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517章 現金收購
一聲「陶總好」,讓陶玉墨忍不住渾身舒泰,有種大夏天吃了冰激凌的爽快感。
原來這就是當老板的感覺啊,真好!
難怪姐姐每天忙的家都不回,孩子都不管。
以前陶玉墨手里最大的權力就是管著兩個小不點兒的吃喝拉撒,現在冷不丁鳥槍換炮,管了三個大活人,她忍不住沉迷于這種大權在握的快感。
「嗯!」她裝模作樣的點了點頭,「大家好,歡迎你們加入砂糖游戲!」
「謝謝陶總!」
送完了人,陶玉書說:「行了,沒什麼事我就先走了,記得我跟你的約定。」
陶玉墨正高興呢,冷不丁被姐姐潑了盆冷水,她有些不情愿的答道:「知道了。」
一年之內盈利,這件事就像緊箍咒一樣戴在她的頭上。
自己創業,可真難!
陶總的心里話要是讓別人聽見了估計得罵街,起步就有天使投資,辦公樓用的自家的,連技術人才都是現成的,還是未來的行業大拿。
陶總的創業之路,從開始就注定了一帆風順。
林朝陽夫妻倆都走了,皇子大廈七樓就剩下陶總帶著三個滿級小兵,何志文問:「陶總,我們的工作—.
陶玉墨這才想起來自己已經是一司之主了,得發號司令才行。
「先打掃衛生!」
陶總發出了砂糖游戲第一號紅頭文件,可惜工作內容實在過于接地氣,有點傷士氣。
她也察覺到了問題,立馬又補充了一句:「下午去采購辦公用品,每人2萬港元額度!」
聽到這句話,姚壯憲三人滿臉驚喜。
在砂糖游戲這樣的游戲公司,所謂采購辦公用品,除了常規的辦公用品之外,也少不了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
香江現在可是電子產品的天堂,在亞洲的地位相當于三十年后的深圳,深水埗的黃金電腦市場就相當于華強北。
一臺正版的蘋果麥金塔臺式機,售價不到3000港元,水貨更是僅需要千元左右。
姚丶楊丶何三人都是年輕人,再加上從事的都是游戲丶漫畫產業,對電子產品的興趣比普通人更大。
2萬港元,夠他們在深水埗橫著走了!
三人不由得歡呼一聲「陶總萬歲」,聽著這聲歡呼,陶玉墨不由得舒坦的瞇起眼睛。
權力和財富是男人的春藥,也是女人的美容院。
下午啟程去深水埗時,陶玉墨突然響起來一個很重要的事,她偷偷的問楊淵升:「我姐挖你們來,談薪水了嗎?」
「談了,我是月薪8000港元,還有生活補助2000港元,獎金的話陶董說根據公司業績定。」
陶玉墨聞言瞪大了眼晴,還獎金?一個月光是薪水加補助就1萬港元,三個人豈不是3萬,就這麼三個人,一年發薪水就要36萬?
要是再招幾個人·—
不敢想,根本不敢想。
陶玉墨現在十分后悔剛才的豪氣,辦公用品什麼的,一人五六千塊錢也不是不行。
然后她又埋怨上了姐姐,定這麼高的工資,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不過這會兒她已經顧不上后悔丶埋怨了,心里只剩下火燒屁股的急切。
「公司草創,你們對于創業作有什麼想法嗎?」陶總面上鎮定自若,推心置腹。
三人中,楊淵升是負責程序的,何志文是漫畫出身,兩人都工作好幾年了,知道這種時候還是等老板表露想法比較好。
「我之前在做一個游戲——」
姚壯憲工科出身,自學游戲,初生牛犢不怕虎,陶玉墨一問他就開口了。
「什麼游戲?」陶玉墨本是隨口一問,沒想到手下人還真有想法,她追問起來。
「大富翁游戲,陶總知道嗎?」
陶玉墨聽到這話眼睛都亮了,這不跟姐夫給她指點的方向一致嗎?
