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 第566章 這次沒裝成
光電編碼器同志們會用成什么樣子,那是后面的事情,而現在高振東更加在意的,是自己手上的事情。
此時的他,正在61式單兵反坦克導彈的定型鑒定會會場上。
這是他步兵61三大寶的最后一項了。
他來這里,就是當個吉祥物的,說實話,61反坦克彈的指標,已經到了不需要任何人匯報,只需要把材料往桌上一放,大家看了就會高高興興簽字的程度。
當然,話是這么說,但是該做的流程還是要做的,于是一票專家和匯報人員,就在會場上快快樂樂的拉上了家常。
防工委的領導和總工看著這一票在會場上聊天的人,臉上表情變幻,但是又好像找不出什么毛病來。
畢竟正事兒早就被高振東帶著長劍廠的同志搞完了,裝備類會議定型鑒定會能開得如此和諧的,也是難得,就讓同志們放松放松吧。
看著相比其個頭,61反坦克導彈那顯得極為夸張的指標數據,除了參與研制的人員心里有數之外,其他同志無不是瞠目結舌。
陸軍的同志和高振東已經很熟悉了,以鑒定者身份來參加這個會的,不是常駐長劍廠的那些,那些同志今天的身份是課題組的一員,也要接受鑒定的。
“高總工,你這下子,可是給了我們一個大驚喜啊。這是重型彈吧?我記得你們搞的是一個輕型單兵彈啊。”
其實在這個年頭,導彈還沒有小型化,SS.11才是輕型彈,像61這種個頭,最多能算個微型彈。
發言這位,并沒有駐廠,畢竟以他的職務,去駐廠就反而是耽誤本職工作了,所以雖然管的就是陸軍裝備,但還是第一次看到61反坦克單指標全貌。
他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你們這是拿著重型彈的指標就來了吧?做資料的時候復制粘貼錯了?
他知道,現在計算機上可是有一種軟件,可以編輯報告資料的,里面有一種非常常見的操作叫做復制粘貼,方便是方便,可是有時候會搞出張冠李戴的笑話來。
高振東笑道:“首長,這就是我們單兵彈的指標,你手上那份報告,是雪城試驗中心的原件,不是我們自己搞的。”
嗯,這下就放心了,就算手上這份不是雪城靶場的,但是高振東也不可能造一份假材料過來,陸軍分管裝備的首長樂呵呵的看著自己手里的材料。
其他同志也在和駱總他們交流溝通,“穿深650mm,飛行速度230m/s,駱總,你們這個彈可真是,嘖”
這位同志知道這個彈主要核心還是高振東,但是他又不太好用這種語氣去評價高振東,只好和駱總說了。
駱總笑呵呵的道:“一是戰斗部結構、裝藥設計得好,二是火箭推進劑好。”
這三樣,都是高總工給的,沒辦法,實在是給的太多了。駱總說這個的意思,一是解釋指標的成因,二是隱隱的向高振東致敬。
相比于61火箭筒80mm口徑550mm的靜破甲,61反坦克彈120mm口徑650mm的靜破甲好像略有倒退,但是各方對此都極為滿意。
這個穿深完全夠了,在陸軍這邊看來,這個穿深那真是上打天下打地,中間打空氣的那種。
而且61火的穿深,是用比較長的戰斗部裝藥長度來輔助實現的,這在61火上不是什么問題,而且略長的戰斗部后半部,還有利于布置殺傷破片。
實際上定型的61火,也是犧牲了反裝甲威力換取反人員的多用性的,大概是用50mm靜破甲深度,換取了對10米內軟目標的破片殺傷能力,這些花活兒,都是高振東玩兒的。
而61反坦克彈的戰斗部長徑比要小得多,這里是用威力換尺寸。
對于這些權衡取舍,陸軍毫無意見,這兩貨的威力甚至有點過頭。
此時的陸軍代表,一臉樂呵呵的看著大家,61火、61反,這兩貨甚至讓他們有一點拔劍四顧心茫然的感覺。
“80的命中率,是全射程的吧?我們試過高盧雞的SS.11和老毛子的3M6車載重彈,命中率比這個難看不說,1000米以下距離的更是沒法看,而且2000米以上也沒法看。”
原因很簡單,太遠了射手看不見,手操不準。
其實老毛子3M6“大黃蜂”的命中率已經不是難看了,這貨是個車載重型彈,但是實戰命中率僅有25。雖說實戰命中率和靶場命中率有下降是正常的,但是這個命中率也實在是過于抽象。
說到這個,駱總就更得意了:“同志,您經驗很豐富啊,原本我們這個1000米以下也比較難看,但是經過針對性技術改進之后,有效的的提升了1000米以下的控制精度,這個命中率,是全射程的。”
提出來的這位專家對此喜出望外,又有些難以置信,我們的技術已經發展到超越這兩個了么?
