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在戰斗機的事情上怎么決定的,高振東并不知道,防工委甚至故意讓他不知道,原因不言自明。
但是這對高振東自己的工作并沒有什么影響,他該干嘛干嘛。
東北碳研院的同志經過準備之后,終于是來到了京城,作為已經有一定時間沒來過的他們,一來到三分廠就感覺出了和以前的不同。
這地兒貌似更難進了。
好在他們也是師出有名,該掛號掛號該申請申請的,總體上倒是還好,總不至于見不到人。
“高總工,可有日子沒見了,哈哈哈。”段工看見高振東,就先笑了起來,他的性格就是這樣,一個外粗里細的妙人。
“是啊,還別說,我還怪想你們的。”和他打交道,高振東是比較輕松的,認識早,交流多,事情也多,屬于是老熟人。
老段的反應讓在一旁的俞允成都有些羨慕:“啊,是嘛,你看,我們這不就感受到你的想念,來找你來了。”
這話說得跟高振東占了多大便宜似的,別說別人了,就連和高振東呆在一起的時間遠超老段的俞允成,都自認說不出來,沒那么大臉。
但是老段不但說出來了,而且他還篤定高振東會認可。
不出他所料,高振東哈哈大笑起來:“那我可就先感謝你了,說說吧,是什么事情?”
高振東知道如果沒有重要工作,他們是不會過來找自己的。
說到正事,老段馬上就認慫:“誒,還是我們高總工厲害,知道我們又碰見難題了。您是不知道啊,這個事兒啊,可難住我們好久了…”
這老小子的表情變化之快,蘊含的感情之應景真切,可算是一絕,看著他臉上笑容中帶著點哭喪的表情,就差一把鼻涕一把淚了。
俞允成在旁邊看得目瞪口呆,自己和東北碳研院合作這么久,沒看見這老小子還有這表現啊。
老段看他一眼,擠了擠眼睛,誒,這手本事一般不拿出來的。
“什么事情?把我們段工都給憋屈成這樣兒了。”高振東笑得很是開心,還是老段好玩兒。
老段神色一正:“說起這事兒,我就要先感謝您給我們找的課題了…”
他一說這件事情,高振東就知道怎么回事兒了。
——熱解石墨!
“哈哈,我明白了,是熱解石墨的問題?”
老段猛點頭:“嗯,對對對!就是這個。這件事情,我們已經打擾俞允成同志很久了,但是做出來的結果,不是那么太令人滿意。”
高振東大概是明白了,伸出手來:“結果給我看看。”
俞允成把早就準備好的實驗結果遞給高振東。
高振東掃了一眼,皺起了眉頭。
“樣品面積做不大,厚度也不高…嗯,這是個問題。”樣品面積做不大,就意味著這玩意沒法真正的用起來,最多只能用于研究。
面積小,厚度也做不大,那就算勉強用,能應用的范圍都是極窄的。
“密度有點低,意味著孔隙率有些大…”熱解石墨是一種多晶碳,但是做得好甚至有接近單晶碳的性能,如此小的密度,自然說不上是合格的多晶碳。
“這個導熱率…嘶…”高振東有點震驚,不是數據太好,而是太爛…兩個方向上的確是有區別,但是區別完完全全沒有高定向熱解石墨的性能,高定向熱解石墨兩個方向上的導熱性能,甚至能達到100多倍的差距。
而他們這個明顯差得遠,甚至不同批次,還有各向同性的情況出現。
“機械性能…算了算了,湊合吧。”這算是高振東唯一沒有大力吐槽的地方。
聽著高振東的自言自語,不論是老段還是俞允成,都有些不好意思,這玩意實在是有些拿不出手了,也不怪人高總工驚訝成那個樣子。
唯一讓他們安慰的是,他們做出了相對比較明顯的導熱性能的各向異性。
這證明人家高總工指的技術路線是沒問題的,要說問題,都是自己這邊的問題。
“高總,這個…實在是不好意思。對于特定物質的化學氣相沉積,我研究還不夠深入,拖了段工他們的后腿。”俞允成先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攬,他就是這么個實在人。
老段的滑溜都是手段,正事兒上面也實在得很:“不不不,這個和老俞沒關系,石墨是我們的本行,老俞是用他的新工藝在幫我們,出現這個結果,主要還是我們自己在自己專業方向上的能力不夠導致的。”
高振東擺擺手:“這不挺好的么?你們爭個啥?”
