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文豪1978

第216章 還得是我親姐夫

更新時間:2024-06-25  作者:坐望敬亭
文豪1978 第216章 還得是我親姐夫
幾天后,夏承纓又來到了燕大。香江中文大學代表團在內地的訪問行程已經結束,明天就將要返回香江。

夏承纓今天是已經取得了出版社的授權,來跟林朝陽簽署出版合同。合同簽完,林朝陽只需要等待香江中文大學的稿費就可以了。

唯一比較可惜的是,他賺的雖然是外匯,但礙于強制結匯的規定,到手的只能是人民幣。

拿了稿費心情好,晚飯加了個菜,到晚上陶玉書又盤算起了家里的存款。

三月末的時候夫妻倆還完了華僑公寓的最后一筆房款三千塊錢。

最近幾個月林朝陽因為沒有發表和出版作品稿費收入不多,只有零星的印數稿酬。

唯一一筆大數目是《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的稿費,因為有李翰祥幫忙,獲得了九千出頭的外匯券,之前林朝陽又通過阿毛以1:的比例換取了五千塊錢外匯券。

去掉之前花掉的一千多外匯券,現在夫妻倆手里還握有近一萬三千塊外匯券,而存款則還剩下一萬兩千塊錢。

“緊花不夠慢賺的啊!”林朝陽自得了一句。

陶玉書笑著說道:“之前你不還說輕輕松松花出去嗎?”

“那我明天去趟信托商店,手里這么多外匯券,不花出去又沒利息,等于虧了。”

陶玉書白了他一眼,“你可真是會算賬。”

翌日是周末,林朝陽一大早騎著自行車往城里去。

四十年代,燕京城里出現了一家“大通委托商行”,地點在前門外大柵欄內,這是燕京最早的信托商店,或者叫委托商店也行。

建國之后,國家成立過硬委托商店和國營物資回收公司取代了原本的當鋪,又吸收了私人委托商店和街邊“打小鼓兒的”。

五十年代以后,國營委托商店逐漸成為老百姓的最愛,國營商店買賣公平、交易合理、童叟無欺,比舊社會的當鋪可靠譜多了。

那時候經常會有關于國營委托商店的新聞,全都是某某人去委托商店賣東西,人家學徒鑒定價格給低了,商店給顧客補差價之類的。

委托商店的口碑就是在這樣的新聞中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更關鍵的是,因為商品供應匱乏,實行票證制度以后,許多老百姓有錢也買不到東西,只有在委托商店里才能享受到敞開供應的購物快感。

當然了,委托商店里的商品多是各家各戶閑置無用的舊物件。放在委托商店里賣,也是為了緩解生活物品的缺乏。

委托商店的經營是一手托兩家,收購也分了兩種形式。

一種是寄賣,是由賣方出一個合適的價格將東西放在委托商店里出售,物品賣出后商店收取手續費。這個手續費一般物品的是7,家具、自行車之類的是4。

另一種形式是針對著急用錢的賣家,他們可以直接將商品交給委托商店估價,然后直接拿錢走人。

相比寄賣,這種方法的價格自然要低一些。

燕京城里的委托商店有不少,西單、東單、西四、北新橋、天橋、新街口、菜市口都有。

西四委托商店是離林朝陽家最近的一家,所以他一大早先來了這里。

西四委托商店算是燕京城里規模比較大的委托商店之一,就在西四十字路口北邊,商店里的光線有些昏暗,大白天也亮著燈。

一進門就有股奇怪的發霉味道,這里收售雜項,所以有這種味道也不奇怪。

這回是林朝陽第一次來委托商店,轉了一圈,心中微微有些失望。

根據后世的一些文章描述,委托商店幾乎是遍地是黃金,可現實卻是,這里絕大多數的東西都是老百姓家的生活用品。

舊衣服、皮襖、被褥、手表、留聲機、照相機……

委托商店全是舊貨,像林朝陽這樣不差錢的顧客來到這里,對于絕大多數商品自然是看不上眼的,可他還是耐心的在商店里轉了好幾圈。

這時候商店里都是封閉式柜臺,需要選購商品得通過售貨員從柜臺里的貨架上取下來,放在柜臺上。

林朝陽看來看去,發現有個貨架上擺著幾臺照相機,他湊到售貨員那里,說道:“同志,那照相機能拿給我看看嗎?”

售貨員先是看了林朝陽一眼,然后從貨架上的幾臺照相機里挑了一臺拿過來。

這是一臺蘇聯產的澤尼特相機,估摸著有七成新,林朝陽看了看便放在了柜臺上,這相機舊了點。

看了半天,林朝陽倒是在擺著瓷器的貨架上發現了點有價值的玩意兒,是兩只落款“大清乾隆年制”的青花碗。

一問價格,十塊錢一只。

兩只碗就是二十塊錢,快趕上他半個月工資了。

轉念一想,林朝陽便明白了這里面的道理。

來委托商店賣東西的賣家大多是因為無錢可用,你總不能指望一個三代貧農家里能拿出古董字畫來賣,故而這里的絕大多數商品對于林朝陽來說肯定是沒有收藏價值的。

另有一小部分人為了救急賣的確實是好東西,可國營委托商店不是當鋪,追求的是合理的利潤,而不是極致的利潤,師傅給的估價基本都是符合這個時代的物價的。

人家委托商店也知道這玩意是古董,當然不能按照日用品的價格來賣,但這年頭古董收藏的行情還不像后世那樣火熱,所以溢價自然有限。

想明白了之后,林朝陽痛快的讓售貨員開票付了錢。

在委托商店買東西有個好處,就是基本不用擔心買到贗品和假貨,這里面的東西都是經過了老師傅的火眼金睛。

買下這兩只碗,其他的東西也沒什么好看的了,林朝陽又想起了自家的四合院。

正房的家具、日用都置辦完了,可廂房還空著呢,反正那里也不經常住人,弄點二手家具、日用也不錯。

“同志,你們這沒二手家具嗎?”林朝陽問售貨員。

售貨員回道:“我們這是收售雜項的,您要買家具可以到東華門信托看看,還有地安門委托商店那,也有個家具門市部。”