SS.11雖然在日后的眼光看來不咋樣,但是在現在,那就是不折不扣的先進武器,能晃瞎眼的那種,要不然陸軍也不會哪怕高振東提出這東西不行之后,還是沒有終止對其的仿制工作。
想到這個事情,陸軍的首長看著61式單兵反坦克導彈的指標,一臉的便秘。
雖然在三方聯合決定,利用長劍廠的資金和高振東的技術,悄悄的以“游擊隊”的方式研究一款單兵反坦克彈的時候,陸軍這邊就有一種預感,仿制SS.11的工作可能臉上會很難看。
但是萬萬沒想到啊,高振東同志這技術,加上長劍廠的努力,出來的結果已經不是仿制重彈這邊臉上難看的問題了,而是臉都沒有了。
仿制工作到現在都還沒完成一半,聽說導彈斷線問題還是防工委實在看不過眼,找高振東這邊送了技術方案過去才解決的。
由于仿制工作還沒完成,所以仿制重彈的參數指標自然也就無從說起,因此只能拿拿仿制原型SS.11和61式相比了。
他清了清嗓子,主動提起了這個事情,這個事情要是他不說,估計與會者誰也不會說,包括高振東他們。
“同志們,現在有一個新問題,仿制SS.11的重彈怎么辦?這個重彈除了‘三高’,哪兒哪兒都不如這個單兵彈。”
現場一下子就寂靜了,不是沒人意識到這個問題,而是這個事情他們誰都不好說,說出來得罪人啊。
“X總,我的課題,是你在別的會議上斃掉的吧?”,類似這種話,想起來都覺得聽不下去。
這么說吧,除了重量、長度、體積比61式高得多得多之外,其他指標全面弱于61式,至多能持平。
這三樣高?那特么不就是全面落后嘛。
61式彈重10kg,包裝箱兼發射支架由于用上了向總他們搞的,與61火發射筒同款的ABS塑料,只有4.8kg,制導裝置15kg,這個比較重一點,因為自動化制導裝置,還保留了手操備份,重一點也正常。
導彈全系統總重不超過30kg,還沒有SS.11一枚導彈重!
而且不但輕,這東西還小,本來就只有0.8米總長,0.3米的翼展,還非常逆天的搞了個分裝式設計折疊尾翼,往哪兒都能放。
如果說一個兩人的單兵反坦克組能攜帶一套61式全系統加上3枚待發彈的話,那對于SS.11就沒有這個煩惱了,它不存在單兵反坦克這個事情。
但是最尷尬的就是,這個61式雖然又輕又小,但射程和SS.11一樣,飛行速度略為占優,破甲威力高出,命中率更高。
非要說SS.11有什么優勢的話,那也許彈比較重,大風刮不走算不算一個?
啊呸,這特么算個毛線的優點啊。
所以大家對于SS.11仿制型號的未來,心里有數,恐怕是很黯淡了。
“這個……不是這次會議的內容吧?”一位與會專家笑道,嗯,這個惡人,我不做。
“對對對,現在仿制SS.11的情況并不明朗,現在討論還為時尚早。”拖字訣,拖過今天就行。
“SS.11彈體大,潛力也大,還是可以挖潛的。”理由還是能找到的,看起來也靠譜。
防工委領導也知道,雖然一切都很順理成章,但是現在不是決定SS.11命運最合適的時候,也開口打圓場:“嗯,仿制SS.11的事情,放到后面專項會議再說吧,我們今天就說這個61式。”
說完,他轉頭看向高振東:“振東同志,這個彈的定型,看來是沒什么懸念了,你作為型號的總師,在它的發展和使用上有沒有什么想法,提出來,讓陸軍的同志參考參考。”
——遇事不決高振東。
這一次由于過于順利,高振東的逼是沒裝成的,沒辦法,哪兒能次次都爽得到,用性能壓制一切質疑,其實也算是一種裝逼。
他前面也沒怎么說話,用不著他開口。
而防工委領導直接點將,高振東聞言也沒去說仿制重彈的事情,而是順著領導的話頭往下說:“這個彈,短時間內暫時沒有對本體動刀子的必要,這個威力,足夠未來二十年使用了。”
其實本體還是有一點點可以改進的,那就是上串聯破甲打爆反,不過這年頭爆反除了我們,別無分號,那就暫時不拿出來給自己添堵了,而且在座的,很多還夠不上知道爆反這個新東西,因為跨專業了。
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 第566章 這次沒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