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32章 光盤技術

  陳淑芳身為華星的歌手經紀人,這一年的壓力不可謂不大。

  內有沈殿瑕對自己的位置虎視眈眈,自己剛把張國容捧出起色,對方就憑關系拉了個羅文轉會加盟,金曲頻出。

  外面單單一個譚永麟,就壓得所有男歌手無法冒頭。

  今年是譚永麟年。

  當許官杰和關正杰雙雙從寶麗金唱片公司跳槽以后,譚永麟成了寶麗金力捧的新星。

  年前情人節過去的第二天,譚永麟發行了愛情三部曲第三首主打歌《愛情陷阱》,寶麗金聘請東洋音樂人量身定做,同期歌手里為數不多的原創作品,短短幾天就破了白金銷量(15萬)。

  張國容憑借《Monica》《風繼續吹》《當年情》積攢的人氣,被對方單方面吊打。

  為什么去新馬泰開巡回演唱會,直到年底才回來?

  不就是因為香江和寶島兩個最大市場打不過嘛!

  陳淑芳有個夢想:

  “如果可以把翟遠簽到我旗下,不僅在公司穩坐一姐地位,對外也能大展威風。”

  她感覺現在的翟遠就像一座金礦,掉點邊角料下來都能養活一家小唱片公司。

  可惜簽不了。

  外界有好事者根據翟遠目前經營的1024、九一娛樂、賭船和秘密花園幾家公司。

  粗略估算,他現在的總資產應該已經過億。

  八十年代白手起家、二十歲資產過億,講出去跟神話故事一樣。

  在商界還有人給他起了個花名,叫‘神童遠’。

  陳淑芳覺得哪怕把華星唱片賣掉,也付不起他的薪水。

  回想當年在秘密花園的辦公樓里初次見面,她還對面前這個年輕人愛答不理,如今是真的高攀不起。

  走寶啊!

  陳淑芳不甘心的繼續問:“翟先生現在的幾首歌都沒有發行,不如走華星的渠道,讓我代理你的原聲碟片?”

  翟遠心想這位還真是賊不走空,非得從自己這兒薅點羊毛下來。

  可惜她不知道,翟遠攥在手里的幾首歌,都是將來有機會進教科書的神作,怎么會輕易交給外人。

  “我覺得時間差不多,下午還約了導演聊劇本,無線的王金現在跟我混,陳小姐你應該認識。”

  翟遠不想再跟陳淑芳浪費時間,裝模作樣看一眼手腕,索性下逐客令。

  陳淑芳無奈嘆口氣,王金的父親是無線老臣,即便招氏逐漸放棄電影行業,這對父子依舊是電視部門的頂梁柱,比她一個附屬部門的經紀人地位更高。

  自己跟翟遠的級別差的實在太遠遠,今天能進門還是人家給張國容面子。

  “那我們就不多打擾。”

  陳淑芳站起身來,目光落在梅燕芳身上,輕咳一聲:“阿梅,之前翟先生送了你一首《似水流年》也過了白金銷量,你不是一直說要感謝他?”

  梅燕芳略一猶豫,沖翟遠露出笑容:“不知翟先生今晚有沒有時間,肯賞臉讓我擺桌酒,表示謝意。”

  翟遠上下打量她幾眼,也不說話,把梅燕芳看的都有點不自信了。

  娛樂圈女星晚上約人出門,難道真的只是吃飯那么簡單?

  梅燕芳一心想上位,她何嘗不知道翟遠是一條比華星唱片更粗的大腿。

  但如今翟遠身邊也是靚女環繞,什么鐘濋紅、藍桔瑛、葉雨卿、周彗敏,就連剛才給他們泡茶那個叫周海玫的小姑娘也青春靚麗,此時被翟遠審視幾眼,梅燕芳底氣頓時弱了不少。

  翟遠盯著她看了半晌,突然轉頭問張國容:“你覺得她適不適合演《賭神2》里面那個鄉下妹蕭遙(吳倩蓮)?”

  張國容隔了一天來找翟遠,說梅燕芳當天回去時,坐在車里臉黑得跟鍋底一樣。

  翟遠很認真的說:“我昨晚特意跟王金聊過,她的確很適合那個角色,可以襯一下鐘濋紅。王金現在還沒拍到蕭遙的戲份,要讓梅燕芳抓住機會呀,我這是為她著想,否則只在樂壇混有什么出息?”