林朝陽騎著自行車來到東華門信托商店,這里的門臉兒看著比西四委托商店氣派了一點。

因為專營家具,這里門口聚集了一幫三輪車工,他們負責幫買主將大件家具運至家中,服務殷勤周到。

跟龍順成家具廠舊貨部的精品比起來,這里的舊貨基本還是以日常家具為主。

林朝陽挑了半天,找到了一張紫檀木的八仙桌和一張紫檀木的大方凳,都是清中期的好東西,不比林朝陽之前在龍順成買的那兩件家具差。

林朝陽詢問售貨員價格,售貨員說是顧客放在店里寄賣的,紫檀八仙桌要一百塊,紫檀大方凳三十塊,要的是外匯券。

信托商店的寄賣商品都是以賣家的條件為準,當然了,前提是賣家的要價獲得鑒定師傅的認可。

有一少部分精品商品賣家會選擇要外匯或者外匯券,有的時候實在碰不上合適的買家,賣家才會降低要求,答應人民幣交易。

這張紫檀八仙桌和大方凳是清中期的精品家具,要這個價格自然是不算貴。

這個賣家也算是碰到了運氣,林朝陽手里外匯券比人民幣還多,自然不差錢,痛快的買下了這兩樣東西。

然后林朝陽又在商店里挑了幾件舊家具,這個時候大多數人分不清紫檀、黃花梨、雞翅木的區別,統稱都叫紅木。

林朝陽在一堆舊家具里挑出了兩張床、兩張八仙桌、一張書桌、六把太師椅和兩架衣柜,清一水兒的不是紫檀木、就是黃花梨,直接把門市部的好貨都給掏空了。

結賬一算,不算那兩件古董家具,這么多家具總共才花了一百七十八塊錢,而且不要票證、不要外匯券。

林朝陽現在終于理解為什么燕京的老百姓這么鐘愛信托商店了,這種購物體驗太他么爽了!

后世的老美用拼多多海外版購物,大概也就這種感覺了吧?

結完帳,還有個更重要的事是運貨,這個時候門口的三輪車工們就派上了用場。

林朝陽今天不僅是包圓兒了東華門信托商店的家具,連門口的三輪車工們都一個不落的跟著沾了光,他們甚至還得運第二趟。

林朝陽騎著自行車在前面引路,拉家具的三輪車跟在后面,走了半個小時才到棉花胡同。

他來到院門口發現院門沒鎖,門閂卻是插著的,想到今天是星期天,知道肯定是杜峰這小子來了。

拍了拍門環,過了一分多鐘,院門才從里面打開,果然是杜峰那張臉。

看著院門口一長溜的三輪車和車上的家具,杜峰滿臉驚訝,“姐夫,你這什么情況?”

“廂房不是還沒家具嘛,今天我去信托商店配了點。”

林朝陽說著,指揮師傅們抬著家具進院,杜峰主動上前幫忙。

林朝陽和杜峰合著抬了一張八仙桌,走到院當中,就見一個圓臉大眼睛、胸前兩根大辮子的清秀女同志站在西廂房的門口,神色略顯慌張。

兩人把八仙桌抬進屋,林朝陽調侃道:“這位女同志不給我介紹介紹?”

聞言,女同志滿臉羞澀,杜峰也有些不好意思,但還是將她拉了過來,介紹道:“這是馮娟,我文工團的戰友。”

“這是我姐夫林朝陽,作家。”

“姐夫好!”杜峰給雙方介紹完,馮娟主動沖林朝陽打了個招呼,“杜峰總跟我提起您。”

林朝陽笑著問道:“馮娟同志你好。他都說我什么了?”

“說您有才華,特別厲害。”

馮娟眼中閃著光彩,這年頭作家的身份在很多普通人眼中是有著光環的。

“呵呵,沒背后說我壞話就成。伱們今天這是休息了?”

杜峰答道:“上午我們倆去西單逛了逛,中午吃完飯回來歇一歇,打算晚上去看個電影。”

可能是怕林朝陽再追問下去讓馮娟尷尬,杜峰拉著林朝陽出了屋子,“姐夫,你別問那么多。”

“多嗎?我就問了一句。”

林朝陽臉色促狹,讓杜峰有些不好意思。

“誒,這床搬到西廂房這屋,衣柜也搬過來……”

林朝陽指揮著讓人把西廂房的家具從里到外配得整整齊齊,這個房間是之前留給杜峰的,他不由得沖林朝陽豎了個大拇指。

還得是我親姐夫!

來回折騰了兩趟,林朝陽才把今天買的家具都運到了棉花胡同,等搬完了家具已經是下午四點多了。

他請杜峰和馮娟吃了頓飯,聊起了他們文工團的工作和生活。

文豪1978 第216章 還得是我親姐夫

上一章  |  文豪1978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