她忍不住用欣賞的眼神上下打量了姚壯憲一番。
這個小姚,越來越有福將的氣質。
姚壯憲被陶玉墨赤裸裸的眼神看的有些不好意思,「陶總——..」
「走,先去采購。」
陶玉墨動作雷厲風行,領著三人大采購一番。
次日,姚壯憲便把他的半成品《大富翁》貢獻了出來。
他是工專畢業,讀的是冶金專業,在學校時因為參加了計算機愛好小組自學程序。
出于興趣的原因,開始自己制作游戲,供同學游戲娛樂,他自己反倒因為做游戲鮮有時間玩游戲。
畢業后,姚壯憲并沒有選擇從事專業相關工作。
而是帶上了自己在學校做的兩款射擊游戲踏上了尋訪游戲公司的求職路,可惜80年代末的灣島游戲業,走自研道路的游戲公司少之又少,
好不容易碰到了一家大宇,被收入魔下,可這個時候的大宇也是個小作坊。
他們甚至不愿意付給姚壯憲工資,只許諾他做出游戲可以獲得提成,空手套白狼這一招玩的明明白白。
陶玉墨聽著姚壯憲的經歷都忍不住罵一句「黑心資本家」。
通過姚壯憲的敘述,她也知道了,原來姐姐挖姚壯憲的成本要比楊淵升低了很多,畢竟楊淵升已經有過正式的游戲開發經歷,而姚壯憲還是個新兵蛋子。
姚壯憲的月薪是3000港元,外加每月生活補助2000港元。
這個薪水在香江已經不算低了,更何況姚壯憲工作一年一分錢工資沒領過,有這樣的好機會他當然不會錯過。
三人中工資最高的是何志文,作為獨立執筆過數部漫畫作品的漫畫家,如果不是因為玉郎機構內部競爭過于激烈,導致他遲遲無法升為主筆,他是不可能跑到砂糖游戲這個小游戲公司來的。
他在玉郎機構的薪水本就不低,在砂糖游戲的薪水更是跳到1.2萬港元。
看過姚壯憲的半成品《大富翁》,陶玉墨欣然決定:「這款游戲就拿來當公司的創業作吧!」
同時她還向幾人承諾,游戲上市后如果順利盈利,那麼公司將拿出10的盈利作為獎金分給他們這些創作人員。
吃著陶玉墨給畫的大餅,姚壯憲丶楊淵升幾人頓時充滿了動力,恨不得拿出吃奶的力氣來開發游戲。
看著手下幾個人如同打了雞血一般的狀態,陶總心中有些自得。
當老板也沒有多難嘛!
陶總沉迷創業不可自拔,別人無所謂,冬冬和晏晏可急壞了。
他們倆從小到大就是陶總的跟屁蟲,現在陶總成天不著家,兄妹倆可以說是食不知味寢難安,
哭著喊著要找小(de)姨(hua)。
周末這天一大早陶玉墨又不見了,兩個小家伙急壞了,吵著要去找小姨,林朝陽無奈只好帶兄妹倆來到了皇子大廈。
「你們倆怎麼來了?」陶玉墨見著兩個小家伙,有些意外。
「想你了唄。」林朝陽說。
陶玉墨抱怨道:「你們夫妻倆就不能帶帶孩子?沒看我正忙著呢嗎?」
「忙什麼?玩游戲啊?」
辦公室里的電視機正亮著,熒幕上紅帽子的馬里奧站在海之國地圖上一動不動,電視里傳來那標志性的音效聲。
還沒等陶玉墨說話,冬冬跑過去搓起了手柄。
不到五秒,馬里奧倒地陣亡,
陶玉墨心痛,少了條命,還讓她怎麼通關?
