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 第711章 啊肺結核
時間已經進入了十二月底,京城醫科院校這邊,樊老師和系主任的動作還是很快的,兩邊干脆將各自組織的人員弄到了一起,算是正兒八經的開個會,畢竟他們手上這東西,也算是對得起這個規格。
與會人員對這份連名字都沒有的材料,表示出了極大的興趣。
要說這東西里面涉及到的醫術有多么精深?沒有!
有新的醫療技術?很少!
能治疑難雜癥?好像治不了!
但是大家就是拿著這東西,興致盎然。
“這東西好,好就好在啊,平常、普通、雜而且廣!”
一位與會的醫生笑著道,贊不絕口。
可別以為他是在陰陽這套資料,雖然一般來看,他說出來的幾個評語,和“好”字兒一點邊都不沾,但是在這里,就不一樣了。
“嗯,你說得對,這書妙就妙在它里面提到的東西,都是最常見的,在各種病例里,是占比最高的。而它里面拿出來的判斷依據、治療手段或者處置方式,又是相對最容易實現的。”
任何事情做到了極致,那就不普通了,“普通”本身也是這樣。
“有了這個,只要是識字的、有一定學習能力的同志,就能簡單處理不少常見病了,這在非常缺少專業醫療人員的現在,非常有意義。”
當然,也不是一片祥和:“這樣會不會造成誤診?”
“肯定會,畢竟醫生是個很需要經驗的職業,病情又是復雜的,‘癥’和‘病’的對應,也并不是那么簡單。但是,比起現在的情況,應該說,如果有了這套資料,對于醫療工作總體來說效果是積極的。”
年代不同,條件不同,評判標準也就不同,在他們看來,“束手無策”比起一定的誤診,情況要嚴重得多。
有位醫生同志笑道:“就算是學完三四年的臨床生,剛剛參加工作不同樣是會誤診?哈哈哈。我看啊,要評價這個,從兩方面來評價就行。”
這話的前半句,話糙,但是理不糙。
大家紛紛點頭應是,但是都在等著他說下半句,有評價標準,那就好辦了,看看你的評價標準合不合適唄。
“兩個標準,第一個大家其實都提到了,那就是這書啊,普通,但是正是這種普通,反而是它的優點,操作起來容易嘛,也就更容易讓更多的人得到救治,這一點來看,我是持樂觀態度的。”
大部分同志對此都表示同意,這一點來看,這本普通的資料是很有意義的。
“第二點,在我看來啊,就是要評價一下,它雖然普通,但是是否值得信任?也就是它的內容有沒有錯誤。只要內容沒有什么問題,那它和其他的醫科書籍,本質上來說就沒有什么區別。換成其他值得信任的醫科書籍,不同樣是有人學完了還是個庸醫?問題不在書上面,而在‘人’身上嘛。”
此言一出,大家茅塞頓開!
對啊,別管那么多,首先看這書的基礎有沒有問題,也就是內容有沒有謬誤不就行了?
如果內容沒有謬誤,那這至少是一本合格的常見病醫療手冊,雖然它沒什么高深的內容。
“對對對,這話在理,首先看它對不對,這才是真的。看來潛意識里,我還是受這書內容非常質樸的影響,忘記這個最基本的東西了。”
“是啊,這個事情,值得自我檢討。”
“有道理,先看內容對不對就完事兒了嘛,別的都往后放放。”
對于樊老師和京二醫的蘭主任來說,他們請這堆人過來,就是要確定這書的對錯,至于怎么用,那是下一步的事情。
這些人其實都是他們兩各自學校、醫院的教職工和醫生,要說影響這東西的發展,其實沒有這個能力,這個小范圍的鑒定,也不是為了這個事情服務的,級別也不夠。
眼看著大家高興了半天,終于是走上了正軌,他們倆也很高興。
看內容對不對,這就方便多了,這里的可都是各科的醫生,中醫西醫各個門類齊全。
要是那種太先進的或者全新的醫療技術,要他們鑒定對錯,還真不好說,但是恰好,這套資料里,基本上沒有這種東西。
也不是完全沒有,比如海姆立克急救法就是全新的,但是這東西的效果是得到證實的,沒問題,至少有起效的概率,醫療手段,都是只有概率,不能100保證的。
各位醫生、老師,分工合作,各自拿著各自專業的內容,仔細的看了起來。
還別說,這套材料,內容挺齊全的,現場的同志們,基本上都分到了一部分。
