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話事人 第七百五十五章 太臟了
這時候,從大帳外傳來了一陣歡呼聲,想必是海西女直的酋長們聽到了奴兒哈赤的死訊,當場情不自禁了。
畢竟自從奴兒哈赤統一建州各部并坐擁五千精兵后,明顯對海西女直產生了野心,威脅也越來越大。
不然也不會鬧到今年海西女直九部聯合,共討建州的事情。
但更難堪的是,海西九部聯軍居然被奴兒哈赤反殺了,海西各部酋長不但大失臉面,還感到來自建州女直的威脅更大了。
這次林天帥邀請酋長們在鐵嶺會盟,海西各部之所以如此踴躍參加,除了畏于天兵最近大勝的威勢,也有自身兵敗尋求庇護的意思。
不過酋長們萬萬沒沒想到,天帥實在太夠意思了,二話不說就把海西女直最大的威脅給除了。
當然,以海西女直各部酋長們的政治和文化水平,顯然是不懂什么叫兔死狐悲的。
如果他們懂,在歷史上也就不至于被建州女直吞并了。
奴兒哈赤段位顯然比海西女直的酋長們高出了幾個維度,這也是為什么天帥弄死他的原因。
李如松聽著大帳外的歡呼聲,再看著地上的尸體,突然明白了。
原來林大帥一直在等待時機,等待這個海西各部和建州女直矛盾激化的時機。
這個時候果斷出手廢了奴兒哈赤,如果又能收獲海西十幾國(部)的表面歸附,即便被告到朝廷,也能算功過相抵了吧?
又回想起去年九月,林大帥讓建州女直精兵去防守位于海西女直地盤上的豆滿江沿岸,只怕也是憋著挑起建州女直和海西女直之間矛盾的壞水。
也就是說,整整一年之前,林大帥就已經策劃著今天弄死奴兒哈赤了。
于是李大將不由得萬分感慨,這些玩政治的,心可真真踏馬的臟啊。
幸虧林天帥對自己還可以,最多擠兌幾下或者搶點軍功而已,沒有真正下黑手的意思。
正在李如松胡思亂想的時候,奴兒哈赤的弟弟舒爾哈齊走了進來。
雖然兄弟兩人最近已經開始產生矛盾,奴兒哈赤有更大的野心,而舒爾哈齊則認為老老實實當大明藩屬最好,為此爭吵過好幾次。
但是自幼互相扶持的親情還在,舒爾哈齊看到兄長的尸體后,忍不住跪地痛哭。
林泰來站在旁邊,冷酷無情的說:“你哭什么?”
舒爾哈齊不敢不答話,只能強忍悲痛,回話說:“何至于此啊。”
林泰來冷哼道:“你們兄弟自幼親近,我就不信,你還能不清楚奴兒哈赤的心思?
他心里有沒有對大明的仇恨,你難道還不知道嗎?
他的下一步肯定是完全吞并海西女直,整合全部女直部族!
然后積極訓練兵馬,大肆招納逃亡漢人,學習大明的技術吧?
等發展壯大起來后,又時機成熟就要正式建國,脫離大明掌控,是也不是?
作為大明藩臣居然有這樣想法,所以本部院誅殺你的兄長,有什么問題?”
旁觀的李如松大為震驚,他們李家養的狗還有這等膽量?
不過舒爾哈齊也瞠目結舌的,這天帥居然對兄長的內心世界居然如此了解,如果是猜的也太逼真了。
“你怎么知道的?”舒爾哈齊一時間忘了悲痛,忍不住問道。
林泰來疑惑的說:“不是你告訴我的嗎?如果不是你這個親弟弟揭發,本部院又從哪知道奴兒哈赤的不臣之心?”
臥槽!舒爾哈齊聽了這個回答,在心神激蕩之下,差點直接當場吐血。
自己怎么就成了出賣兄長的惡人?天帥你戲說不能亂說,改編不能胡編啊!
去年在九連城拜見林天帥時,天帥是那么的和顏悅色,今天卻如此惡毒!
隨即又聽到林天帥說:“既然奴兒哈赤伏誅,以后你舒爾哈齊就是龍虎將軍、建州都督了。
本部院會向朝廷奏請的,在正式冊封之前,你就先臨時代理吧!”
舒爾哈齊連忙答道:“在下無此意!”