自從公司開張,她就把家里的電腦丶游戲機和卡帶都一股腦搬了過來。
再加上前幾天公司采購回來的一些游戲相關設備,砂糖游戲開張后不像是后游戲公司,倒更像是文具店或者是機鋪。
七十年代雅達利主機在香江流行開,但一臺主機需要1000港元,電視機需要1000到2000港元,
再加上游戲卡帶,想要玩上游戲機至少要花個3000港元。
對于普通香江家庭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很多游戲愛好者買不起游戲機,偏偏又有需求,于是這便成了一些文具店店主的生財之道。
店里擺上幾臺游戲機,瘋狂收割小學生們的荷包。
機鋪,即內地的游戲廳,專門玩街機的地方。
「你們公司人就這麼幾個,游戲機可不少。」
砂糖游戲目前一共五人,除了陶玉墨這個老板,何志文丶姚壯憲丶楊淵升三人負責游戲開發,
還有一個叫吳嘉欣的年輕女孩,兼任財務和文員。
林朝陽四處看了看,目測發現了至少8臺游戲主機,5臺電腦,1臺街機。
其中電腦屬于辦公設備,而游戲機大多是陶玉墨的。
「做游戲嘛,首先得會玩游戲!」
陶玉墨信口胡一句,沒想到林朝陽卻認真的點了點頭,「有點道理!」
她誤打誤撞的獲得了認可,心下高興,拉著林朝陽去看公司這兩天的成果。
楊淵升正在dos系統上哼哼的敲代碼,屏幕上的字母和數字單拎出來林朝陽都認識,但組合到一起就不行了。
好在有不需要動腦子看的成果,陶玉墨把何志文主筆的人物設計圖和場景設計圖拿出來,帶著炫耀的語氣對林朝陽說:「姐夫,你瞧!」
「這是我們公司第一款游戲,《大富翁》。」
林朝陽看著這些精美的設計圖,問:「效率這麼高?」
「志文他在玉郎機構的時候一周畫兩三百張圖,這算什麼!」陶玉墨的語氣很為手下人的能力感到驕傲。
林朝陽一張張看完設計圖,這美術水平可比原版的《大富翁》強多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6月份我們這款游戲就能上市。」陶玉墨又說。
后世姚壯憲做《大富翁》時還是個半吊子,自己一個人花了大半年的時間才做好。
如今來到砂糖公司,團隊作戰,不僅美術水平直線飛升,效率也指數級提升。
「干得不錯!」
林朝陽的夸獎讓陶玉墨面露欣喜,然后他說道:「行了,你們先忙著吧,我還有點事。」
說完他正要離開,陶玉墨卻喊住了他,「把孩子帶走啊!」
「他們要找小姨,我有什麼辦法?」林朝陽很不負責任的說了一句,又朝跟來的阿娣說:「阿娣,幫著照看點,別影響了玉墨的工作。
「好的,先生。」阿娣恭謹應道。
陶玉墨頓感氣悶,蹲下身子看向兩個對她虎視耽耽的小家伙,「你們倆老實點,小姨還要工作,知道嗎?」
「知道了。」
兄妹倆異口同聲的答道。
陶玉墨滿意的點點頭,剛轉身,就被晏晏拉住了衣角。
「小姨小姨,我要尿尿!」
陶玉墨長嘆了一口氣,我都當老板了,為什麼還得看孩子?
離開了皇子大廈的林朝陽,驅車來到明報大廈。
他今天來是為跟明報出版社簽合同,《入師》的稿子已經交給了明報出版社,只等5月下旬《收獲》發表后,這部便會在香江上市。
他跟明報出版社是老關系了,見面跟董橋閑聊幾句,就簽好了合同。
「朝陽,你們家的新聞業務還有擴大規模的打算嗎?」董橋突然問了一嘴。
玉郎機構現在姓林,旗下有《天天日報》《清新周刊》《青春》等數家報刊,在香江報業不算是排頭兵,但也有些地位。
林朝陽略感意外,隨即想到了什麼,「能擴大規模當然最好,只是目前沒有太合適的機會。」
「要是現在有個機會呢?」董橋意味深長的說。
「什麼意思?」
「查先生有意退隱江湖了。」
林朝陽剛才心中已有猜測,從董橋口中聽到確切的答案,他心中忍不住盤算了起來。
《明報》創立至今整30年,早已從最初的單一報紙發展成為如今的報業集團,旗下有《明報》
《明報月刊》《明報周刊》《明報晚報》《華人夜報》等諸多報刊。
除此之外,還有明報出版社丶明窗出版社丶翠明假期旅行社等產業。
香江的報業歷來發達,這麼一座幾百萬人口的小城里,僅僅是上市的報業公司就有5家。
包括了英皇集團控制的新系機構丶胡仙家族控制的文化傳信和星島報業丶馬氏家族控制的東方報業以及郭鶴年控制的《南華早報》。
但就資產規模而言,5家上市公司中也僅有市值超過30億港元的星島報業和東方報業敢說穩壓明報集團一頭。
香江一座幾百萬人口的城市為何可以容納如此多的報業公司?