不是,我們聽你滿嘴的不滿意,這不是心里沒底嘛,老段在心里瘋狂吐槽。
是了,高總工自己要求高,對我們要求就沒那么高了,沒毛病,老段又樂呵了起來。
自從建議他們做熱解石墨開始,高振東腦袋里就準備了一篇專利和一些相關知識,他想了想,心里大概有了定數。
他抬頭看向俞允成:“問題我們一項一項解決,老俞,你們這個熱解溫度,是不是沒超過1000℃?”
老段懸著的心放下了一大半,“一項一項”,那說明高總工在這方面看出來的問題很多,而且都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解決。
但是俞允成眼睛都瞪圓了,果然,果然啊。
高總工對自己提出的每一項技術,都心里有數,居然看看檢驗報告就能知道自己的制備細節。
“是的,950℃,我分析過,這個溫度應該足夠碳氫氣體里的碳熱解了。”化學氣相沉積是俞允成在研究,在這方面,工藝上明顯他的決定權比老段他們高。
高振東呵呵呵的笑了起來:“那你們有沒有覺得這個‘熱解石墨’的密度有點低,甚至還趕不上老段他們的焙燒石墨?”
“高總工,你的意思是,熱解溫度低了?”
高振東點點頭:“是的,950℃倒是也會熱解,但是熱解沉積的結果,不是熱解石墨,而是另外一種東西——熱解碳。”
“糟了!”俞允成自己都叫出聲來,單質碳這玩意的確是比較扯淡的一個東西,能軟能硬,而且在一定條件下,軟硬狀態還能轉化,所以不同的條件下,制備單質碳的結果,也是大相徑庭。
“那我們提高溫度?”原因找到了,問題就很容易解決。
“嗯,至少1400℃以上,你們要做好2000℃左右的可能性。”
“明白了。”這好辦,不就是把基板燒到2000℃嘛,好說好說,B型熱電偶甚至能直接控制其中的部分區段,再高一點,也有的是辦法。
但是高振東下一句話就讓他知道了什么是從頭就是有問題的。
“你們是采用的直接加熱基板的方法?”高振東笑道。
基板,可以看作是用來沉積熱解石墨的地基。
“嗯,是的。高總,您怎么知道?”直接加熱用于沉積的基板,是一種最為簡便的加熱方法,直接上電加熱都行。
但是作為無數種加熱方法中的一種,高總工居然能在不看任何工藝文件的情況下,一口就猜中自己這邊用的什么方法,如果不是實在不靠譜,他們甚至要懷疑高總工天天監視他們來著。
高振東點點頭:“問題很大,這種方法做做試驗還行,想用來大量生產是不行的。就這么點大小和厚度,就能猜到你用的是這種辦法,沉積的熱解石墨也好熱解碳也好,你猜猜他們會不會阻礙熱量的傳導,隨著沉積層厚度的增加,影響熱解石墨的沉積?”
他笑著又補了一個最重要的證據:“而且從各向異性越明顯的樣品厚度越薄來看,這其實是非常明顯的。”
高振東一語驚醒夢中人,俞允成拍了拍腦袋:“哎呀!對啊,這東西如果做得好,能呈現導熱的各向異性的話,那越是各向異性好,向樣品表面的導熱就越差,就越是影響熱解形成沉積層!難怪越是有各向異性的越薄!哎呀呀!這么明顯的提示,我居然沒發現!”
此時他對高振東的佩服,已經到了無法言表的程度。
這一幕把一旁的老段看得一愣一愣的,早就知道高總工厲害,但是沒想到居然如此驚人!
“高總工,那要用什么東西來加熱?”直接問答案!
高振東對俞允成道:“我們是十七機部的,有個東西你應該用得很多——中頻感應爐。這東西只要反應容器設計得當,加熱效果比起直接加熱基板來,可要好得多。”
“啊?中頻感應爐,那玩意不是煉鋼鐵的么?”
高振東一副“對啊,就是啊”的表情:“對啊,可是用在這里,煉煉碳也是很好的,哈哈哈。”
工具嘛,只要合適,那就都能用。
“對對對,這個好這個好,能夠很好的把反應容器里的氣體均勻加熱到比較一致的溫度,而且不受沉積物的影響,能獲得大尺寸產品。”
就這么一點點加熱工具和方式的改進,就一下子解決了直接加熱基板的方式,無法獲得大面積、大厚度產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