霞與血海一色,兩者交匯之地,古老的寺廟之中傳來沉浸悠遠的鐘聲,讓人忍不住內心一靜。
周鐵衣和琯琯上了島,琯琯將小舟固定在碼頭沒多久,就見一位中年僧人穿著灰布衣走了過來,對兩人恭敬地行禮,“兩位施主,方丈知曉二位前來,派我來接待。”
周鐵衣和琯琯對青蓮寺主持知道他們前來并不意外,倒是琯琯對眼前的僧人比較好奇,笑道,“青蓮寺果然不愧是佛門重地,連知客僧都是上三品的修行者。”
青蓮寺在世人眼中一向神秘無比,琯琯所屬的血海尊首一脈可以說和青蓮寺是死敵,所以她對青蓮寺可以說是又陌生,又熟悉。
陌生是因為她從來沒有登上過青蓮島,熟悉是因為在血海尊首教派的典籍之中,大量記載了青蓮寺的內容。
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青蓮寺出來的人,都至少三品,從無一例外!
這就很恐怖了,天下圣地,即使同樣貴為圣人傳承的另外幾處,都不可能讓每一位出來的人是三品,但是青蓮寺卻可以做到這一點。
“小僧修行淺薄,不如兩位施主遠矣,兩位施主請。”
這位知客僧不卑不亢,也不廢話,再次邀請周鐵衣和琯琯進入寺廟之中。
琯琯看向周鐵衣,周鐵衣頷首道,“前面帶路。”
小島內草木豐茂,佛家優曇花,曼珠沙華,蓮花等吉祥之花遍地,而且這些花大多數都是修行神品,放眼看過去,能夠看到很多中品的草藥如同野草一樣隨意生長。
琯琯也逐漸明白了青蓮寺為什么能夠讓那么多人進入三品了,她低聲說道,“我本來以為相公的人參果已經是神品了,但這青蓮寺背靠血海,也毫不遜色啊。”
周鐵衣明白琯琯的意思,血海之中血獸無數,青蓮寺扼守血海的同時,就有一個巨大的戰略基地,可以輕易捕撈那些強大的血獸,一般而言,這些血獸蘊含大量血海尊首的意志,根本無法食用或者入藥。
但是青蓮寺卻找到了方法,將這些血獸的血肉當做肥料,用來養育奇珍異草,青蓮寺本來人數就少,又有這么多奇珍異草,所以此地僧人只要不是太蠢,那么以武入佛,修行到中品應該毫無問題。
當然如何從中品入上品,就不僅僅只是吃草藥能夠解決的了,青蓮寺應該另外有法門。
兩人一邊閑聊著,一邊順著僧人們鋪好的青石路徑來到禪房,青蓮寺的主持在臺階下等候,見兩人來到,青蓮寺主持雙掌合十道,“見過周天尊,見過血祭司。”
琯琯看向面前如同普通老者一樣的青蓮寺主持,輕笑道,“原本我以為我與主持第一次見面會相看兩厭,但沒想到居然能夠一起在禪房用茶,這命數奇妙,當真是連我們都琢磨不透。”
青蓮寺的主持只是笑了笑,邀請兩人進入禪房之中,這里已經燒好一壺水,主持往茶壺里面放了兩片茶葉,然后將茶水倒了進去。
一片氤氳的霧氣從茶杯中溢出,不過片刻,就環繞周鐵衣和琯琯兩人。
霧氣之中,兩人都像是進入了一場迷離的夢境,在那片夢境之中,周鐵衣乃是一位小世家之子,琯琯也是門當戶對的世家女,他們從出生,相遇,婚配,生子,隨后再一起變老,死亡,人短短的一生都在這片迷離的夢境之中展現。
可惜周鐵衣和琯琯兩人都太清醒了,所以他們用一種旁觀的視角看待整個夢境,甚至琯琯還捂著嘴笑道,“大師這是想要點醒我們倆人嗎?”