原因就在于其影響力輻射東南亞,比如控制星島報業和文化傳信的胡仙家族,就起家于新加坡。
后世仍暢銷于東南亞,被國人旅游當作伴手禮帶回的虎標萬金油便是他們家的產業。
星島報業控制的《星洲日報》《虎報》《匯總報》等報紙就屬于新加坡當地媒體。
明報集團多年以來一直未曾上市,但論資產規模和盈利能力早已經是香江首屈一指的報業集團。
不管是林氏影業還是玉郎機構要吞下如此龐然大物都非易事,但林朝陽也知道,金庸年事已高,管理企業力有不逮,家中子弟又無一人對經營報業感興趣,這是可以利用的地方。
「幫我跟查先生約個飯吧。」林朝陽思付片刻,然后對董橋說。
董橋無語道:「幫你約飯,那我不是自曝其短?」
金庸有退隱之意這件事,外界并不知曉,即便是在明報集團內部,也僅有幾個金庸的少數親信知道。
「你怕什麼,說不定以后我就是你新老板了。」林朝陽打趣道。
「等你當了老板再說。」
董橋嘴上這麼說,可還是替林朝陽傳了個話。
金庸的辦公室在明報大廈七樓,分為兩間,一間是書房,一間是會客室,四壁油漆,金碧輝煌他坐在雕花描金扶手椅上聽著董橋說完,面色沉靜,他為人不善言談,管理報社經常以字條代替說話。
「這麼說來,他們也對明報感興趣?」
「林氏和玉郎機構明面上是林太經營,但林生出力甚多,他們夫妻是有大格局的生意人,知道您要退休,他們肯定不會錯過的。」
金庸要退休,第一要務并非是公司能賣多少錢,而是要為他自己辛苦打拼了一輩子的事業找個好的接班人。
明報集團至今未上市,一直為香江報業巨頭們所,早在68年便有《南華早報》欲與《明報》換股。
但金庸考慮《南華早報》有英資背景,換股后必然會為《明報》帶來肘,便拒絕了。
87年之后,又陸續有李嘉誠的長江實業丶梅鐸(默多克)的新聞集團丶英國的《鏡報》集團等相繼表示出收購意愿,但金庸均未接納。
明報集團從來不缺好買家,可要找一個讓金庸滿意的買家卻并不容易。
董橋對林朝陽透露風聲,完全是出自金庸的授意,否則借他個膽子他也不敢把這種事告訴林朝陽。
「你想讓他們夫妻倆當新老板?」金庸語氣輕快的問。
董橋坦誠道:「林太的為人和手腕在商界有口皆碑,不是報業出身這算個缺憾,不過我看這一年多,玉郎機構那幾份刊物倒是經營的不錯。」
金庸沒有說話,手指在椅子扶手上輕輕摩,面露思索。
片刻后,他緩緩開口,「那就先吃頓飯,反正還有一個多月時間。」
下個月是5月,月份并無特別,但《明報》創刊于1969年5月,到下月恰好是《明報》創立30周年。
每年的創刊日,金庸都會舉辦一場茶話會,在今年的茶話會上,他將會對外宣布退休的消息。
董橋沒再說什麼,退出了辦公室。
夜晚的深水灣,遠處隱約有海浪聲傳來,偌大的別墅區燈光稀少,除了道路上的路燈,最閃耀的便是那些豪宅的燈火通明。
75號別墅上個月剛換了主人,今天晚上突然亮起了燈,人影憧憧,看起來是在搬家。
「真不再收拾收拾了?」林朝陽問陶玉書。
「不收拾了。本來就挺好的,這麼大的房子隨便動一動就是幾十上百萬,沒必要。」
陶玉書向來心性質樸,不喜華服,深水灣75號的裝修保持的很好,只是風格有點舊,但并不影響居住,在她看來這樣的氣質反而讓人更舒服。
這些天來,別墅經過了簡單的修整已經具備了入住條件,今天是家具家電進家門的日子。
干活有工人,林朝陽夫妻倆不需要操心,便站在陽臺上聊天。
陶玉書問:「你覺得我們有希望拿下明報集團?」
剛才一見面,林朝陽便對她說了金庸要退休的消息,陶玉書同樣很心動,但她卻對掌握明報集團沒什麼信心。
這幾年一直有企業對明報集團感興趣,各個來頭都不小,不管是以林氏的名義還是以玉郎機構的名義,她都不認為會在收購中占據優勢。
「金庸現在年事已高,參與報社管理已經力不從心,這是他要退休的根本原因。
明報集團是他一輩子的心血,他要為明報集團找個好主人。
錢和勢并不一定是第一位的,能為明報集團帶來新的發展更重要。
以前對明報集團有過想法的那些買家看起來都很有來頭,但它們有個很致命的問題。
