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發帖人的名字是一串熟悉的字母結合,頭像也是初始頭像。
但網友卻有一個在好市多批發的零售圖書版塊當小領導的叔叔。正是有這經歷,才讓sheydh1679如此篤定發言。
“一開始我跑了紐約的兩個書店,店員都告知我沒進這本圖書。我去的是巴諾和百萬圖書(booksamillion)。都是大型連鎖書店,雖然很奇怪,為什么全美前列的連鎖書店沒貨,但也可以理解,或許《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是小型出版社的作品,宣發渠道狹窄。我的想法不是特別合理?”
“直到我在亞馬遜圖書網搜索本書名字,發現美利堅本土沒有圖書售賣,而最近能夠調貨送達的線下店在墨西哥城——我又調查了一番,查詢到了本書銷售的國家分布,分別有:華夏、法蘭西、大嚶、霓虹、西班牙、挪威、芬蘭、南韓、獅城、大馬、泰國、毛熊國、墨西哥、加拿大、阿三國。
聰明的朋友們,相信你們也看出來了,唯獨沒有阿美莉卡!”
美利堅網友本來在看熱鬧,坐看云卷云舒的狀態,身為文化輸出的高點,以及移民國家,壓根不用搶奪什么作家。
不但如此,阿美莉卡更喜歡承認對方文明,只有對手越牛,當代超越了才更有含金量。
比方說航空這類歐美先發優勢特別重的項目,六七十年代那可是使勁追上去,可歐美不知道從什么犄角旮旯找出了萬戶,那時是上世紀四十年代;七十年代IAU(國際天文聯合會)將月球背面一座環形山命名為“WanHoo(萬戶)”。
美利堅本身就是個“后發建立”的國家,正是這心態,才讓一眾美利堅吃瓜群眾穩如老狗,甚至在心里想著,不就是會寫點傳記嗎?是沒吃過什么好東西嗎?等阿美莉卡作家一發力,分分鐘把顧陸從天上打下來。
可現在…
現在,五常除了阿美莉卡都有。
甚至鄰國墨西哥、加拿大都有!
一股強烈,被冒犯的感腳,籠罩在阿美莉卡網名頭頂。
“為什么美利堅沒有啊?!”
“難道是出版公司不好?我查詢了一下,英文版是由阿歇特出版集團出版的,世界六大出版巨頭之一,想要登陸美利堅,肯定是有辦法的。難道是他不在乎阿美莉卡市場?”
“文娛領域,誰能不在乎阿美莉卡市場?或許是阿美莉卡有特供版本,時間需要延遲?”
“身為阿美莉卡公民,我居然購買不到一本全球暢銷的書,我們難道不是可以以非常便宜的價格,買到全球的工業品嗎?”
典型的,就是我可以不買,大多數網友也沒什么興趣閱讀,但你孤立我們美利堅可不行。
討論成為了美利堅的熱點,阿美莉卡網友上竄下跳的想找到答案,關鍵就墨西哥那鬼地方都在售賣啊!
輸給誰,也不能輸給這地方。
肯定有對華夏充滿敵視的媒體開始舞弄了,“顧陸是具有種族主義的作家,全球聞名的《克蘇魯系列》,就誕生于他對英國人的歧視。同樣,他也歧視我們國家,我們所有人都給他騙了,《肖申克的救贖》只是他的假面,他本人是華夏培養出來的,企圖以文化顛覆聯邦的特工!”
動作很假啊,當天下午就有上百人的異性,游行抗議顧陸,抵制肖申克的救贖。
這么快的動作,就是有人組織。
教大家鑒別“群眾游行”的真假,那種無組織,隊形混亂,甚至有可能好幾天都沒能夠成功的,就是真的群眾自發。
大概在熱度發酵了一天左右,姚小駒看著這些報紙的角度,特別是通過顛覆官方這類逆天的言論,
站出來回應。
他對著攝像機說,“有關于互聯網上的歧視美利堅的行為,全部都是虛假的。請各位不要再傳播不靠譜的言論,我方也將保留追究造謠誹謗的權利。”
《芝加哥論壇報》記者都想把話筒塞到對方嘴里,他繼續問,“那么湯姆先生,請你回答我,為什么《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不在美利堅進行銷售呢?”
緊接著姚小駒拿出了一份報紙,原文朗讀,“正如他自己作品中的一夜天才,他那天晚上也獲得了上帝恩賜的靈感。如果不想成為下一個魯熱·利爾先生,那么就好好學習怎么寫吧,你在洛杉磯時報連載的故事糟透了。”
“記者先生,這個報道就來自于你們芝加哥論壇報。”姚小駒說,“我還是摘選了比較簡單的內容,里面還有更深奧的內容,比如分析顧陸先生完全不適合歐美市場。”
洛杉磯時報和芝加哥論壇報是死敵,再加上顧陸是從后者漏到前者哪里去的,所以夸張的貶低實屬正常。
對于這評論,在場的記者們都認為沒什么。包括論壇報記者本身,都表示毫無問題,這難道不是事實嗎?
在美利堅,華裔只有不停地成功,才可能一直被尊敬。
“不在美利堅上市銷售,是因為顧陸先生認為自己應當聽從報紙的建議。”姚小駒說,“這也是顧陸先生對美利堅讀者的重視。”
噗呲——這是憋笑失敗的聲音。
哦,現場都只是壞人,又不是蠢,或者揣著明白裝糊涂,都挺明白了。
都明白,顧陸這是要報復他們媒體?笑話!你一個華夏作家,要報復無冕之王,你卻覺得自己有勝算嗎?
真以為一本寫北歐人的作品,阿美莉卡公民是非要看嗎?
阿美莉卡公民就不需要看!就是他們說的,在需要的時候,他們就是能代表美利堅公民!
阿美利堅媒體已蓄勢待發了!
顧陸的計劃第一步也開始,他本人去參加和怪力少女的約會了。吃飯地點讓顧陸有些驚訝,兩人都是霧都人,愛吃辣,所以食物是火鍋串串江湖菜。
今日居然是西餐,算是四九城還不錯的西餐廳吧,人均好幾百那種。走進去,就聽到鋼琴聲。
顧陸去的西餐廳,很多都比較暗,眼前這環境也如此,室內沒有吊燈和大燈,只有藍色的柱燈,當然還有桌布上的蠟燭。
燭光晚餐,氛圍感拉滿。盡管他本人更喜歡在亮堂的地方吃飯,這樣心情開闊,吃得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