要是承襲了兄長的官職,豈不是更說不清了嗎?
林天帥非常體貼的說:“你還是接受吧,如果沒有大明冊封的庇護,只怕你的處境會更危險啊,聽說奴兒哈赤的忠實黨羽都很能打。”
舒爾哈齊進來時悲痛萬分,出去時恍恍惚惚,差點就失心瘋了——可能他寧可自己瘋了。
反正林泰來挺滿意的,“證據鏈”更完善了。
李如松對舒爾哈齊十分同情,對林泰來問道:“你怎么不連舒爾哈齊也一并殺了?
與其那樣折磨他,還不如給他一個痛快。”
林泰來不滿的看著李如松,什么叫折磨舒爾哈齊?
幫他殺了當家的兄長,扶持他上位當家,也成了折磨他?
“難道不對嗎?”李如松又問道。
林天帥很素質的答話說:“你爹當年殺了奴兒哈赤他父祖,事后都敢留下奴兒哈赤兄弟。
我殺兄留弟又怎么了?難道本部院連你爹都不如?”
李如松扛不住了,“你好歹也是狀元!有話好說,別爹來爹去的!”
林泰來又答道:“不能完全放縱海西女直啊,海西女直也需要一個敵人。
但這個敵人又不能太強大,現在就先用舒爾哈齊湊合吧。”
李如松再次同情起來,這舒爾哈齊回到建州,肯定也不好過啊。
處理完奴兒哈赤的身后事,林泰來又獨自默默的想了一會兒心事。
以他如今的地位,單純殺人容易,把人叫過來就能砍了。
不過還是需要一個合適的時機,讓殺人能帶來更多的利益。
今天終于完成了這項穿越者最大的任務之一,也算是一項念頭通達了。
林泰來走出帥帳,換了另一處干凈地方,重新召集了各部酋長。
此時各部酋長看著林泰來,眼神更加充滿敬畏了。
這天帥不愧是手里有數百條人命的戰神啊,當真是殘暴到不把人命當回事,竟然一言不合就把建州大酋長砸死了。
再看那建州二貝勒舒爾哈齊,進了大帳后再出來時,就被嚇得像是失了魂。
林泰來也沒有廢話,開門見山的對眾酋長說:“在長白山和鴨綠江另一邊新開了一處皇家大銅礦,急需大量礦工!”
眾酋長茫然,隔壁急需礦工和他們女直各部有什么關系?
林泰來伸出了兩根手指頭,像個吆喝生意的商販,叫道:“每向大明進貢一名礦工,就會獲得回賜三兩白銀,或者等價貨品!
注意!這被視為進貢,可以換取大明的冊封,以及邊市相關特權!
個人預計,每年可能需要征收五千名左右的礦工。”
眾酋長這時候有點明白了,心里開始盤算起來,到底劃算不劃算。
等眾酋長盤算了一會兒后,林泰來又補充了兩點,“第一,對于進貢給大明的礦工,不問來源!
第二,進貢的礦工數量與邊市份額、冊封等級掛鉤!”
聽到“不問來源”這幾個字,很多大部落酋長的眼神就亮了。
要是在與其他部落的戰爭中,能抓幾百個俘虜,轉手進貢給大明,豈不就相當于一千多兩巨額現銀收入?
更別說附帶的邊市利益,以及冊封的榮譽,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烏拉部酋長滿泰與葉赫部的同行對視了一眼,是不是可以重新組織聯軍,趁著建州群龍無首可能內亂之際,去抓一波肥的?
一邊報仇雪恨,一邊換銀子,簡直美滋滋。
遼東鎮總兵官李如松在林大帥身邊站如嘍羅,簡直要麻了。
什么進貢與回賜啊,這不就是奴隸貿易嗎?還是那句話,玩政治的人心里簡直太臟了!
從北方的海西女直到東方的建州女直,只怕從此就要亂成一鍋粥了。
他們李家從鐵嶺發家,在女直地盤經營數十年,所建立起來的影響力,都沒林泰來這一天沖擊大。
女直人的原有的秩序全部被重鑄,今后就完全是另一種情況了。
可是細想起來,好像也對李家沒什么損害?