  張國容心想幸虧自己是影視歌三棲,否則也要被翟遠的炮火覆蓋。

  其實以《賭神》第一集的成績,讓梅燕芳來出演續集的女二號,還真不能說是委屈她,相反真的是在捧她。

  尤其蕭遙這個角色有人物弧光,很容易被觀眾記住,若非找不到吳倩蓮,也不會考慮讓她來做。

  梅燕芳又不是沒做過配角。

  影壇第一部戲《瘋狂83》給翁美琳作配,《表錯七日情》里給葉潼作配,本來還有一部招氏的《緣分》,張國容主角,她給張蔓玉作配,但隨著張國容簽約九一名氣越來越大,這部電影最終宣布流產。

  張國容乜了翟遠一眼:“老板,有時候對女人說話,不能太過于直白。”

  翟遠語重心長的對他說:“我賺這么多錢,如果還要玩委婉那一套,豈不是跟你們這些窮人沒分別?”

  張國容沉默片刻:“挑!”

  翟遠笑道:“回去讓梅燕芳考慮下,拍我公司的戲不會委屈她的。”

  張國容興致缺缺的說會回去勸她,話鋒一轉:“我今年有沒有戲拍?”

  他這么一問,還真有點問住了翟遠。

  目前幾部電影的拍攝計劃里,確實沒有張國容發揮的空間。

  現在拍《倩女幽魂》太早,徐勀還在捧李聯杰,特效制作接下來九一準備自己搞,尚需要一段時間。

  王嘉衛倒是有意向加入九一娛樂,但翟遠目前用錢的地方很多,文藝片虧不起。

  翟遠思索片刻,問:“有沒有興趣去內地拍《僵尸先生》?”

  張國容不了解劇本,簡單問了下劇情。

  得知翟遠打算讓自己出演‘秋生’這個大武生,立刻搖頭拒絕。

  張國容說:“恐怖片跟我的氣質不搭,而且竄高爬低太累,不如你寫個《英雄本色》第三集出來?”

  翟遠心想自己第二集的劇情都記不清楚,不得已用《無雙》湊數,后世第三集徐勀拍的更是一坨,劇情早就忘干凈。

  “《英雄本色》應該不會再出續集。”

  翟遠放棄這個大IP,想了想說:“我有部戲叫《縱橫四海》,遲點打算讓吳語森拍,你和萬子良、鐘濋紅做主角,不過這部戲要去海外取景,他們兩個現在都有其他戲要拍,具體時間安排還不確定。”

  張國容如今的事業重心還是以歌壇為主,一年保持兩部戲的產量就差不多,除非遇到王嘉衛,一年一部也尚未可知。

  聽翟遠有安排,他便放下心來,又笑著說:“電影搞定了,但是你今年還欠我三首歌。”

  翟遠痛苦的搓了把臉。

  粗略算了下今年的項目:《僵尸先生》《黃飛鴻》《賭神2》《縱橫四海》,等五月份還要產出幾部咸片兌現去年咸濕五月天的承諾,現在張國容又來約歌…

  已經完全淪為內容輸出機器了啊。

  影視圈是翟遠的老本行,做事時下意識大包大攬,反而給自己增添不少負擔。

  但涉及到他不了解的行業,絕不指手畫腳,反而很輕松就取得成績。

  新年伊始,元朗的光盤工廠傳來喜訊。

  陶宗頤的團隊歷時四個月時間,終于完成了‘光學頭’鏡片加工,攻克了批量生產光盤的核心技術難關。

  新的光學頭重量不到1克,此時市面上還沒有此類微型加工設備,這群科學院的專家便日夜泡在實驗室,最后居然純粹靠手動加工制作,硬搓出來這個核心元器件。

  翟遠開車趕到元朗的時候,被陶宗頤等人圍在中間,七嘴八舌科普了一大通。

  他遲疑問道:“所以這個東西究竟意味著什么?”

  東洋仔小林哲夫用蹩腳的廣府話說:“意味著這些中國的專家,掌握了一項國際性技術專利。”

  翟遠依舊不明覺厲,問了個最現實的問題:“能商用嗎?”

  陶宗頤說:“新的光學頭制作成功,下一步就能組裝出母盤刻錄機,理論上很快就能建立生產線。”

  翟遠很不滿意這些專家說話的風格,‘理論上’這三個字到底是行還是不行?‘很快’到底是多久?

