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進展神速?”
這個消息讓所有的同志都有些詫異,兩種鐵氧體并不奇怪,但是加上進展神速這個形容詞,那就不太一樣。
實際上鐵氧體這東西在此之前同志們并不陌生,也有用于微波放大的,但是要說用于移相,而且還是某些特定波段的移相,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而應化部承擔的,是制造的任務。但是現在別說按真正的設計制造,就連按照“臆想”的制造,都還沒弄明白。
甚至更進一步說,連鐵氧體移相器的原材料——鐵氧體本身,都是個問題。畢竟鐵氧體好辦,好的鐵氧體就難辦了。
在這個背景下,聽聞十七機部的鐵氧體在短期之內不止一種,而且還進步神速,這就不能不讓他們感到驚訝。
“和移相器有關?”總工問道。
“不知道,十七機部那邊有些特殊您知道的。不過他們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分別要了兩批一看就是不同種類鐵氧體的原材料。”這位同志的話,把總工接下來想問的“是哪些材料”這個問題都給硬生生的逼了回去。
是啊,十七機部有些特殊。
“不對啊,他們找我們要原材料和設備,是不是意味著他們在用化學方法制造鐵氧體?”一位同志很是驚訝,用化學方法制造鐵氧體,難道十七機部還能比我們更專業不成?
“誒,你這么一說我也覺得不對勁啊,他們在化學方法制造鐵氧體上,難道比我們還專業快速?這沒道理啊。是不是你搞錯了?”另外一位同志把上一位同志沒說完的話徹底說了出來。
“我也很驚訝,但是事實表明,那邊可能就是這么厲害。”提起這件事情的同志臉上有一絲慚愧,因為他想起自己還半開玩笑的說那幫打鐵的同志居然也搞這個,沒想到人家速度比自己快得多。
總工抬了抬手:“嗯,不要說怪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嘛,我們是應化部,不等于天下化學人才都歸我們管嘛。”
他和部里極少部分同志可是知道的,別的部委不好說,但是十七機部還真是有至少一個在化學方面非常頂級的高手,而且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那種。
那個人的特點,正好就是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基本上就是工藝完備,進展神速。
對于這個人戧行,那是不服不行,人家就不是在搶活兒,而是在解決自己這邊暫時沒法解決的疑難問題。
只是那個人在這之前,興趣多半是在火工品上面,所以這個搞鐵氧體的是不是他,還真不好說。
“這樣吧,回頭我們找相關單位問問,看看能不能對我們有所幫助。好,我們接下來,還是把目光放回到鐵氧體移相器的組織、人員這方面來。”總工把這件事情記在心里,但是沒有深入的討論,如果真是要找那個人,恐怕找十七機部意義不大,還得通過別的特殊單位。
會議繼續進行。
而應化部總工心中的“那個人”,現在也在想他們,雙向奔赴了屬于是。
只不過高振東想他們,和他們想高振東是兩件事情。
事情的緣起,時間上來說和他們開會開始差不多。
而引出這件事情的人,是春雷機械廠的張總。
就是正在搞石墨炸彈等非殺傷炸彈的那個廠,他們遇到了一些小麻煩。
“現在就是這么個情況,我們試驗了不少常見材料,連你當年用在線導導彈上面的蠶絲什么的都用上了,但是效果不行。”張總翻著筆記本,對面前的高振東道。
他們也是實在沒轍了,一開始想著細的導電絲嘛,好說好說,那就自己先干起來,總不能什么事情都指望高總工那邊吧。
但是真干起來,才發現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其實導電纖維炸彈這東西從彈體來說沒什么技術含量,甚至高總工這邊把彈體結構都做了一個大致的設計,經過試驗,效果非常好。
那個纖維絲啊,撒得是又廣又遠,但是事情壞菜就壞在纖維絲本身上面了。
他們試過了用最笨的辦法——銅,畢竟這是最容易找到的良導體,而且比銀還便宜。
雖然高總工說了要用石墨纖維,而且他會想辦法。但是同志們這不是等不及嘛,再說了,一個目標可以有很多條道路,沒準找到一條新路呢?那就能節約高總工的時間了嘛。
時間是非常寶貴的資源,高總工的時間就更加寶貴。
但是試驗下來才發現,銅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這東西重量重,延展性雖然好但是沒好到能細如發絲隨風飄揚的地步。太細的結構強度差,結構強度夠的,噴出來在空氣中就跟秤砣落水一樣,直直往下掉,覆蓋范圍很差。