有的很快,比如負責《常見中草藥》章節的,他就賊快,雖然按理來說,他的那部分,內容很多,而且中草藥的圖譜得一個一個對比,甚至有的急切之間,他們自己都不見得能全部想起來。
但是這套材料關于中草藥的部分,有個非常有利于他們辨別的點。
那就是這東西都是有來歷的,而且非常明確。
在各個詞條里,婁曉娥都非常貼心的注明了來自哪里,其中最多的,自然是《本草綱目》。
有了這東西,負責這部分的同志,就很舒服了,他只要看有沒有出處就行,有出處,大概率這東西就沒問題,無非就是要進行下一步工作的時候,進行一次比對就可以了,但是對于內容正確與否的大方向,沒有什么影響。
而中草藥部分,是全員都有出處的。
很快,他舉起了手:“常見中草藥部分,沒什么問題。”
其他同志見他這么溜,也加快了速度。
實在不是他們慢,主要是其他的很多東西,就沒有出處了,因為很多手段是通用的,反而沒法寫出處。
而且在這里面,多多少少也夾雜了一些十幾二十年后才有的知識,這部分他們還是要仔細看的。
這一仔細看,甚至他們還發現了新大陸。
“誒?這個病可以通過這個指征確診?以前沒聽說過啊。要是這樣,這個常見病的診斷,又有新辦法了,而且還挺簡便易行的。”
“啊?這個藥能治這個?這得好好研究研究,除了這一處之外,這個病的其他治療手段倒是沒問題。”
“這個病能這么處理?嗯……對啊!”
類似這種情況不少,大家都在仔細閱讀的過程中,多多少少發現了一些新東西,雖然數量并不大,但是好歹都有學到新知識或者找到新方向的感覺。
這樣一來,可就更慢了。
不過樊老師和蘭主任也不急,你們慢慢的。
終于,又有同志看完了他的專業部分,抬起頭來。
“這東西,出自哪位大家之手吧?別看看起來不怎么深入,但對于病癥和手段的挑選,那是真的刁鉆,甚至能稱得上精妙,不是大家,斷斷不能如此。”
另一位還在啃書的同志也附和:“嗯,這是專門為窮人準備的啊,就這一點,就不得了。”普通的小病,對于窮人來說都可能造成嚴重后果,能解決好這些“小病”,就已經是功德無量的事情。
至于大病……現在的環境下,窮不窮的,也沒太大區別了。
誒,你們終于回過味兒來了!這才是這東西最重要的地方。
早就通讀了一遍這材料的樊、蘭二人,心里樂開了花。
“這你就猜錯了,這個東西,是一位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和她愛人一起收集整理的。里面也有一些新東西,但是主要是收集整理。”
嗯?這話把在工作的所有人都給震驚了。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有人甚至大聲喊了出來。
“對啊,別看這書上內容都挺簡單,可是這拿捏的火候,沒幾十年功底可不成。”
“也不一定,萬一有天才呢?”
十七機部、十二機部、防工委等若干部委:嗯,你說得對,而且他愛人這表現,比他還差點兒火候。
就在大家議論紛紛時,有同志突然叫了起來。
“肺結核!居然有肺結核的治療方案,而且比現在的鏈霉素、異煙肼、對氨基水楊酸鈉方案,療效好!見效快!甚至標準方案只要6個月可能徹底治愈?”
他這動靜,甚至能稱得上是尖叫。
大家都“哄”的一下子站了起來,什么?肺結核?能有機會6個月治愈?
在很多病都搞不清楚之前,肺結核作為最常見的不治之癥,已經流傳了非常多年,不論在民間,還是在醫生群體里,不論是在國內還是西方,都曾經有很長時間對它束手無策或者辦法不多。
它在我國,有個非常著名的名字——肺癆。
那年頭,說一個人身體狀態看起來極差,最極致的說法就是“這人看起來跟個癆病鬼似的”。
別看6個月的療程看起來很長,但是實際上,哪怕是在能治愈肺結核的21世紀,這也是標準方案之一,至于4個月療程的新方案,到高振東穿越為止,都還在推廣中。
60年代我們有治療肺結核的方案,但是無論如何,和80年代后的WHO組織標準方案比,差距還是有的。
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 第711章 啊肺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