  這四個月往元朗工廠里投的錢不少,買機器就花了數百萬,起初幾十萬的研發費,后來也飆升到百萬級別,林林總總算下來他已經燒了一千多萬港幣進去。

  還給清北大學科學院捐了一千萬呢!

  要不是有賭船撐著,翟遠現在資金鏈早就斷掉。

  關偉明最懂翟遠在想什么,直截了當道:“母盤刻錄機測試光盤標準,大概還需要三個月時間。”

  翟遠說:“那你們把我叫過來干雞毛!耽誤時間,什么時候能批量生產再通知我!”

  說完轉身要撤。

  關偉明趕緊一把拉住他:“老板,你必須得來啊,陶教授他們把這個新光學頭做出來,已經可以申報專利技術,我們現在連公司都還沒有注冊。”

  翟遠被他提醒這才想起來,元朗工廠這么久還是草臺班子,工人出糧全掛靠在以前的盒帶工廠里,自己這個甩手掌柜做的太久了些。

  他了然點頭:“行,等會我先讓沈威去注冊公司。”

  關偉明又說:“另外你不要覺得三個月時間很長,我們現在連地皮都還有沒搞定,你有沒有想過生產線擺在哪里?”

  翟遠嗯了一聲,面露思索之色。

  地皮的事他并非毫無準備,算下來三個月時間應該足夠,只是這件事做起來也比較復雜,需要另找人手幫忙。

  “翟老板,要不要參觀下我們新做出來的光盤樣品?”

  陶宗頤和團隊里的幾個人走過來,拿著一張覆著彩色薄膜的嶄新光盤,遞到翟遠面前。

  翟遠點頭說了聲好,跟隨眾人來到一臺放映機前。

  關偉明指著新款的放映機向翟遠介紹:“我們現在已經不必再用過去從東洋運來的大頭機器,這部放映機是陶教授他們用半個月時間研究出來,內部只有解碼器和電路板兩個部分,已經足夠實現家用功能。”

  VCD的研發比光盤簡單不少,無論MPEG1解碼器還是電路板,海外都有相關技術可以參考。

  為此陶宗頤的團隊還申請購買了一臺商用光刻機,保證其中的光刻膠和掩膜版精準套刻,更細節的東西他們說了翟遠也聽不懂,只知道這臺光刻機從東洋尼康公司進口,花了他50萬美金。

  翟遠坐在椅子上,看工作人員操作放映機,轉頭問陶宗頤:“老陶,咱們內地現在的光刻機是什么情況?”

  陶宗頤無奈笑笑:“性能比較落后,跟尼康進口的這臺沒法比。尼康、CGA、英特爾這些國際廠商為了搶占光刻機市場,價格一家比一家低,海內外的企業普遍選擇進口光刻機,咱們生產出的機器連訂單都沒有。”

  翟遠若有所思點點頭,這玩意對他來說還是很復雜,不過從專業人士口中,大概也能摸清局勢的發展。

  黑膠殼的新型放映機已經有了家用VCD的雛形。

  工作人員將光盤擺放進去,只過了短短幾秒,電視上便浮現出畫面。

  讀寫速度比以前快了數倍。

  陶宗頤介紹道:“這就是新光學頭的功能,翟老板你要求的這種小型光盤,讀寫過程每分鐘接近一萬轉,一半的光學系統根本達不到這個要求,所以之前做出來的光盤殘次品會很高。”

  三個東洋仔雖然是大廠員工,跟科學院的人比起來,創新性上仍差了太多。

  經費足夠的情況下,這些人才的確能搞出新花樣來。

  新版的光盤比巴掌大不了多少,樣品里錄制了一部陳仕龍的《醉拳》,片長總計110分鐘。

  四個月前,翟遠還在為光盤儲存量太小而發愁,現在看來這個問題也得到解決。

  陶宗頤在科學院時,就已經在主攻國際上‘利用光學進行數字式數據存儲技術’課題,發現光盤不僅存儲量大,而且成本低廉的優勢,這也是他當時貸款都想搞定這項技術的原因。

  這次來香江以后,充分發揮才能,目前新版光盤的存儲空間已經達到900多MB,以當下的分辨率裝一部電影進去綽綽有余。

  新年第一個好消息。

  翟遠覺得這錢花的值了。

哎呦文學網    1982從香江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