林經略在回朝廷交還關防之前,特意來到鐵嶺就這么點事務。
該辦的人已經辦了,該辦的事也已經辦了,林經略就揮一揮衣袖,毫不留戀的離開。
而李如松還要在鐵嶺衛多呆幾天,畢竟這里是李家的老巢,人情世故比較多。
只是在碧蹄館死的那一大波鐵嶺籍貫家丁,就夠李如松吊唁一段時間的。
所以李如松只能將林泰來送出十里,然后就此分別。
如不出意外,正值壯年的李如松大概會像他爹李成梁一樣,長期鎮守遼東。
故而這一別就不知是多久了,或許數年,或許十年,或許十幾年。
林泰來心有所感,忽然囑咐說:“在未來五年,女直人新秩序就要靠你來維護了。”
李如松笑道:“只有五年嗎?為什么不是十年二十年?”
林泰來冷笑道:“我會看相,如果你不改正喜歡輕騎冒險突進的毛病,那壽命就只有五年了!
而五年之后的事情,又與你有什么干系?”
在原本歷史上,李如松就是在五年后與北虜打常見的治安戰時,莫名其妙的中了埋伏然后不明不白的死了。
李如松嘀咕說:“你們這些喜歡看相算命的,就喜歡恐嚇人!”
林泰來狠狠的說:“我會讓兵部仔細盯著你的每一份戰報,只要你敢身先士卒,就先罰你。”
李如松皺起了眉頭,“你真會看相?”
林泰來回答說:“如果我對相人之術一點也不會,怎么從南京冷板凳上發掘出了趙志皋?
八年前,誰能想到趙志皋能當首輔?我就能看出來!”
李如松:“.”
說起這個,不得不服氣。
萬歷十三年時,誰能想到一個六十歲的五品老撲街南京官能在五年后入閣,六七年后當首輔?
目送林泰來的身影消失在天邊,李如松開始反思,難道自己在戰場上真要開始謹慎了?
而林泰來離開鐵嶺后,望南而去,千里一路無話。
過了山海關,林泰來沒有直接直接回京師,又到了天津衛巡視,并且指導海港建設。
他有預感,這處距離京師最近的海港將來或許會很重要。
十月初時,林泰來抵達京東門戶通州,這次大帥生涯開始進入倒計時。
作為取得巨大勝利的帥臣,班師回朝的林泰來得到了相應的禮遇。
萬歷皇帝非常高規格的派司禮監秉筆太監陳矩前往通州,迎接和慰勞林泰來,并賜下御酒和宴席。
這是非常難得的、大臣和太監可以公開坐在一起,吃喝應酬的場合。
酒過很多輪后,略有醉意的林泰來樂呵呵的調侃說:“大珰你怎么還是司禮監四號太監?這么多年了也沒向上動動?”
陳太監沒好氣的說:“全靠圣上洪恩才得以任職司禮監,已經很知足了。”
你以為誰都能跟你林泰來一樣三四年跳幾級?
林泰來笑道:“快了,快了,或許機會就要有了。”
陳太監直勾勾的盯著林泰來,你踏馬的怎么不繼續往下說?到底是什么機會?
見林泰來不再細說,陳太監也沒法追著問,但想起另一件事,一直沒機會問,今天索性就說了。
“近年來有個傳言在小范圍內流行,說咱家與你多有勾結,這流言叫咱家很困擾。你知道這是從哪里傳開的么?”
林泰來臉不紅心不跳的說:“源頭在原首輔申時行,他因為對形勢預判屢屢不如我準確,就故意污蔑我串通宮中大珰,所以才知曉許多機密。”
陳太監:“.”
你們這對一老一少是在玩什么政治PLAY嗎?
又看著喝得差不多了,陳太監忽然試探道:“這次大勝歸來,若是封爵想要個什么封號?”
林泰來聞言,懊惱的拍案道:“后悔了!”
陳太監疑惑的說:“你后悔什么?”
林泰來追悔莫及的回答說:“按我朝慣例,因軍功封爵,往往以立功的地名為爵名。
朝鮮國諸多古稱里,我最喜歡樂浪這個名字,但怎么就給別人用了?
我當初幫著奏請分封朝鮮國六王子為樂浪公時,怎么就沒想到今日?”
陳太監無語,你林泰來的嘴里能不能有點正經話?
林泰來借著酒勁又說:“要不然,就別封爵了吧?反正我最喜愛的樂浪這個名字已經用了。”
陳太監回應說:“朝鮮的古名多了!又不止樂浪一個!”
大明話事人 第七百五十五章 太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