青蓮寺主持啞然失笑,微微搖了搖頭,“此茶名為‘如夢’,可惜兩位太過清醒,反而品嘗不了這茶的奧妙之處。”
這‘如夢茶’乃是青蓮寺的特產,與法華寺的羅漢果,玄都山的玉精米一樣,都是道統特產,這如夢茶和其名字一樣,普通人飲用之后,能夠在短短一盞茶的時間內渡過幾十載的光陰,雖然那都是如同夢境一般的時間,但若能夠醒悟人生如夢的道理,也是難能可貴。
一般而言,佛家用‘如夢茶’專門點醒那些他們認為有大慧根,但是卻不愿意立即入佛門修行的天才,這么多年倒是截胡了不少原本要修儒,修道的天才。
普通人喝了如夢茶之后,在佛法的引導下,會在短短幾十年的光陰之中經歷人生的跌宕起伏,最后在佛家高人的當頭棒喝中醒悟過來。
但若是沒有這么多鋪墊,就像周鐵衣和琯琯飲茶一樣,絕大多數的人生都是普普通通,只是一部分人心渴望的映照。
茶霧散去,周鐵衣把玩著手中的茶杯問道,“這茶產自佛陀的夢境之中?”
青蓮寺主持神色變得凝重起來,“我知兩位要進入佛陀夢境,所以用這如夢茶招待兩位,若真正進入血海深處,那夢境可不是一杯如夢茶能夠比擬,就算是圣人也有概率會迷失…”
他知道琯琯和周鐵衣自信,于是又補充說道,“血海尊首就是這樣迷失的。”
琯琯笑道,“主持似乎很擔心我們的安危?”
青蓮寺主持正色道,“我倒不是擔心兩位的安危,只是兩位若迷失在那片夢境之中,很有可能引起額外的變化,讓血海尊首蘇醒過來。”
青蓮寺主持全神貫注地看向琯琯,如果可以他當然不會同意琯琯進入血海夢境之中,但現在周鐵衣和琯琯聯手,他們想要進入血海夢境,天下沒有多少人能夠阻攔,青蓮寺的主持也只能夠從事理上勸說。
他看向周鐵衣,“炎黃神尊可知道當初血海尊首錨定的未來是什么?”
圣人神尊從圣位上跌落,都能夠借助這種跌落的契機錨定一段未來,中間的過程雖然會發生變化,但是在那個時間點上,一定會出現圣人神尊們希望發生的事情。
這是終極的秘密,所以青蓮寺并不知道當初血海尊首錨定的未來是什么,只希望看能不能從周鐵衣這位最神秘的荒古九神口中得知。
周鐵衣說道,“這也是我來此的目的之一。”
三人飲茶說話之時,青蓮寺主持忽然停了下來,望向門外,一道璀璨的佛光從幽冥升入陽間,在無上佛法的加持下,化作一位菩薩,這菩薩手持一朵金色的蓮花,蓮花半開半合,呈現二十四瓣。
“貧僧引渡,幽冥平等王佛聽聞天尊欲往血海一行,特命貧僧將此蓮贈與天尊,成就無上功德。”
周鐵衣起身出門,從引渡菩薩手中接過蓮花,他看向這朵蘊含二十四道佛法的蓮花,有這蓮花加持,他這次血海之行確實要容易得多,所以盡管知道平等王佛墨儉是想要通過蓮花確定他進入血海夢境的時間,但周鐵衣也并不懊惱,反而開口說道,“你回去告訴墨儉,他若是要在大夏境內傳播幽冥佛法,只要不傷及百姓,我及我道統一脈都不會阻止。”
引渡菩薩聞言一喜,雙手合十一禮,“謝過天尊。”
隨后他也不與周鐵衣多言,順著才打開的幽冥縫隙重新回歸幽冥之中恢復法旨。
周鐵衣再次進入精舍之中坐了下來,將手中這朵蓮花放在桌上,讓青蓮寺的主持也能夠看得見。
青蓮寺的主持啞然失笑道,“倒是我多慮了,看來天尊此行不僅是天尊的想法,也是天下人的想法,就算我想要勸阻也無法。”
周鐵衣轉而提起另外一件事,“我聽說當年青手如來入血海觀佛陀之時,曾經與貴寺共同研究出了一種毒藥,名為‘眾生慈悲’,可有此事?”
經過洛河一戰之后,周鐵衣也知曉趙佛兒是誰,所以他專門查閱了青手如來的典籍,知道了這種‘眾生慈悲毒’。
青蓮寺主持回答道,“確有此毒,不過現在寺中并未制備。”
“為何?”