更主要的是,銅絲這玩意熔點低,還沒等堅持到攻擊目標短路出事,自己瞬間就給燒斷掉了。
想要扛得住一定時間的大電流發熱的銅絲…不存在這種銅絲,扛得住的直徑都趕上子彈藥本身了。
銅不行,也就意味著所有金屬都不行。
此時同志們才反應過來,為什么高總工說要用石墨纖維,敢情這不是隨口舉例,而是實打實的指定材料。
然后同志們就開始想辦法,石墨纖維是什么樣子他們不知道,但是至少知道有個東西天生就是纖維,強度還不錯。
——蠶絲。
結果蠶絲更差,別的不說,就僅僅是讓蠶絲獲得足夠好的導電能力這件事,就把他們給結結實實的攔在了門外。
然后一位同志的話提醒了所有人:“蠶絲這玩意,好像更不耐高溫吧。”
得,白干了,導電也沒用。
于是解鈴還須系鈴人,他們干脆來找高振東來了。
高振東聽完他們的話,笑了起來,這事兒還真不怪他們。
主要是在元旦之前,抽獎機會有點兒不夠用,想著這個事情不急,就等著元旦補充的那波額外次數。
等到元旦過了,彈藥充足,又考慮到大過年的,年后再啟動吧。沒想到元宵節還沒過呢,同志們就已經按捺不住了。
“沒想到你們速度這么快,嗯。事情我知道了,會馬上著手解決。你們現在暫時先把精力放到電磁脈沖彈上面,至于這個彈嘛,你們用蠶絲先做投放試驗也行,最終替換就成。”
張總一聽樂了,看來我們用蠶絲,不全是錯誤嘛,至少能解決模擬試驗問題。
“速度快是肯定的,這個纖維炸彈就兩塊,結構、纖維,結構你當時已經給了一個完成度很高的,我們搞起來非常快,就差纖維。行,那我們先試驗著,把主要的資源,都投入到電磁脈沖彈上面。”
電磁脈沖彈其實也是得到原型設計的,但是這東西比起石墨纖維彈來,可就麻煩多了。
因為需要控制炸藥起爆速度和中間的鋁管的膨脹速度和形狀,屬于是豆腐上雕花,需要大量的計算和試驗。
好在有高速計算機和有限元仿真,總算是省了不少事情。
春雷廠的同志來得急也去得急,他們還有采購和借用材料設備的任務在身,否則這點事情,打個電話也就完事兒了。
送走他們,高振東一陣操作猛如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僅僅是解決一個導電纖維多沒意思,要做就做完,畢竟導電纖維的基礎,是一個幾十年后所有人都耳熟能詳、曾經高高在上的材料。
——碳纖維。
高振東準備在這方面,順手掘一下小鬼子的根,至少做到起步就領先的程度。
更關鍵的是,高振東整這玩意,速度快啊!還能順手掘一下相關專利的根!
要真是逼急眼了,先采用小作坊似的生產,也不是不能用,反正這玩意一開始急需使用的地方并不太多。
實際上,此時我們也并非沒有開展PAN基碳纖維的研究,只是進度不算快,還在進行基礎研究,而第一條中試生產線投產,已經是74年的事情,高振東等不及了。
在這之前,碳纖維不是最急迫的,環境條件也不見得支持和需要,但是現在,也算是可以抽出手來考慮一下。摻在石墨纖維炸彈里搞,倒是有點為了一盤醋包了頓餃子的感覺,畢竟碳纖維的用途,比起石墨炸彈這盤醋可多得太多太多。
高振東提起電話,正想撥東北碳研院的電話,碳纖維嘛,碳研院正好,不過他馬上就把電話放下了。
這東西和化工的距離,反倒是近一些,那何必舍近求遠,不論是從應化部還是科技院的數理化學部找資源,都要方便得多!
于是,在應化部想著高振東的同時,高振東也把主意打到了應化部的頭上。
什么相互算計——
防工委,領導看著來自應化部的申請,又看看剛剛簽完字的、來自高振東的一份材料,笑了起來。
“嘿,這兩家,想一塊兒去了。”他在應化部的申請上簽下名字,然后又在上面寫了一串字上去。
鐵氧體很重要,畢竟那項重大工程在提速、提前。高振東的事情同樣重要,雖然不知道他要干啥。
應化部,總工看著來自防工委的回函,一臉的不解。
果然自己沒猜錯,和鐵氧體有關的,正是那一位,就是這個要求有些奇怪。
同意是同意了,但是要求帶上一位搞有機化學,最好是聚丙烯腈的同志干啥?難道鐵氧體和這個有關?嘿,那位同志果然不同凡響,這獨辟蹊徑的本事,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困難重重的鐵氧體移相器,總算是能得到一些幫助。
至于聚丙烯腈相關的,熟悉的同志不少,不過最熟悉的,在東北那邊。好在高委員也沒有具體要求,在應化研究院找一位同志過去應該也行。
高振東還沒等來應化部的同志,倒是先等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當然,這里的不速之客不帶貶義,僅僅是中性表述。
來人是外商部的同志,身份很有意思,負責出口管制。
“高委員,您看看這個。”他將一份材料放到了高振東面前。
高振東拿過來仔細一看,笑了,這玩意兒熟!