它們都是大公司丶大新聞集團,收購明報集團對他們來說只是業務擴張的需要,明報集團到他們的手里并不一定會有更好的發展,甚至可能不會受到重視。
我相信金庸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之前才沒有同意。」
聽著林朝陽的分析,陶玉書心中也覺得有幾分道理,她又說道:「真要是想收購明報集團,對我們來說還是太吃力了,只能質押股權。」
前年年末為了收購玉郎機構,林氏影業舉債2億多港元,貸款為期3年,現在只是還完了第一期。
以林氏影業的實力,要一下子還上這些貸款也不是問題,但陶玉書肯定不會這麼做。
考慮到公司資金的流動性,如果要收購明報集團,林氏影業帳上最多能動用1億現金。
玉郎機構去年沒分紅,帳上能動的資金至多不超過1.6億,加在一起才2.6億港元。
距離收購明報集團這樣的龐然大物來說,還有很大的差額,要想將這個想法落地只能融資,質押股權貸款是最簡便的方法。
「早知道不買這套房子了!」
算了一下帳,陶玉書有些懊悔的說道。
林朝陽笑著說道:「十億八億的生意,還差這幾千萬?」
他從容說道:「以咱們的實力,要拿下明報集團是有些吃力,但問題不大。不管是林氏還是玉郎機構,都在我們的牢牢掌控之中,質押一部分股權也沒關系。」
「借了錢總要還。」陶玉書說。
「真要是把明報集團的控制權拿到手,還怕還不上錢嗎?」
陶玉書和林朝陽對視了一眼,對于已經熟悉了資本市場操作的她來說,林朝陽的潛臺詞并不難理解。
「那就等見面聊吧。」
數日后,灣仔。
灣仔道上車水馬龍,建筑鱗次櫛比,街道兩側大樓上霓虹閃爍,很符合好萊塢電影中對亞洲城市的刻板印象。
那一塊塊看似不起眼的店鋪招牌,卻藏了不少寶藏,杭州酒家便是其一。
這家開業時間不長的餐廳經營的是香江為數不多的杭幫菜,雖然門牌看起來不大,但味道卻十分正宗。
陶玉書把請客地點放在這里,是花了心思的,因為金庸就是浙江人。
「查先生!」
「林生丶林太,好長時間未見了!」
一見面,雙方熱絡了打了個招呼。
落座后,點了東坡肉丶酒釀丸子丶西湖醋魚等幾道杭幫菜的經典菜系,陶玉書笑著說:「這家老板可是地道的杭州人,手藝傳家,查先生可以品鑒品鑒。」
「聽林太這麼說,我的胃口倒是被吊高了。」金庸笑呵呵的說了一句。
等菜的功夫,三人聊了些家常。
金庸提到了《入驗師》,「林生新書的稿子我看過了,角度非常清奇啊,文字細膩動人,文中對于生與死的哲學思考令人印象深刻。「
林朝陽客套了兩句,順著這話聊了幾句出版事宜。
上菜后,三人邊吃邊聊,氣氛輕松而愉快「這家杭幫菜的味道確實很地道,難得在香江能吃到這么正宗的杭幫菜。可惜現在年紀大了,
胃口大不如前。」金庸擦著嘴說道。
今天這頓飯,請客吃飯不是重點。
陶玉書笑著說道:「胃口差點沒關系,飯店就在這,查先生想吃了隨時都可以來。」
她的話里似乎藏著幾分深意。
「多謝,林太有心了。」金庸依舊笑的慈眉善目。
打了一句機鋒,陶玉書才問道:「聽說查先生最近打算退休?」
「是有這個打算。年紀大了,腦子不靈活了,再占著位子容易連累公司。
家里子女沒有一個想接班,公司內部也沒有太合適的人選。」金庸坦率的說道。
陶玉書見狀也直截了當的問:「如果由玉郎機構來收購明報集團,查先生覺得怎麼樣?」
金庸面露沉吟,陶玉書不疾不徐的說:「我們打算以明報集團現有凈利潤10倍的價格現金收購查先生手中的股權。」
1988年,明報集團年盈利達到了6500萬港元,10倍價格便是6.5億港元。
明報集團股東有兩人,多年以來從未變過,一個人是金庸的老同學丶老搭檔沈寶新,握有20
的股權。
金庸本人則握有明報集團80的股權,按照陶玉書的報價,這筆交易的規模將達到驚人的5.2億港元。
文豪1978 第517章 現金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