周鐵衣奇怪地問道,按理來說這毒當初研制出來,就是為了克制血海尊首的意志侵蝕,青蓮寺應該時常制備才對。
青蓮寺主持笑道,“天尊有所不知,此毒既然稱之為‘眾生慈悲’,那就取自眾生慈悲之意,這慈悲之意五行不沾,金石難承,唯有以自身慈悲才能夠承接,因此就算制造出來,若不使用,也會快速揮發掉。”
周鐵衣露出感興趣的神色,“這倒是有意思,怪不得能夠克制血海尊首的意志侵蝕。”
能夠克制圣人神尊意志的毒藥,已經非同凡物,既然天地萬物在圣人神尊眼中都是一場大夢,那么這種毒藥自然也無法用天地有形之物來承接。
琯琯也露出了然的神色,“怪不得這些年聽聞過‘眾生慈悲毒’的名號,但是卻沒有見你們青蓮寺和法華寺使用過,原來這毒藥只能夠毒自己。”
思考了片刻之后,周鐵衣問道,“我可以學習此毒的制備法門嗎?”
青蓮寺主持微微一愣,然后雙掌合十,贊嘆道,“天尊慈悲。”
周鐵衣要學習這制毒之法,他制造出來的‘眾生慈悲毒’就只能夠用在他和琯琯兩人身上,這也減輕了一部分青蓮寺的擔憂,所以青蓮寺主持當然愿意傳授這法門。
接下來的兩天時間里,周鐵衣和琯琯在青蓮寺中學習制毒,同時收集‘眾生慈悲’,想要制造這毒,對于普通人而言實在是千難萬難,因為需要收集生老病死四種狀態下的慈悲之意,而這四種慈悲從眾生身上產生,以佛門秘法承接到自己身上。
普通人就算是行進天南地北,想要求取這四種慈悲意,少說也得花上數年的時間,但現在周鐵衣神通非凡,天下之間,凡是祝禱太行神庭之事,他皆有感知,天下眾生,凡是念誦他名,求取普救之事,他皆有感知。
而且不僅能夠感知,還能夠通過周圍的神祇或者五仙道統快速降臨,再通過‘逍遙游’法門來到求取之人身邊,整個過程不過花費幾息的時間,完全來得及承接這段時間內的眾生慈悲。
饒是如此,周鐵衣也花費了兩天的時間,以秘法將四種慈悲之意承接到身上,當然這個過程中少不了琯琯一份。
當生老病死四種慈悲之毒完全匯聚,以佛法為熔爐煉化,周鐵衣和琯琯身上皆出現了一點淡青之色,這青色出現在周鐵衣胸口的地方。
琯琯看到周鐵衣的慈悲毒出現的位置,笑道,“相公倒是狠得下心,莫不是以后真要遁入空門,專修佛法了?”
在煉制眾生慈悲毒的時候,這毒就會不斷擴散,除非明悟佛家一品辟支佛琉璃之身的境界,明白一切有為法,皆夢幻泡影的道理,才能夠扼制眾生慈悲毒的擴散。
但即使同樣是眾生慈悲毒,從什么地方擴散,造成的后果也不一樣,當初趙佛兒的前世青手如來之所以得名,就是因為他以右掌握住‘眾生慈悲毒’。
如今周鐵衣則直接在心臟處煉化‘眾生慈悲毒’,那么這毒藥的藥性就要比青手如來猛烈十倍不止。
周鐵衣答道,“青手如來入血海,血海尊首的意志不會真正全力以赴,但我們兩人進入其中,卻不得不更小心謹慎一點,對了,你將毒煉制在哪里?”
琯琯俏皮地問道,“相公若是想看,那得自己親自動手。”
說著,她背對著周鐵衣,轉過身去,黑色的長發披灑如同瀑布,周鐵衣伸出手掌,攏著琯琯的長發撩起,琯琯后脖頸處,一道淡青色的毒素開始擴散。
而之所以是后頸處,因為從這個地方往下,那白皙如同羊脂玉般的肌膚下是一節節金色的脊骨,這脊骨光明炙熱,就如同周鐵衣當日見到儒圣遺骸一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