雖然自己此前從來沒有接觸過相關工作,畢竟上輩子就是個學生,而這個工作太過高大上,但是上輩子聽是聽過不少的。
這是一份來自國外的,想要進口鎵的申報材料。
此時的鎵,還沒有幾十年后那么重要,主要是被用于紅綠LED的生產,以及研究試驗。
振興電科的紅綠LED是有專利授權出去的,所以外國有購買鎵的需求一點都不奇怪。
雖然用途有限,但是架不住這東西也不多啊。
高振東都佩服申請人是個人才,這邊電解鋁提煉鎵剛剛走上正軌,并且有了一些庫存,他們就已經嗅到了。
“這個東西很少見,但是按照規定,特殊金屬材料出口都必須經過審批,而這個東西我們還是第一次碰到,考慮到您是金屬方面的專家,所以來征求您的意見。”
這玩意到底干啥的,有啥用,說實話外商部的同志現在是有些懵逼的,主要是太少見了,常溫固體,能在掌心融化的金屬,這輩子還是第一次聽說,比汞還稀奇。
但是要說到特殊,無疑是非常特殊的。
至于有什么用,那是真不知道。
而面前這位高委員,實際上正是出口管制條例的重要發起人,同時又是相關領域的專家,這個事情問他簡直是再合適不過。
“部里的意見是什么?”高振東沒有直接回答,而是饒有興致的問道。
“部里的意思,是傾向于不出口。”
外商部的同志道,隨后又解釋了幾句。
“一來,這東西價格也不算高,量也不大,總金額實在是不大。而且這個東西看著就稀奇,雖然不知道有什么用,但是稀奇的東西,在自己手里捂一捂總是好的。”
說到這里,外商部的同志自己都笑了起來。
當一件比較稀少的東西帶不來巨大利益同時又用途不明,而且對于出口還有管制要求的時候,那大家的傾向無疑是偏保守的。
萬一賤賣了寶貝怎么辦。
高振東點了點頭,這個想法還是很穩健的,不過他的想法有些不太一樣。
“嗯…這樣吧,這個東西我先說說用途。”
高振東把大致的用途說了一下,外商部的同志有點明白了:“照明?科研?那就不是很敏感了…”
但是高振東下一句話,卻讓他又改變了想法。
“…但是在我看來,這個金屬的前景很廣闊,用處非常大。”
哦,明白了。
“那看來不能出口。”外商部的同志道。
結果高振東下一句話又變了。
“…雖然如此,我個人現在倒是傾向出口的,而且價格要維持比較平穩。”
不是,你到底是啥意思,一次說完啊,這一句話九曲十八彎的,忒折磨人了。
雖然有些哭笑不得,但是外商部的同志還是很認真的問道:“為什么呢?既然前景廣泛的話。而且還要控制平穩的價格。”
好東西那不得多屯點?
高振東笑道:“很簡單,讓別人用習慣我們的,讓他們離不開我們,至于平穩的價格,是讓別人興不起自己搞的心思,懶死他們。”
雖然鎵這個東西很特殊,就算是想建立提煉手段也可能是有心無力,因為它極度依賴大量的電解鋁工業,沒有這個,就算是有錢投資,都屬于是提著豬頭找不著廟門。
但是能麻痹就麻痹,現在鎵用途不多,一般也不會有人買來屯著,畢竟這東西說起來不貴,但是單價其實也不算低。
而且高振東也不是沒有后手。
高振東這話雖然不是非常明了,但是作為外商部的人,這位同志怎么可能聽不懂高振東話里的意思。
嘶這位高委員恐怕不只是搞技術的啊。難怪來之前,領導叫自己要仔細聽高委員的意見和建議,并且把他的每一句話都如實記錄下來回去給他看。
一邊在筆記本上記錄著,一邊道:“我明白您的意思了。還是要為世界與鎵相關的研究工作,盡一分力的嘛。”
高振東差點鼓起掌來,誒,說得那是真好。
“不過在我看來,出口歸出口,有些規矩還是要有的。這些規矩,針對所有特種金屬。”高振東建議道。
“什么規矩?”果然,這位高委員心思很慎密,不是那種一抓就死一放就亂的風格。
“首先,申請者需要提供他購置的用途,當發現明顯有損我方利益時,禁止出口。”
道理都懂,可是這沒有操作的可能性啊。
“高委員,對方可以編造用途,我們也很難核實吧?”
高振東笑著點點頭:“對,實際上這一步,主要是形成習慣,彰顯我們的態度,以后總能用得上的。”
哦,明白了,高委員的意思,是走個過場意思意思,暫時也許沒什么意思,但是等到以后可能就很有意思。
“第二,對于數量和時機異常的申購,要慎重審批。”
想要倒買倒賣,囤積居奇,門兒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